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田祥,李高勇
(凯里学院,贵州凯里 556011)
摘要: 社区是构成社会的基础单元,孵化社区社会组织,搭建社区自助互助平台,有利于增强社区凝聚力、提升居民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实现社区共同治理。然而,在孵化社区社会组织过程中却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以需求为导向,整合链接资源,正确定位各方角色,建立问题探讨机制,实现社区社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孵化;问题;对策
1 问题缘起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到,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也与人们所期望的“情感相依、守护相望、疾病相扶、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存在较大差距。当前,尤其是新发展起来的城市社区,居民彼此之间缺乏交流沟通的平台,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不强。此外,由于当下社区各主体发育不健全,无法满足居民的多元化、专业化、精细化的服务需求。
基于社区所面临的新问题,各地政府积极倡导、引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进驻社区,一方面为社区居民直接提供专业化服务,另一方面则是发挥其杠杆作用,致力于社区社会组织的孵化工作,挖掘、培养社区组织骨干,让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该文则是重点从社会工作者(简称社工)在孵化社区社会组织中遇到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从而更好地发挥社工的桥梁、纽带作用,共同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居民对更加美好生活的需求。
2 孵化社区社会组织存在的问题
2.1 孵化的各主体角色定位不清
在孵化社区社会组织的过程中,与之密切相关的主要有社工、社区组织骨干,以及社区居委会。在理想状态下,以上三方协同致力于社区组织的健康发展,然而在实践孵化过程中,由于各方主体角色定位不清,导致社区组织在曲折中前行。首先,对于社工而言,在组织孵化过程中,理论上扮演着倡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等角色,但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可能出现过度夸大自身工作的意义,认为自己是“当代雷锋”,常常因居民是否“感谢”自己的付出而影响心情。其次,对于组织骨干而言,有时容易情感化、情绪化,狭隘的只服务熟习人群的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组织的发展壮大,“无回报的助人” 角色则可能成为组织骨干逃避问题的借口。最后,对于政府而言,孵化组织的过程有时存在着非专业性角色指导,尤其是在实际跟进、落实、评估的环节中却缺乏对应的专业负责人;而对于社区居委会,有时并未将社工、社区组织骨干作为平等,相互合作的第三方看待,给予社工和社区组织骨干的理解与支持不足。
人——产品——环境3个因素共同构成了产品设计系统中的人机关系。小型专项农具的使用环境相对复杂,复杂的环境对于小型专项农具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提供条件;另一方面是构成限制。
因管桩内壁侧摩阻力难以测定分析,简化量化分析中多将此负摩阻力计入对桩端阻力的削弱影响,现行的水运行业规范《码头结构设计规范》及建筑行业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正是基于该简化逻辑,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并通过试桩资料统计分析,提出了开口钢管桩土塞效应系数 用以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2.2 问题探讨机制不健全
随着服务活动的开展,不同层面的问题随之凸显,如安全问题:在组织开展活动过程中,父母、社工、社区居委会领导都非常重视安全问题,但是也最担心安全问题。社工机构作为第三方非营利性公益平台,在承接的项目服务合同中不包括安全风险资金,因此社工机构对于安全问题只能是零容忍; 对于社区组织骨干而言,其自身作为社区居民中的一员,个人也无力承担安全责任风险资金;同时,社区居委会、政府则认为服务已经外包给第三方,那么出现安全责任就不应该再由自己承担。安全风险难免产生,但是却没有相应的安全责任机制,这无疑给每一名社工、社区组织骨干巨大的潜在压力。
2.3 活动经费筹集与支出不科学
针对组织开展活动存在的安全责任问题,一方面,社工及社区组织骨干每次在开展活动时可以做好具体的责任分工,告知服务对象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并且对户外活动购买意外保险,持续时间较长的寒暑假夏令营、 兴趣学习班等则可以和孩子的家长签订安全协议书。另一方面,安全责任机制的建立仍然少不了政府的支持,政府在购买服务的同时,建议可以将安全责任具体细化,用法律、制度将活动参与者、社工、政府等各方可能承担的责任风险明确划分,共同致力于建立一个有效的、完善的安全责任机制。
在社区建设过程中,政府作为“顶层设计者”,倡导、要求社区每年孵化一定数量的社区社会组织,促进社区自治建设; 社工中心则作为社区社会组织的孵化器、培育平台,社工作为组织培育的倡导者、支持者、合作伙伴;社区组织骨干作为社工重点培养对象,是组织的负责人。在实践服务过程中,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正确定位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3 孵化社区社会组织的对策、建议
第一,社工不是决策者。社工中心作为组织的孵化器,社工作为组织的引导者、协助者,不断挖掘组织成员的潜力,有意识地鼓励组织成员参与到组织建设的各个环节,让组织成员学会自我决策。第二,社工与政府在“博弈”中成长。在实践过程中,社工既要学会坚持自身专业服务理念,又要能够获得政府相关领导的支持、赞赏。第三,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利大于弊”。孵化社区社会组织,将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特长的居民组织起来,这有利于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提升社区凝聚力,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愿景。
3.1 正确认识政府、社工、社区组织骨干三者之间的关系
供水安全与防洪安全并列为两大主体性、基础性的水安全,是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等涉水安全不可分离的基础,是影响国家安全的支撑性因子,供水安全与否不仅关乎基本人权和社会公平,影响到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能力,同时也是衡量一个社会福利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因此保障供水安全成为世界各国治水实践的中心任务,供水安全战略作用示意见图1。
通过对社区社会组织孵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为社区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同时,结合作者自身孵化社区社会组织的实践经验及其理论探索,提出了以下几点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对策、建议。
式(12)和(13)中,α(ω)和k(ω)分别为频率衰减因子和波数,它们共同构成波传播系数β(ω)。β(ω)可写为[13]
3.2 建立有效孵化社区社会组织的问题探讨机制
一般在社区组织成立的初期阶段,活动经费主要由社工中心支出,但是随着组织发展壮大,开展活动越频繁,活动所需经费越多,而当前社工项目又过度依赖政府购买服务的有限资金,因此经费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在社区开展活动,部分组织骨干仍然有活动人数越多、活动奖品越多,则越成功的片面认识。此外,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社工中心作为公益组织平台,是否可以或者是否应该向居民收取部分活动经费,到目前为止,尚未有明文规定,这难免会被部分居民质问,社工自身也心存芥蒂。
3.3 充分发挥社工的资源整合、资源联动作用
在孵化社区社会组织过程中,我们通常将资源分成“人、财、物”三类,而社工的重要角色之一则是作为资源链接者、整合者。开展服务,问题常有,但从来都不缺少解决问题的方法,整合资源,发挥资源的联动作用,增进社区凝聚力,促进社区共同治理。首先,在资源链接过程中,我们应该明确已有资源和缺乏资源;其次,考虑如何链接,如何将链接到的资源和已有资源进行整合;最后,则是运用资源,让整合好的资源发挥最大价值。譬如,组织备案时要求有活动场地,则可以整合社工中心日常开展活动的场地; 组织开展活动缺乏资金时,则可以充分挖掘身边资源,获得社区内部赞助或是争取外部资金,使得活动最终顺利开展。此外,当组织发展壮大后,其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库,可以倡导组织成员作为志愿者,为社区作贡献。
3.4 以需求为导向,在服务过程中完善需求
孵化社区社会组织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则是正确而全面的了解、评估各方主体的“需求”,以需求为服务导向,并且在服务过程中不断更新、完善需求。从需求的不同主体来说,包括服务对象、社工中心、社工机构、政府,以及社工自身等需求,而在众多需求中,我们应当将服务对象的需求作为重中之重,社区孵化什么类型的组织,组织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活动的效果怎么样,这都与是否真实挖掘、了解了服务对象的需求息息相关。与此同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社工重视服务对象的需求,但又不仅仅依赖于服务对象的需求,需要我们综合考虑自身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从实际出发,综合评估需求的可行性、价值性等。此外,服务对象作为社会人,有时我们做的需求评估可能随着活动的深入、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这就需要社工及时发现,进而完善需求,实现最终目标。
3.5 努力实现社区社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在孵化社区社会组织的过程中,我们自始至终都应该清楚地明白组织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组织成员自治,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在服务社区的目标设定上,社工中心通常会设定三到五年或者十年的中长期服务规划,因此社工迟早都会退出社区,实现居民自治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我们不能因为组织的发展壮大,自治能力越来越强,逐渐脱离社工的管理而产生恐惧感,甚至是干涉、阻碍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这对于社区组织骨干而言,社工既要培养其开展活动的积极行、自主性,同时与需要组织骨干对组织章程、制度等文化建引起足够重视。此外,对于社区居委会,则应引导其转变观念,平等对待社工、社区组织骨干,为社区社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而共同努力。
4 结语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人民从物质生活的需求向更加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转变,而社区居民作为这一需求的具体受益者,必然少不了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不同主体的共同努力。社工作为其中的桥梁,社区社会组织作为社工孵化的服务载体,分析社区组织存在的问题,并尝试着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这有利于将服务可持续的传递到居民手中,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有情社区建设。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12.
[2] 杨贵华,王瑞华.社会工作与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J].科学社会主义,2010(2):114-117.
[3] 牛鲁彬.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由居民自治向社区自治转型的切入点[J].社团管理研究,2012(11):29-30.
中图分类号: D63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10(2019)08(b)-0184-02
基金项目: 凯里学院2017年度青年课题“社会工作在社区社会组织孵化过程中的实践研究——以凯里市未来城社区为例”(项目编号:S1723)。
作者简介: 田祥(1989-),男,土家族,贵州铜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社区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