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方言与中学语文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吴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海德格尔说过:“语言是人的家园。”语言是文化的心脏,它根植于一个民族的灵魂中。普通话是我们全民族的共同语言,语文教学应以普通话为教学语言,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吴方言是我们苏州人的生活语言,是我们最早接触和学习掌握的语言。如果在教学中利用好吴方言资源,能有效促进我们的语文教学。
一、吴方言有助于掌握音韵规律
比如音韵方面,吴语的一大特点在于保留了全部的浊音声母,具有七种到八种声调(上海最少,合并为5个,吴江最多,共有11个),保留了北方方言区所没有的入声。我们可以通过吴方言的经验,体会古代的“平上去入”四声。吴方言区分尖音和团音,比如“眼睛”的“睛”(tsin),“前面”的“前”(zie),“新鲜”的“鲜”(sie),都是用舌尖吐字的尖音。这是古代文字特有的音韵学现象,参照吴方言的语音元素,可以找到古代汉语的踪迹。另外,像“古无轻唇音”(中古的非系是从上古的帮系分化而来的,如中古的f、v轻唇音,在上古是没有的,要读成b、p、m)这样的重要规律,在吴方言中都可以找到例证。吴方言中的“孵(bwu)空调”的“孵”,f就不读f而读成b。另外,吴方言还保留了许多的入声字,像“落”“谷”“屋”等,朗朗上口,颇具古音。基于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尝试用我们自己的吴方言朗读部分古代诗词作品,像《滕王阁序》能够通过吴方言体会到音韵的和谐,《满江红·怒发冲冠》因为有了入声,更能体现慷慨的情感。大量古诗词用普通话读不出韵脚、韵律,而吴方言继承了传统汉语音韵,可以讲通诗词歌赋的韵脚。比如《感遇》:“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韵脚“洁”“节”“悦”“折”都是入声,吴方言保留了入声,而用普通话朗读则没有押韵的感觉。又如“远看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杜牧《山行》),在普通话中,“斜”与“家”韵腹不同,读起来不押韵,用吴方言读就没有这个困扰。
二、吴方言有助于记忆文言词语
在词汇上,古文中有很多生僻字现代汉语中已经无迹可寻,但实际上他们在我们今日的生活中还有着生命力。比如吴方言的闪电,我们叫“唿霰”(音同“豁显”),这在唐朝诗人顾况的《险竿歌》中早有记载:“忽雷掣断流星尾,矐睒划破蚩尤旗。”“矐睒”就是“唿霰”。
苏轼《留侯论》中有这样一句话:“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这句话的意思是:“秦王用刀锯、油锅对付天下的志士,那些住在家里平白无故被抓去杀头灭族的人,数也数不清。”“鼎”和“镬”的原意是古代两种烹饪器,这里引申为用鼎镬烹人。“镬”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几乎已经看不到了,而我们苏州人到今天还把厨房称之为灶镬间,“镬”用的就是它的原意,指一种烹饪器。把词语来源用方言的意思跟学生解释清楚了,不仅能加深印象,还能引起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吴方言保留了许多古词,有利于我们学习古文,积累素材。如“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史记·商君列传》)中的“期”,读为“jī”,“期年”就是一整年的意思。无独有偶,2010年苏州市的高三二模卷的文言文《李仕鲁传》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期年,治行闻。”其中的“期年”也是一整年的意思。苏州方言中,小孩子满一周岁称为“期岁”,也是一周岁的意思,读音同样为“jī”。如果借助对方言的理解,这个“期”的意思就不难推断出来。《史记·项羽本纪》有这样一个句子:“项王按剑而跽。”《说文解字》里的解释是:“跽,长跪也。从足,忌声。”吴方言中的“跪”就是“跽”。用方言来解释,学生很方便地掌握了这个实词的意义,可见方言在古汉语教学中若能触类旁通也有其积极作用。苏州人喜欢用“穷”来表达“非常,极”的意思,像“穷灵格”“穷有劲”。“穷”的这个意思,在古代作品中也能够找到,如三国韦曜《博弈论》:“废事弃业,忘寝与食,穷日尽明,继以脂烛。”这里的“穷”就是“穷尽”的意思。古代汉语中“汤”解释为“热水”,如《两小儿辩日》中“及其日中如探汤”的“汤”,是古今词义不同的一个典型。而我们的方言中,“汤婆子”的“汤”就是“热水”的意思。这个器物,在红楼梦中曾有过提及。《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胡庸医乱用虎狼药》中说到汤婆子:“袭人回家奔母丧,晴雯便忘了为宝玉暖被铺,说:‘终究暖和不成,我又想起来,汤婆子还没拿来呢。’”可见,利用吴方言的优势来指导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还能解释部分相关的文言实词,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三、吴方言可以纠正易错读音
利用方言可以纠正一些容易写错的字。像“即使”,普通话中,“即”和“既”发音相近,好多同学在作文中就会将“即使”写成“既使”。在吴方言中,“即”和“既”的读音声母就不同,“即”是尖音发音,利用方言的特点,我向学生指出,用吴方言分别发音,很快就能区分出来,后来学生就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又如“巷”是多音字,分别为“小巷”的“xiàng”,和“巷道”的“hàng”,学生对“hàng”这个读音很容易遗忘。而吴方言中的“巷”都读“hàng”,利用方言的规律,让学生记忆,很容易掌握。
又如我们在学习文言文时经常会遇到这个词语“吐蕃”,应该读成“tǔbō”,而不应该为“tǔfān”,这是因为当时朝廷令苏州的大语音学家陆德明以“吴音”来注释古经典文章。“吐蕃”,其实应该写作“大播”(藏王松赞干布就是这样自称自书的),“播”是藏民族的自豪称,“大”呢,就好像是“大明、大清”那样。苏州人读“大”为“度”(土、吐同音),所以称为吐蕃。
四、吴方言有助于理解特殊句式
在语法上,吴方言宾语前置的主谓谓语句占有相当的比重。当句中的主语是人称代词时,常会将受事宾语放到谓语之前,比如将“我吃过饭了”说成“我饭吃过了”,将“你给我张纸”说成“你拨张纸头我”。这些吴方言的句式和课本中的倒装句式相似,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苏轼),“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熟悉方言的句式对学生理解古代作品中的宾语前置也可以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五、吴方言有助于促进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以吴方言作品为例,可以了解到不同作家有着不同的语言风格。作家写作都有一套自己的个性语言,作家生长环境的方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写作。老舍的老北京味,沈从文的湘西风情,周瘦鹃的鸳鸯蝴蝶,还有张爱玲的上海腔都给他们各自的作品烙下了深深的地方特色的印记。方言的繁荣也能带来文化的繁荣。有人说过,《麦田守望者》这样的书,如果在中国找一位语言风格类似的作家来对应的话,这个人只能是王朔。作家的语言习惯会在作品中体现出来,最贴切的感觉可能只有说这口方言的人才可以体会出来。这也是为什么翻译过来的文学作品总不如原汁原味的阅读来得淋漓酣畅。就算是同一种语言,不同的方言间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张爱玲在把《海上花列传》改写成国语后,自己觉得不满意,她说:“把书中吴语翻译出来,像译成外文一样,难免有些失去语气的神韵。”吴方言这种美丽古雅的语言在不少文学作品中都能见到她的身影。明朝末年冯梦龙、凌蒙初的“三言二拍”,是我国短篇小说文人独立创作的开始,作品中就引用了大量的吴方言词汇。韩邦庆创作的长篇小说《海上花列传》全书大量对白都用苏州话,吴方言创作成为该书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