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瑞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2
摘要:道路照明工程是一项与城市形象及城市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建设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施工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城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市政道路;照明工程;施工管理
引言
市城市道路照明系统不仅关系到了城市的形象,同时也是保证夜间行车与行人安全的基础。随着城市照明设备数量的不断增加,对电能的消耗量也在不断增加,要坚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出发,做好施工管理工作。
1、道路照明施工存在问题
1.1道路照明系统布置不合理
由于道路照明系统的功能多样性,布置时注意各功能的协调。道路照明工程的景观效果在现代市政工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因此,布置照明装置时容易因一味地追求景观效果而忽略功能照明的要求。许多路灯滥用艺术性较强的路灯,其配光性能不高,且光照不均匀,眩光较强不利于司机的正常驾驶;与此同时,许多路灯的功率较大,一方面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光污染范围的扩大;部分六车道桥梁,为了减少灯杆的数量,采用护栏灯进行照明,这就导致中间车道灯光较暗,不利于车辆行驶。设置道路照明时,应结合周边环境及人们的使用要求合理布置。同时,设计时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范标准进行设计,保证用电的安全性、道路照度要求,特别是灯具安装后的眩光处理,尽量避免对夜间开车的司机的影响。
1.2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设置不当
道路照明配电回路通常位于户外,照明灯杆较多为金属灯杆且裸露于户外,发生了漏电事故容易造成人身伤害。在任何一种照明回路中,采用正确的漏电保护方式及选择正确的剩余电流动作整定电流对照明回路的正常使用具有重要意义。不论是供电电缆绝缘外皮的损坏,还是线路的接触不良,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都能及时动作,从而保护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部分工程实例中忽略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作用或选择的漏电整定电流不正确,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给人们的安全和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在照明工程的配电中应注重对漏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使用,合理的计算电流的分布,从而保障道路照明的可靠供电要求。
1.3电缆标志容易出现破损
由于照明回路处于户外露天环境中,因此需特别注意对各配电设施及线缆的保护。在部分区域,道路照明供电线缆还采用的直埋敷设方式,并采取了电缆桩或电缆牌的标志方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缆桩或电缆牌损毁较为严重。如不做好电缆桩位的保护和设置,在其他项目施工时,不清楚附近电缆分布,或未进行施工环境调查,很容易破坏已有照明电缆的设施,造成道路照明灯具的失效,给夜间行人及车辆交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1.4保护接地安全不到位,施工管控不严格
由于道路照明路灯数量较多,且安装的程序复杂,在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未能按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操作,接地电阻无法达到路灯使用标准,有的甚至出现PE线未有效接通情况。同时施工的管控不严格,没有按照道路照明的要求和规范进行管控和监督,造成了照明保护系统的不到位,有的路段甚至没有照明保护系统,当电缆的绝缘老化或者接头绝缘胶布脱落时,就会出现灯杆带电现象。如果设置了相应的保护措施,那么路灯就会关闭,如果没有采取相应措施,就会导致路灯线路带电现象,城市路灯周围人员较为密集,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市政道路照明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对策
2.1市政道路照明施工安全问题
首先,针对施工中重中之重的安全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安全意识的建立。具体事项包括在项目实施之前,针对项目需要成立项目安全小组并且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安全应急方案;其次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宣传。这期间要反复强调的事情是“胆大心细”,不违章操作、不酒后作业等。推行持证上岗作业制度,所有参建人员必须经过操作岗位的技能培训,严格考核,不合格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其次,注意施工中材料、车辆设备安全。在施工前对天气等进行查询,避免不好天气作业,减少损失。施工作业前需要对车辆设备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避免设备带病作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施工作业前需要对材料进行复查,避免因材料问题进行返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然后,注意安全文明施工。在施工场地主要出人口摆放施工告示牌,尽量选择工作日进行施工,并且要在作业区域进行围栏警示,避免砸伤、触电等事件。
最后,需要反应及时。一旦出现安全问题,立即启动安全应急预案进行积极抢救。
2.2市政道路照明施工技术规范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道路照明中新的技术不断出现,施工人员对施工中使用的技术规范也要进行学习。对于新人职的施工人员需要掌握电器等相关知识;老员工则进行培训学习。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工作流程,对隐蔽工程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施工。接地、电气配管、电缆敷设、电缆接头等要进行规范化施工和严格检查;同时注意路灯安装距离、高度、仰角和方向符合设计以及规范要求,避免眩光和光污染的产生。
2.3市政道路照明施工规范管理问题
首先,针对规范管理问题,需要注意的是项目一旦开始,则需要建立项目部并且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对各部门进行绩效管理,通过制度建设来保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其次,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现场办公,真正意义尽到管理的责任,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做到奖赏分明。严格按质量控制程序对整个工程进行全过程控制。
最后需要注意施工管理文档的建立,需要对施工中的问题、变更等进行详细记录并办理相关手续,便于工程验收和运维。
2.4市政道路照明光源质量控制问题
在路灯设施管理的过程中,经常发现有的路段路灯设施照明效果好、灯具寿命长;有的路段照明效果差、灯具寿命短,维护工作量大。传统钠灯光源已逐步被LED光源替代,LED灯具质量参差不齐,价格相差悬殊。为了控制好路灯灯具质量,设计单位应当在设计图上详细的标明灯具参数,方便相关人员以此为依据来控制道路照明光源的质量,提升道路照明质量。
2.5设施及电缆标识的保护
由于室外环境的复杂多变,当遇到交叉施工时必须保证对已有电缆的保护。电缆应沿线路每隔一段距离设置桩位标志,大小及颜色必须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电缆桩位还应设置警示标志,做好警示带的划分。电缆及重要的设备,如配电箱等位置应设置防护栏,避免行人翻越攀爬等现象的发生。其他施工若遇到电缆的阻碍时,应当报相关部门商议,确保采取可靠措施后方可施工,避免电缆被挖断等不利情况的发生。当遇到阴雨天时注意对电缆的必要保护,减少安全事故。
2.6安装漏电保护开关,加强施工管控
道路照明系统不同于室内照明系统的安置,道路照明线路较长,其次,路灯的负荷相比于室内来说较为分散,路灯是为了人们出行方便而设置,因此,许多路灯是设于人流比较密集的地方,这不利于路灯的管控与安全保护。基于此,将道路照明系统安装漏电保护开关,防治照明线路出现故障时线路内部仍带电现象,这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保障了人们的安全。同时要严格规范漏电断定器的整定,漏电断定器的整定需要根据照明线路的长度和照明设备的实际需要合理设定,而不是根据习惯或者经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先对计算好的断定器进行测试,如果不能正常运行,必须找出原因,直到能正常使用为止。
施工管控是保障道路照明系统合理安全使用的保障,在施工前首先选择专业技术较高的人员,同时落实施工人员的职责;在实施过程中也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监督,确保每一个环节的合格和使用,施工完成后对施工进行检测和试用,确保其安全性和使用性。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已经成为了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下来保证施工管理的格式化与程序化,最大限度的提升施工管理的质量,优化好管理的流程,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做好整改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玉龙.新区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标准化施工管理研究[J].贵州电力技术,2015,18(8):37-39.
[2] 林刚强.路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对策探索[J].江西建材,2016(12):120,124.
论文作者:李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电缆论文; 路灯论文; 道路论文; 作业论文; 电流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