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容县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广西容县537500)
摘要:目的:探索尼莫地平用于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效果。方法:在我院于2014年6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中随机抽取出120例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对症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对症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20d后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治疗中加用尼莫地平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尼莫地平;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NIHSS;BI
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特点,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脑出血后脑部的血流量骤然减少,会引起持续性的缺血性脑损伤,最终演变成为脑梗死[1]。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立刻恢复脑部正常的血液供应,预防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对于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中,尼莫地平能起到较为显著的扩张脑动脉和增加血流量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我院将其与常规对症疗法结合起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从我院2014年6月-2016年8月间收治并确诊为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中随机抽取出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中患者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在51-78岁,平均(64.3±6.5)岁;观察组中患者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在53-79岁,平均(65.0±6.6)岁。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经对比发现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对症疗法,主要为降颅内压、抗感染、脱水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将10mg尼莫地平与500ml 0.9%氯化钠溶液混合后给予患者静滴,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0d后进行相关指标的评定。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NIHSS法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表明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和日常生活依赖程度(采用BI法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表明日常生活的依赖程度越低)。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计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表1中可以得知,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BI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而在经过20d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BI评分均有明显的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更大,P<0.05。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3 讨论
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致死率极高的脑血管疾病,会引发严重的神经功能损伤后遗症,在我国,脑出血的发病率高达20%-30%。在临床治疗上,过去20多年在治疗上已取得突出成就,但是在发病后30d的死亡率却没有明显的降低。在急性期的治疗中,降颅内压是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是近些年来不少学者的研究指出过度的降低颅内压会导致急性脑缺血,进而导致脑损伤的发生。虽然很多学者过度的降低颅内压会使得血肿周围组织的缺血情况更加严重,但是影像学技术却还未能证实血肿周围存在缺血病灶,因此临床上公认血肿周围组织的损伤是因为受到自身毒性代谢物质的影响以及处于低灌注、低氧耗状态下导致的。脑出血患者出现缺血性脑损伤的概率大约为13%-39%,而这些缺血病灶多位于血肿远隔区的皮质、皮质下[2]。
脑出血后血肿自身会出现占位性的病变,进而引发一系列的机械损伤、周围组织继发性脑损伤等,而这些损伤则是脑出血疾病发展过程中最为严重的病理变化。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甚至远端区域会出现脑血流量的骤然降低,供血不足则又会引发神经功能损伤[3]。关于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生机制上,目前临床上认为主要与血压、脑微血管病变、颅内压增高、血液活性物质等有关。在临床治疗上,应扩张脑动脉,恢复正常的脑部供血,挽救濒死的脑组织,改善神经功能。
尼莫地平是一种拮抗剂,其具有非常高的脂溶性,在进入到神经系统后能迅速穿透血脑屏障,并且对脑血管具有较强的选择性,迅速扩张脑动脉,增加脑部的血流量,而且其不会对脑部的正常代谢产生不良影响。尼莫地平能特异性的结合细胞膜上的相关受体,从而对细胞外钙内流以及细胞内的钙排放产生一定促进作用,避免出现细胞内钙聚集现象,阻止神经细胞的坏死,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保护脑组织,减轻因脑出血引发的继发性脑损伤。在增加脑组织血流量的作用上,其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扩充脑血管,增加脑组织的供血;另一种则是先进行体血管的扩张,降低脑灌注压,从而减少脑缺血症状。有学者将尼莫地平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发现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减轻脑损伤程度[4]。吴荣莲[5]将尼莫地平用于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治疗中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临床治疗中,将尼莫地平与常规对症疗法结合起来,能显著降低NIHSS评分和提高BI评分,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尼莫地平与常规治疗联合用于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中效果确切,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中的样本量较少,且为回顾性研究,研究价值有限,临床上还应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研究尼莫地平的用药方案等,挖掘出尼莫地平用于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荣长泰.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1):13-14.
[2] 吴介洪,胡波.脑出血后继发缺血性脑损伤研究进展[J].中国卒中杂志,2014,9(12):989-992.
[3] 李旺.常规治疗和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17):134-135,136.
[4] 刘勇,金平.尼莫地平辅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2例临床疗效观察[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76-77.
[5] 吴荣莲.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36):206-206.
论文作者:梁广鸿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2月下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3
标签:脑出血论文; 尼莫地平论文; 缺血性论文; 患者论文; 脑损伤论文; 神经功能论文; 血肿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12月下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