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旅游合作研究进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进展论文,区域论文,年代论文,我国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旅游业的竞争在经历了景点竞争、线路竞争、城市竞争三个阶段后,开始进入到第四个阶段——区域协同与跨区域竞争的新时代,区域整合体已经成为旅游业竞争的基本单位[1]。近年来,区域旅游合作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热点。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旅游协作区的逐步成型,开启了区域旅游合作的新阶段。尤其是本世纪初以来,我国区域旅游合作的力度、深度和广度都有了进一步拓展——合作主体更加积极,合作层次更加深化,合作内容更加丰富。除了上面三个板块外,在我国不同尺度、不同层次的区域旅游合作方兴未艾。
伴随着实践的需要,区域旅游合作研究得到广泛关注,不同学者以不同的视角进行理论研究或实证分析,并取得的研究成果。本文通过对1990年代以来我国旅游合作的相关文献分析,综述近十几年的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状况,并就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1 文献分析
本文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从中检索主题为区域旅游合作的论文,及其相关知识元链接,以检索到的 1992年以来的150余篇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1.1 类别分析
以区域旅游合作为主题及其类似文献共涉及不同学科、不同类型期刊共83种,其中刊载3篇以上相关文献的期刊 9种66篇,仅占文献总量的42%,而其他论文则零星分散于74种期刊中;旅游学科领域的旅游学刊、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旅游科学,地理学领域的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地理学与国土研究)、热带地理等可谓是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的核心期刊群,尤其是旅游学刊和人文地理两期刊刊载的论文均在10篇以上,为这一主题研究的第一方阵(图1)。
从论文作者的专业上分析,旅游学的综合性和交叉性在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中表现得较为明显。具备专业优势的管理学专业占据了旅游合作研究的半壁江山,具有资源研究及空间分析优势的地理学专业,其研究份额将近1/4;经济学专业名列第三;其他如社会学、历史学等的积极参与,丰富了旅游合作的相关研究。
从论文作者的单位上分析,从事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的人员大都来自高校、研究所和旅游管理部门。高校在研究中处于绝对“垄断”地位,高校的地理、旅游管理院系是主要研究阵地其研究份额占87%,其次是科研院所研究份额占 10%,而旅游管理相关部门也占有一定的份额(图2)。
图1 期刊类别
Fig.1 The Periodical Classification
图2 研究者单位类别
Fig.2 The Organization of Researcher
1.2 空间分析
对检索到的文献中实证研究所涉及的区域进行空间分析,以所归属的省级行政区为基本分析单元,对1990年代以来的实证文献所涉及的各省级地域数量以自然断裂点法进行分级,并将其空间化(图3)。
199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的空间特征主要表现为集聚性和梯度性。首先,集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旅游合作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富集区。华南、西南地区旅游资源丰度优势集中,旅游资源组合状况突出,资源整体优势度高[2],这里成为旅游合作研究的“富集区”,比重占2/3之多,尤其是两广、贵州、湖南及江苏五个省级行政区最为集中,比重为22.45%。二是旅游合作研究集中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区域旅游合作实践较为成熟的区域。泛珠三角、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实践皆取得显著成效[3],成为研究的密集区,尤其是泛珠三角旅游协作区研究约占一半比重。
图3 文献空间结构
Fig.3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Literature
另外,区域旅游合作研究在空间上还呈现出一定的梯度性。研究频度高的梯度区主要集中在华南、西南地区;华东、华中、华北为研究频度的次级梯度区;研究文献涉及较少的地区主要为东北和广大的西北地区。因此,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的整体梯度呈现出由南往北、由东向西依次递减的格局。
2 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内容
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4]。现代经济的竞争合作趋势和旅游活动的综合性本质,决定了旅游业合作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5]。本文从旅游合作概念、理论基础、合作模式及空间组织等角度对区域旅游合作研究内容进行综述。
2.1 区域旅游合作的概念
对区域旅游合作的概念进行界定,是研究区域旅游合作问题的基础之一。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区域旅游合作进行定义。薛莹(2001)[6]认为区域旅游合作是指区域范围内不同地区之间的旅游经济主体,依据一定的章程、协议或合同,将资源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旅游经济活动;梁艺桦、杨新军 (2004)[7]从系统学视角为区域旅游合作定义,即区域旅游合作是具有区域性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各个旅游主体单元与在它们之间流动的各种旅游资源要素形成有机运行系统,并不断促使系统“整合功能”日趋增强和发展的演化过程;莫帮洪,史本凤(2005)[8]认为区域旅游合作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旅游经济主体打破行政体制和区划的限制,依据契约整合和优化旅游系统各个要素的配置,从而提高该区域范围内旅游产品的整体质量,以便获取最大综合效益的旅游经济行为;卢亮(2005)[9]从区域旅游适度整合的角度认为,即是在保持原有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对区域内各个旅游单体的人、财、物等资源以及相关要素进行合理、系统地规划与配置,以期互惠共赢,并在达到临界规模之前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的行为。
2.2 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基础
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基础较为薄弱,主要缘于对其他学科相关理论的借鉴,部分学者在这方面作了有益尝试。佟玉权(1998)[10]以系统科学的思想为指导,全面阐述区域旅游系统中的结构问题,并提出由宏观旅游系统结构优化与微观旅游系统结构优化构成的、科学组织区域旅游系统结构的一系列理论与方法;梁艺桦等(2004)[7]应用系统学自组织来理论,对区域旅游合作演化与动因进行探讨。梁艺桦,杨新军(2005)[11]以博弈研究为切入点,通过合作博弈与竞争博弈的优劣对比,运用竞争合作博弈研究方法,将博弈理论与区域旅游活动的开展过程相结合,提出区域旅游活动竞合博弈战略;邬爱其(2000)[12]从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分角度对旅游市场进入进行了分析。邱继勤(2004)[13]在核心—边缘理论和产业集聚理论基础上提出区域联动开发理论;麻学锋(2005)[14]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对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模式作了探讨。林耿,李冬环(1999)[15]从景观生态学和系统论的角度,提出合理构建系统的交通廊道和层次性开发旅游资源的策略。陶卓民,卢亮(2005)[16]也在对客源市场共同开拓进行研究时,引入了协同论思想、新制度经济学原理、共赢思想。
2.3 区域旅游合作的模式研究
由于不同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开发程度、旅游市场的辐射范围等的异质性,导致了区域旅游合作的模式有着诸多的形式。根据199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成果(图4),本文从区域旅游合作的组织机制角度,将旅游合作的模式归纳为协作模式、竞合模式、联动模式、互动模式及联盟模式。
图4 区域旅游合作的模式
Fig.4 Regional Tourism Cooperation Patterns
2.3.1 协作模式
协作模式以区域经济的一体化为目标,强调市场对旅游业的主导作用,旅游企业往往为旅游合作的第一主体,协作以旅游要素的自由流动和打造无障碍旅游服务为宗旨。不同地区之间的旅游经济主体依据一定的章程或协议,让旅游要素自由流动和重组,形成一个有内聚力的旅游区域,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17]。区域旅游协作主要以埃尔顿(Elton)的生态位理论作为依据,认为应确保各个旅游区形成具有一定差别的“生态位”,以促进相互间的协调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旅游消费的理性化使得我国的区域旅游协作在20世纪的80年代就已经出现,90年代以后,成为研究的热点[18-22]。
2.3.2 竞合模式
竞合模式是针对主导旅游资源相似的临近地域而提出的一种区域旅游合作模式(the cooperation-competing model,简称C-C模式)[23]。地域临近、资源的相似和文化相通容易形成区域竞争,但也是区域合作的基础。竞合是指基于竞争前提下的有机合作,而非单纯的竞争或单纯的合作,竞合模式借鉴了共生理论的概念和内涵,认为这种竞争是通过共生单元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创新以及共生单元之间功能的重新分工定位和合作实现的,“对称互惠共生”的行为模式和“一体化共生”的组织模式是竞合模式实现“双赢”(Winwin)和“多赢”(Multi-win)的理想模式(吴泓,顾朝林, 2004)[24]。自2000年以来,区域旅游合作的竞合模式成为研究的“热点”[25-28]。
2.3.3 联动模式
旅游联动开发实质上是针对旅游经济欠发达、竞争优势不突出的边缘地区提出的一种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模式,它以核心——边缘理论和产业集聚理论为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实施条件[13]。联动开发是一种依附型的合作模式,主要借助于的旅游经济核心地区,进行资源的联合开发和区域整体旅游形象树立,以求激活旅游经济的区域溢出效应。近年来,探索区域旅游的联动开发成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条有效途径[29-31]。
2.3.4 互动模式
旅游开发的互动模式强调合作地区之间的职能分工,最为典型的就是旅游客源集散中心与旅游景区之间形成的市场—资源的共轭发展模式。互动模式的概念类似于区域经济的“双核”结构理论,双核结构兼有区域中心城市的趋中性和港口城市的门户性的双重区位优势[1,32,33](陆玉麒,1999)。而对于旅游业发展来讲,“双核”往往是资源景区的旅游消费职能和中心城市的集散客源的职能构成相互支撑形成互动发展格局。
2.3.5 联盟模式
旅游联盟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较为松散的旅游合作模式。旅游联盟一般由旅游行政部门牵头,旅游企业广泛参与,旨在打破行政隶属关系和空间跨度的局限,以资源为纽带,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实现联盟区域的资源互补、客源互通、市场共享的一种组织形式。旅游联盟的合作主体即可以是城市,也可以是旅游企业(如旅行社、景区等),该模式并不强调地域上的邻近,而更加关注旅游市场的共建共享,旅游信息的互通互联。随着区域旅游合作的推进,旅游联盟也在广泛开展,在2004年中国(济南)国际旅游交易会期间,济南、长春等26个国内城市共同签订友好旅游城市联盟合作协议;2005年连云港与武汉结成旅游合作联盟; 2006年3月,苏、鲁、豫、皖接壤地区20个城市的千家旅行社在日照共同签署了淮海经济区旅游联盟宣言,宣告了淮海经济区旅游联盟正式成立。
2.4 区域旅游合作的空间组织研究
空间是旅游业发展的被动形态,旅游资源的地域性、旅游客源的流动性、旅游形象的区域性都使得区域旅游合作具有鲜明的空间特征。所以,无论是哪一种旅游合作模式必然要落实到空间,呈现出一定的空间组织形态。对不同的旅游合作模式的空间组织形式的探讨一直是旅游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基于空间构成要素(点—线—面),旅游合作的空间组织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圈、旅游带及旅游协作区等方面。
2.4.1 旅游圈
旅游圈通常以资源品味较高的旅游地或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由各种要素包括经济圈、地理圈、交通网络圈、文化圈等构成的圈,以重叠交叉的方式,呈显性或隐性的状态存在。他是旅游职能结构和地域空间结构的有机结合,具有辐射、扩散的特点,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系统。中小尺度的旅游圈主要以地区间旅游联动开发和协作开发模式为主,大尺度的旅游圈的构建往往依赖于旅游联盟的合作模式。旅游圈一词在学术界出现较早,相关理论研究较少,实证研究较多[34-42]。
2.4.2 旅游带
旅游带的空间组织类似于区域开发中的“点—轴”系统。“点”指各级旅游中心地,“轴”是一定方向上联结若干不同级别旅游中心地而形成的旅游业发展带。旅游带的形成往往依托一定的交通通道,在其初期往往以旅游景区为中心,以旅游线路的组织为主导,以旅游资源整合带的形式出现;在其成熟期将发展成为以旅游城市为中心,以旅游客流的集疏运系统为主导,形成旅游产业聚集带。旅游带在其早期一般采用区域旅游的联动和互动开发模式,依托交通线路将旅游资源或资源—客源有机组织起来,以发挥1+1>2的整体效应;在其发育成熟期,旅游带的区域合作则以旅游协作和竞合模式为主[43-46]。
2.4.3 旅游协作区
旅游协作区是旅游合作空间组织的高级形态,不同于旅游带和旅游圈的等级化、辐射型的空间组织形态,旅游协作区是一种扁平化网络型的空间组织。他是经济协作区的一种,协作区通常以旅游中心城市为节点,以便捷的交通和互动的信息通道作为链路,彼此互联,在空间上形成有机网状拓扑结构。网络各节点既能受整体功能影响,又可以自由地与其它节点相互作用。旅游协作区的旅游合作多以协作模式和竞合模式为主。旅游协作区的概念早在八十年代就已经被提出,郭康(1995)[47]对北方八省市区提出了建立旅游协作区的基本思想,母泽亮等(2005)[48]提出加强川渝黔滇旅游协作区的建设的构想,旅游学刊(2005)[3]认为长三角、泛珠三角、环渤海旅游协作区的形成,真正开启了区域旅游合作的新阶段,并认为旅游合作未来将走向区域协同发展阶段。
3 区域旅游合作研究展望
1990年代以来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积极的推进了区域旅游合作的相关研究,并取得上述研究成果。但纵观这十几年我国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的进展,相对于区域旅游合作实践的蓬勃发展,其相关研究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化:
首先,强化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研究。受“任务带学科”的影响,国内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研究较多跟着实践走,区域旅游合作的实证研究明显多于理论探讨,多数研究是“规划+对策”式的战略研究,对区域旅游合作的机制、模式的总结和概括明显不足;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基础薄弱,多数为借鉴经济学、地理学的相关理论,今后的研究应强化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创新,着手构建面向旅游经济的区域合作理论框架。使其在实践中,能够在区域旅游合作的可行性分析、模式的选择、合作的路径、合作的空间组织等方面起到理论指导作用。
其次,加强区域旅游合作的时空演化研究。当前我国区域旅游合作研究多数为片断式的静态研究,由于旅游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发展的关联效应和空间组织的演化功能,所以要以动态的经济发展和空间演变的视角去研究区域旅游合作,分析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的合作的模式与机制,以及应采用何种空间组织形式来推进区域旅游合作。这其中,旅游及相关产业的结构效应、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尺度及格局等都是具有演替特征的重要研究内容。
再者,积极推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旅游合作研究。我国区域旅游合作研究带有较为明显的空间梯度,其经济、资源趋向性较为显著。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旅游资源开发程度较高、市场经济发达的华南、华东地区;而针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研究较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往往具有较高的原生价值,作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先行军,旅游合作应是这些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的主要方面。所以,应以加强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区际边缘地带的旅游合作研究。
最后,强化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的技术支撑。当前的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中,以定性研究为主导,缺乏对区域旅游合作的系统性研究和定量分析。所以,应加强数学模型的应用,如对旅游合作的投入—产出效应进行比较,对合作系统的动力机制等进行科学分析,应加强GIS空间分析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合作区域之间的空间关联效应、旅游流的空间分析,旅游协作区内的网络结构分析等等。借助于相关技术和方法的支撑,使得区域旅游合作由内省式研究走向科学规范的研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