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机电运输隐患的预防措施研究论文_周春雷

矿山机电运输隐患的预防措施研究论文_周春雷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东滩煤矿安全监察处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 273500)

摘要:近些年,煤矿常因安全问题而站上舆论的风口。机电安全管理及对运输中存在的隐患进行预防,是企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先是阐述了机电运输隐患预防的重要性和煤炭企业在机电运输中常常出现的安全问题,然后从以人为本、标准做事、制度管人的角度制定了预防措施。

关键词:煤矿;机电运输隐患;预防措施

1引言

在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各行各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煤矿作为生产型企业,也越来越多的采用机械作业来替代人工作业。煤矿安全也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而机电安全事故在煤矿安全事故中占比高达50%,机电运输作为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家安全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且颁布了相关条例要求机电工作人员牢牢掌握。因此,若想减少此类机电运输事故的发生,就要求企业必须加强机电运输的安全管理力度,做好机电运输隐患的预防措施。

2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及运输隐患预防的重要性

2.1瓦斯爆炸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由于机电设备管理不当

煤矿的现代化建设要求不断提高煤矿机械化程度,但是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低下,因为缺乏专业培训而常常导致机电设备操作不规范,这些不规范行为又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问题。因为机械设备必定需要电力资源,在带电作业的同时,电缆产生的火花、信号照明灯、喷灯和防爆设备失爆现象都会因为和巷道中的瓦斯成分接触而引发瓦斯爆炸事故,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伤及工人的生命安全。如2005年孙家湾煤矿发生的特大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00多人死亡,经济损失高达5000万元,其事故直接原因便是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所致,根本原因在于技术管理人员未能按照《煤矿安全规程》严格要求自己。

2.2机电运输事故在煤炭开采企业中具有普遍性

根据国家安全部门对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不完全统计,机电运输事故是我国煤矿安全事故中的常见事故,比重高达50%,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重视机电运输的安全问题。因为和露天开采相比,井下作业环境相对比较恶劣,电缆等用电线路铺设比较复杂,如2001年白水煤矿发生的机电运输事故,其原因就是斜井中的电缆快速滑落从而使电缆撅断,最终导致一人死亡,酿成惨剧。所以我们要把机电运输事故的教训牢记心中,在安全作业的同时做好机电运输隐患的预防工作。

3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及运输中存在的隐患

3.1运输系统问题

运输系统设计不合理是煤矿开采过程中潜在的严重安全隐患。据调查报告表明:中小型煤炭企业常常用价格低廉的材料铺设井下机电运输通道,甚至连基础配置要求的“一坡三挡”都没有,更没有为机电运输车配备应急措施,使用最为频繁的皮带输送机缺少阻燃实验,无法判定其所处的运行状态。在此基础上,加上煤矿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些不规范、不理智的操作更是放大了固有的安全隐患,运输系统中的安全隐患着实让我们感到揪心的害怕。

3.2薄弱的安全生产意识

“重效益,轻安全”的观念是大多数煤矿管理者固有的,管理者为了业绩强抓生产,使得一系列机电设备超负荷工作,严重违反了机电设备标准化操作,忽视了安全生产的必要性。实际工作中,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制度只是落实到了“墙上”而没有落实到工人的思想观念中,工人在操作过程中就很难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供电系统安全管理不完善

在煤炭这种重工业中,供电系统是生产过程中不能缺少的一环。国有大型煤炭企业有自己专门的配电站,制定了严格的供电管理制度,以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和安全,防止漏电现象发生。而中小型煤矿本身经济效益较低,在同行竞争中不占优势,若还要搭建专业的供电系统难免显得捉襟见肘,标准化缺失从而导致用电过程中隐藏着重大安全问题。加上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不到位,电缆铺设不合理,在井下巷道内随意悬挂,这些对供电管理的漏洞一不留神就会酿造重大惨剧。

4加强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及运输隐患预防的措施

4.1加强对机电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

如果说井下自然因素造成的事故无法控制,那么就要将由于人为因素引发的事故可能性降到最小,而降低人为因素关键在于提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定期组织培训班,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一是机电运输岗位的员工应该“持证上岗”“一人一岗”,特种工作人员应该获得自身工作岗位所需的上岗资格证书,实行考试竞争机制,竞争上岗;二是组织业务比武大赛,设置丰厚的奖励来激发员工主动学习机电操作技能,确保所有职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严格落实规章制度;总之,安全培训需坚持“以人为本”,无论是促生产,还是强抓安全,都是为了维护企业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问题。

4.2积极完善和落实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制度

煤炭企业应在企业内部建立专业的用电系统,为了防止机电设备超负荷工作,要严格控制机电运输设备运行时间,防患于未然,以免因为电路问题引发安全事故。对机电运输工作实施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以防安全事故发生,所以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运输人员的工作行为,为降低机电运输风险提供制度支持。

4.3建立完善的设备验收机制和检修制度

4.3.1完善机电运输设备验收机制

由于煤矿机电设备都是大型设备,其安装和调试相对复杂,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个机电运输系统正常运转。为此,完善设备验收机制,用制度严格要求,避免经验化操作,所有的细节都应该在验收标准中具体呈现,验收人员应从我做起,树立强大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感,对企业负责,对工人负责。

4.3.2建立机电设备检修制度

煤矿区别于其他作业的主要特点就是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对机电设备来说,环境温度、湿度都会影响其正常运转,因此做好设备的检查和维护是避免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因此企业应该制定可行的设备检修制度,为每个设备建立生命档案,从投入到淘汰要有专人负责,做到定机、定人、定岗,建立制度的同时要结合严厉的奖惩手段督促管理人员严格落实制度要求。

5结语

“以人为本,安全为天”是每个煤炭企业必须具备的价值观。煤矿生产现代化离不开机械化设备,所以对煤矿机电运输的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强抓安全,建立严格地规章制度和标准化作业流程,在提高工作人员素质的同时,及时排查隐患,才能确保煤矿机电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王文才.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及运输隐患预防[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1:110.

[2]郝勇勤.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及隐患预防分析[J].管理锦囊,2014,8:70.

[3]丁永福,陈喜长.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J].科技中国,2016(6).

论文作者:周春雷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7

标签:;  ;  ;  ;  ;  ;  ;  ;  

矿山机电运输隐患的预防措施研究论文_周春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