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政治战略人才思想初探_政治论文

列宁政治战略人才思想初探_政治论文

列宁政治战略人才思想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列宁论文,战略论文,思想论文,政治论文,人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列宁人才思想中,有关战略人才的思想占有重要地位,列宁对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其中,着墨最多的是政治战略人才。本文拟对之进行探讨。

政治战略人才的素质

什么叫政治战略人才?列宁虽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但他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文中明确指出:“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被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注:《列宁选集》第4卷,第197页。)把政治战略人才定义为“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被称为领袖的人们”。对于这样的定义,列宁并不满足。他重点结合无产阶级政治战略人才的素质问题,作了进一步地论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思想品质。除要求政治战略人才必须是共产主义者、作风正派外,结合俄国当时存在的情况,列宁尤其强调了两点:其一,政治战略人才必须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列宁尖锐地指出:“没有千百万觉悟群众的革命行动,没有群众汹涌澎湃的英勇气概,没有马克思在谈到巴黎工人在公社时期的表现时所说的那种‘翻天覆地’的决心和本领,是不可能消灭专制制度的。”(注:《列宁全集》第15卷,第152页。 )1922年3月, 他又指出:“只有当我们正确地表现人民所意识到的东西时,我们才能管理。否则共产党员就不能引导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就不能引导群众,整个机器就要毁坏。”(注:《列宁选集》第4卷,第651页。)他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离开了人民群众, 便没有历史。因此,政治战略人才推动历史作用的大小,除取决于他们对社会发展趋势认识的正确程度外,还取决于他们对人民群众利益、要求反映的程度,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程度。政治战略人才对社会发展趋势的认识越正确,对人民群众的根本意志和切身利益反映得越充分,与人民群众结合得越紧密,他们推动历史的作用也就越大;其二,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化。这方面,列宁以身作则,尽管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的杰出领袖,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第一任元首,在人民群众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但他总是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普通人,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列宁的住宅相当简朴,许多工人的家庭陈设都超过他,他不许大家挂他的照片,为他祝寿和给他单独拍照;不准发行印有他头像的邮票;不许人们从座位上站起来为他鼓掌;更不愿意听恭维话。他常说:“我是和大家一样的人。”

知识结构。人才学认为,政治战略人才最重要的并不是他的知识如何广博深湛,而是其知识结构是否科学有效。政治战略人才的知识结构应是一个具有综合性、层次性、开放性的动态系统,既要求拥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也需具备丰富的相关知识和外围知识,是一个通才。对于这个问题,列宁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强调,政治战略人才所需的知识是非常丰富的,也只有如此,才配称为政治战略人才。他指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诞生,之所以能够掌握千百万人的心灵,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依靠了人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获得的那些知识的坚固基础;马克思研究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了解到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会走向共产主义,更主要的是他完全依据对资本主义社会所作的最确切、最缜密和最深刻的研究。借助于充分领会以往的科学所提供的全部知识而证实了这个结论。”(注:《列宁选集》第4卷,第347页。)在他看来,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政治战略人才都应该是最有知识的人。1920年10月,他在《共青团的任务》中说得更为明白:“只有用人类创造的一切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注:《列宁全集》第31卷,第254页。)

能力。政治战略人才的能力,列宁重点强调了创造能力、管理能力、洞察能力及卓越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他在分析思想家的能力时强调道:“‘思想家’之所以配称为思想家,就是因为他走在自发运动的前面,为它指出道路,善于比其他人更先解决运动的‘物质因素’自发地遇到的一切理论的、政治的、策略的和组织的问题。”(注:《列宁全集》第5卷,第283页。)在谈到政治家特别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时,他又说:“全部政治生活就是由一串无穷无尽的环节组成的一条无穷无尽的链条。政治家的全部艺术就在于找到并且紧紧掌握住最不容易从手中被打掉、目前最重要而且最能保障掌握住它的人去掌握整个链条的那个环节。”(注:《列宁选集》第1卷,第371—273页。 )针对俄国的特点,列宁要求政治战略人才:“只是需要抛弃那些尾巴主义的思想和清规,只是需要让主动性和首创精神,‘计划’和‘谋略’能自由发展,那时我们才配作伟大革命阶级的代表,那时俄国无产阶级才会象它开始进行革命那样英勇地把整个俄国的大革命进行到底。”(注:《列宁全集》第8卷,第193页。)另外,列宁还独具慧眼地指出,政治战略人才“应该具有出色的吸收人才的能力。”(注:《列宁全集》第36卷,第623页。)把吸引, 选拔人才的能力也作为政治战略人才的必备素质。

心理素质。政治战略人才除具备极高的智力因素外,也需拥有极强的心理素质,二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列宁从斯维尔德洛夫成为一个革命家、组织家的经历入手,对意志在政治战略人才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深入分析。他认为,尽管斯维尔德洛夫长期进行秘密工作,多次坐牢,但他坚强不屈,相信革命能够成功,并充分利用各种机会锻炼自己,最终成了“无产阶级之花”。他明确指出,政治战略人才从事的活动,要求他们必须具有明辨是非、当机立断、敢作敢为的果断性,要求他们具有顽强的意志、不怕任何艰险、始终坚持到底的韧性,要求他们具有克服情绪冲动的忍耐力和自制性。其次,他要求政治战略人才热爱自己的事业。他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注:《列宁全集》第20卷,第255页。 )强调政治战略人才要有正确倾向性、深刻性和稳固性的情感,把一生献给自己热爱的事业。

政治战略人才的作用

列宁根据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结合俄国革命实践,对政治战略人才的作用作了全面深入地分析,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理论。他认为,由于政治战略人才能力卓越,见识远大,品质优秀,加之政治领域的特殊性。因此,在革命和建设中,他们的作用极为关键。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点:

第一,为革命运动提供思想武器和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策略。在对政治战略人才进行分析时,列宁特别强调,政治战略人才的地位和作用极为重要,其中之一表现为他们在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和科学地总结人民群众斗争经验的基础上,为革命运动提供思想武器,指明方向和道路,并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对此,列宁具体分析了不少政治战略人才如卢森堡、李卜克内西等。其中,列宁分析最多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他指出,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战略家,马克思和恩格斯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他们教会了工人阶级自我认识和自我意识,用科学代替了幻想。”(注:《列宁选集》第1卷,第87页。 )“他们向各国无产者指出了无产者的作用、任务和使命就是首先起来同资本家进行革命斗争,并在这个斗争中把一切被剥削的劳动者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注:《列宁选集》第3卷,第603页。)充分肯定了两位大师的作用。

第二,引导革命事业取得胜利。列宁用大量的篇幅论述了这个问题。早在1900年,他在《火星报》创刊号上发表的《我们运动的迫切任务》中指出,当前俄国工人政党最迫切的任务是反对专制政府,争取政治自由。而要完成这个政治任务,必须有善于组织和领导运动的领袖和政治人才。他说:“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注:《列宁选集》第1卷,第210页。)他告诫全党,无产阶级所进行的革命斗争,是人类历史上最复杂、最深刻、最广泛、最彻底的革命,因此,它更需要杰出的领导人。只有这样,政治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1901年,列宁开始写作《怎么办?》一书,该书批判了经济派否定政治战略人才的作用等谬论,进一步阐明了政治战略人才与革命组织、革命运动之间的关系。他首先指出:“在现代社会中,假如没有‘十来个’富有天才(而天才人物不是成千成百地产生出来的)、经过考验、受过专门训练和长期教育并且彼此配合得很好的领袖,无论哪个阶级都无法进行不懈的斗争。”(注:《列宁选集》第1卷,第332页。)接着,他进一步解释道:“因为没有领导者,没有政治领袖,没有擅长于组织的人才来进行广泛而且统一的、严整的工作,使每一份力量,即使是最微小的力量都得到运用,‘革命组织的增长和发展’不仅落后于工人运动的增长(这是勃一夫也承认的),并且落后于一切人民阶级中的一般民主运动的增长。”(注:《列宁选集》第1卷,第338页。)只有广泛的群众运动,没有杰出的领袖人才来领导,革命运动失去领导核心和带头人,革命就会群龙无首,就无法维持多久。因此,列宁反复强调,群众自发的革命激情固然可贵,但必须有政治战略人才将其意志集中起来并加以系统化,才能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轨道:“当我们有了受过专门训练、经过长期教育的工人革命家(当然是‘所有各个兵种’的革命家)队伍的时候,那么世界上任何政治警察都不能战胜这种队伍。”(注:《列宁选集》第1卷,第343页。)列宁指出:“无产阶级要战胜资产阶级,就必须造就自己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政治家’。”(注:《列宁选集》第4卷,第234页。)如果没有他们,革命“总是寸步难行”的。

政治战略人才培养之途径

由于种种因素所致,政治战略人才的培养十分困难。1921年8月,列宁在《给德国共产党员的一封信》中明确指出:“培养一批有经验、有极高威信的党的领袖,这是一件长期的艰苦的事情。”(注:《列宁全集》第32卷,第505页。)列宁十分重视政治战略人才的培养, 他认为,“实践的学校”才是培养和造就政治战略人才的最好熔炉。

1919年3月, 列宁在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紧急会议上发表了题为《悼念雅·米·斯维尔德洛夫》的演说,对“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斯维尔德洛夫的成长作了典型的分析。斯维尔德洛夫是俄国职业革命家,党的杰出领袖,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获得了卓越的才干和一切优秀品质。“如果我们看看这位无产阶级革命领袖一生走过的道路,马上就能发现,他的卓越的组织才能是在长期斗争中锻炼出来的,这位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所具有的大革命家的一切优良品质,都是他在各个时期最艰苦的工作环境中锻炼出来的。”(注:《列宁全集》第29卷,第69页。)列宁指出斯维尔德洛夫“……由于多次坐牢,多次被流放到遥远的西伯利亚,而始终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才产生了这样的领袖,产生了我们的无产阶级之花。”(注:《列宁全集》第29卷,第70页。)列宁总结道:“历史早已证明,伟大的革命斗争会造就伟大人物,使过去不可能发挥的天才发挥出来。”(注:《列宁全集》第29卷,第71页。)列宁在演说中,用十分生动的历史事实,既描绘了斯维尔德洛夫的成长之路,又总结了政治战略人才共同的成长道路。

1921年8月,列宁进一步明确指出:“在我们俄国, 一批领导者的产生,曾经花了15年(1903—1917年)功夫,这是同孟什维主义作斗争的15年,是沙皇政府迫害的15年,是包括第一次革命(1905年)在内的伟大而强有力的革命的15年。”(注:《列宁全集》第32卷,第505 页。)在这15年的艰苦斗争中,不仅有军事斗争,还有政治斗争;不仅有工人运动,还有农民运动;不仅有秘密斗争,还有公开斗争。在如此复杂的斗争中,通过“这个实践的学校”,造就了一批俄国需要的政治战略人才。

至于列宁本人,也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锻炼出来的。斯大林认为,列宁之所以是“组织革命爆发的天才和领导革命的伟大能手”,其根本原因在于他能亲自参加俄国革命斗争,参加工人运动,在反对民粹派、经济派和孟什维克派等政治斗争中成长起来的。克鲁普斯卡娅也说:“正是在彼得堡工作的这一时期,把弗拉基米尔·伊里奇锻炼成了一个工人群众的领袖。”(注:克鲁普斯卡娅:《列宁回忆录》,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15页。)

列宁之所以认为革命斗争是政治战略人才成长的最佳途径,主要原因在于革命斗争是一所大学校,是大熔炉,离开它,任何政治战略人才都无法生根立足,无法成长。因为“革命运动的每个实践步骤,都将不可避免地必然是以社会民主主义的科学来教育青年新兵,因为这一科学是以客观而正确地估价各个阶级的力量和趋向为基础的。”(注:《列宁全集》第8卷,第191页。)1917年初,列宁在《关于1905年革命的报告》中,总结了1905年革命斗争,他明确指出:“只有斗争才能教育被剥削的阶级”,使一批政治战略人才成长起来,对于这一点,连“反动派也不得不承认”(注:《列宁全集》第23卷,第247页。)。 这充分肯定了革命斗争在培养和造就政治战略人才的地位和作用。

标签:;  ;  ;  ;  

列宁政治战略人才思想初探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