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策略论文_徐宝锋

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策略论文_徐宝锋

徐宝锋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要:我国电力行业的改革正逐渐深入,应把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进一步完善,不断提高营销运营质量和水平。电力营销业务管理的信息化,不但是电力企业技术进步与创新的核心也是实现管理创新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只重视电力信息化的建设却不能充分利用好电力信息化管理这个平台,积极的推进电力营销工作的进度,提高电力营销管理的效率。

关键词: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策略分析

1 电力营销信息战略的要求

1.1 实现基础设施整合、信息资源整合和业务整合,聚合孤立与潜在的信息资源,形成知识凝聚效应。

1.2 实现公司战略资源的整合与增值,实现集团化运作,最终构建企业电子商务系统,完善升级营销管理信息系统。

1.3 实现管理流程和组织机构整合优化,以技术创新促进管理创新、机制创新,乃至文化创新。

2 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的系统建设

2.1 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

(1)系统功能划分。根据营销系统各项业务要求,系统功能可划分为:用电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包括核心业务模块、管理功能模块)和与其它系统的接口两部分,核心业务模块包括业扩管理、抄表管理、电量电费管理、收费与账务管理、计量管理、用电检查管理、系统维护管理子系统;管理功能模块是辅助决策等。系统接口包括银电联网、客服系统接口、财务系统接口、电能计量系统及各类电能采集装置的接口、OA接口、触摸屏查询等。

(2)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应有业扩报装、电费计算、档案管理、物资管理、资料管理等部分,实行数据集中管理,各供电营业站通过广电网络建立广域网实行数据共享。业扩流程纳入计算机管理并加以业扩监控,逐步达到单轨制无纸化流程。利用广电网络作为数据库通道建立公司与各供电营业站之间的物理连接,数据库服务器放置在公司大楼信息中心统一管理。数据库采用Oracle,系统开发工具采用Delphi。由于系统数据统一集中管理,能保证系统数据的唯一性、合法性、一致性,系统软件的升级只要将文件写入相应的数据表,操作员运行一下本地的自动更新程序即可。

(3)系统功能要求。

a在数据处理能力方面,要求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性能灵活(包括对历史数据的转储及处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可追忆性、可恢复性、可操作性、共享性和安全性,方便查询及分类统计。

b在报表功能方面,应能充分利用数据库信息按要求灵活生成各类统计报表,提供灵活的报表格式。

c在图形功能方面,应充分利用数据库信息进行动态分析,能以棒图、饼图和条形图、曲线等示之,并能按A4纸打印;图形要求美观、比例恰当、布局合理。在统计功能方面,对系统所要求的各类数据库进行一般性统计和按某种需求进行统计;统计可以由用户自定义;统计结果可以按自定义的格式用A4纸打印。

d在保密及授权方面,应具有良好的授权机制,访问权限具有足够的授权设置级别和严密的控制管理。

e在系统维护方面,要求方便、快捷、可靠、安全。

2.2 信息系统的后续管理和事故预防

(1)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运行后应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当前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各个环节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集思广益,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研究和判别,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立预警机制,提前防范风险,要落实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对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进行不间断跟踪和监控,以便及时发出风险预警。开展事故演练,提高应变能力,要适时开展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全公司性瘫痪、系统全公司性出错、电费被挪用划走等突发情况下的事故演练,提高抗风险能力。

3 电力信息化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3.1 完善营销信息化管理平台

当今,很多电力企业都建设电力营销信息化的平台,但是却忽略了对这个平台的后期管理和维护,以至于不能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电力营销信息平台打破供电公司的业务壁垒,促进了技术合作和资源共享,实现营销业务管理的标准化和统一化,把各地市公司的营销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不标注不统一的问题给解决了。但是实际的应用中,很多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存在很多漏洞,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系统不能及时维护,系统的安全性能较低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电力营销的工作进度,甚至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3.2 建立新型的管理体系

电力企业应尽快建立以市场为向导的新的营销管理体系,整合企业资源,把现有的营销模式逐步优化。为电力客户提供安全、经济、快捷、高效的服务,做好售前、售中、售后的服务,形成以客户需求为主导的电力营销管理体制。建立以市场为向导、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后盾,着力建设一个管理责任清晰、业务流畅、信息传递快捷、整体运作协调、业务人员专业水平高的新型管理模式。

3.3 提高电力服务的质量

提高电力服务的质量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客户需求管理,电力营销管理者应深入开展用电市场的调查,对供电区域内经济发展深入了解,分析电力供应的现状,对未来客户对电力的需求做出准确的预测。突出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电力服务质量。深入开展电力营销精细化管理,落实营销责任到位制度,夯实电力营销的基础工作。创新服务方式方法,开展客户对供电服务品质评价,强化监督机制,全面提升服务品质;(2)用电报装工作规范化管理,电力营销部门应强化对报装环节的时限考核。大力推行快捷方便的“一站式”客户用电报装服务的方式,不断扩充报装服务渠道(电话报装、网上报装,上门报装),为客户提供多渠道、多层次的优质快捷的服务方式。(3)是大力提倡电费储蓄、银行代收、推广“充值卡”电费缴纳、网上电费支付等缴费方式,缓解“缴费难”问题;(4)强化营销人员的业务能力,电力营销部门应不断提高专业管理人员和基层营销工作人员业务技能,打造一支专业的营销团队。不断加强人员的学习培训,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强化岗位技能的培训,以营销业务考核为重点,实施一定的奖励措施。电力营销人员还可以开展电能计量竞赛和优质服务竞赛项目,以来强化营销队伍内部的建设,提高了业务技能,促进营销员工队伍职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3.4 处理好公共关系

电力企业必须正确处理好与各部门以及客户的关系,以市场为导向,不断的加强与客户的交流沟通。建设落实“绩效管理、市场开拓、文化塑造”三大工程,谋篇布局,制定电力营销发展规划。敢于突破瓶颈,将电力企业资金向有负荷、有效益的用电客户和配网“卡脖子”的关键工程重点倾斜,不断扩大市场的容量。电力企业还应不断加强与当地政府的联系,做到与客户进行及时的沟通,用企业的优质服务,来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积极配合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为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做贡献。善于利用政府的效应,做好电能的替换工作,不断扩大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所占的比重。积极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为电力营销提供强有力的社会舆论氛围,树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

结语

总而言之,供电企业的发展在于营销信息化的改革和创新,改革的中心在于市场营销信息化的构建,营销工作是全体职工的共同任务,新的营销信息系统的功能将处于全国各行业领先水平,运行后将大大提高公司营销工作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减少工作流程和工作差错,避免电费风险,并对公司的经营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实现管理专业化、标准化、精益化。因此,凭借崭新的市场营销理论、切实可行的营销策略、无可挑剔的营销信息化系统,供电企业的营销市场一定会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卢永忠.试论如何实现我国电力营销信息化[J].科技资讯.2010(04).

[2]任世军.提高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的策略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3(32).

论文作者:徐宝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6

标签:;  ;  ;  ;  ;  ;  ;  ;  

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策略论文_徐宝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