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某水泥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及职业健康监护结果分析论文_韩钰,刘艳明,张弘,柳红,胡阳平,吕喆

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50020

摘要:目的 分析北方某水泥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及职工健康状况并制定合理职业病预防干预措施。方法 收集2013年北方某水泥生产企业现场调查和检测资料及年度健康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水泥包装岗位的水泥粉尘浓度超标,该工作岗位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程度为Ⅰ级(轻度危害作业)。5#、6#、7#水泥磨、破碎机噪声声级均超过标准限值,水泥磨、破碎机巡检岗位的噪声作业分级为I级(轻度危害作业)。一线职工在血压、肺功能、心电、胸部X线摄片、听力等五项检查的异常指标检出率均明显高于二线职工。共检出9例尘肺疑似职业病,检出率高达1.30%,94例职业禁忌证,检出率高达13.54%。一线职工的健康情况良好率明显低于二线职工。结论 北方水泥生产企业仍然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措施,预防控制职业病发生,保证职工健康。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因素;健康监护;分析

Subject Analysis of health examination results of a cement production enterprise in Harbin

Authors HAN yu,LIU Yan-ming,LI wei,et al.(Harbin 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Heilongjiang,15002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occupational hazards and health status of workers in northern cement production enterprises and establish reasonable occupation disease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Methods] Collect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test data of a cement production enterprise in the north of China in 2013,and analyze the data of the annual physical examination.[Results] The concentration of cement dust in the cement packing post is excessive,and the grade of occupational disease harm job is grade I(light hazard operation).The noise of cement mill of 5#,6#,7# and broken machine are all exceed the standard limit value,cement mill,broken machine inspection post noise job grading for grade I(light hazard operation).The detection rate of abnormal indexes of five examinations such as blood pressure,pulmonary function,electrocardiogram,chest X-ray radiography and hearing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second line workers.The total of 9 cases of suspected occupational diseases,the detection rate of 1.30%,94 cases of occupational taboo,the detection rate of 13.54%.The health status of the workers i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e second line workers.[Conclusion] Cement production enterprises of northern still exist the occupational disease inductive factors,on the health of workers produce certain effect,enterprises must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occupational diseases,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occupational diseases,to ensure the health of workers.

Key words Occupation disease factors;Occupational health;Analysis

我国是水泥生产和消费大国,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如火如荼,水泥生产量逐年增加,水泥生产企业在水泥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粉尘和噪声污染,对职工的健康产生危害不容忽视。尤其北方水泥生产企业职工健康状况,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因此,我们将2013年哈尔滨市水泥生产企业在我机构进行年度体检的694名职工纳入研究,收集其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分析,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为水泥企业有效的降低职业病发生率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文卫生学资料来源于职业卫生学现场调查、具有资质的检测评价机构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健康监护资料来源于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 年职业健康监护情况统计表。选择2013年水泥企业在职的并且参加体检和资料齐全的694名职工的职业健康体检资料纳入研究,其中男性517名,占74.5%,女性177名,占25.5%;年龄最小19岁,年龄最大59 岁,工龄最长38 年,最短1年。

1.2 方法

1.2.1工作场所粉尘、噪声浓度(强度)测定  采用国家现行有效标准检测方法,结合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资料,主要对水泥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粉尘、噪声等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定量分析。

1.2.2 职业健康检查内容 按照GBZ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规定,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内容:症状询问、内科常规检查、耳科检查及实验室和其他检查的必检项目如:后前位X射线高千伏胸片、心电图、肺功能、纯音气导听阈测试等。由主检医师对各项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审查。依据职业病诊断相关标准综合分析判断,作出职业健康检查结论及医学处理意见。根据正常生产时各部门接触水泥粉尘和噪声机会,将其分为一线职工(生产和质量管理部门)和二线职工(行政、检测、维修等辅助生产部门)。基于体检报告结果对一线和二线职工的健康情况分为3级进行评价:良好:目前未见异常,诊断无职业病;一般:其他疾病或异常,诊断无职业病;较差:发现与目标疾病相关的职业健康损害,为职业禁忌证和诊断为疑似职业病或可能患有职业病。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2007 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 该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分3个主要部分,即原料制造、熟料烧成、水泥成品制造。生产线流程由原辅材料采集储存→原料粉磨→生料均化→熟料煅烧→煤粉制备→熟料储存及出厂→水泥粉磨→出厂等工序组成。整个生产过程均不同程度存在粉尘、噪声污染。设有中央控制室,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大多数岗位都设在操作室内。从原料预均化及输送至水泥库的生产过程采用分散式控制系统(即DCS 系统)进行自动控制与监视。水泥生产车间墙体、地面以钢筋混凝土为主,办公室等人员较多的地方内外墙一般刷涂料;采用塑钢门、窗。企业人员分为生产和管理2部分。生产和质量管理部门采用不间断工作制(四班三运转),行政、检测、维修等辅助生产部门采用白班制。工人每年工作一般260d,每周一般工作40 h(8h/d×5d /周)。工人常年工作强度变化不大,白班工作时间为08:00 ~ 17:00,午饭时间为12:00 ~ 14:00。根据接触危害因素种类,工人配备有防尘口罩、防噪声耳塞,但由于耳塞舒适性欠佳,影响工作等原因,大部分工人不能坚持按照规定正常佩戴耳塞进行工作。

2.2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噪声浓度(强度)测定情况

2.2.1 粉尘检测结果与评价

各监测点的粉尘检测结果,见表1。经现场采集沉集尘进行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分析确定矿渣磨旁、粉煤灰输送机、粉煤灰输送机的粉尘为矽尘。现场检测水泥包装岗位的水泥粉尘浓度超标【1】。根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判定水泥包装、工作岗位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程度为Ⅰ级(轻度危害作业)【2】,其他作业地点粉尘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程度为0级(相对无害作业)。

本次职业健康体检共检出9例尘肺疑似职业病,检出率高达1.30%,均来自于一线职工,年龄最大53岁,最小49岁;工龄最长34年,最短22年;94例职业禁忌证,检出率高达13.54%,其中一线肺功能降低67例、二线肺功能降低24例,一线听力下降21例,二线听力下降1例,其中一线职工中肺功能降低和听力异常同时出现者20名,占职业禁忌证总例数的21.5%,说明水泥行业职工同时受粉尘和噪声危害因素影响显著。

3讨论

经现场检测水泥包装岗位的水泥粉尘浓度超标;5#、6#、7#水泥磨、破碎机检测点噪声声级均超过标准限值。根据检测情况对各检测点进行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判定水泥包装工作岗位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程度为Ⅰ级(轻度危害作业);水泥磨、破碎机巡检岗位的噪声作业分级为I级(轻度危害作业)。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显示,水泥企业职工受损较严重的主要是肺部、听力和心血管。本次参加体检的职工中,异常指标检出率74.21%,这比赵德维【5】某水泥生产企业职工各项体检项目异常检出率81.0%低6个百分点,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老水泥企业,近年来对生产工艺进行了技术改造和作业环境的治理,可能是检出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反映了该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成效显著。但多数职工为原企业老职工,异常指标检出率依然较高是否反映了该企业工人身体状况总体欠佳,二线职工中肺功能降低24例,是否与技术改造和作业环境治理前水泥企业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较重有关,需进一步调查分析。尘肺是由于工人吸入粉尘而引起的的一个缓慢渐进的肺部疾病,工龄时间越长的水泥生产企业职工的尘肺发生率越高。本次职业健康体检共检出9例尘肺疑似职业病,均来自于一线职工,工龄最长34年,最短22年。一线职工中肺功能降低和听力异常同时出现者20名,占职业禁忌证总例数的21.5%,说明水泥行业职工同时受粉尘和噪声危害因素影响显著。日前研究表明,现代大型水泥企业噪声污染已不亚于粉尘危害【6】,噪声已成为对水泥企业工人健康影响的最严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新颁布实施的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工作地点日接触时间8 h 的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为85 dB(A),这将使水泥企业的噪声问题变得突出【7】。

针对北方水泥生产企业的职业危害仍然比较突出的特点,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应积极采取综合防护措施,改善工作环境,如改革生产工艺,密闭尘源,在产生粉尘的工作岗位安装抽风排毒设备,以降低车间空气中的粉尘浓度;设置隔音的控制室,设置合理的巡检路线,减少接触粉尘和噪声的时间;水泥企业应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定期开展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强)度监测;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要求组织接尘、噪声等危害的作业工人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早期发现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为工人配备专业的舒适性的防尘口罩、耳罩、耳塞和工作服等有效的职业病防护个人用品并指导其正确使用;对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引导职工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危害因素对职工健康的影响,真正做到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S〕.

[2]GBZ/T229.1-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S〕.

[3]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S〕.

[4]GBZ/T229.4-201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噪声〔S〕.

[5]赵德维.某水泥生产企业职工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分析[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2(6):373-374

[6]张玲,刘长青.某水泥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与评价[J].安全,2014(6):31-34

[7]黄世文.4 家现代大型水泥厂生产工人职业噪声暴露分析[J].中国职业医学,2012(39):82-85

作者简介:韩钰(197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学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职业卫生。

论文作者:韩钰,刘艳明,张弘,柳红,胡阳平,吕喆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

标签:;  ;  ;  ;  ;  ;  ;  ;  

北方某水泥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及职业健康监护结果分析论文_韩钰,刘艳明,张弘,柳红,胡阳平,吕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