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艳 四川省丹棱县双桥镇小学校 612200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时代发展,教育界对识字教学越来越重视,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量,让学生轻松进行大量阅读成为小学语文教学关注的重点。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要在主体参与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教学情境和学生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识字能力。本文从提高识字教学课堂效率出发,在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的同时,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有效的主体参与识字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8)06-0173-01
引言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识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调整教学方法,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主动快乐地识字,提高识字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小学识字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应从培养学生识字能力、主体参与意识等方面展开研究,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主动参与语文识字,在识字过程中获得乐趣。
1.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
识字教学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识字多少和快慢不仅影响读、写能力,还影响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识字阶段,小学生通常以读、背、记、写为主,由于识字量大,内容比较枯燥,有的小学生学得非常辛苦,但往往识字效率不高,导致他们对学习汉字缺乏兴趣,失去学习信心,在识字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
1.1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识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教师在这一教学阶段要指导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个至1800个,其中800个至1000个会写,充分坚持认写分开、多识字少写的原则。现在的小学生上学早,刚进入学校就接触大量汉字,导致他们难以消化理解。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学生的特点,在开展识字教学的过程中组织形式转变太快,给学生造成压力,挫伤学生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1.2学生在识字过程中过分依赖课本,处于被动地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课本,没有结合学生生活实践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分依赖课本,仅根据教师的讲解掌握汉字形、音、义,被动接纳教师传授的知识,缺乏主动学习汉字的意识。汉字教学中,教师要保证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用生动有趣的方法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结合生活中的语文知识克服畏难情绪,主动接受汉字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主体参与的措施
2.1增加识字教学方式
兴趣是学生们学习各类知识的前提条件,利用兴趣来引导学生,使得学生们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语文的识字教学过程中,深度的挖掘学生们的潜能。丰富其原本的识字教学课堂,增加其教学方式。了解学生们的认知特点,正确的选择其教学内容。首先,可以采用字谜的方式进行识字教学。针对一些年级比较低的学生,老师们需要了解其汉字字形的特征,以其特征为切入点,编制字谜,激发出学生们参与其教学活动的兴趣以及热情,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们的联想能力,使得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的对其字词进行探究。强化学生们辨认字词的精准程度。当学生们识字量得以增加时,老师应当鼓励学生,让其自行依据汉字去编制字谜,发动大脑,积极的思考;其次,可以采用实物的识字教学方式,我国文字历史悠久,很多字词如果仅从表面上理解是无法领悟其深度的内涵的,老师要找出学生们不能很好理解的名词,利用一些实物开展其识字教学活动,让学生们能在理解其名词的同时,激发出其学习的积极性。例如说,在进行“谷”的教学时,老师可以提前做好备课工作,哪一些谷物稻穗等,加深该名词在学生们脑海中所留下的印象;再次,可以使用生活的方式进行识字教学,识字不应当局限在语文教学课堂上,老师们要不断的拓展学生们的识字的方式,增长学生们的见识,提升生活和学生们识字教学的连接程度,按照相应的提示让学生们品尝食物,在品尝的同时,对其食品的包装袋上面的字词进行认知,也可以让学生们收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标语,丰富其识字的的渠道;最后,可以以表演的形式进行识字教学,例如一些动作性质的词语,老师可以对其词语进行示范,观察其表演动作,比如说“敲”字,在教学时,可以拿一些鼓等物品,让学生们去敲击,这种带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会活跃其整体的教学氛围,让其识字教学变得更加的有趣,提升学生对汉字的理解程度,明确学生们在语文识字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们都能自主的参与到学习的过程当中。
2.2构建主动识字教学模式
首先,老师要依据班级内部的实际教学状况,将学生们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分类,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和类别。做好分组的准备工作,给予所有学生们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识字教学活动,小组内的成员要自己寻找生词以及已经掌握的名字等,把不认识的词语放置到小组中,互相的进行探讨,如果小组内部仍旧无法处理好其问题,就要以全班交流的形式进行,及时的转变其教学角色,使得学生可以自主的参与到识字教学活动中,享受性的学习各类词语;其次,老师要实时的观察学生们识字的状况,对其教学活动进行指导,保障学生们的主体语文教学课堂地位,设定好识字的教学问题。进行准确积极的评价,巩固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准确积极的评价,使学生明确自己每一次学习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反思自己是否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教师的每一次总结和表扬,对学生而言都是一次激励,都是一次指导,长此以往,学生会对主动参与课堂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
结语
本文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两大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多种方法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快乐学习汉字,锻炼学生识字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农村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D].张玫瑰.河北师范大学,2016.
[2]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翻转课堂阅读教学设计研究[D].张晗.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3]基于Android的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与环境构建[D].吴晶晶.重庆师范大学,2017.
论文作者:徐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学生们论文; 汉字论文; 学生论文; 过程中论文; 主体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教师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6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