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举手现象为例论文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以举手现象为例

刘 静

【摘 要】 运用观察与访谈的方法对60名大、中、小班幼儿及12名带班教师进行研究,从不同角度透视幼儿的举手行为及心理。结果发现:幼儿的举手行为和举手心理主要体现为效仿他人、物质奖励、表现自己和取悦教师四种情况,同时幼儿举手的心理也和幼儿的年龄及性别有密切关系。从培养幼儿举手观念、强化幼儿举手行为方面解决幼儿举手问题,是循序渐进训练幼儿举手技能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 幼儿;举手现象;习惯养成

“举手”是成人为了使儿童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更好地规范各种有序活动制定的一条社会化规则。在幼儿园生活中,幼儿逐渐习得发言要举手的日常规范,并不断地用其来指导行为。笔者通过研究发现,通过这种细节化的“举手”规范可以透视很多幼儿学习的秘密。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观察法为主、访谈法为辅,选取L市D县中心幼儿园中的大、中、小三个班幼儿及其教师为调查对象进行研究。其中随机抽取小班幼儿20名、中班幼儿20名、大班幼儿20名,各班男女生各10名,共计60名幼儿、12名教师。

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天脊集团发出了“再领风骚30年”的动员令,这是天脊集团谋略所在、站位所在、实力所在。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举手行为的研究结果及分析

1.幼儿举手行为的总体情况。

对60名幼儿的举手现象进行研究,观察项目包括:举手幼儿的姓名、被提问的幼儿、幼儿回答是否正确、有无同伴模仿、教师的反馈等。采用事件取样观察,根据观察结果,主要针对幼儿举手行为的次数及正确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幼儿举手的情况(%)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教师所头疼的问题。当今学生在阅读语文经典文章时,无法找到作者的主体情感,从而与作者产生不了思想共鸣,更了解不到其中的内涵。除此之外,学生在写作时总是无从下笔。教师利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阅读时积累词句,逐渐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巧妙地运用到写作当中去,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储备知识,为学生综合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不同性别幼儿举手行为的表现。

对三个班次男女幼儿举手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男女幼儿举手的比率(%)

表2数据表明,在小班阶段,男孩举手比率明显高于女孩;而在中班阶段,男女幼儿举手比率基本一样;在大班阶段,男孩举手比率远远超过女孩。所以,男女幼儿在举手行为上存在一定差异,男孩举手比率高于女孩。

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对儿童发展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同伴既是儿童学习社会化技能的榜样,又是儿童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完善自己的镜像。被调查的60名幼儿中,20名幼儿举手的原因是效仿同伴,可见,效仿同伴是幼儿举手的重要影响因素。

通过对60名幼儿的观察及访谈发现,师幼关系的好坏影响着幼儿举手的次数。有良好师幼关系的幼儿,举手的次数较多;而师幼关系相对较差的幼儿,举手的次数则较少。

如在一个班里,教师对于喜欢的幼儿会较多地关注并给予其更多的表现机会,久而久之,这些幼儿也会为引起教师注意而举手;相反,一些幼儿未被教师注意,教师很少甚至不会叫他们回答问题,这些幼儿举手的行为就会逐渐减少。

在海上油田前期研究阶段,面对众多的工程方案和输送方案,需要对各种原油进行掺混输送,若每个方案均开展试验,将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更重要的是实验的进度将跟不上工程方案研究的进度,影响项目的推进。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研究,需要对不同油品掺混后的黏温特性进行预测,以指导工程方案的制定。

4.不同榜样幼儿举手行为的表现。

3.不同师幼关系幼儿举手行为的表现。

通过观察和访谈幼儿及教师发现,幼儿喜欢效仿的对象可归纳为两种:一种是表现好的幼儿,另一种是表现特殊的幼儿。幼儿认为,表现好的幼儿会被教师喜欢,表现特殊的幼儿能得到教师的关注,不论哪一种作为榜样,幼儿都会模仿,举手的比率就会增长;相反,在没有榜样的情况下,幼儿举手的比率则会相对较少。

城市轨道交通的车辆密度大,运输量较高,在工程设计上,主要以行车间隔缩短为主。在该种方式的作用下,可以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降低旅客的候车时间以及工程总体投资数额。但在信号ATP系统的作用下,该项操作的实际效果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如“车、地”通信速率、轨道区段长度等因素,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不能将行车距离无限缩短,而且最小行车间隔对整个系统方案设计影响较大。信号ATP系统的出现,主要是利用各种控制参数来确定行车间隔。站在实际工程角度来说,应该以实际施工方案内容内容、线路、距离等综合因素为主,建立起一个合理的投资计划,最终满足车辆信号系统的设计要求。

“蘑菇,你听过那些关于我的传闻?”当手术结束,年仅10岁的男孩被推出手术室时,我脱下橡胶手套,反复清洗双手用力甩干问身旁的实习医生蘑菇,通常实习医生是医学院的在校学生。我为男孩刮除那颗在他颈椎上蓬勃生长的骨样骨瘤,这颗超过2cm的肿瘤使他进行性加重疼痛,侧弯畸形,侵犯他的脊柱。清理缝合伤口,术前的深夜里,我在荧光灯下静静端详男孩的CT片,他的骨骼和他的生命同样稚嫩纯真,还沾着清晨的朝露,而由硬化的骨质围成的巢盘踞着,肿瘤肆无忌惮地蔓延至椎弓根,周边出现软组织肿块。

唐山的旅游资源丰富,市内有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地震遗址公园等,并在遵化有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皇家陵墓建筑群,并且已经在2000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还有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丰润区的潘家峪惨案纪念馆,滦州古城,唐津运河生态旅游度假景区,乐亭的李大钊故居及纪念馆,唐山湾国际旅游岛,景忠山。唐山的旅游资源中有山、有水、有古城、有遗址、有皇家陵寝,可以打造一个丰富的旅游线路。

(二)幼儿举手心理的研究结果及分析

1.幼儿举手心理的总体情况。

通过观察被抽取的60名幼儿的行为及访谈幼儿和教师,发现学龄期幼儿举手的心理主要有四种:效仿他人、物质奖励、表现自己和取悦教师。

效仿他人指有些幼儿等其他幼儿说出答案后,再重复说出同一答案,这种现象在调查中占33.30%。

物质奖励是指某些幼儿看重教师给予的物质奖励,幼儿举手的目的是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在调查中占26.70%。

教学中采用以项目驱动、任务引领,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着力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

表现自己是指幼儿为了能够表现自己的某种能力而去做一些不平常的行为,常常表现为炫耀、显摆,在调查中占25.00%。

大班幼儿举手比率又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多数幼儿有自己的独特想法,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他们都会积极思考,答案重复的概率很低。大班幼儿举手的想法比中班幼儿情况复杂,他们较多考虑成人的想法,因此,有些幼儿会为取悦教师而举手。

据表1可知,随着幼儿年龄增长,举手次数也逐渐增多,表现为幼儿举手比率有所增加。幼儿回答问题的正确率也和年龄有关,表现为幼儿年龄越大,正确率相对就越高。通过访谈教师也得出上述结论,表明幼儿举手行为与幼儿年龄有关。

取悦教师是指有些幼儿举手的真正目的是想得到教师的赞许与表扬,甚至想去讨好、巴结教师,在调查中占15.00%。

从物质奖励这一举手动机来看,男孩和女孩举手情况持平。这表明,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渴望被教师赞美、表扬,渴望获得关注。

2.不同年龄班幼儿举手心理的表现。

然后对评价结果向量B进行处理,参考使用模糊向量单值法[13]。给4个信任等级依次赋予数值(c1=0.2,c2=0.5,c3=0.7,c4=0.95),需要满足c1

“哎哟,宫保鸡丁啊……那个香啊……”门外刁先生拉长了声音在大发感慨。叶晓晓仿佛能看见他挺着瘦弱的胸脯,伸长了脖子,大张着嘴在夸张地打呵欠。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的重要时期,民生诉求日趋复杂多样,相对于更多、更高的物质要求,对幸福感、满意度等“精神饥渴”更为迫切;相对于防洪、供水等一般水利服务的满足,对水多不患、水少无忧、绿水青山的要求,对水文化、水素养、水文明的需求更为强烈。同时,党的十八大从全局战略高度对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出新部署,客观要求我们从新的起点出发,加深民生水利认识,丰富民生水利实践,不断将民生水利推向深入。

通过观察和访谈发现,不同年龄幼儿在以下四种举手心理表现上所占的比率有所不同,结果见下页表3。

表3 不同年龄幼儿举手的不同表现(%)

以上数据说明:小班幼儿举手行为大多集中在效仿他人和物质奖励;中班幼儿举手行为集中在效仿他人、物质奖励和表现自己;大班幼儿举手行为涉及四种情况较平均,后两种所占比率相对多些。

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小班幼儿举手现象不太显著,大多数幼儿回答问题的表现是想到什么说什么,常常出现相同或类似的答案,喜欢在座位上大喊大叫,甚至说一些与问题无关的事情。倘若教师主动请他来回答问题,多数幼儿又会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

中班幼儿举手行为明显增多,大多数幼儿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乐于举手回答,虽然有些答案并非贴近实际问题,但是答案有着一定的差异,他们希望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与喜爱。

在小班化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操作练习、实践体验是施行体验式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这些合作学习的形式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身心体验。体验式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活动中。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体验式合作学习,与小班化教学的目标不谋而合,因此体验式的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实践价值的合作学习形式。

3.不同性别幼儿举手心理的表现。

通过观察和访谈发现,不同性别幼儿在以下四种举手心理表现上所占的比率有所不同,结果见表4。

优质研究型人文医院的打造是一个宏伟的目标,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去实现。韩光曙创新性地提出近期发展“一二三”战略。其中,“一个中心”,即优质研究型人文医(强)院;“二条线路”,即学科建设和内涵建设,其中学科助推医院登峰,内涵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底线;“三个重点”,即成为人文医院、智慧医院、达标医院。

表4 男女幼儿举手的不同表现(%)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幼儿四种举手心理类型中,男孩和女孩的举手情况存在差异性。

从效仿他人这一举手动机来看,男孩的举手情况要略微低于女孩,即在受他人影响而选择举手的情况中,女孩的情况要比男孩突出。这表明女孩在心理上、情感上和行为选择上更容易被他人影响。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幼儿举手心理大多集中在效仿他人、物质奖励和表现自己上,而取悦教师的心理出现频率相对较少。

从表现自己这一举手动机来看,男孩的举手比率远超女孩。也就是说,很多男孩希望通过举手这样一种方式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收获周围其他小朋友的关注;而女孩大多不希望自己过于与众不同,担心会因为举手却没有表达出正确的答案,进而获得不友好的评价。

从取悦教师这一举手动机来看,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数量都不多,相对而言,女孩比率要略微高于男孩。这说明一些女孩希望通过举手来得到教师的认可。

4.不同师幼关系下幼儿举手心理的表现。

通过观察和访谈发现,不同师幼关系幼儿在四种举手心理类型上所占的比率有所不同,结果见表5。

表5 不同师幼关系幼儿举手的不同表现(%)

通过以上数据可知:有良好师幼关系的幼儿,在四种心理表现上所占的比率相对较高;而师幼关系欠缺的幼儿,在四种心理表现上所占的比率相对较低。

观察发现,师幼关系好的幼儿,教师会较多关注他们的学习及生活,及时给予表扬与肯定,这样的幼儿更加自信,当教师提出问题时,他们都积极举手。同时,幼儿也会有取悦教师的心理,希望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与喜爱。相反,师幼关系较差的幼儿,教师会较少关注甚至忽视他们,这些幼儿常常认为教师不喜欢自己,于是很少为了表现自己或取悦教师而举手。

事情发生得毫无征兆,过马路前我先看了看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请注意。自从成了市民,我最眼晕的便是满大街的汽车,也格外遵守交通规则。绿灯亮了,我开始穿越马路,这时,意外发生了,一辆无牌照的桑塔那猛地加速冲了过来……

三、研究问题及有关建议

(一)举手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举手行为频率较低。

幼儿不爱举手的原因包括:胆小、性格内向而不愿举手;不爱思考、没听清楚问题或者注意力不集中而不愿举手;自己的答案被别人说出或者不愿与别人分享而不愿举手;举手时教师没叫自己而不再愿意举手;担心回答不正确被教师批评或不喜欢该教师而不愿举手。

2.回答问题正确率低。

通过观察发现,幼儿回答问题正确率低的原因有:情绪紧张、易激动,过于关注举手行为而遗忘答案。

3.举手回答问题时心理复杂。

通过观察及访谈发现,幼儿举手回答问题时心理复杂的原因可归纳为:成人给予的压力、幼儿的个性、社会因素等。

(二)研究建议

通过实地观察及访谈,发现幼儿在举手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培养幼儿举手观念。

幼儿的举手观念深刻影响着幼儿的举手行为。在幼儿教育中,成人要注意培养幼儿的举手观念,鼓励幼儿大胆举手。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移情训练、故事教育、生活教育等多种教育策略培养幼儿的举手观念,训练幼儿的举手行为。

2.强化幼儿举手行为。

幼儿的学习和活动都需要强化。幼儿的举手行为和其他行为一样,是可以通过强化而得到有效巩固和提高的。幼儿举手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倘若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这类幼儿在举手这一行为上就会比其他幼儿更自信。可见,成人要注意对幼儿举手行为进行强化。

在幼儿教育中,常用的强化技术主要有言语强化、非言语强化、活动强化等。在强化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强化物与幼儿兴趣之间的关系,一个幼儿感兴趣的强化物是幼儿习得良好行为的关键。教师对于幼儿举手行为的强化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如:对于第一次举手的幼儿,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鼓励;幼儿举手并回答正确时,教师要带动全班幼儿给予其精神鼓励;对于胆小的幼儿,教师不仅要鼓励幼儿举手的行为,还要对幼儿的回答给予言语上的肯定。

3.训练幼儿举手技能。

通过调查发现,一些幼儿本身有举手的意愿,但是由于不确定问题的答案或一些外界原因而没有做出举手的行为。因此,家长和教师应加强家校合作,创造适当的机会,培养幼儿的举手行为。长此以往,幼儿举手的行为增多了,回答问题的正确率也会随之提高。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5-6009(2019)40-0054-04

【作者简介】 刘静,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曲阳中心小学(江苏连云港,222000)教师,二级教师。

标签:;  ;  ;  ;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举手现象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