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公路建设施工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公路建设的质量问题却一直存在,因此需要加强公路沥青混凝土施工管理,确保路面使用性能能充分发挥。基于此,文章对公路沥青混凝 土施工优化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公路;沥青;混凝土;施工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私家车越来越多,公路建设任重而道远,而沥青路面由于其自身的舒适性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其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很多公路在投入运行后不久就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早期病害 ,严重影响了公路的使用寿命和人们的交通出行,所以就要通过各种方法手段来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全面提高沥青路面的服务性和使用性。
1.公路沥青混凝土施工
1.1材料准备
由于路面原材料的质量对路面施工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要根据道路的要求来选择原材料。一般的沥青混凝土路面采用的都是重交通沥青和改性沥青,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混凝土的稳定性能, 实际应用效果良好。另外,对于粗集料,在选择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到集料的抗滑性、硬度、耐磨度以及抗冲击性能等,而选择细集料则要采用质量较高的石灰岩制砂,来充分满足设计的要求。
1.2技术准备工作
在施工前,需要结合质量管理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检查评定各道工序的质量,确保其符合相应的设计标准,进而提高施工质量的稳定性。技术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点:详尽 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说明材料、设备、劳力及现场管理人员等项的准备情况;各种材料的来源和质量;配备齐全施工机械和配件,并做好保养、调试和试机;配备必要的质量检测仪器。
1.3沥青混凝土配合比
原材料的配合比是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重要施工指标。配合比的设计正式拌合之前的必要步骤:要对准备的原材料进行检测实验,以确定其成分组成和性能稳定性;然后要按实际检测结果进行 配合比的设计,确定各冷料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等;接下来要进行生产配合比的设计,试验热料最佳比例后,试验沥青的最佳用量;最后要对生产配合比进行实际验证,通过铺设试验数据对生产配 合比进行合理调整以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2.公路沥青混凝土施工对策
2.1拌制沥青混合料
在拌制沥青混合料的过程中,需要对沥青、集料的加热温度进行严格控制,同时对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进行严格的掌握。在拌合沥青混合料时,对于拌和楼控制室来说,需要对各种矿料的使用量、 拌和温度等信息进行逐盘的打印,为了确保拌制质量,需要定期对拌和楼的计量、测温等进行校核。通过试拌试验确定拌和时间,在拌合过程中,确保沥青结合料裹覆住所有的集料颗粒。通过目测的 方式检查混合料的均匀性,及时分析混合料出现的异常现象。每天上、下午各取一组混合料进行试验,通过试验对油石比、矿料级配和沥青混凝土性能指标进行检验。每天结束后,根据拌和楼打印的 数据资料计算平均施工级配、油石比,同时校核施工厚度和抽提结果。混合料拌制施工注意事项:严格控制好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出厂时,需要检测每车混合料的温度,如果混合料的温度不符合要求 不得出厂。按照矿料规格,确定间歇式拌和机的振动筛规格,通常情况下,其最大筛孔略大于混合料的最大粒径,设置其余筛需要对混合料级配的稳定性进行考虑。
2.2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沥青材料在混合搅拌之后,需要进行妥善的保管,并及时送往施工建设场地,否则沥青混合料的属性会发生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沥青拌合料的运输一般选用大吨位具有自卸功能的货车,并做好防雨和防污染工作。 运输过程中要保证拌合料的温度,出厂温度不高于160度,摊铺温度不低于130度。运输前后车厢都要进行清理,剩余的沥青混合料要远离施工现场到指定地点清理。
2.3摊铺与碾压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要注意连续稳定性以提高路面平整度。未压实混合料前,调整摊铺机,使其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对松铺厚度进行检测,以便随时对其进行调整。摊铺遇雨时,立即停止施工,并将 未压成型的混合料清除。采取措施防止摊铺机拢料,减少面层离析。根据符合规范要求的沥青等级、粘度以及摊铺的厚度等综合因素有效控制混合料的温度,来控制混合料的摊铺质量。
为了提高面层质量,需要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压实处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在碾压过程中,需要驱动轮朝向摊铺机,避免混合料推挤产生拥包。进行初压时,需 要跟在摊铺机后碾压,同时保持较短的初压区长度。压路机和其他车辆不得停放在当天碾压尚未冷却的沥青混凝土层面上。为了便于司机辨认,需要对初压、复压、终压段落设置明显的标志。将含有 隔离剂的水溶液喷洒或涂刷在压路机轮上。对于现铺的沥青路面来说,当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放行交通。
3.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注意事项
3.1接缝处理
纵向接缝和横向接缝都是合理接缝,我们无法保证不出现这种接缝,但是需要尽可能少的出现这种接缝,接缝处不平整会直接产生质量问题。(1)纵向施工缝,可运用两台摊铺机共同作业,使用梯 队联合的摊铺方式进行纵向接缝,先在已摊铺混合料中,留下1~2dm位置,这位置不进行压实,这样就会有5~10cm的摊铺层发生重叠,可以运用热接缝方法进行跨接辗压,从而消除缝隙。(2)横向接 缝,首先采用3m的靠尺检测公路的平整度,然后通过人工清除的方法处理质量问题,最后涂刷沥青,下一次进行接缝处理前,应该在已铺层5~10mm左右的地方进行重叠,并且涂抹混合料。而对于未 压实或坍陷的部分,首先需要采用切割机进行凿除,然后才能进行沥青混凝土的涂刷。
3.2沥青现场质量和温度的控制
沥青路面的质量问题突出表现在沥青路面容易出现断痕,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会出现颠簸继而造成车祸。因此,在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时需要严格控制好沥青的配合比,同时要控制好其温度,如果室 外施工建设的温度过高,影响沥青的属性后,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需要聘用具有一定施工建设经验的技术员工,严格控制好沥青的配合比,并要对沥青材料的使用进行全面的 监控和处理。
3.3加强沥青路面的质量检测
质量检测是一种监控手段,可以有效防止很多人为、疏忽或者责任事故等造成的不良后果,是提高质量的一种有效措施。对沥青路面的质量检测主要包括对原材料的质量检测、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检测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和压实的质量检测。不仅要加大检测力度,还要加大检测的频率,而且要应用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等手段进行辅助管理,分析施工中的缺陷和薄弱环节,尽量提高各个环节上的 合格率。
结束语
近几年我国的公路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公路的质量问题也较为突出,很多公路在建成后的三到五年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和病害。当然使 用寿命的缩短和病害的出现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但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不到位是造成这一问题的直接原因。还有待我们从事公路建设的参建各方不断的探索、总结与提高,为我国公路事业能 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波,任文宏,周书友,等.低温条件下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范围[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6).
[2]赵德强,刘美玲,赵伟强.公路沥青路面挖补养护施工研究[J].价值工程,2013,32(16).
[3]李波,任文宏,周书友。低温条件下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范围[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32(6).
[4]鲍居德.基于公路路面施工中摊铺机施工技术的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3(06).
论文作者:秦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6
标签:沥青论文; 混凝土论文; 温度论文; 公路论文; 路面论文; 质量论文; 沥青路面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