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输配电线路运行中,难免存在许多故障,所以必须切实加强对其的运维,并切实注重对其故障的排除,才能确保其安全高效的运行。因此本文主要就电力输配电线路的运维技术和排障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力输配电线路;运维技术;排障技术
引 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普遍对生活理念有了新的认识,人们的日常用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用电需求也越来越大,对电力企业供电线路的稳定性与供电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配电线路作为电力传输的主要介质,为保证居民的用电质量,减少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必须对配电线路在电力传输中所出现的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实现配电线路的高效运维管理。
1 输配电线路出现故障的原因
1.1 外力的破坏
由于外力因素导致输配电线路发生故障的情况时有发生,其根本原因在于输配电线路所处的环境、区域很容易受到外力的影响。①城市输配电线路中,很多输配电线路会架在道路的上方,而道路中发生交通事故的频率较大,对输配电线路造成一定影响,车辆不慎碰到电线杆使其倒塌而对电线造成影响,都能使电力运送中断。②随着城市步伐的加快,施工行为在城市中经常发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对杆塔的基础设施造成影响甚至破坏,使得电杆倒地、折断或者稳固性降低,对输配电线路产生不良影响;还有一些不法分子为了个人的私利,采取不正当手段盗取用电设施,使得输配电线路瘫痪。③在山区开发施工时会采取爆破的做法,由于其威力巨大,很有可能对一定范围内的输配电线路造成危害,使导线断裂。
1.2 输配电设备落后
由于现在用电量加大,电力在输送时压力很大,导致电力负荷系数大,对电力配送时的一些设备要求变得更高。而目前电力输配电设备存在很多问题,如电力输配电设备老旧而没有及时更换、电力输配电设备不完善。再加上长期的工作运行,工作人员又没有做到定期检查、维修、更换等工作。这些原因都能使供电质量变低,出现故障的几率变大,在电力输送时也可能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最终无法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生产需求。另外,安全隐患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排除,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也可能造成很大伤害。
1.3 自然灾害的破坏
自然灾害是人们无法控制的,所以它对输配电线路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工作人员如果没有做好及时的检修,输配电线路将会出现很多故障。比如在大风天气,暴露在空地的电线杆
受到大风阻力是比较大的,如果风达到一定程度,电线杆的稳固性也会因此受到影响;除此之外,如果在埋设电线杆时没有打好稳固的地基,大雨天气雨水会侵蚀地基,长期下去,电线杆很可能发生倒塌。如果相关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做到检查维修,在恶劣天气输配电线路将会受到很大影响。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自然灾害因素是雷击,尤其是在夏天,雷击导致的输配电线路故障时常发生。雷电的破坏能力巨大,在雷击过程中会产生非常大的热电效应。由于输配电线路的绝缘水平低下,防雷设施也配置不足,所以遭到雷击时输配电线路出现故障的几率特别大。
2 电力输配电线路的运维技术
2.1 强化日常巡视,做好基础工作
不断加大日常输配电线路巡视力度是确保线路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日常巡视工作内容较多主要包括:监察巡视、定期巡视、事故巡视、夜间巡视及特殊巡视等。根据实际情况的
不同采用巡视方式也不同。若是输配电线路处于气候环境恶劣地区,则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并做好重点维护。通过不断加大巡视检查力度,做到及时发现事故,认真研究分析事故出现原因,及时进行处理,并做好记录,以便为后续发生相同事故处理时提供便利。
2.2 不断完善检测,确保高效运行
为了确保输配电线路正常、安全、稳定运行,仅靠事后防治是不够的,还应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此最大限度避免输配电线路事故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不断完善输配电线路检测和维
修工作,电力企业应不断加大输配电线路及设备检测和维修力度,对导地线、线路接地、弱电线路、杆塔倾斜等方面进行仔细全面的检测。在输配电线路与设备检测和维修时,一般是带电进行作业,但是也难免会出现需要停电处理情况,所以,宜采用带电作业与停电作业相结合的检修方式。
2.3 强化问题处理,减少事故发生
加强输配电线路管理,重视设备故障问题处理工作,做到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做好记录,而后根据记录内容对设备故障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从而最大限度避免事故发生。电力企业应将以往设备故障情况进行统计,以便为后面设备检修工作提供指导和便利。
3 提升输配电线路的运维和管理质量的关键策略
3.1 建立健全的输配电网络管理的专业部门
提升输配电线路建设和运维质量、保障正常的输配电需要电力企业成立专门的运维管理部门,全面负责输配电线路的技术管理和设备检修工作,有效的提升输配电线路建设和
管理工作的质量,保证输配电管理工作高效而规范的运行。同时在运行维护管理部门下设专业输配电班组,主要负责对城镇和农村各地区的输配电网络进行专业的检测与故障抢修,
并对主要的输配电线路供电问题负责,通过多种技术和管理手段提升输配电线路建设工作的良性发展。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区域输配电设备不均匀造成的输配电事故发生率,保证供电问题在第一时间内得到解决,维护用户和企业的正常用电。
3.2 进行输配电设备的更新换代
进行输配电设备和电缆的更新换代对于提升架设和管理质量、维护电力资源的输送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级电力企业应该重点针对各地区输配电系统的建设现状进行电力设备的更新换代,设置专项资金用于购置必须的电缆线路和自动输配电系统等,提升整个电力系统的技术性和规范性。同时针对电力系统智能化建设方面的不足,应该大力引入先进的计算机智能控制系统,并针对当地输配电工作的发展现状开发专业的软件系统,当电力系统中出现输配电故障时可以自动发出警报并检测故障位置,通过视频显示系统将确切的故障信息显示给主管部门的相关人员,方便抢修人员及时制定修复方案,减少因输电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
3.3 加强线路之间的联络
受基层变电站站点布置的制约,很多区域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无法实现变电站的全面覆盖,使得供电线路的铺设范围和距离过大,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输配电线路的维护和运行难度,也不利于电力系统的长久发展。因此在对线路进行检修改造时对于具有联络条件的两条线路或是多条线路之间需要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并进一步实现输配电自动化。在联络关系完成后,需要根据实际负载情况对运行方式进行适时调整,保证各个输配电线路的实际负载功率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有效的减少因长时间超负荷负载造成的线路老化问题和安全事故。另外,当一条输配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可以利用与其相互关联的线路进行转供,从而保证企业和用户的正常用电,降低供电故障对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造成的影响。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日常输配电线路运行中存在诸多影响因素,所以为了更好地确保其得以安全高效的运行,工作人员必须在日常工作中加强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工作的开展,并采取针对性的维护措施,切实强化对其的运维和管理工作的开展,才能最大化的确保整个输配电线路得以安全高效的运行,最终确保电力服务水平得以提升和优化,并为此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宋光宇.日常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及维护措施[J].通讯世界,2014(15).
[2]黄 磊.浅谈日常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及维护措施[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10).
[3]陈嘉颖.浅析日常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及维护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5(11).
[4]肖 毅,黄欢腾.配电线路建设运维的思考和建议[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3).
论文作者:王明净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输配电论文; 线路论文; 故障论文; 电力论文; 设备论文; 高效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