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榕湖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在建筑工程技术中,桩基的施工技术在建筑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就以实际工程为例,对桩基围护和地基加固中的导墙、灌注等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希望能为今后的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导墙;灌注;防护;
1 工程概况
本项工程位于泉州,建筑底层为3.9米全景式架空花园,享有3.5万平方米超大开阔水景中庭、1000多米河滨景观走廊、65亩西洋公园、15000平方米国际级全龄化泛会所以及泳池、国际双语幼儿园、儿童乐园等众多配套设施。
2 施工前期的部署工作
根据本工程图纸及现场实际情况及进度要求进行相应的施工布置如下:
(1)在施工各个生产设施的布置要满足多种条件及其因素.对施工的工作人员进行保护。开工前须进行施工人员技术与安全交底。各施工班组对每根桩的施工记录必须及时、完整。
(2)平整场地,修筑临时施工便道。施工场地必须平整压实,地耐力必须达到110kpa,如不能满足,须按规范要求垫以500mm厚的道渣;如桩机进场还出现沉陷现象,则需铺走道板;临时施工便道的修筑,必须满足进桩要求;
(3)原材料按计划提前进场,并应有产品合格证,原材料进场后均应按规范要求,做好材料复试,复试成果单未出来前该批材料不得投入生产,复试不合格不得使用;
(4)以要求高标准、高起点要求每一个施工项目。给班组人员在思想上给予重视.重视安全。为后续工作打好良好基础。
(5)在施工现场搭建的设备不得损坏测量网及其周围建筑。
(6)要建立有效的排水系统使其对日常的保护和维护作用.也是尽能的防止脏水对地面造成损坏,保持排水畅通。
(7)在工期保障方面,也要提前做出一些措施,以备意外情况出现:
1)在工程开工前必须制订出一套详细的施工顺序,保证各工序间的衔接,合理充分发挥。
2)需要运用相关知识进行计划安排.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如网络设计等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充分发挥比较分析计划。确保任务按时完成。
3)要做好防患措施如大自然带来危害风雨.雷暴等诸多因素合理安排工作进度。确保工期有质量的完成。
3 具体施工技术措施
3.1 导墙施工
采用倒“L”形结构钢筋混凝土导墙,在遇到建筑物基础情况时,根据使用深导墙结构形式。导墙底部必须入原状土的20cm以上为原则。两侧导墙之间以Φ10cm的圆木进行支撑,使导墙具有足够的刚度和较为良好的整体性,三轴槽壁加固完成后再做导墙。相关流程如下:
图1 导墙施工流程
(1)导墙施工时注意要点:在导墙施工全过程中,需要保持导墙内没有积水产生;在浅埋段注意导墙沉降;导的墙趾应插入未经扰动的原状土层内;导墙是否防止糟口坍塌;导墙立模结束时,测量位置的变化及影响。
(2)施工要求
内墙面与地墙纵轴线平行度误差为±10mm;内墙面与地墙纵轴线平行度误差为±10mm;导墙内墙面垂直度误差为5‰;导墙内墙面平整度为3mm;导墙顶面平整度为5mm。
3.2 灌注施工
(1)灌注施工流程
(2)灌注施工技术方法
①测量定位
各个控制点施工以旋挖钻为主,辅助冲击钻机进行施工,并选用粘土或优质泥浆护壁。测量定位点是对灌注施工的必要途径。
②钻机就位标准
图2 灌装施工流程
在钻机利于此地时就需要做好准备.立好钻架并将钻架调整好此刻的距离远近.开始启动机器将转盘吊起来并垫一个长方形木方于钻盘底端.并将钻机调整好对好需要钻的孔.开始安装钻盘,此刻的钻杆差小于2cm。
③清孔工艺
清孔工艺是为了钻扣桩工艺的重要的途径之一.钻孔在设计孔深度后.测试泥浆的指标数.如若发现超标等情况.则需要通过换浆调整.使标符合设计标准要求。然后将清底钻头放入清底口进行清底。清孔结束时.自行检查或于工程师检查进行钻孔测量.并且严禁采用加深钻扣的方法进行清孔。
④灌注水下混凝土
水下混凝土主要采用的技术是导管灌注法,水下混凝土灌注的技术要求有如下几点:第一批混凝土的数量必须要满足导管第一次埋置的深度和所需要的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在混凝土拌合物运的时,要对混凝土的均匀程度和塌落度等进行检查.若发现问题,就应当进行第二次拌和.如若发生第二次拌和还是不均匀的情况发生那么就不可以再次使用;在第一批混凝土拌和物下落后。此时混凝土应连续灌注;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的事潮汐地区和有承压力地下水地区应当保持孔内水头;在灌注过程中混凝土的导管埋设深度应当控制在2~6m;在灌注过程中。必须要经常性测探井孔内的混凝土的具体位置,如若有偏差要及时进行调整把导管埋深;为了防止钢筋笼上浮的情况发生。当灌注的混凝土顶面距离钢筋骨架底部1m左右时,必须要低于的灌注速度,然而当混凝土拌和物上升到骨架低口4m以上的时候,应立即提升导管.让其低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此刻即可恢复到正常的灌注速度;在灌注的桩顶标高应当要比设计高出1.0m,这样才可以保证混凝土强度。
(3)振动锤桩的过程
在工程施工中,振动锤桩是经常会使用到的,使用的频率特别地高振动锤桩振动沉管灌注桩就是利用振动锤桩这项技术,振动锤桩又称为激振器,在振动的过程中振动冲击锤将所需要的桩沉入土中.然后在灌注混凝土而成。灌注桩和锤击沉管灌注桩比较来看,他们更加适用于稍密及中密的沙土地基进行施工,这两种灌注振动的工艺是属于完全相同的,他们之前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前者是用振动锤沉木桩,然而后者则就是用振动带冲击的桩锤沉桩。这就是他们唯一的不同之处,振动灌注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说单打法,发插法等等方法。单打法是一般常用的沉管方法,也是用的比较多的一种方法。他是将桩管沉入到需要的要求的深度后,边灌注混凝土边拔管,最后成桩。然而反插法就是在拔管的过程中边振动不安拔管,如此反复并保持振动,才能直接将桩管全部拔出
4 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4.1 地下墙渗漏水
施工缝的渗漏水是非常常见的问题。在进行地下墙施工时,有时采用传统的接头管技术,液压抓斗在开挖紧靠墙体接头一侧的槽孔时,不可避免地会碰撞或啃坏墙体接头,使墙体接头凹凸不平;尽管在成槽后进行刷壁,但是在刷除墙体接头凸面上土碴泥皮的同时,也将泥浆搪进了接头的凹坑之中。因此,成墙之后,墙体接缝处的渗漏水现象仍然很常见。
地下墙渗漏水的解决措施:就是有效的去控制墙体出现的裂痕,然而无论是什么样子哪种结构都会受到外界自然条件的影响,这是很难去避免的事情出现也是很难避免裂痕裂缝的产生。故而对于这样的薄弱环节,在施工时就必须要加强管理措施尽可能的做到不让这种情况发生,同时也要在相关的技术上进行研究和探讨如何加强和改进这些薄弱的环节,如何去提高工艺,怎样才可以做到防止渗漏问题的出现。这些问题涉及到建筑和施工方等等各个环节。所以我们要提高施工方面设计及其内容。
4.2 土方开挖质量
(1)进行施工时.需要做好防缓措施如;需要安排相关人员进行维护及收到组织相关信息进行及时通知.并指导工作。
(2)在挖土过程中一定要却保完成此项任务的80百分比.并且开挖前的降水量必须达到要求。在挖的过程中内必须设有排水沟及其相关措施。
(3)施工前需要检查各个部门是否达到要求。
(4)在有施工部分需要有人工进行完成,则需要组织人工部门,在需要时进行维护。
(5)镐头机凿除高压旋喷加固部分时,地下连续墙边500mm范围内需人工采用空压机进行凿除,避免损坏连续墙。
(6)进行挖土施工时在场的测量人员应该具备随时配合挖土工作.进行监督及其管理。
(7)在土方开始进行挖掘时.周围环境不允许堆积杂物及其不相关事物
(8)挖土至基坑底部时,垫层随挖随浇。
(9)在雨季施工时,需要注意周围陡坡是否牢固。如若不是,应当及时施工进行处理。与此同时,也要防缓周围水堤地面积水流入其中。
5 结束语
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技术也在日益完善,但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继续研究解决。希望本文的分析和研究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侯洪涛,宿敏.地基与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3]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图解[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
[4]蔡赛杰.软土地基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115.
[5]潘昌荣.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要点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7):213-214.
论文作者:庄志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混凝土论文; 过程中论文; 导管论文; 渗漏水论文; 地基论文; 墙体论文; 桩基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