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干预护理在老年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的应用效果论文_王雅楠,宋冲,寇平

连续性干预护理在老年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的应用效果论文_王雅楠,宋冲,寇平

王雅楠 宋冲 寇平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 辽宁沈阳 110001

摘要:目的:探究连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的护理效果,研究连续性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连续性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可知,采用连续性干预的护理方式的患者出现并发症概率较小,患者受到的痛苦也较少,所以可以采用连续性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结论: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连续性护理可以帮助老年患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极大地缓解痛苦,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所以连续性护理是一种高效的护理方式,有很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关键词:连续性干预护理;老年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应用效果

在老年例中,糖尿病是一种高发疾病,随着糖尿病病情的逐步加重会引发很多并发症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在这这些并发症中,心律不齐是引发引发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老年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会导致患者患有严重的心肌病,对病例的生命安全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在临床治疗时,主要采用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方式进行治疗。但老年例的免疫力很差,在进行临床治疗时会有很大的危险,为了降低术后产生并发症的几率,老年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是十分重要的[1]。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数据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在实验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的年龄在66-79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是(69.8±5.2)岁;在这些患者中有病窦综合征患者21例;房室传导阻碍患者17例;病窦综合征并房室传导阻碍患者2例;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的年龄在67-76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是(71.2±4.9)岁;在这些患者中有病窦综合征患者23例;房室传导阻碍患者16例;病窦综合征并房室传导阻碍患者1例;两组患者存在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差异,但基本资料无较大的差异,具有可比性,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办法进行护理。

实验组患者采用连续性干预的护理办法进行护理,连续性干预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出院指导三个方面,可以通过多个层面对患者进行护理,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以下是这些护理方法的详细介绍:

(1)术前护理:在进行手术前医护人员要对病例的病史和服药史进行详细的调查,并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护理。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进行检查,给患者进行科学的术前指导,在患者的日常饮食上,护理人员要为为患者制定一系列的饮食计划,为患者接受手术做准备。患者要进行手术时,很容易出现抑郁、焦躁等心理,作为医护人员要经常和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想法,当患者有焦虑等心理状况时,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重建治疗信心,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术后护理:患者进行手术后是高危时期,术后护理人员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情况和基本的生命体征,在进行护理时,要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脸色、脉搏、心率等情况,定时对患者进行检查。同时要关注患者的手术伤口情况,观察伤口是否出现渗血等情况。当患者出现囊袋血肿或出现其他情况时要尽快通知医生进行治疗。在患者血糖的控制上要严格遵守医生的医嘱,对患者的血糖进行严格的控制[3]。

(3)出院指导:患者要出院时,要给患者和家属发放多张联系卡,卡上要有患者的基本信息、护理人员和主治医生的姓名和电话,还要有患者服用药品的名称以及服用的剂量,让患者家属定时提醒患者吃药。患者出院半个月内应该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询问患者的身体情况并解决患者的问题,让患者在1个月后来院进行复查,检查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进行血糖检测。在一年内要对患者进行多次随访,保证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4]。

1.3评价指标

对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进行记录,对比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对比,用t进行组间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比对照组更小,发生心脏穿孔严、囊袋血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为0,大部分并发症都是剧烈疼痛。实验组患者发生剧烈疼痛的比例是10%;心脏穿孔的比例是0%;囊袋感染的比例是2.5%;发热的比例是2.5%;囊袋血肿的比例是0%;共有6例发生了并发症;对照组患者发生剧烈疼痛的比例是17.5%;心脏穿孔的比例是2.5%;囊袋感染的比例是5%;发热的比例是12.5%;囊袋血肿的比例是1%;共有16例发生了并发症;从数据对比上来看,对照组无论是并发症的严重程度还是发生并发症的概率都比实验组高,所以采用连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更好地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护理。

3讨论

在老年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上,一般采用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治疗为主,但由于老年患者的身体比较虚弱而且受到糖尿病、心律不齐等因素的影响,进行心脏起搏器手术的风险很大,在手术后很容易发生并发症。所以,在老年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心脏起搏器手术后必须由专业的护理例员进行护理。在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护理时,以往的护理办法是进行常规护理,但常规护理的效果不好也没有很强的针对性,护理效果并不好。本文将常规护理和连续性护理的护理效果相对比,发现连续性护理有着更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医院可以将其进行推广[5-6]。

参考文献:

[1]王瑛莉.老年性心律失常合并糖尿病病例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护理[J].糖尿病新世界,2015(1):144-144.

[2]嵇云.护理干预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6):139-140.

[3]夏常泉,武云涛,王晓兵,等.75岁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近期及远期随访研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5(3):349-351.

[4]]李莎莎.连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置入心脏起搏器后的影响研究[J].医学信息,2018,31(01):177-178.

[5]李倩.老年糖尿病护理中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11):57-59.

[6]许姝暄.肛肠疾病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0):186-188.

论文作者:王雅楠,宋冲,寇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7

标签:;  ;  ;  ;  ;  ;  ;  ;  

连续性干预护理在老年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的应用效果论文_王雅楠,宋冲,寇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