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我有话对你说
——写在《民主与法制》创刊40周年之际
赵天安
《民主与法制》创刊40周年了,作为40年的老读者,我说几句深埋心底的悄悄话。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我清楚地记得,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一个暑假,我参加上海市中学政治学科中心组学习期间,有一位上海市委宣传部领导来作当前形势报告。
休息期间,我走过讲台时,走得很慢,看到一叠杂志,放在最上面的是《民主与法制》。我问报告人:“同志,能让我翻一翻吗?”他很客气地对我说:“你翻吧!”于是,我就不客气地拿了一本翻了起来,那位领导见我对这本《民主与法制》爱不释手,主动提出送我一本,我激动得连声道谢。
我拿了《民主与法制》立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仔细翻看。于是,我荣幸地结交了还散发着油墨香的《民主与法制》创刊号。再看目录,我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似的,栏目新颖,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正是我们政治教师求之不得的学习资料。实践也表明,当我遇到困惑时,《民主与法制》给我提供了很多帮助。
学习班一结束,我回到学校再仔细研读《民主与法制》,深深地被她吸引:内容雅俗共赏,老少皆宜,文字质朴,语言活泼,更重要的是向天下读者打开了一扇关于民主与法制宣传教育的天窗。《民主与法制》于1979年8月1日应运而生,与新中国的法制建设同呼吸共成长。
王小东在致辞中表示,南宁市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展现南宁美丽形象的发力点。第十二届园博会成为南宁加强与中外城市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同时也为南宁增添了一张靓丽的名片,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生态财富。南宁将全力做好服务工作,共同把本届园博会办成引领城市绿色发展、展示城市建设成果、促进多元文化交融、服务百姓的国际园博盛会。
因为我是一名高中政治教师,又是学校法制宣教员,主要向学生宣传法律知识,让学生学法、知法、懂法、用法、守法、护法。而《民主与法制》就是我向学生宣教的“课本”,我从1986年的“一五”普法讲到今天的“七五”普法。
在文章中,我们提出了一个安全的、可扩展的电子数据存证系统,该系统采用数据与用户对应映射关系查找来确保对电子数据池的高效访问控制。我们设计了一个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证方案,允许数据用户/所有者在身份验证后,从电子存储库访问电子数据。数据存储主要进行分片冗余算法和分布式存储保证数据安全性,并且系统引入用户积分机制,保证系统负载均衡。验证和后续服务封闭在系统内部,写入区块并成为区块链的一部分。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数学学科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1].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能力,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质疑式教学模式也就应运而生.
几十年来,我运用《民主与法制》这本法制精品教材,收获多多。
我自己学习法律知识,也略有一些心得,曾有一些文章发表见刊,这些收获要归功于《民主与法制》潜移默化的教导和指引。
《民主与法制》创刊40年来,把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融为一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人。《民主与法制》确实是我们政治教师与法制宣传工作者的精品教材,是我们增长工作才干、提高法治素养的好帮手。难怪许多经常读《民主与法制》的人都深有体会地说:“一份《民主与法制》在手,法律法规都有,做好法制宣传不愁。”
除大屋顶外,斗拱的应用也不可忽视,在建筑抗震方面也发挥出了重要作用,我国古代建筑中斗拱的应用十分频繁,例如:山西大同华严寺,除主要殿堂幸存下来外,其他建筑都被破坏,这是由于主要殿堂内采用了斗拱这一施工工艺,甚至在强烈地震中都可发挥作用,如同一个“减震器”。在具体应用中通过各种构件的连接增强其整体性,在地震中可将地震力传递给其他柱子,从而为结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
退休后,我依然走在普法路上,负责组织浦东新区周浦镇图书馆老来客读书会、周市社区中心理论学习组及居民区学习小组。普法的同时,我把《民主与法制》上的内容传递给父老乡亲,他们学了就说:真好看、真有用、真解渴、真受教……
记得在全国第三个五年普法期间,《上海法治报》以“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用法”为题,面向全市中学生发起征文活动,刊发的30篇学生征文中,16篇都由我辅导学生撰写,最后4人获一等奖、7人获二等奖、5人获三等奖。
《民主与法制》自1979年8月1日创刊以来,40年间经历了从月刊到半月刊再到旬刊直到现在的周刊四步改变,每一次改变都见证了中国法治的进步。《民主与法制》出生上海,后迁居北京。无论她在哪里,40年来一直伴随在我身边。
临床护理带教是言传身教,因人施教,在提高护生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技术的同时,带教老师也要不断充实自己的内在理论,这样护生和带教老师才能一起提升专业素质。
《民主与法制》常放在我的书包里,跟我“南征北战”,办公室的老师“戏说”《民主与法制》是赵老师的“情人”。我补充说:是的,《民主与法制》是我一生普法路上陪伴我的法制教育“情人”。
《民主与法制》与我相依相伴40年,学习和运用其内容是我一生的精神享受。《民主与法制》像一位亲切和蔼的朋友,站在我身边,对我进行法律指导,与我交流分享心得,又助我提高,让我快乐。《民主与法制》这扇法制宣传教育的天窗,让我不会迷失方向;打开这扇窗,就能帮助我们升起前进的风帆;打开这扇窗,就能帮助我们站稳三尺讲台;打开这扇窗,就能让我结识许多专家同行。
我要对《民主与法制》说一句,由于你陪伴我身边40年,既是良师,又是益友,俗话说的好:“人世间最可宝贵的是友情。”我非常珍惜用40年时间构筑起的这段友情,愿《民主与法制》永远是我的知心好友!
最后,我希望《民主与法制》以更崭新的面貌赢得更多的读者;事业兴旺,美誉永存!
● 责任编辑:王涵
标签:《民主与法制》论文; 创刊论文; 中心组学习论文; 70年代论文; 政治学科论文; 上海市论文; 宣传部论文; 市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