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的策略论文_叶康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的策略论文_叶康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杭坪镇中心小学 322207

摘 要:著名数学教育家费赖凳塔尔认为:“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在智力结构中,最能体现创造性思维的因素是思维的发散性加工,因此,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教学中教师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转换视角、变式引伸和打破常规来训练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求异性、多向性和独创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改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 发散性思维 培养

一、激发兴趣,训练思维的主动性

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因此,训练思维主动性的第一步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带着一种积极的情绪进行思考和学习。

例如:在教学《找规律》时,师是这样揭题的。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老师说一个词语,你们用身体语言表示出来,好吗?师:拍手。(生拍手。)师:拍手。(生拍手。)师:跺脚。(生跺脚。)师:再按拍手——拍手——跺脚的顺序来一遍。师:请猜猜接下去应该做什么?生(高兴地):拍手。师:哇,你们真厉害,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猜的?生1:老师说的是拍手、拍手、跺脚的顺序。生2:我发现我们是先拍两次手,再跺一次脚。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事物是像这样有序排列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小游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一上课就听说要做游戏,便兴致很高。在游戏中运用肢体语言让学生猜猜接下去是什么动作,并在游戏中巧妙揭题,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也使学生的思维进入了最佳活动状态,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二、转换视角,训练思维的求异性

发散思维活动的展开,其重要的一点是要能改变已习惯了的思维定向,而从多方位多角度——即从新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决,这也就是思维的求异性。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在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过程中由于年龄的特征,往往表现出难以摆脱已有的思维方向,也就是说学生个体的思维定势往往影响了对新问题的解决,以至于产生负迁移。所以要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必须十分注意培养思维求异性。教师应注意视角的转换,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打破常规,训练思维的独创性

1.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设法验证。孩子们来到课堂不是带着一个空空的脑袋进来的,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熟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的积累。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挖掘他们的潜力,给他们创设猜想、探索、验证的机会,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去猜想、去验证。如:比的基本性质是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的,因此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我们可为学生营造一个想象的空间:“在除法里有商不变的性质,在分数里有分数的基本性质,而比与除法、分数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它是不是也有一个比值不变的性质呢?”学生很可能会提出猜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零除外),比值的大小不变。”这个猜想是否成立有待于大家去验证。

2.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大胆挑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就是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敢于坚持真理、敢于提出富有挑战性问题的勇气。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挑战书本,敢于挑战老师。如一位老师在讲到画圆要用圆规时,学生提出质疑:“不用圆规就不能画圆吗?”在讲到用直角三角板可以测量直角时,学生又提出了质疑:“如果不用直角三角板就没有别的办法测量吗?”这些富有挑战性问题的提出,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他们创造出了多种画圆的方法和测量直角的办法。为了培养学生大胆地质疑问难,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制造一些错误,让学生去发现、去评价。

3.帮助学生撞击成功,增强自信。要使学生取得成功,就应不断地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并不断地给予他们成功的反馈,这样才能使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不断地取得成功。要想让学生敢创新,就要为孩子们成功的探索创设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人际环境,让孩子们在友好的氛围中愉快地体验。二是提供一个学生敢想、敢说、敢挑战的思维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应不拘于形式的进行。同时,还应注意参与者(特别是老师)不要过早地下结论,让每个参与活动的人自由发挥,迸发出发散思维的火花。黄全愈教授在对“创造”是这么解释:他说:“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包括方法、理论、产品、事物。”也就是说创造不是单方面的。发散思维也仅仅是解决“创”的问题,要解决“造”的问题,还要结合运用其它的思维形式,这样的教育才算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伍得沃克 教育心理学(第八版)[M].江苏省教育出版社,2005,4。

[3]周玉任 小学学科教学论(数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03。

论文作者:叶康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1月总第28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的策略论文_叶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