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书写与跨文化心态透视——二十世纪末期海外华人非母语(英语)文学写作研究

身份书写与跨文化心态透视——二十世纪末期海外华人非母语(英语)文学写作研究

李思捷[1]2002年在《身份书写与跨文化心态透视》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分总论、分论和结论。总论(第一章和第二章)提纲挈领地说明本文总体学术意图、基本学术分析框架、研究方法论和现实语境;分论(第叁章至第五章)分别对当代海外华人英文文学创作中的复杂问题——中国形象书写、文化身份重写、个体命运转换、后殖民语境中的叙事模式等重要现象做出深度分析;结论(第六章)则提出自己的学术意见,评估海外华文文学英文写作的正负面效应,力求对当代比较文艺学的发展做出意义的新阐释和学理的新推进。 第一章“绪论”——海外华人英文写作的学科意识。强调研究的原初动机以及研究的方法论。不仅说明选择本论文题旨的学术意向,而且描绘出海外华人文学的特征及其学科定位意识,对论文的基本研究方法加以说明,注重将现代西方理论的重要方法论,运用于中国文学与海外文化碰撞和现代性冲突中的海外华人的非母语写作心态研究中。重视文学创作个案研究,注重理论框架下的文本研究,以使方法的多元性展示出文本解释的多元性和写作的多元性。 第二章,当代海外华人英文写作的语境与关键词。通过历史与逻辑展开的研究方式,透视海外华人现实生存的语境,进而对海外华人文学研究的新理论关键词(后殖民主义、全球化、本土化、文化中国、文化身份、母语与非母语写作、“看与被看”等)加以梳理。强调海外华人的非母语写作是遭遇现代性以后新出现的问题。 第叁章,中国形象书写与文化身份重写,进入海外华人作家小说文本分析,阐释两代华人移民的中国经验与历史叙事的意义,揭示两代人的对话与现代中国历史的内在血肉联系,从中西两种文化的冲突隔阂和心灵相通中,考察几代华人移民的中国经验与历史叙事中的记忆和反思,并通过两代人的对话展现现代中国历史中的民族创痛问题。 第四章,个体命运与中国形象书写。提示文革灾难与个体孤叶般的命运,分析作者以独特笔调所作的政治叙述,尝试从日常生活的叙事中看现代编年问题,分析几位女作家的世纪性命运。主要针对海外华人文学中的话语呈现方式以及他们所描述的基本价值取向做出分析。 第五章,后殖民语境中的叙事模式分析,主要分析内容:中国现代史中的家族和国家命运的纠缠,中西合壁中的“母亲”形象,新世界中的意识形态问题反省,父亲形象与中国家族权力分析,红色叙事与亲历文革专制主义,反省文革个体苫难与中国形象的重塑,海外华人与中国本土身份的差异性认识。对文本的细读,需要从文学的角度来分析后殖民语境中海外华人文学具有哪些文学类型。 第六多,分析海外华人文学的正负面问题。对海外华人文学的正负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对其批评中生发出来的问题进行问题史的清理,可以使今后文学的发展变得更加具有精神的自觉。

杜昆[2]2013年在《身份认同与后新时期知识分子小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0年代以降,随着社会、文化的深刻转型,知识分子的地位和角色问题日益突显出来,作为其表征,一方面,“知识分子是什么”、“知识分子何为”等问题一直是思想理论界的论争对象;另一方面,知识分子小说叙事呈现出非常繁盛的状态,并产生了较大的文学和社会影响。认同理论对这些问题和现象具有很强的阐释能力。本文围绕后新时期作家身份认同与知识分子小说叙事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个中心论题,分析作家的身份认同对小说叙事的主题、策略、文体、伦理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然后分析小说叙事对作家认同建构的作用和意义。导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缘起和意义、主要研究成果和现状、相关核心概念、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以及研究思路。第一章,根据后新时期作家的生存语境、思想资源、自我陈述及小说内容,把他们的身份认同划分为边缘认同、启蒙认同、文学认同和宗教认同,并且阐述这四种身份认同的基本内涵。第二章,分析后新时期知识分子小说的身份主题即中心话语。知识分子小说作家依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和身份认同,主要讲述了知识分子的启蒙身份的坚守与隐退、世俗身份的突显与迷障、审美身份的溃败与守持、宗教身份的诉求与偏执这四种身份话语。在书写知识分子主人公的各种身份抉择、身份困境的过程中,作家表达了对知识分子及其自身的审视和反思。第叁章,分析后新时期知识分子小说的叙事策略、叙事伦理和文体风格。疾病叙事是知识分子小说的一种重要却被轻视的叙事策略,疾病隐喻存在着“性别分工”,即男性知识分子的身心疾病常起因于政治和经济问题,而女性知识分子的疾病则往往与性别政治有关。小说的结尾失去了“希望原理”,这表明作家对于乌托邦精神的溃败和式微已经达成了一致,创作主体自身也普遍缺乏乌托邦精神。小说的文体总体上趋向于通俗化和娱乐化,新时期之初创造出来的“精英文体”至此已经衰败,但通过文人化、哲理化、跨文体等特征得以变异和发展。第四章,文学话语实践作为知识分子小说作家的存在方式与认同建构的重要方式,让创作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寻找到了意义感和归属感;同时,小说叙事也限定了作家话语实践的形式、方向和成效,使其文学认同与其它身份认同之间构成了悖论关系。小说家既需要向知识分子身份归位,又要坚守文学身份,以实现其现实诉求和审美诉求。结语,概述后新时期知识分子小说的意义和共有的叙事盲点,并指出本课题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 身份书写与跨文化心态透视[D]. 李思捷. 暨南大学. 2002

[2]. 身份认同与后新时期知识分子小说[D]. 杜昆. 南京师范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  

身份书写与跨文化心态透视——二十世纪末期海外华人非母语(英语)文学写作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