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券制与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刍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刍议论文,资源配置论文,基础教育论文,学券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我国,基础教育一直实行“就近入学”政策,严重影响了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导致学校在为学生提供公共服务时处于垄断地位,不求效率。利用学券来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学券制的基本理念在于将学校的选择权交给儿童家长,通过他们的自由选择促使学校之间展开竞争,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的目的。学券制的实施,将导致政府教育资源的分配由过去的“固定性”分配改为随着学券的流动而“流动性”分配,打破公立学校原有行政体制保障下的生存环境,即公立学校的地方垄断,生源的“就近入学”政策保证,经费的政府固定拨发和学校不存在来自市场的压力,从而提高资源使用效益。
学券机制具有供应商效率和配置效率,使用学券的拨款机制优于直接拨款机制。供应商效率是指在学券拨款机制下,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学校为了各自利润的最大化,会努力降低成本,选择实施最能满足学生家长的服务,并增加服务的多样性。配置效率是指通过竞争,教育资源将从效率低的学校向效率高的学校转移,从而带动资源效率的整体提高。
当然,市场机制对教育资源配置的作用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应当在培育竞争市场和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方面积极发挥作用,以期保证学券制社会、经济效益的实现。
标签:基础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