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渔洋蜀道纪行诗笺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纪行论文,蜀道论文,王渔洋论文,诗笺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前言
300多年前,清初大诗人王士祯来往三次经过秦蜀栈道——褒斜道。第一次是在康熙壬子十一年(1672),这年他39岁,以福建清吏司郎中,奉命典四川乡试,同行42人。六月初由京城出发,七月底到宝鸡,入栈道,闰七月初八晚次汉中,停留一天。康熙丙子三十五年(1696),他63岁,奉命告祭西岳、江渎等地,同行16人,四月初入栈道,初十次汉中,十一日汉中太守陈邦器招游汉台,十二日泛汉江,在汉中停留两天。这是他第二次到汉中。此时他任户部左侍郎,与汉中太守陈邦器大约是平级。
王氏两次漫游大半个中国,眼界大开,诗风大变,由清新蕴藉而转向雄奇豪放。沿途所作诗文日记,除《蜀道驿程记》、《秦蜀驿程后记》、《陇蜀余闻》外,两次漫游诗作共有450多首,其中褒斜道诗数十首。可分三类:一、纪行,二、览古,三、寓兴。这些诗作,迄今尚未有人作深入研究。我们现在笺释其中数十首,也只是作一个初步尝试罢了。
王渔洋是提倡神韵论的诗人,他在诗史上的地位是确定了的。《四库全书总目》云:“(王氏)以清新俊逸之才,范山规水,批风抹月,倡天下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说,天下遂翕然应之。然所称者盛唐,而古诗惟宗王孟,上及于谢眺而止,较以十九首之惊心动魄,一字千金,则天工人巧之分矣。近体多近钱郎,上及乎李颀而止,律以杜甫之忠厚缠绵、沉郁顿挫,则有浮声切响之异矣”。这个评论大体上是正确的。王氏自己亦云:“自使秦蜀,往返万里,得诗才百余篇,皆廖廖短章,无复当年蜀道、南海豪放之格,然览古兴怀,得江山之助,生色有加。”这是确实的。当时人对他也有评论,盛侍御珍士曰:“先生蜀道诸诗,高古雄放,观者惊叹,比于韩苏海外诸篇。”昆山叶子吉评云:“毋论大篇短章,每首具有二十分力量,所谓狮子搏象,皆用全力也。”这些评述,都是研究王氏诗的宝贵资料。
王渔洋诗前人只有一个简注本,即《渔洋精华录》。那是一个经学家的注本,精于史而短于诗。我们的笺释,有些是从这个选本采择的,但更多的是新笺。同时,我们经过一番审视,也订正了那个选本中的一些错误。对于原诗中的校勘、版本讹误,我们也提出了一些看法。
王士祯,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1634-1711),山东新城人。在清初诗坛,他据严羽和司空徒的理论,创为神韵一派,成为一代诗坛盟主。晚年,他有论诗绝句云:“曾听巴渝里社祠,三闾哀怨此中遗。诗情合在空舲峡,冷雁哀猿和竹枝。”根据他论诗的这个旨趣,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蜀道纪行诗的美学价值。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已故老友戴天(即汪汉民)先生,没有他的支持,这个笺释是搞不成的。他博学多才,使我心折。稿子寄他数年,本来想请他审订,因他晚年长期卧病在床,无法执笔,现在他已过世,这个修订工作只好由我亲自来完成了。这是一个遗憾。谨缀数言,聊表纪念,本文不当之处,幸请方家正之!
一、纪行诗26首
宝鸡县南入栈感成
碧油幢影向西川,
取次重过二十年。
壁垒又经新战伐,
关河不改旧风烟。
陈仓五夜荒鸡早,
锦水三春旅梦悬。
长白山前一茅屋,
何时送老白云边。
《蜀道驿程记》:“(七月三十日),出风翔南郊,遥望陈仓山,直插天汉,与太白、终南相连亘,秦蜀大阻也。……晡,抵宝鸡县。秦武公都雍陈仓城,即此。县西南弥望,连峰迭,杳然无际,咏坡〔公〕诗:‘北客初来试新险,蜀人从此送残山。’感叹久之。夜,大风寒甚。”
又,“闰七月朔,宝鸡城南渡渭水。”
陈仓,在宝鸡县境内。历来为军事重地。韩信劝汉王东出陈仓,还定三秦;曹操自陈仓出散关;诸葛亮出散关,围陈仓。
“碧油”句,状嘉陵江之水色。“壁垒”句,作者有注云:“奋威将军破贼于此。”
作者再使秦蜀时作此诗。前次入栈,时值盛年,此次重临,垂垂老矣。景则壁垒全非,关河依旧;情则陈仓五夜,锦水梦悬。因有“欲退不能欲进无路”之感,最后终于发出一声深长的叹息:“长白山前一茅屋,何时送老白云边?”长白山,在作者故乡邹平县之西南。其欲归隐之心,于此毕现。
煎茶坪
大壑沉云雾,冥冥万仞梯。
孤峰分陇汉,两水划东西。
遥直金牛峡,旁临白马氐。
当年虽设险,不用一丸泥。
煎茶坪,在宝鸡境内,为陇水与汉水之分水岭。坪东,水北流;坪西,水南流。《蜀道驿程记》:“闰七月朔……又二三里,过清涧河,水特澄碧。栈中煎茶坪以东,诸涧之水,汇为此河。”又,“初二日,阴晦。过和尚原煎茶坪,坪高出众峰上。俯视四山云雾,如沆一气,皆在足下。循山麓而西,稍有平田村聚。”
作者初使秦蜀时作此篇。此诗前四句,极状煎茶坪之险景:大壑吞云,路陡如梯,一峰分水,蔚为奇观。后四句,仍扣紧“险”字,既状金牛峡之高,复言白马氐之险。氐族尚武,为汉人之劲敌。其地以产白马著称,故名。尾联点出此乃兵家必争之地,以“不用一丸泥”句收束,极言此关之易守难攻。典出刘向《说苑》,所谓“随侯之珠,国之宝也,然用之弹,曾不如泥丸”是也。
栈道雨
漠漠天将黑,沈沈日又西。
林间画眉鸟,更作尽情啼。
这首即兴小诗,写栈道雨之奇景,包涵静动两个境界。前两句,以工整的联语,展现出一幅万山廖寂,天地为愁的画面。这是令人愁的。后两句,写山中旅人听到画眉鸟的尽情啼唱,顿觉破愁为喜,又翻出一个充满生机、无比欢乐的境界。此诗似是信手拈来,却寓有一种流动感,读之令人忘忧。诗人的审美情趣是值得赞赏的。请看:自由、欢乐的歌声给人带来多么大的力量和鼓舞!
凤县
险绝岐南路,岧蜀北门。
千峰围邸阁,一线望中原。
城下嘉陵水,林间谢豹村。
衰迟惭凤德,愁向接舆论。
凤县,在岐山之南,春秋时氐羌所居。《凤县志》:“周兴,凤鸣于岐,翔翔至南而集。”蜀建兴十二年(234)冬,诸葛亮使诸军运米集于斜谷口,治斜谷邸阁。其地,形势迫隘,故称蜀之北门也。“一线”指褒斜道。“谢豹”,鸟名。《禽经》:“子规啼苦,则倒悬于树,自呼曰‘谢豹’”。传说蜀王杜宇死后,其魂化为子规。作者第二次过褒斜道时写此诗,时年63岁。郁郁寡合,叹其道之不行,因念及孔子,而以春秋时之隐士接舆自况。“凤兮凤兮,何惭德之衰也。”接舆歌此以刺孔子。
《读史方舆纪要》:“自凤县至褒城皆大山,缘坡岭行,有缺处,以木续之,成道如桥然,所谓栈道也。其间乔木夹道,行客遇夜,或宿于岩穴间,出褒城,地始平。”
此诗咏诸葛亮之事功兼呈己志,词意深婉,不同于王氏其他栈道纪行之作。首联写岐南形势,为蜀国之北门锁钥。颔联力赞诸葛亮之治军与襟抱,意重情深。颈联“林间谢豹村”一句,用典深隐,这既是眼前的实景描绘,又显露出秦蜀文化的风光,语多谐趣。末叹己身年老,有归隐之思,即景抒怀,格高旨远。此诗神韵天成,自是力作。
凤岭
南岐地何高,凤岭居其右。道绝无钩梯,直上若悬溜。日月互蔽亏,光明错昏昼。云雾四荡,雷车中杂糅。飞龙何衙衙,夭矫出岩窦。俯瞰两当水,奔流下腾凑。转石类搏楫,画沙成篆籀。初疑饥蛟蟠,更作外蛇斗。昔闻周文王,盛德及灵囿。凤鸟此来集,世远事悠谬。末季重边防,戎马几驰骤。秋风吹散关,一夕惊老瘦。
《蜀道驿程记》:“(闰七月)初四日,登凤岭,或曰鸑鷟山。晁以道所云:‘得凤之三而凤集之’者也。岭直上二十里,人马踏石棱,上行,始易小舆,才十里许。风气寒甚,添絮衣。山岭有僧阁,四眺无所见,类子原所赋囚山也。下山十五里,过新江铺,两壁对峙,石势如奇鬼攫人,一水自东山来,极清,驶巨石扼之,更作澎湃,石梁屡折,颇似人家林园。”
此诗前16句写凤岭之奇景,后8句写登临所感。叙而后议,脉络井然。开篇点出“高”“绝”二字,已见雄奇。“无钩梯”“若悬溜”,路险如此,此一奇也。“日月蔽”“光明错”,山峻如此,此二奇也。复状岭中之云雾雷,与平地所见者大异,此三奇也。而写瀑布,更以“飞龙”拟之,尤见生气。“衙衙”,状其态:“夭矫”,写其神。可谓形神兼备,此四奇也。山景一路写来,奇语迭出,引人入胜。至“俯瞰”以下四句,又翻出一层,集中力量写水,而水之声形毕现,更为罕见之奇观。历来写褒斜道之山水诗,未有似此篇篇奇诡者,诚令人叹服。然至此意犹未了,作者随将笔锋一转,复以形象语言,将诗意引向更高境界。既明赞周文王在此创业之盛事,又以含蓄的诗句引出一个末季边防老臣。诗意葱茏,由山川而及史事,不仅咏叹山川自然之美,而且对英雄俊杰之士也作出一番讴歌。《凤县》一篇,明颂诸葛,暗赞陆游,俱见诗人之胸襟与气度。历来论者多以王诗无甚社会内容,殊欠公允。
南星雨发
骤雨南星道,秋阴草木风。
涧寒伤马骨,云乱失蚕丛。
僭意公孙帝,危知大禹功。
中原何处所,梦落散关东。
南星镇在凤岭之南。《蜀道驿程记》:“(闰七月)初四日,登凤岭,……午次废丘,暮抵南星镇。初五日,枕上闻急雨淙淙,四山草木有声,如甲马驰骤,冒雨急行,诸山出云,缕缕石上。”
此诗前四句写山中风雨之景,水寒云乱,境颇凄清。后四句宕开笔墨,谈黄帝,论大禹,语多宛曲,曰“僭意”,曰“危知”,最后言及归梦,不知中原何处,其有难言之痛乎?
柴关岭
早发陈仓道,马蹄乱云雾。行行到柴关,云低雨倾注。袤径中槎牙,幽篁四森布。大石立当关,势如猛虎踞。世无飞将军,磨牙尔何怒。蛟龙喜昵近,气夺生忧惧。怪鸟时一啼,闻声不知处。黑江远洞,万瀑齐奔赴。颇闻紫柏山,仙灵所游寓。石髓倘一逢,白日生毛羽。谁使野鹤姿,氋氃堕笼轰真宰不可闻,更向苍芒去。
柴关岭,在凤县东南115里。其地多大木,尤多漆树。《蜀道驿程记》:“(闰七月)初五日,枕上闻急雨淙淙,四山草木有声,如甲马驰骤,冒雨即行。诸山出云,缕缕石上。过古陈仓道,即两当道也。度柴关岭,岭上下二十里,石齿廉利如剑锷。下岭沿青羊河行,河流挟雨益怒,巨石怪丑,时来压人,幽篁丛木,蒙茸数十里,不见山岭,行人与虎豹、蛇虺争一线。”旁有紫柏山,高约3000米。上有72洞,异人多隐此。其下有褒水,亦名黑龙江。此山终年紫气腾腾,有仙气。作者因有“石髓倘一逢,白日生毛羽”之想象。此句典出《神仙传》:“神山五百年辄闻其中石髓出,得而服之,寿与天相侔。”这只是神话故事,当然是难以实现的。所以作者又说:“真宰不可闻,更向苍茫去。”
此诗前16句写柴关岭之雨景,极状岭势之险,静中有动。袤径、幽篁、大石、怪石,状之如在目前;作者雨中骑马过关情景,亦历历如绘。后8句写紫柏山之异闻,有仙气拂拂之感。此诗写景是实,写仙为虚;题旨在虚不在实,神韵悠然。
雨渡柴关岭
栈中新涨未归槽,
百丈柴关水怒号。
鸟语不闻深箐黑,
马蹄直上乱云高。
天垂洞壑蛟龙蛰,
秋老牙须虎豹豪。
谁识熏香东省客,
戎衣斜压赫连刀。
此诗与《柴关岭》为姐妹篇。柴关岭地势高险,雨中攀越甚艰。作者借景抒情,写得山水生辉,气势雄壮,大有气吞山河之概。这年,作者39岁,奉命使蜀主持乡试。东省为门下省,东省薰香,见《汉宫仪》。赫连刀是宝刀,刀背有龙,事见《陶宏景刀剑录》。作者借以自喻,意颇潇洒,而微露不平之音。
雨趋留坝
急雨下乌栊,千峰一线通
路遥洋水北,天尽武关东
峡偪风雷气,人穿虎豹丛
谁知星使节,今夜讬牛宫
留坝驿在柴关岭之南数十里。乌栊,山峰名。皇帝的使臣,曰星使。牛宫,即牛栱。《吴地传》:“桑里东,今舍西者,故吴所畜牛羊豕鸡也,名为牛宫,今以为园。”《蜀道驿程记》:“(闰七月)初五日,枕上听急雨濛濛……次留坝,天已暝,止宿,夜雨稍霁。”
这首诗,写雨中山行,趣味隽永。中两联,一叹路途之遥,一惊峡中之险。诗句自然流利,如从肺腑中泻出。末叹“夜托牛宫”,语尤幽默。这是当时一个星节使臣的真实记录,于此可见古代交通之艰。
画眉关南渡野羊水
四山封,一水急波澜。
巨壑蛟潜稳,飞流马渡难。
阴崖终古閟,白日几时看。
恶竹纵横甚,还须斫万竿。
画眉关,在凤县东南190里,属褒城县。,通窈窕,深远也。
此诗写画眉关南山水之险及其荒寒之状。“马渡难”,言水流之速;“阴崖閟,”状山崖之高。巨壑蛟潜,白日难见,竹林甚多,都是实景描绘。末联化用杜甫名句:“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情见乎词,寄托遥深,更增此诗之韵味。
马鞍岭
南下画眉关,远色迭诸岭。夤缘百里间,断颚蔽光景。蹇(疑为驉之误)疲登降,纤路亦修整。或厂如连轩,或植如负屏。或如岐阳鼓,或如宛朐鼎。如鸟或肢翼,如鱼或骨鲠。殊状纷角逐,诡类争一逞。峭岸势欲坼,捷足不遑骋。二分垂在外,趾压后人顶。飞瀑时界道,赴壑力逾猛。人与水斗争,心目各相警。天意限雍梁,设险有斯境。君子履忠信,小人怀侥幸。永念垂堂言,乘危更三省。
《蜀路驿程记》:“(闰七月)初六日,雨止。……自画眉关而下,至马道百里间,俗谓二十四马鞍岭,险峭特绝。一岭上下,登顿辄数里。上升如猿升,下如鳖行,外依迅流,内倚绝壁,石磴连卷其中。山骨呈露,不受寸土,青藤古竹,寥葛回垂。石壁如厂,如突,如崎,如,如步,如堂皇,如奢侈。奇态殊状,流玩不给。飞泉出石罅,奔流千尺,与江水镗鎝相乱。……(马道驿)客舍后,枕江流,如百万甲马声,使人悲壮。”
此诗写马鞍岭之险,多用虚笔,文彩斐然。精彩处,全在善用比喻,且句法多变,复以“殊状纷角逐,诡类争一逞。”二句,总括全景,更见精神。“二分垂在外,趾压后人顶”二句,状山路之险,如电影之特写境头,尤妙。全诗多散句,笔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非大手笔何能臻此境界?惜结尾数句,有画蛇添足之病。
界碑关道中
修竹覆奇壁,飞泉来半空。
人行翠微里,风度紫兰藂(丛)。
暂喜俗尘远,休嗟吾道穷。
谁为洪谷子?移向画图中。
界碑关在马鞍岭上,作者再使秦蜀回程时作此诗。洪谷子,即荆浩,字浩然。五代时后梁人,隐于太行山之洪谷,因号洪谷子。博通经史,善属文,工画佛像,尤精山水。
此诗意境清远。前四句写景,一句诗是一幅画,且皆有动感,栩栩如生。后四句议论,引孔子与洪谷子以自况,见出诗人胸襟之高旷与飘逸。王氏栈道山水诗,多以雄奇见称,惟此篇独秀。诗句轻松,情调高雅,言人所欲言,言人所不能言,能激起读者的共鸣。
宿马道江上
江流太悲壮,客梦自难安。
沔汉千山阻,梁洋入月寒。
(“入”疑为“七”之讹)
羌儿稀聚落,氐道贱衣冠。
渐达褒城驿,遥遥度七盘。
马道,相传酂侯萧何追淮阴侯韩信于此。沔汉,指沔水和汉水。梁洋,指梁水和洋水。羌儿,指羌族,此族人口稀少。氐,指氐族,此族文化落后。七盘,指七盘岭,在褒城县北10里。《蜀道驿程记》:“(马道驿)客舍后,枕江流,如百万甲马声,使人悲壮。”
这是一首随意点染的纪行小诗,褒河行经千山万谷,落差大,水流湍急,吼声如雷。“江流悲壮”“客梦难安”,是这首小诗的基调。“羌儿”二句,写羌氐二族之民情风习,毕见其地之荒凉冷落。尾联是作者的悬想,表现了一种愉快的情调。
观音碥
观音碥险绝,连山列天仗。奔峭汹波涛,大石蹴龙象。造物郁磊,及兹乃一放。急瀑何砰訇,磐石成巨防。汀为千丈湫。潭潭不流岩。怪物中屈蟠,岂无锁纽壮。倘然牛渚犀,穷此精灵状。颇闻贾中丞,于此铲垒障。故人推沈宋,诗笔各雄长。星宿森光芒,虬龙怒倔强。解鞍苔石滑,高歌一神王。更须巨灵手,运斤出天匠。我郙阁铭,敌彼小海唱。
观音碥,俗名阎王碥。其地险绝,各家多有记述。方象英《使蜀日记》:“危崖峻壁,横列如屏障,凿石为径,下临绝涧,石缺处架木补之,人马相扶以度,摇摇然,志称褒城栈阁2989间,想即此,今废。”
陈子文《益州于役记》:“自青桥驿行十里外,路无宽途,右立石崖,倾曲不断,对江绝壁铁色,突兀几千丈许,狞恶之状,不与常同,绝鲜藤萝之缘,并无猿鼯之路,久视令人生畏。十里,崖转路绝。乌龙江声,喷腾,如击玻璃。众山卧起,迭塞道路。石足偏岐,悬崖外出。崖厂著步仰瞩,惊其欲坠,傍求敛其旅魂,即所谓阎王碥也。曲沃贾中丞汉复,过此徒行,集费鸠工,以火锻石,用沃之,石碎功成,道宽倍昔,因改为观音碥。刻石八字:‘贾中丞锻石辟路处’,宝鸡党崇雅正书,甚可观。”
王渔洋《蜀道驿程记》:“观音碥,飞湍箭激,凝为深渊,其色黝黑,潭而不流,凭高下瞰,令人魂悸。余在京师,友人宋荔裳作《栈道平歌》记其事,语最豪健,沈绎堂书之,时称二绝。今已陷石嵌绝壁,余踏危石奔浪,仰视略见仿佛,因赋诗怀二君。”
又《秦蜀驿程后记》:“观音碥上下二十余里,怪石如金刚王剑,如罗刹面,如夜叉臂,江水受众山瀑流,旋涡回伏,如雪车冰柱,如疾雷震霆,闻见骇人,毛发森竖。”
此诗末二句,所谓郙阁铭者,乃在略阳县灵崖寺阁上,有汉铭石刻,蔡邕书。所谓“小海唱”者,指伍子胥谏吴王事,不纳,见戮,遂投江死,国人痛其忠烈,为作《小海唱》哀之。
这是一首奇诗。前14句,极状山、水、石之险怪,把穷山恶水写得十分雄奇壮丽,令人惊叹。首句如泰山压顶,以“险绝”二字总领全篇,俟即纵笔展开铺叙:山则“连天列仗”,水则“奔峭汹波”,石则“蹴如龙象”,至于磊砢之郁,磐石之阻,瀑流之砰訇,停湫之幽深,无不令人望而生畏。比拟奇幻,色调浓郁,读之使人有关山难越之叹。后14句,着意颂美,亦反衬出其地之险。颂得有点过分,修路之功似也难以归结到一二人身上。
七盘岭
七日行褒斜,目聩耳亦聋。浊浪崩崖根,征衣碎蒙茸。不知天地阔,讵测造化工。岌然土囊口,鸡帻摩苍穹。磴道上七盘,大翮排天风。绝顶忽开豁,白日当虚空。褒水出谷流,汉江绕其东。巴山跨秦蜀,蜿蜒连上庸。川原尽沃野,天府如汉中。桔柚茂成林,稻苗亦梵梵。襄阳大艑来,千里帆樯通。当年号天汉,运归隆准公。将相得人杰,驱策芟群雄。一战收三秦,遂都咸阳宫。智勇久沦没,山川自葱茏。跋马向褒国,日落烟蒙蒙。
《褒城县志》:“县北十里曰七盘山,上为鸡头关,有大石自麓至顶,层棱兀出,状如鸡冠。自北而上,回旋七转,故曰七盘,山下为石门,古栈道即沿褒河穿石门而过。”汉时古道在岭下。隋唐时改道经鸡头关达褒城,以避石门之险,是为连云栈道,即北栈。《汉中府志》:“由马道、青桥至自北而南,两面石山嶙峋,黑龙江(即褒河)盘折其中。栈道倚山临水,蛇径一线,人行乱石中。岭极陡峻,由七坳至山岭共七盘,如蹑云梯,北栈中此为最险。”
作者壬子年39岁过褒斜时,为雨所阻,行程10天,有“褒斜十日路”句可证。此次在褒斜道上只走7天,且有“目睽耳亦聋”之句,当为丙子即63岁时作无疑。《渔洋遗书》订为壬子年作,误。
这首五言古风,长达32句160字,为历来叙写栈道诗之罕见作品。首从纪行落笔,而叹以年老,娓娓而谈,漫不经意,随即点出登临所感:“不知天地阔,讵测造化工。”二句破空而来,有如奇峰突起,为全诗立下一雄奇之基调。以下即以重彩浓墨,逐层展开叙写。先状其地之高,复写所见之远,旁及物产之富饶,水路交通之便利,热情洋溢地唱出一支土地的赞歌。作者登岭神驰,忆及天汉旧事,对刘邦的创业史迹作了一番追叙,又唱出一支英雄赞歌。结以“智勇久沦没,山川自葱茏”,旨意甚明,这就不只是对于“人”的哀惋,同时也是对于“地”的热烈赞扬。归根结蒂,还是一篇奇异山川的赞歌。它的审美价值正在于此。全诗以记行踪为线,首尾呼应,一气呵成,融景物与史事于一炉,大开大合,气势雄壮,堪称扛鼎之作。王氏自言其诗“得山水之助”,信然。
次汉中府
路绕褒斜梦故园,
今朝风物似中原。
平芜蹀躞连钱马,
近郭参差桔柚村。
万垒云峰趋广汉,
千帆秋水下襄樊。
只愁明日金牛路,
回首兴元落照昏。
秦置汉中郡,唐改兴元府,洪武三年又改为汉中府。《稽神录》:“唐温造为兴元节度,赴任将近,汉中大雨,平地水尺余,不可进。乃祈山翁山神,疾风驱云,即时晴霁。文宗闻其事,勒封鸡翁山神为侯。”《蜀道驿程记》:“(闰七月)初八日,渡褒水,循山河堰,……四十里,次汉中府治南郑县,郡本秦惠王置。汉江自西来,经城南,东流由兴安入楚。帆樯相望,风土物产,大约类江广间,多鱼、稻、莲、芡、梅、桂、甘桔、棕榈、栀子之属。汉拜将坛有二,一在府治,一在城南。府治者,今在太守园圃,桂树皆合抱,甘蕉有丈余者。”《史记·货殖列传》:“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
这是王氏39岁时第一次过汉中时的作品。此诗节奏轻快,表现了非常愉快的心情。诗人骑在连钱马上,瞩目中原似的汉中风光,何其潇洒!他不再有象在褒斜道上那样成天想家的愁绪了,见到这富饶的平原,以及这平原上参差可见的桔柚村,还有那一条清碧的汉江,千帆云集,在秋阳下闪灼,他不觉有几分醉意。但一想到还有更艰辛的路程在前头,想到明天在落日余晖中回望兴元府的情景,他又有些害怕了。“绕褒斜”,“趋广汉”,“下襄樊”,三个短语,表达出诗人无限依恋和兴奋的心情。此诗起句由愁转喜,末句复由喜转愁,绝妙地写出旅途的艰辛和他对汉中的深情赞美。末句似言愁,实际还是写他对汉中的深情眷恋。诗句是绝妙的。
南郑至沔县道中
黑水梁州道,停车问土风。
沔流天汉外,嶓冢夕阳东。
处处棕榈绿,村村红。
更须参玉版,修竹贱如蓬。
《水经注》:“汉高祖入秦,项羽封之为汉王。萧何曰:‘天汉,美名也。’遂都南郑。”《蜀道驿程记》:“自南郑到沔县七十里间,水田漠漠,百顷,亩可千锺,古称天汉,不虚耳。”“黑水”即褒河,俗称黑龙江。“嶓冢”,山名,在宁强县境内。“”,稻名。“玉版”,竹简的别称,典出《冷斋夜话》。
此诗写沿途地貌与风物,历历如绘。信手拈来,毫不费力,绝无斧凿之痕,且表现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情调,读之如饮清茗,令人欣喜。
年来钱牧斋、吴梅村、周栎园诸先生,邹訏士、陈伯玑、方尔止、王亦世、董文友诸同人,相继组谢,栈道感怀,怆然有赋
载酒题襟处处同,
平生师友廿年中。
九泉可作思随会,
四海论交忆孔融。
春草茫茫人代速,
落花寂寂墓门空。
白头骑马嘉陵路,
惟有羊昙恨未穷。
作者再使秦蜀时忆师友题襟旧事,作此篇。钱牧斋、吴伟业、周栎园都是明朝的进士,论交而忆孔融,可见这些人的愤懑;年来师友相继组谢,作者以羊昙自况,可见其悲。《唐书·艺文志》有汉上题襟集10卷,乃温庭筠、段成式等唱和之作。羊昙,晋泰山人,谢安之甥,为安所重。安卒后,辍乐弥年,行不由西州路。尝因大醉,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西州门。”昙悲感不已,以马策叩扉,诵曹子建诗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恸哭而去。作者奉使入蜀,于栈道中怆然有怀,自比羊昙,这是值得玩味的,这也是研究王氏思想的一个重要资料。
栈道怀归
栈云千迭打包来,
两鬓萧条万虑灰。
陵跖几能开口笑,
鸿蒙真拟掉头回。
驽牛驽马从时好,
功狗功人未易才。
梦里故园渔钓稳,
金鹅飞处白苹开。
《渔洋遗书》将此诗编入壬子集中,疑有误。玩诗意,似为再使秦蜀回程时作。
此诗借景抒情,忧时论世,语多愤慨,在王氏诗中是罕见的。“陵跖几能开口笑,鸿蒙真似掉头回。”——这是悬想中的一种极高境界。但是,仙人也不能开口笑,鸿蒙之气也要掉头回。”“驽牛驽马从时好,功狗功人未易才。”二句力度尤强,这就不是婉讽,而是直接抨击了。“驽牛驽马”,讽刺无能之辈;“功狗功人”,是为才德兼备者鸣不平。这里有一段历史掌故:刘邦赏功臣,以萧何为首功,众将不服。刘邦说:打猎时,追杀兽兔的是狗,指挥狗的是人。萧何发现兽兔的踪迹,指挥猎狗行动,是功人,应居功第一。诗末表明作者的归隐之心,俱见其难与清王朝合作到底的思想,有人写他是“清室的奴才”有欠公允。
题《栈道飞雪图》送曾道扶之汉中
西指褒斜路,凄然送客心。
千峰盘雪栈,数骑出云林。
蜀道连天起,秦关入望深。
今霄画图里,如听暝猿吟。
这首题画诗,当为出使秦蜀归来在京时作,然不详作于何年。曾道扶是山水画家。此诗题画而兼写离情,心境凄凉,不可名状。结句写猿吟之声,仿佛在耳,尤增悲感。友情为此,至矣极矣!
丙子春,奉命祭告西岳、西镇、江渎,出都,却寄李容斋相国、陈说严司徒、彭羡门少宰四首
一
早历邛崃万里程,
那知垂老又西征。
六飞正决平戎策,
九折宁辞叱驭行。
华岳终南春浩荡,
锦江玉垒气峥嵘。
山灵处处曾相识,
只怪秋霜两鬓生。
二
年年待漏集修门,
滴尽铜壶笑语温。
韦曲西来春盎盎,
嘉陵南去雨昏昏。
蜀笺细字题清怨,
巴曲哀音怆旅魂。
折得花枝相忆否,
梁州回首梦慈恩。
三
十年两度展明禋,
江海空余汗漫身。
春老鹃啼催入蜀,
年衰鹤病悔游秦。
琴台再访当垆子,
帘肆重过卖卜人。
兴尽萧然问归艇,
碧鸡坊外俯江津。
四
年来有味是三乘,
著紫伽梨苦未能。
此日只如行脚去,
归来应似罢参僧。
百城烟水云随屦,
方丈跏趺雪暗灯。
五月岷江新涨阔,
朝辞白帝暮江陵。
这四首七律,高度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表达了真挚美好的友情。对于“祭告”这样的大事,只是不着边际地唱了一个低调,这是意味深长的。现分别注释如下:
第一首:邛崃,山名,在四川境内。“早历邛崃”句,写康熙十一年第一次入蜀典试事。“六飞”,古代帝王用六匹马驾车,故云。作者在此句下有注云:“时,驾将出塞。”
第二首:“修门”指修文馆。“韦曲”,在陕西长安县,为樊川第一名胜。“巴蜀哀音”,古代民歌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一声泪沾裳”之句。
第三首:“年衰”句,作者自注云:李长吉诗“鹤病悔秦游”。“琴台”,沔县武侯祠内有琴台。“碧鸡坊”,在成都,武侯祠在焉。
第四首:“三乘”,佛教以车乘喻佛法。有:声闻乘,悟诸帝而得道;缘觉乘,悟十二因缘而得道;菩萨乘,因六度而得道。“伽梨”,和尚服,“跏趺”,足背加跸上坐法。
昭阳顾符稹画《栈道图》歌
顾生画学李思训,尤工栈道兼骡纲。丹青金碧妙铢黍,近形远势穷毫芒。褒斜山色一千里,子规啼处烟苍苍。女郎祠边人迹绝,但见哀猿连臂叫啸青岩旁。江水如油下南郑,阁道似发通陈仓。红毡裹背笠覆首,人物结束疑唐装。车马斑斑入云际,如蚁缘垤相扶将。秦川渭水望不到,蚕丛直上天茫茫。仰家扇子冰雪色,一茎斑竹磨潇湘。如何方寸怀褒里,宛然置我蜀道青天长。扬一益二古天险,谯周鬻国谋非臧。阿瞒四纪作天子,青骡西幸何仓皇。三十年来蜀道塞,况从古史论兴亡。因君妙迹发摇慨,如听铃声皆戾冈。
顾符稹,字瑟如,号小痴,兴化人。能诗工书,善画山水人物,学小李将军,工细入毫发。居贫卖画自给,故临摩托古者俱多。
李思训(653-718),字建,封彭国公,开元初宫左武卫大将军。早以艺称,一家子弟五人,并善丹青,亦工书。其画山水树石,笔格劲遒,草木鸟兽,皆穷其态。用金碧辉煌为一家法,后人宗之。
西晋末,石勒将攻刘曜,群下咸谏,以为不可。勒问佛图澄,澄曰:“相轮铃音云:‘秀支替戾岗,仆谷劬秃当’。此羯语也。秀支,军也;替戾岗,出也。仆谷,刘曜胡位也。劬秃当,捉也。此言军出捉得曜也。后世因以替戾岗作为“出”的隐语。
《蜀道驿程记》“自昔扬一益二,并称天府。……而扬益甲乙相次。”扬指扬州,益指益州。
作者第二次出使秦蜀归来四年之后,写了这首七言古风。诗为题画而作,可以看作褒斜道纪行诗的续篇。这是作者胸中的褒斜,景致优美,情至缠绵,篇末充满兴亡之感,特别是对谯周卖国的批判,意味深长,引人遐想。这也是研究王氏思想的重要资料。
二、览古诗20首
紫柏山下谒留侯祠
万木萧萧风昼吹,
深山忽见留侯祠。
清流白石阅千古,
雪柏松筠无岁时。
辟谷真从赤松隐,
授书偶作帝王师。
也知乌啄逃勾践,
未屑鸱夷学子皮。
《汉中府志·山川》:“紫柏山,厅西北五十里,层峦耸秀,古柏阴森。山顶暨山椒,均有侯留祠,相传子房辟谷于此。中有七十二洞,峻险人不可到,其山状如龙形,一名龙如山,常产鹿寿草,服之可以延年。”辟谷,古称,行导引之术,不食五谷,可以长生。《秦蜀驿程后记》:“紫柏山留侯祠,相传是辟谷处,并祀黄石公赤松子。”黄石公授兵书事,详见《留侯世家》。张良助刘邦得天下后,功成身退,隐居此山,后人景仰其明哲保身的高韬和功成不居的远见,为建祠庙奉祀。康熙三十五年,作者再使秦蜀,过紫柏山,谒留侯祠,作此诗。
作者谒留侯祠以诗志感,情见乎辞,义重如山。首联点明秋令,闲闲起笔,已见惊奇之感,颔联借景抒情,以侧笔颂留侯之高节,益见精彩。“清流白石”,“雪柏松筠”,明写景物,隐喻节操舍蓄蕴籍,甚有韵味。佐以“阅今古”“无岁时”二语,更表达出人民历久不衰的追念之情。语似天成,神韵自现。颈联复从正面赞颂张良功成身退的大节,笔力千钧。尾联借范蠡佐勾践事,发抒感慨,语意朦胧,令人难以捉摸。诗中似“无我”而实“有我”在焉,诗如渔洋,可谓神其技矣!
颂古十绝
闻紫柏山绝顶有峨眉老衲,独坐丈室数十年,蛇虎皆驯伏,今九十有六矣,惜不得其名字,乃作颂古十绝,属凤令寄之。丙子岁四月七日栈中,留坝驿,灯下成。
维摩诘
师利多言说,净名殊默然。
语言文字外,已示祖师禅。
维摩诘:意译为净名(清净无垢,名声远布),佛在昆耶离城的居士,自妙喜国化生于此,委身在俗,辅助释迦的教化,成为诘身大士。
师利:梵语“文殊师利”,此云妙吉祥,智慧最大。
须菩提
善哉须菩提,严间惟晏坐,
般若是谁闻,诸天花雨堕。
须菩提:古印度拘萨罗国舍卫城人,属婆罗门种性,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以论证“诸法性空”者称。
般若:意译为智慧,然此智慧又非世俗人之所能有,乃成佛所证的特殊觉悟。
惠持
树中入定僧,千年人不识,
如何去陈留,一往无消息。
惠持:不详。
入定:即入于禅定,心境住于一处。
道超
我爱道超师,绝俗耽憩寂,
退院阗无人,蟋蟀鸣秋壁。
道超:唐代僧人。家世高华,少年入道,以勤笃名。辩才骏发,解析疑优,每无疑隐,遇机临敌,莫不应蹑。居恒独处,手不释卷,内外坟典,常拥膝前。天监初(502年)寂,寿36。
寒山
寒山牛迹话,此意谁酬酢?
赵州小厮儿,宛有大人作。
寒山:一称寒山子,唐代僧人。约七世纪末至八世纪初,住于天台山寒岩,以桦皮为冠,布襦木屐,喜与群童戏,言语无度,人莫能测。独与拾得友善,好吟诗唱偈,有《寒山子诗集》。
懒残
煨火傍群牛,谪来几千岁,
懒残亦俗人,谁能为拭泪。
懒残:唐代僧人,以其脱拔不拘,人呼之曰懒残,遂以为名。天宝初,居衡阳为众僧执役,人不之奇也。李泌时寓寺中读书,尝夜谒之,残就火煨芋,出半食之曰:“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后果如言,始崇扬之。
地藏琛禅师
栽田博饭吃,独振玄沙〔妙〕道,
一笑视诸方,说禅方浩浩。
地藏琛禅师:即地藏菩萨,中国四大菩萨之一。
法昌遇禅师
法昌亦开炉,单丁唯一个,
赖有十八贤,缄口围炉坐。
法昌遇禅师:不详。
十八贤:不详。
黄龙晦堂禅师
山谷大辩才,妙义皆糠粃,
满院木犀香,吾无隐乎尔。
黄龙晦堂禅师:不详
山谷:即黄庭坚。宿奉佛教,师事晨堂祖心,参究有省,尝游皖之山谷寺,乐其泉石之胜,因自号山谷居士。
褒禅山僧
枕石漱溪流,梦见欧阳子,
觉来万壑风,松声满人耳。
褒禅山,在安徽舍山县城北。唐代慧褒禅师结庐山下,卒葬于此,褒禅山僧即指此人。
欧阳子:指欧阳修。“老耽禅寂,遇事短吟,略如竺氏颂偈,不应更作文字观也。”(《答门人蒋仁锡》)
颂古十绝,为紫柏山峨眉老衲而作。颂佛而寓哲理,这些诗写得十分有趣。王安石有拟寒山诗云:“我曾作牛马,见草豆欢喜,又曾为女人,欢喜见男子。”此可作王氏“寒山牛迹话”一句诗的注脚。从这十首颂佛诗,可以约略窥见王氏对佛学的浓厚兴趣,并有精深研究。这是探索王氏思想的又一个重要资料,也是他的诗歌含有禅味的一个见证。寄情山水,归依佛门,或多或少表明了他的苦闷。
故宫曲二首
一
湿萤几点粘修竹,
昏黄月映苍烟绿。
金床玉几不归来,
空唱人间可哀曲。
二
往日朱门帝子家,
柴车一去即天涯。
平台宾客今何处,
零落小山丛桂花。
汉中府有故明瑞王宫。瑞王,神宗子。天启中,与福、惠二王同在重庆被张献忠所杀。平台,汉宫室名,此指瑞王宫。宫内有丛桂、老梅、樱桃数十株。“可哀曲”,传为武夷山神仙所唱之曲,其声甚哀。
这两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明三个王子的追念之情,词情恳挚,哀婉动人。王氏此诗,实际上是对已经覆亡28年之久的明王朝的一次哀挽。王渔洋是明朝大官僚的后代,公然如此深情地表明自己对“朱门”的眷恋,在迭兴文字狱的清初时代,这是很大胆的。应当说,这是探究王氏思想的一个重要资料。如果再把这两首诗同他24岁在济南所咏《秋柳》诗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我们对王氏许多咏物抒情,寄情山水的篇什,或许就能获得一些新的感受和理解吧。
汉台
绛灌当时伍,鲸彭异代看。
竟成隆准帝,不屑沐猴冠。
磊落真王气,苍茫大将坛。
风云今寂寞,江汉自波澜。
汉台在今汉中市内,是刘邦为汉王时的宫庭遗址。康熙三十五年四月十一日,作者来游汉台,作此诗。“绛灌,”指绛侯周勃和灌婴。《史记·淮阴侯列传》:“信由此日夜怨望,常居怏怏,羞与绛灌等列。”“鲸彭”,指鲸布和彭越,二人皆归顺刘邦,后被刘邦所杀。大将坛,又称韩信台。汉高祖初为汉王,欲东下,拜韩信为大将,因筑此台受命。
此诗就史事抒怀言志,朦胧虚幻,堪称神品。对刘邦之功业似在颂扬,实有所讥。意在言外,耐人寻味。“当时伍”“异代看”,言婉而意深,皆为绝妙好词。“风云今寂寞,江汉自波澜”两句,尤显一篇之风神骨力。历代咏汉台诗作不少,未有能与王氏此篇匹敌者。
虚谷庵二首
一
三寸黄柑水浸渠,
一株红桂映棕榀。
钩帘恰对中梁色,
正好高眠读道书。
二
太息黄杨树子前,
琳宫几岁饱风烟。
交柯接叶真怜汝,
未似先生厄闺年。
陈子文《益州于役记》:“蜀道集云:虚谷庵有千枝黄杨二,树甚奇,在褒城县长寨村北里许。访之,今存其一树。回忆夫子使节西来,摩娑树下,有‘钩帘恰对中梁色,正好高眠读道书’之咏,禧以风尘委顿,寻游于此,盘旋嘉树之侧,缅怀高致,五千里外,还若觌面小子,所得良已多矣。树高二丈,其荫满庭,绿莎覆根,丛栟旁植,亦幽境也。”
陆佃《埤雅》:“黄杨木,性致难长,俗云岁长一寸,闰年倒长一寸。”作者自注云:“黄杨岁长一寸,闰月年缩一寸。一云:遇闰退三寸。”中梁山,在褒城南30里,古产犀象。
此诗托物抒情,词意婉曲。第一首,表明作者对道观的深情眷恋,隐然若有退隐之思。第二首,是对黄杨的讴歌礼赞,并且把它人格化了,写得异常亲切感人。“交柯接叶”,风姿可人,确乎奇异。但同虚谷庵一样,它已饱经时代的“风烟”,何况每逢闰年,还要遭到厄运,所以诗人对他深表同情:“未似先生厄闰年”。在这里,人和树是完全一体化了,全诗的妙趣也正在这里。
沔县谒诸葛忠武侯祠
天汉遥遥指剑关,
逢人先问定军山。
惠陵草木冰霜里,
丞相祠堂桧柏间。
八阵风云通指顾,
一江波浪急潺缓。
遗民衢路还私祭,
不独英雄血泪斑。
沔县有诸葛亮祠墓,松柏森森,原植54株,与其年寿相等,现尚存汉柏18株。《蜀志》:“亮遗命葬汉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水经注》亦云:“亮葬定军山,因即地势,不起坟垄,惟深松茂柏,攒蔚川阜,莫知墓茔所在。”先主葬于成都,曰惠陵。其旁亦建有诸葛亮祠。王渔洋于康熙十一年七月过此。
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谥为“忠武侯”。公元234年,诸葛亮卒于五丈原军中。公元263年,后主刘禅见蜀人私祭不止,始在沔县立庙祭祀,时诸葛亮已死去29年,同年蜀亡。
这首诗,以含蓄的语言高度赞颂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及其高尚品格,表达了人民历久不衰的追念,情深意挚,至为感人,首联点出旅途所见之景及探询之情,从大处落笔,极具气势。“逢人先问”四字,吐出自己景仰之情,亦表达出瞻仰者的共同心愿。中间两联,以君臣祠墓的“草木”“桧柏”作对比,进而写到诸葛亮的生前和死后。实写“八阵风云”,虚托“一江波浪”。即景怀人,一波三折,词意婉曲。末点遗民私祭迄今未绝,唱出“不独英雄血泪斑”的激越之声,情调转为高昂,字字震响,堪与杜甫名篇《蜀相》媲美,不愧是一首情韵深浓的英雄赞歌。
定军山谒忠武侯祠
朝登武侯坪,遥酹丞相墓。
渺渺汉川流,群山莽迥互。
背临巴蜀道,前指梁洋路。
仿佛汉宫仪,再拜冬青树。
定军山在沔县南10里,东西绵亘10余里。三国时,蜀将黄忠斩夏侯渊、赵颙于此。山有12峰相连,两主峰东西分立,中一小峰,俗称“二龙戏珠”。山北开阔地,即武侯坪。武侯祠今址在城西四公里处。作者再谒武侯祠,时在康熙三十五年。“汉宫仪”,指汉朝宫吏的服饰制度。《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宫威仪。”
此诗即景抒情,聊寄一时之兴耳。
定军山诸葛公墓下作
高密起南阳,文终从高祖。暴系本见疑。数衄亦非武。堂堂诸葛公,鱼水托心膂。二表迅谟训,一德追伊吕。视操但如鬼,畏蜀还如虎。嗟彼巾帼徒,与公岂俦伍。紫色复蛙声,抵隙各为主,火井方三类,赤伏更典午。志士耻帝秦,祭器犹存音。阴平一失险,面缚忘奔莒。知公抱遗憾,龙卧成千古。峨峨定军山,悠悠沔阳浒。郁郁冬青林,哀哀号杜宇。耕余拾败镞,月黑闻军鼓。谯侯宁足诛,激昂泪如雨。
这是诸葛亮的一部诗传。全诗铺叙从容,以许多史事作比拟,画出一个忠臣志士的崇高形象,同时也顺便论及不少历史人物,足见作者史学之功力。篇末10句追念其人,情至哀痛。这是一首赞歌,也是一首哀歌。
诗中有些史事,需要加以解释:首四句借邓禹、萧何事以论诸葛。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封高密侯。“数衄”事见其传。萧何卒谥文终侯,“暴系”事见其传。“鱼水托心膂”:心膂,股肱也。事见《刘备传》:初,刘备起用诸葛,关羽、张飞不悦,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此外,须略加解释的还有:①火井,盐井也。②典午:见《谯周传》:“典午忽兮,月酉没兮。”典午者,谓司马也;月酉者,谓八月也。这里指八月。③“阴平”二句:用邓艾和管仲事。④“谯侯”:指谯周。建兴中,诸葛亮命为劝学从事。景耀末,邓艾长驱入阴平,后主使群臣会议,周以为当降,后主遂从周策。魏以周有全国之功,封阳城亭侯。
武侯琴室
竹筿娟娟静,江流漠漠阴。
至今筹笔地,犹见出师心。
遗恨成衔璧,无声有故琴。
千秋弦指外,仿佛遇高深。
沔县武侯祠有琴室一间,以为纪念。诸葛亮善抚琴,传其生前撰有《琴经》一卷,述制琴之始,及七位之音。《汉中府志》:“琴台,在武侯庙中。石琴一张,上镌‘章武五年’(按:应为元年)四字。扣之,冷然清越。”正殿后壁上有石刻《诸葛亮琴吟自叙》一篇。筹笔驿,在四川广元。诸葛亮自此出师北伐,得筹笔于途。“衔璧”事,见《蜀书》:“邓艾破蜀,后方衔璧舆衬降。”
作者参观琴室,念及武侯死后蜀国败亡之情景,不胜今昔之感,因作此诗哀之。即小见大,词婉意深,亦是佳作。
三、寓兴诗7首
寄家人
京洛分襟七夕前,
南岐驿路五更烟。
故园刀尺齐纨素,
远道风花蜀国弦。
断续鹦飞深坞里,
横斜雁度夕阳边。
栈云陇树重重隔,
闺梦何由向左绵?
王士祯与其妻恩深情重。作者有记云:“予奉使入蜀时,两丧爱子,宜人病骨支床,而予有万里之行,宜人虑伤予心,破涕为笑,扶病治装,刀尺之声与呜咽相间,唯恐予之闻之也。”(《渔洋遗文》)宜人姓张,“崇祯丁丑六月二十九日生,年十四来归,康熙十五年九月初十日卒,得年四十,生子四人。”(同上)
康熙十一年六月,王氏奉命典四川乡试,七月初与妻及家人别,时方有长子浑儿之痛,伏枕兼旬,黾勉就道。途经山西,梦儿大哭而醒;至陇,初入栈时,再动情思。此诗叙夫妻离别及相思相念之情,缠绵悱恻,哀婉动人。其妙处,尤在各联所采取的交错写法,即一面写妻,一面述己。虽山川遥隔,千里难知,然状两人相依之景,如在月前,至为感人。至“断续鹦飞”与“横斜雁度”一联,写春苑自然之景及秋山孤雁之图,状物尤工,体情尤切,虽写情能手如玉溪生者,亦未见有此佳句。诗能如此,可称入化境矣。末点“左绵”其地,因绵州在涪水之左,故云。题曰《寄家人》,其对妻妾之情,盖统而言之也。
武关寄家书
驿骑千山里,平安两字书。
高堂衰白早,儿女死生余。
听雨思兄弟,临风问起居。
白头吟更苦,莫负锦江鱼。
武关,即武休关,在褒斜谷中,三山翼然对峙,南曰褒,北曰斜。作者第一次过褒斜道时作此诗。《蜀道驿程记》:(闰七月)初六日,雨止。趋武关,以小舟渡,入褒城县界。山多猿,多鹦鹉。”
作者至武关时,以诗代柬,向家人一一问好,写了这首律诗。首联写千山万壑中行旅之艰,报出“平安”两字,亲切感人,已见情深。中间两联,或念高堂祖父之衰老,或忧儿女之生死,或思兄弟手足之情,或问父母之起居。全是信中问好语句,等于把一封家书完全诗化了。尾联复以典雅之语,致意妻妾,尤富谐趣。《白头吟》,典出《西京杂记》。传西汉司马相如将聘茂陵女为妾,其妻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谴,相如乃止。这是叫他的妻子放心,他这次去成都,不会学司马相如那样有负于妻妾的。
闰七月夕抵褒城县
褒斜十日路,白发忽侵寻。
红叶下江水,始知秋气深。
马惊初出谷,城闭不闻砧。
何处天河影,浮云只自阴。
《蜀道驿程记》:(闰七月)初七日,……下岭,次褒城县宿。褒城,古褒国。禹封其子为褒侯,都此。元微之诗:‘花疑褒女笑,栈想武侯征’是也。……西南有箕谷,郑子真谷口也。”
这首写景怀人之作,是景诗,也是情诗。诗人即景生情,把旅中七夕之景写得情韵悠然,引人遐想。景则静中有动,时动时静,情则溢于江水,托于红叶,泛及天河,形成一曲天上人间的交响乐。末以“何处天河影”设问,而以“浮云自阴”一收,欲显故隐,情又更深一层。这儿是美女褒姒出生之地,隐士郑子真居住之谷口亦在此,这些都是读者所熟知的,除题以见意外,诗中仅用一个“谷”字轻点,可称妙笔。
哭浑沂两儿
谢傅当年枉教儿,
西风江汉鬓成丝。
伤心寒食棠梨雨,
两地孤坟哭向谁。
康熙十一年闰七月初八夜王士祯在南郑使院入梦,作此篇。次子启浑,聪明而有才具,本年六月卒,年17。三子启沂,出使前一年卒,三岁而夭。二子皆张氏所出,出使途中,三次梦儿,成诗多篇,皆极哀痛。谢安子亦早丧,作者故以谢太傅自况。
清明前一二日为寒食节。相传春秋时晋介之推辅佐重耳回国后,隐于山中,重耳烧山逼他出来,之推抱树而死。后重耳就位为文公,为悼念之推,禁止在其死日生火煮食,只吃冷食,后相沿成俗,曰寒食节。
女郎山
卧舆梦初起,遥见女郎山。
雨过开奁镜,烟消露髻鬟。
灵祠空翠里,瑶瑟碧云间。
不是崔罗什,何因奉玉颜。
《水经注·沔水》:“汉水南有女郎庙,山上有女郎冢。远望山坟,嵬嵬状高,及即其所,裁见坟形。山上直路下出,不生草木,世人谓之女郎道。下有女郎庙及捣衣石,言张鲁女也。有小水北流入汉,谓之女郎水。”又见《郡国志》:“梁州女郎山,张鲁女浣衣于上,女便怀孕,生二龙。及女死,将殡,灵车忽腾跃升此山,遂葬焉。其水旁,浣衣石犹存。”张鲁,传为张良的十代孙。崔罗什,古代神怪,传说人物。事载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冥迹》。李商隐《圣女祠》:“人间定有崔罗什,天上应无刘武感。”
这是一首人神恋歌,情诚意雅,异常感人。诗人似梦似醒,亦幻亦真。在片刻的遥望中,他的感情是净化了,也升华了。末叹无缘侍奉,语尤痛切。情思之美,全在没有丝毫迂夫子气味,在道学盛行、封建论理严束的时代,能够写出这样缠绵悱恻的情诗,是需要很大勇气的。这首诗的价值也许就在这里。
女郎庙
朝过女郎庙,遥望女郎祠。
溪水疑环佩,春山学黛看。
千林丹桔熟,一径碧苔滋。
日暮神灵雨,西风满桂旗。
女郎庙原有房舍36间,1958年被拆毁。这是前诗的姐妹篇。一唱再唱,岂仅为神而歌耶?
泛汉江
广川微雨过,迭鼓发中流。
白獭卸鱼上,青峰卷幔收。
江童竹枝曲,汉女木兰舟。
归路重城晚,红灯满市楼。
《蜀道驿程后记》:“四月十二日,微雨,泛汉江。沔合褒水,至此为汉。江流空阔,远山屏列,一苇中泛,清吹间作,渔舟四五,白獭捕鱼,捷如猿猱,顷刻得鱼四五枚,大皆数尺,斜风细雨,极江山杳霭之趣,归经诸葛忠武侯祠。”
这首诗写景工丽,语言亲切自然,表达了诗人泛舟江上愉快的心情。王氏泛舟这一天,是阴历四月十二日,正是汉中初夏的好天气。这天陪同他泛舟游览的是汉中太守陈邦器。陪游既有鼓吹助兴,可以说是很隆重的了。诗中写了不少人物:江童、汉女、渔父、主和客,宛如风景画,也是风俗画。景中含情,韵味深浓,令人百读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