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运用函数图像突破化学方程式计算困难--初中化学“按化学方程式计算”教学设计_化学方程式论文

巧妙利用函数图像,突破化学方程式计算难点——初中化学“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化学方程式论文,难点论文,教学设计论文,巧妙论文,函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行上海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第4章第3节第2课时“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的基础上,对化学方程式的进一步应用。2013年11月份,笔者有幸参加江苏省初中化学优秀课比赛,并且取得了一等奖。下面把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展现给大家。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重点是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而计算的依据是寻找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这也是这节课学习的难点。

      笔者通过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的定量实验,得出参加反应的碳酸钙和生成二氧化碳的三组数据。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中存在一定的误差,如何在误差容许的范围内,对这三组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得出正确的结论呢?笔者借助数学一次函数图像很好地处理了这三组数据,得出了预想的实验结论。笔者又引导学生从理论上计算,得出了和实验结果相同的结论,从而突破了这节课的教学难点。

      关于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正确的解答格式,笔者设计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上的例题,然后展示、评价、巩固、提高,从而完成这节课的学习任务。

      本节课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比较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的主导作用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与合作学习,加深对化学方程式意义的理解,能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通过自主学习、交流与评价等活动,明确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路,规范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答格式。

      3.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意义。

      【教学重点】

      1.寻找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2.规范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答格式。

      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寻找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趣味实验:请四位同学到前面为大家表演——怎样使气球迅速的膨胀?(四只相同的锥形瓶内盛放不等量的稀盐酸,四只气球分别紧密地套在锥形瓶口,气球内事先放好了一定量的碳酸钙粉末,如图所示。)

      

      设计意图:通过四名学生的演示实验,呈现出大小不同的四个气球,从而引发学生对化学实验中药品用量的思考。

      [教师设问]要想制得一定质量的二氧化碳,怎样计算药品的用量呢?

      [教师板书]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过渡]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首先要寻找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教师板书]寻找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过渡]下面让我们通过定量实验找出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教师板书]定量实验

      [教师活动]老师演示实验,并且通过实物投影让全体学生都可以看到操作过程和实验结果。(A、B、C三只锥形瓶内分别盛放2.50g、3.40g、4.30g碳酸钙粉末,a、b、c三只小烧杯中分别放入过量的稀盐酸,分别称量a和A,b和B,c和C药品和仪器反应前后的总质量,学生计算出三次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并记录在表格中。)

      

      [学生活动]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记录有关实验数据在导学单上(如下图所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在下面的坐标系中描出对应的点,分析实验数据。

      

      [学生活动]在坐标系中描出对应的点,思考有何发现?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归纳出学生的发现——在这个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碳酸钙的质量和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成正比例关系,比值为100:44。

      设计思路:通过定量的三组演示实验,得出三组实验数据。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中存在一定的误差,生成的二氧化碳和对应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并不一定是正比例关系。笔者借助数学一次函数图像很好地处理了这三组数据,得出了预想的实验结论。

      [设问]你能从这个化学方程式中找出二氧化碳和碳酸钙的质量关系吗?

      

      [教师板书]理论计算

      [学生活动]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在导学单上计算碳酸钙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

      [学生交流]碳酸钙和二氧化碳的比值仍然是100:44。

      [讲述、设问]可见我们实验分析的结论和理论计算的结果是一致的。这种定量研究化学的方法对我们学习化学非常重要。其实在所有的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存在一定的质量关系,你能从这个化学反应中找出HCl、

的质量关系吗?

      [学生活动]计算氯化氢、氯化钙和水的质量关系,安排学生上黑板板演。

      [评价学生计算结果]答案一:36.5:111:18,答案二:73:111:18。

      [设问]到底哪位同学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呢?带着这个疑问,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中寻找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第106页的“联系与启示”,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学科发展的意义。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第106页的“联系与启示”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投影]循环播放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微观动画图,帮助学生理解。

      [小结]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与生成物的各物质质量比就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计量数之比,这就是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也是进行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设计思路:前面通过定量化学实验得出了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存在一定的质量关系,理论上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到底有没有一定的质量关系呢?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联想与启示”和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微观动画,学生很快就得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质量关系。这样我们就从定量的化学实验和理论分析两个方面都得出了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为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提供了依据。

      [反问]刚才两位同学的答案,谁的正确?

      [答案呈现]73:111:18

      [追问、过渡]你能根据这个的结论补全下面的数据吗?

      

      [学生活动]计算、回答问题。

      [教师追问]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回答]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只要知道了一种参加反应的物质或生成物的质量,就可以计算出其余各种物质的质量。

      [过渡]那么,怎样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答过程呢?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本第107页的例题。

      设计思路:突破了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这一难点,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就水到渠成了。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的主导作用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教师板书]二、解答格式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课本的解答格式(5分钟左右)。

      [过渡]你是否学会了正确的解答格式?请同学们利用下面一道习题进行检测。

      [投影]例1:小聪想通过电解水的方法得到8g氧气,至少需要电解水的质量为多少克?(题目课前印发在导学单上)

      [学生板演]解设:至少需要电解水的质量为x。

      

      36:32=x:8g,x=9g

      答:至少需要电解水的质量为9g。

      [学生活动]对黑板的答案进行评价,对自己的答案进行改正。

      [过渡]大家能否对解答过程进行总结:每一步解答过程都用一个字概括。

      [学生活动]交流、评价概括解答过程:设、写、找、列、求、答。

      [教师板书]解答格式(红色粉笔)

      设、写、找、列、求、答。

      设计思路:让学生把每一步解答过程都用一个字概括出来,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同时也规范了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答格式。学生自己概括出来的这六个步骤,学生今后的应用也不容易遗忘。也很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巩固练习]例2:如果加入碳酸钙粉末的质量是10克,与锥形瓶中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试计算反应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克?

      [学生板演]学生板演。

      [学生评价]对板演的内容进行评价。

      设计思路:进一步规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答格式,加深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理解和应用。

      [过渡]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你能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提出合理的问题吗?

      [活学活用]晓明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氧气,反应前称取了24.5g氯酸钾和1g二氧化锰。加热一段时间后,制得了所需的氧气,晓明又把冷却后的剩余固体全部取出,称量总质量是20.7g。

      [过渡]小组合作,四位同学一组,每个小组提出两个不同的问题,并互相解答。

      [学生活动]思考、提问并且交流评价问题。

      [教师活动]提问:怎样计算生成氧气的质量呢?

      [学生活动]计算生成氧气的质量,交流答案:答案一,9.6克,通过比例关系算的。答案二,4.8克,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算的。

      [过渡]到底哪一个结论是正确的呢?请同学们讨论、交流。

      [得出答案]4.8g,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24.5g+1g-20.7g=4.8g。

      [教师总结]可见,在化学反应中,正确的找出一种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生成的物质的质量非常关键。

      设计思路:通过这一题的设计,让学生知道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有时可以巧妙地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而且要注意过量计算等问题。

      [过渡]爱因斯坦说过:学习后的总结有时比学习本身更重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活动]话收获……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出色表现给予高度评价。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108页习题。

标签:;  ;  ;  ;  ;  ;  

巧妙运用函数图像突破化学方程式计算困难--初中化学“按化学方程式计算”教学设计_化学方程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