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个前沿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4;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5)12-0066-0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问题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带有根本性和紧迫性的问题,需要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问题,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指导,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问题主要有:在意识形态斗争日益严峻和大学生个性需求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如何正确选择和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上如何既坚持国际借鉴,更坚持中国特色;随着网络技术及其运用的迅猛发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坚持“互联网+”的融合创新;随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目标逐步实现,如何以专业化来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职业化发展。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选择:坚持思想引领与行为引导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的,其核心要素就是人的思想和行为,其价值目标就是统一人的思想和行为,既包括统一人的思想认识,也包括协调人的行为,使大家同心同德,团结一致,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2004年中央16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014年中央59号文件明确指出: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可以概括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坚定他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引导他们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即要教育引导广大大学生在思想上增进“三个自信”,在行为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引领和行为引导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从理论上讲,既要重视思想引领,也要重视行为引导,二者缺一不可。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看,思想引领和行为引导之间往往存在两个方面的脱节,一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学生思想实际脱节,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重理论灌输、轻实践指导”;二是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与形势发展要求脱节,如一些高校将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主要定位为保安全、促稳定、抓就业等。这两个方面的脱节不仅在事实上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难以形成,而且在本质上反映出思想引领和行为引导的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目标选择上,必须始终坚持思想引领和行为引导。具体地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切实增强思想引领和行为引导的紧迫感。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形势十分严峻。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从未放弃对我国的侵压,近些年更是插手我国东海、南海争端,公然威胁我国的领土安全;另一方面,国内“三股势力”借机滋事,新疆、西藏等地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极端宗教活动等频繁出现,台独、港独势力也借机不断制造事端,严重威胁着我国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此外,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期,许多新旧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一定程度上混淆了一些人的视听、模糊了一些人的判断,需要在理论上澄清认识、在思想上加强引领。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更需要从理论上提升他们的认识,帮助他们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不同层面去认识不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提高思想鉴别力,增强行为抵抗力,自觉地抵制各种非法的、错误的思想侵蚀和行为干扰,勇敢地承担起时代和社会所赋予的人生责任。 二是要切实提高思想引领和行为引导的自信心。当前一些人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颇有诟病,如有的人认为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和内容上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不紧,多是些空洞的政治理论说教;也有的人认为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方式和方法上片面僵化,是单纯的命令式、灌输式教育,扼杀了大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等。持这些论调的人还盲目推崇西方社会的道德教育,认为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全面学习和吸收西方社会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等。事实证明,从上个世纪80代末、90年代初以来,尽管面临着苏联解体、东欧巨变以及西方势力制造的各种“颜色革命”等带来的巨大压力,我国社会仍然保持了空前的稳定,实现了社会主义事业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这其中高校的稳定和大学生所承担起的社会责任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这与我国有效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拥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成熟的理论教学体系以及专业的思想问题引导、丰富的校园文化养成、鲜活的典型群体示范带动等工作机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自信心,既要坚持特色,不断总结经验、推陈出新,也要敢于借鉴,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三是要切实推进思想引领和行为引导的实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必须根据教育对象思想和行为的变化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实践。从总体上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思想引领和行为引导并重,需要在实践上努力探索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理论教育如何由“天”入“地”。即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如何与学生思想和行为实际相结合,让大学生既能够看到问题,也能够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二是思想引领如何由“虚”变“实”。即思想引领方式要从单纯的灌输式向互动式、参与式转变,在目标要求、内容形式、环境氛围等方面尽可能做到可视化。三是行为引导如何由“暗”变“明”。即在大学生行为引导上从整体性要求向个体性要求转变,由“一对多”变为“一对一”,做到因人、因事进行个性化教育,让每一个大学生个体都有具体、明确的行为引导。四是教育评价如何由“软”变“硬”。即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使之具体量化为人才培养质量指标,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办法。五是教育保障如何由“弱”变“强”。即要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有可无、可强可弱的认识误区,将之作为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予以保障,在人员配备、场地提供、经费支出等方面加大投入。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创新: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径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不仅在师资培养、教学资源共享及合作办学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密切合作,而且对后者在教育管理中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也进行了借鉴。正是在这种借鉴过程中,一些人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产生了怀疑,有的甚至错误地认为我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与国际教育不相符,因为国外大学没有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没有专职的辅导员队伍,因此应该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加以改革,至少是减少机构和人员数量。从理论上说,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延续和发展都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教育,“意识形态的差异、分歧甚至对抗,必然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化’,即服从和服务于本国的主导意识形态。”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是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灌输和教化”②,其首先是要教育个体如何服从、服务于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其次才是帮助个体适应社会、获得自身发展。从事实上看,任何一个国家都在旗帜鲜明地宣传本国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在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学中,不仅开设有类似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如宗教教育、道德教育、社会学、伦理学、法律、历史等课程,而且还设有各类专门的学生工作机构,如学习辅导中心、心理辅导中心、就业辅导中心、性别辅导中心、住宿辅导中心等。 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一是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二是专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是全员育人要求下的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我们通常所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主要是指第一、第二个部分。可以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是我国高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建立和完善起来的一项基本的教育管理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我国高等教育在与世界接轨过程中必须加以继承和发扬的优势。习近平明确要求,“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③。因此,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国际化进程中,要不断地进行工作机制创新,不仅要大胆借鉴国外高校专业化的事务服务、高水平的个性化教育、一体化的政治素质养成与社会道德教育等方式方法,而且要立足于我国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坚持中国特色的机制创新路径。 一是要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融合的机制。一方面,要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综合改革,编好教材、建好队伍、抓好教学,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高校必修课程,真正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努力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学生多向交流沟通机制,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班级、进社团、进网络,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鼓励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并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开设主题鲜明的思想政治素质课程;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并自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将思想政治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是要创新群体思想政治教育与个体事务服务相结合的机制。我国高校普遍重视利用大学生中存在的各类群体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如利用大学生党团、学生会组织等群体开展教育活动,扩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参与;利用大学生社团、创新创业团队等群体开展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利用大学生骨干培养、模范典型选树等群体活动来建设先进性校园文化;利用大学生弱势群体帮扶等群体活动来促进大学生的公平发展等。实践证明,利用大学生群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规范群体行为、提升群体价值、促进群体发展。与此同时,针对每一个个体的事务服务也越来越得到高校的重视和加强,如“一站式”的学生事务大厅、“一键式”的事务办理网站、“伴随式”的移动事务服务等,学生可根据需求来选择自身需要的教育服务内容、方式等。 三是要创新院(系)主导的校院(系)两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行的是学校主导下的校院(系)两级管理机制,这种管理机制一方面受到学校资源分配不均、院(系)学生培养目标及实际情况不同等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与现代大学治理重心由学校层面向院(系)层面下移的趋势不相符,存在教育管理不精细、特色不鲜明及管理碎片化等问题。校院(系)两级管理机制由学校主导向由院(系)主导转变,是现代大学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本质要求,有利于激发学校和院(系)两个层面的活力,形成职责分层基础上的分级共治格局。首先,学校层面可以减轻工作负担,集中精力做好引导、支持和服务工作,直接为全体学生、院(系)提供政策指导、专业服务和条件保障。其次,院(系)可以充分实现教育管理自主,促进学生工作与人才培养、教师与学生、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等深度融合,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覆盖、全方位覆盖、全过程覆盖。第三,学校可以通过技术和平台的联结、重大活动的合作、教育质量的评估等方式,实现与院(系)的良性互动,包括平台资源的共建共享、技术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功能活动的互补互促等。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建设:坚持“互联网+”的融合创新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应用,网络已经改变甚至正在颠覆人们传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信息化的浪潮,不仅在教育空间上,而且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④从整体上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历了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一是“进”的阶段,即将现实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迁进网络,如建设主题教育网站等,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无到有;二是“化”的阶段,即根据网络的特点、利用网络技术来创造性地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平台、资源,如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课程、学生网络事务服务软件等,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方式方法上具有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的要求和特点,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有到好、从好到专。无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都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顺势而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如今,不仅网络生活成为大学生的生活常态、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生活常态,而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常态。 然而,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与利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之快、之大令人难以想象。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的模式,既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又利用了互联网的技术和理念,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在网络环境中得以实现,同时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得以创新。另一方面,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互联网技术的掌握与利用始终具有滞后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对网络平台及技术的利用具有不对等性等,因而使得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需求具有不对称性,如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吸引力不大、网络学习平台的利用率不高、网络行为管控与风险防范的时效性不强、利用网络数据来支撑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不够等。2015年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这就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从“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模式向“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转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新技术优势、体制机制优势和更广泛的社会支持等,以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教育方式方法、互联网技术创新等为主导,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创新。具体地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互联网思维不断探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互联网是一个自由、个性的空间,在思维上就是人人主体,即“人人助我思,我思助人人”;同时,互联网又是一个平等、开放的空间,在思维上就是各种平台资源“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因此,以互联网思维推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既要遵循互联网发展的基本规律,又要努力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如坚持思想的主导性和文化的多样性,坚持主客体之间的平等性、民主性与交互性,坚持网络引导与风险防范并重等。 二是以互联网方式不断深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建设品牌网络资源和平台,既能够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装得下”,也要让学生乐于参与这些资源和平台建设,使互联网成为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引擎。同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方式方法上要按互联网的方式去创新,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学会用网络语言、网络工具与学生沟通,学会用网络数据、网络工具来分析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变化,学会用网络平台和网络空间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等。 三是以互联网技术不断优化学生事务管理服务流程。当前大学生“无人不网、无时不网、无处不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数据集成、信息动态管理、数据移动推送等先进技术,对学生事务管理服务的流程进行再造,用网络工具代替纸介工具、用自助服务代替人工服务,体现网络事务管理服务的即时性和便捷性。同时,利用校园网监控、校园卡使用、学生信息管理等多系统数据融合,既可以构建学生在校期间信息动态管理的网格化系统,又可以构建学生从进校到毕业离校全程一体化的综合数据信息服务系统。此外,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将一些社会化服务引进到校园,如火车票自售机、银行存取款机等。 四是以互联网大数据不断挖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互联网+”大数据有三级架构:第一层是消息层,主要是采集和分发所产生的信息数据,如通过网站发布通知、内容搜索等;第二层是工作层,主要是基于实际应用所产生的信息数据,如通过数据交换平台,不同部门的信息为一个或多个部门所用等;第三层是有着某种关联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数据分析才能加以利用的信息数据,如通过对某些关联信息进行分析,可以预测或判断可能发生的事件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第一、第二层级的数据信息可以较为熟练地使用,但对第三个层级的数据信息还缺乏挖掘和利用。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坚持以专业化推动职业化 2004年中央16号文件颁布以来,大多数高校都按照要求配备了专职辅导员,教育部及各级教育部门、高校对辅导员队伍进行了多种专业化培训,还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政策,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正在逐步实现专业化的发展目标。 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明确要求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在实现专业化的同时,还应实现职业化发展。由于这一要求与高校人事管理制度不对接,高校辅导员队伍仍然普遍存在流动过快等现象,辅导员岗位事实上成为高校的一个过渡性工作岗位,很难成为职业性的岗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压力大、事务杂、投入多等,辅导员普遍缺乏职业的归属感和成就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许多高校对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目标定位不清晰,对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缺乏明确的、必要的政策支持,有的高校甚至鼓励辅导员到一定期限后就转岗。由于转岗过快,高校辅导员队伍出现了普遍低龄化的现象,这不利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进程中,需要有一批优秀的、愿意和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甚至是终身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高校促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改革辅导员的管理机制。许多高校辅导员人事管理在院(系),学校职能部门主要是通过业务指导、考核评估及政策控制来间接地行使管理权。这有利于辅导员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同时也存在辅导员职业化发展通道缺乏的弊端。近些年来一些高校试行辅导员由学校直管,这有利于辅导员的调配和培养。高校应当结合实际对辅导员的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在坚持辅导员由院(系)管理的基础上,可探索部分走职业化发展道路的辅导员由学校直管的机制。 二是建立辅导员合理的分流机制。既要合理地将大部分辅导员分流到不同的教学、管理岗位,以人员流动带来队伍的活力,又要鼓励一部分优秀的辅导员继续留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创造条件推动他们向职业化发展。高校一方面要提高辅导员工作的待遇和地位,增强辅导员岗位的吸引力,营造辅导员想干、愿干、乐干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要在制度上规范辅导员的转岗分流工作,使之合理、有序。 三是建设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工作平台。优秀的辅导员留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后,高校要进一步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做好规划和提供平台。高校一方面可以鼓励他们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或思想政治素质课,促使他们在教学和科研上提升水平;另一方面应该鼓励辅导员在做好日常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能够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某一个方面有所专长,如理论教学、事务管理、网络服务、心理辅导、经济资助、创新创业指导等,促使他们成为其中某一方面的专家。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不仅将极大地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化发展,而且能为他们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四是制定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政策保障。高校辅导员的身份既是专业教师,也是管理干部。优秀的辅导员留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后,高校要按优先的原则落实待遇,如鼓励他们参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高级职称,评定副处或正处级辅导员岗位等,这些晋升通道要通过制度予以保障。同时,高校还要通过表彰先进、培训学习等办法,进一步营造氛围,坚定优秀辅导员长期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信心和决心。 当然,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问题除上述外,还有一些重要问题需要研究,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优化等。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学科,需要增强问题意识,只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重要问题不断地进行研究,才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发展。 注释: ①陈立思:《当代世界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页。 ②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53页。 ③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3年版,第54页。 ④洪涛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说服力提升路径探析》,《党政研究》2014年第6期。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前沿问题_政治论文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前沿问题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