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医学院校的招生规模日益扩大,医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这不仅关系着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在新形势下,如何能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保障医学生顺利就业,探索出适合民族医学院校发展的职业指导模式,有效地推动民族医学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职业指导
1高校职业指导的内涵
美国全国职业指导协会对职业指导下的定义是:“职业指导乃是协助个人选择职业、准备职业、获得职业和改进职业的一种过程。”“通过对高校职业指导现状的调查,对高校职业指导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尊重国家就业政策,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规划职业发展、提升职业能力,选择适宜的职业教育实践,促进大学生的学校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通过自我评估和分析大学生的环境因素,结合职业理想,在学校相关部门和人员对大学生人生规划的帮助下职业生涯的期望,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在提供就业的毕业生同时有效的帮助,一个新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工作模式的形成,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职业意识欠缺
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都不重视,职业指导教育在认识观念上对形成正确认识职业意识的紧迫性,有效地发挥职业教育的指导作用。一些教师,大学教师职业意识的缺失,一些人认为自己的工作是传授专业知识,而学生的主体意识,道德,素质教育是学校的工作人员,辅导员,教师的责任;有的不把自己的职业角色,不安心做自己的工作,第二职业焦点;一些年轻教师毕业直接到学校后,一个清晰的认识,社会企业或行业缺乏。学生,大部分学生不重视职业意识的培养和发展,在合理定位模糊的工作要求,缺乏职业,导致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缺失的过程中,责任感,影响就业的成功率。
2.2职业指导人员专业性不强
职业指导工作的大学基本是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和毕业班教师或兼职教师,这些相关专业的兼职教师的专业职业指导不遇到一些教师,通过短期培训职业指导师的证书,但大多数教师培训工作上只需根据自己的体验和理解,引导学生,很少有成功的。一些教师虽然有很强的责任感,但由于没有专业的培训,缺乏相关的知识,指导职业工作不深入的了解,在实践中缺乏职业指导,将开展的不利影响,给高校职业指导工作。
2.3职业指导方式单一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存在单一的职业指导模式,缺乏实践性和个性化的指导。通常是通过课堂教学,如职业指导理论的创新,或出版政策宣传专栏,举办就业讲座,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的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的缺失,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更深层次的发展方向。无法更好地利用工作学习、实习、商务访问等活动,实施广泛的指导教育,指导工作过于被动,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推动大学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对策
3.1提高职业意识,进行合理定位
职业意识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培训,人员的职业院校应加强努力,以指导职业意识通过各种途径,在教学的每一个角落的职业教育意识和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逐渐纠正,帮助学生提高就业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职业生涯的概念。提高职业意识的前提是要学会自我认识,自我愉悦,通过自我分析自己的真正理解,自我评价的方法,了解你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做什么,做一个准确的定位,从而建立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一个合理的职业,对确定合理的职业目标。在追求职业发展的同时,不能一步到位,可以受到不同因素、或目标偏差、或认知判断的影响,这需要积极乐观的态度、自我接纳、自我发展、适时调整、合理的职业目标。
3.2组建专业指导队伍,提供专业指导服务
专业的职业指导教师应规范化培训系统、职业教育理论,具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他们的人格和知识,引导学生对学生有强烈的影响。为促进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发展,必须培养一支具有较高业务能力和业务素质的专业指导人才队伍。根据高校职业指导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培训,不仅是相关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训的实践经验;也可以建立工作团队,加强沟通,交流经验,定期开展研究活动,互相学习,互相分享资源。除了在交流学习的团队,也可以扩展到具体的行业和企业人员交流的学校和专业人员的实际需求,了解用人单位,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帮助学生更新的实际动态,充分的职前准备。学校还聘请了一批高级学校职业指导师,帮助解决问题,在职业指导的过程,同时,职业指导教师提高专业人员学习帮助,走的快,专家提倡国家职业道路。
3.3创新职业指导方法,实现多元化指导
(1)高校可以从大学一年级开始,派学生到学校实习,进行“观察学习”。通过观察和思考职业场所的运行过程、环境和人员安排,使学生初步了解相应的行业。(2)高校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尤其是校友资源,邀请业内专业人士或杰出校友到学生教室,校友资源共享,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的实际需要和工作场所。(3)注重开展个性化的一对一咨询服务,职业院校要解决职业困惑学生,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学生个人发展需要,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职业发展的工作。(4)高校可以设计和安排校内兼职实习项目,鼓励学生申请参加。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实习项目获得一定的学分。这种实践管理,根据大学学习的特点,进行科学的定制,强调专业性、目标性和可控性,有助于提高实践的有效性和实效性。为学生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结论
总之,职业有自己的规则和法则,也有自己的引导机制,从就业指导到学生的职业生涯是学生从学校走向向社会的重要阶段。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对学生将来的事业发展担负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职业指导的领导、老师务必站在更高的思想层次,积极、努力、负责、创新的开展工作,让高校学生的就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姚志友.高校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教育,2013(2):15-19.
[2]黄茂坤.试论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3,22(1):54-56+92.
论文作者:刘小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7
标签:职业指导论文; 职业论文; 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工作论文; 高校论文; 意识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