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堂“品味”历史课_儒家论文

上一节有“味道”的历史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味道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历史课应该是有历史“味道”的:课堂气氛和谐,师生交流顺畅,洋溢着历史的智慧与机智;教师授课有激情、有方法;学生学习主动,思维灵动、积极活跃……日前,笔者在一所市级示范性高中上了一堂高二文科班的期末复习课,尝试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上一节有“味道”的历史课。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介绍中华美食文化的纪录片,画面精美,各种美食故事娓娓道来,早在2012年春节期间一经推出即广受海内外观众欢迎,被戏称为“吃货总动员”,很多学生都看过,印象深刻。受此启发,这次我准备做一回“厨师”,将这堂“冷门”的复习课转换成一桌“盛宴”。于是,这节课的教学内容“针对知识·能力·素养考查的必修三复习点拨”,被我“包装”成这样的主题:笔尖上的味道——我的历史我的菜!

      教学流程设计成两个环节,一是真题赏析和解题指导(标题“读书郎如美食君,高考题当品鲜会”),二是复习要点和方法点拨(标题“整教材悟历史味,扩视野强真素养”)。形式上的活泼、创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他们对复习和考试的排斥和无奈感。不过,这也只是一道菜的“色、香、形”,而让学生在课堂上多一点“获得感”,才是美食中的“味、意、养”。“有料”的历史课,才是有“味道”的历史课。

      一、读书郎如美食君,高考题当品鲜会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呈现给学生的第一张PPT画面很重要,我选取了三张精美的《舌尖上的中国》的创意海报,设置成动画渐入,然后引出本课主题。前两幅海报都是以学生熟悉的本地漓江风光为主图的幻景,水墨山水、青花瓷、诱人的美景和浓汤,很好地吸引住了全班学生的目光……第三幅海报反映的是即将在2016年春节期间播出的“舌尖”第三季。

      就着这幅定格的画面,我的引导语是:同学们看到这几张图片,可能勾起胃口了,还可能会想:这位老师是做厨师的吧?其实,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有了人类就有了饮食,犹如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的历史一样,“历史”如美食,“学习”同饮食……在老师看来,语、数、外这些大学科就像是我们日常饮食中的大鱼大肉,很诱人也很有营养;政史地、理化生,还有音体美、信息技术,是中学课程中的小学科,像是饮食中的青菜、萝卜,是餐桌上所谓的“小菜”。可是,谁能天天只吃荤菜、硬菜而不吃青菜呢?大家都清楚,小菜里蕴含着人体健康不可或缺的各种维生素和其他营养成分。所以,我们的课程表里设置的这么多学科课程,就像是多元营养配方的菜谱。同学们多吃杂食,不挑食,才能健康、茁壮地发育成长嘛。

      高考真题是引领高二、高三文科复习备考的最有用标杆。我们以2015年高考的两套全国卷涉及《历史》(必修三)内容的试题为例,现场进行命题规律、考查趋势和解题方法的示范讲解。“让我们一起来品尝今年新鲜出炉的高考真题美食吧!带着‘赏析’的心态,读题、审题、答题、校对答案,‘品味’高考命题的风格……”

      高考历史题向来是文综各科中难度最大的(难度值大致在0.44-0.45区间),得分率偏低,尤其是选择题,题量只有12小题,而每题分值4分,错选一题,丢分让人“心碎”。所以,很有必要教给学生一套科学有效的解题技巧,不畏难、有方法、有路径,敢于“吃螃蟹”。我说:“老师有一套多年指导高考备考的‘独门秘籍’奉献给大家。”

      (一)解答选择题的“如来神掌”

      选择题的解题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定位主题—审清题意—辨别选项”。以下题为例:

      (2015年全国课标Ⅱ卷第24题)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第一步,运用“读心术”,理解试题的考查主题、方向是什么,体会命题者的思路,特别是“立意”。此题考的主题是《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即古代儒家思想。这一主题呼应了弘扬传统文化合理内涵的现实需要,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理想共识。第二步,使出“捉妖术”,辨析表象,审清题意,推敲题干中的提问词、引导词、限定词,避开陷阱。第三步,要做精打细算的“淘宝者”,仔细辨别选项之间的细微差别,排除干扰项,寻找关键“题眼”。如何判断哪一项是最优项,诀窍是拿以下四个原则来权衡,即最(有)关联、最准确、最全面、最深刻。

      此题中,A选项提法不准确,不符合史实,自汉武帝接受儒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即成为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不能说儒家“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选项与题干内容没有关联,至少不是最有关联的;复古并不是儒家学者的真正目的,仅仅是他们进行政治斗争的一种手段或一种表象,不符合“最深刻”的选择原则,因此,D选项也可以排除。试题材料叙述了古代儒家学者通过借古讽今,即借古代君王的圣明来批判现实的方式,不仅传达了他们提倡“仁政、德治”的治国理念,更表达了期待统治者贤明、社会安定和谐的理想诉求。因此,C选项按照“最(有)关联、最准确、最全面、最深刻”原则来权衡,最符合题意,故为正确。

      (二)解答材料题的“降龙十八掌”

      相对于选择题,材料题的阅读量大,能力要求更高,分值更大,解法也更复杂,但解题过程仍可以按三个步骤操作:定位主题—审清提问—构思答案。以2015年全国卷真题(全国课标Ⅱ卷第40题,25分)为例。

      (2015年全国课标Ⅱ卷第40题,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据《孟子》

      材料二 公元前4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与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共同的历史价值。(15分)

      如何“定位主题”?先快速浏览一遍材料,找到“法律”“审判”等关键词;接着马上审读设问,思考题目最终要求答什么?需要联系哪些背景知识?

      怎样才算“审清提问”?需要审清题干中的“引导词”“提问词”“限制词”和“求答项”。“引导词”一般都是“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要求考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归纳、概括答题要点,同时联系教材相关知识,特别是相关某一历史阶段的整体特征来分析。而“提问词”大多是:概括、比较、指出……“求答项”则不外乎三个角度,即内容及特点、原因或背景、价值或影响,这也是史学研究的基本内容。“限定词”规定了答题的范围和方向,如此题中第(1)问: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这里隐含的要求是“分别概括”;而第(2)问:指出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要求考生指出的是“共同的”历史价值,而不是两人法制观念各自的历史意义。

      如何高效“构思答案”?材料题的答案要点,不外乎三个来源,一是直接从材料中归纳概括,这往往是大头,此题第(1)问的答案(孟子: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苏格拉底: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制至上,严格守法。)基本是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二是调动、选择已有背景知识和认识作答,像此题第(2)问前面一小问,要求“指出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这是两段材料中所没有的,就需要运用所学知识来组织答案要点(社会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制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各种社会思想活跃;法律作用突出)。三是就着试题的新材料、新问题而“现场学习”“临场发挥”得来的新认识、新观点、新结论,此题第(2)问后面一小问要求指出两种法制观念的“共同的历史价值”,其答案要点就属于第三种情况(历史价值: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其思维品质要求是最高的,需要经过深入的思考和长期训练,养成宽广的历史视野和较严谨的历史思维能力,才能领悟和准确表述出深刻的历史认识。

      另外,平时养成正确的答题习惯非常重要。比如,一问必有一答;答案从材料中按层次归纳、概括、列举;注意根据分值来考量要点是否齐全了;答题用词要力求规范、准确和卷面整洁。

      现在的高考命题都是“依纲依(课)标不依(课)本”。从近年全国课标卷来看,都是用教材之外的历史材料设置新的历史情景,从新的视角提出新问题。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学科能力和素养。每年高考两套全国卷,历史选择题、非选择题合计只有46道题,算上选择题里干扰项和材料题中的二三段材料,就考点覆盖面来说,是很窄的,相对于课标规定的二百多个知识点的比例相当小,事实上高考题只能是对主干知识、核心概念作抽样式的考查,并且,现在高考题很少直接针对“所学知识”来设问,更多的是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即以此作为解题所需的知识背景和学科素养来考查。这对于我们如何高效复习备考有很重要的启示。

      二、整教材悟历史味,扩视野强真素养

      《礼记·学记》中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曾经有将学习比喻为“嘉肴”的先例,而且夫子告诫我们,虽有美食,不亲自吃,就不可能品尝其美味。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固然是必需的,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落实、实践,让学生的手和脑子动起来才有意义。有效的复习课一定是“有讲有练,讲练结合”的。因此,我在课堂上引入了7道典型的高考真题进行演练,指导学生用所示范的解题方法,举一反三,进行读题、思考、讨论、讲题、质疑、答辩……

      课堂练题之后,在本课的第二个环节,我给学生提出以下三点复习方略。

      1.按课题、专题、导语,动笔整理整合教材,打通必修内容,把握阶段特征,构建通史知识体系。

      2.通过高考真题加深对本册教材重难点的理解和认识。其中四个专题是需要重点复习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3.平时要扩大阅读面、关注时政新闻分析;随时锻炼自己的概括、表达能力,养成从历史角度看问题的意识。

      之后,我展示了一幅网友手绘图:“吃货眼中的中国”,图中各省区都画上有代表性的美食图标,如广西地图标着“螺蛳粉”,学生一见马上就议论开了,有的还大声“抗议”,提出应该标桂林人每天的早餐——“桂林米粉”。而后,我话锋一转:吃货眼里只有吃,看什么都是吃,都是美食,这就是一种“吃货意识”,也算是专业精神……而我们学了历史,思考多了,久而久之也会养成一种“历史意识”,比如,今天我们复习了《历史》(必修三),现在来看这一幅中国地图,是不是满眼都是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啊?于是,再打出一张PPT“我眼中的中国思想文化史地图”,要求学生在教材里找出学者、名人的籍贯,比如古代的孔子、孟子、司马迁、张衡、韩愈、程颢兄弟、朱熹、王阳明、李贽、黄宗羲,近现代的林则徐、严复、康有为、蔡元培、陈独秀、鲁迅、胡适……然后在地图上按时代先后来标注。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什么呢?……我在PPT上打出2015年全国高考Ⅰ卷的第27题:

      

      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这道题目有如“神来之笔”,一下子盘活了进入尾声的课堂流程。学生纷纷点头,似有所领悟。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的对比变化,反映的正是中国古代文化名人的分布重心,随着唐宋以后经济重心逐步向南方转移而转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有时用心设计一个略带机巧的教学环节,的确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画龙点睛的效果。

      再接着,打出另一张PPT,展示的是好莱坞动画大片《功夫熊猫》的截图,一张是熊猫阿波独自苦练功夫的动画,一张是听从浣熊师傅教诲的画面,再有一张是熊猫跟一群“小伙伴”(悍娇虎、灵鹤、快螳螂等)玩耍的画面。

      我说:“这节课我们体验了审题、答题的‘读心术’‘捉妖术’‘淘宝法’,但这只是应试的小技巧,而要真正学好历史,根本上还得像熊猫阿波那样苦练‘素养功’。练功夫,不能独自一个人傻练,精练、巧练才有效,这就要有师父的指导——你们现在的历史老师就是电影里的浣熊师父啊……‘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你们看到了,熊猫阿波最后练成了绝世武功,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所以,同学们平时就要多交流学习心得体会,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大家共同进步。这样,不管是期考、学考还是高考,都会成为同学们手中这双筷子就能夹起来的‘菜’……”

      最后,我以《舌尖上的中国》海报“舌尖上的腊肉”(即修改过的许钦松先生国画作品《岭云带雨》)收官。这样,既点拨了学习方法,也升华了思想主题,同时,很好地呼应了“有味道的历史课”这一意象。

      这节课是在孩子们一片掌声和欢呼声中结束的。我不能肯定,这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到底有多高,但我欣慰于自己作了一次“有味道”的探索,犹如与学生共度一次“美食之旅”,享受到思考、探究的乐趣,意犹未尽,回味隽永。

标签:;  ;  ;  ;  ;  ;  

上一堂“品味”历史课_儒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