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然的人化”到“人的自然化”
——生态美学视域下人的解放
徐紫薇 薛芳芳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10037)
摘要: 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观是具有生态审美意识的唯物实践观,强调实现人的解放,最终完成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发展进程。而这一无限的发展进程,其已有历史和未来的发展态势,在生态美学视角下便可做从“自然的人化”到“人的自然化”的动态的解读。
关键词: 自然的人化;人的自然化;生态美学;人的解放
一、前言
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观强调“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1的最终实现,结合马克思唯物实践观“具有浓郁生态审美意识”的特点,在生态美学视角下,以从“自然的人化”到“人的自然化”对人的解放所经历的不同的历史阶段和未来的发展态势进行动态解读是合理的。即在“人与自然统一的哲学维度”下,分析总结“自然对象的审美属性与人的审美能力交互作用”的历史阶段;针对现代社会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而形成的人与自然严重对立的社会问题,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建”;倡导未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最终完成“人与自然和谐平等、普遍共生”的真正意义上的人的解放。2
二、从“自然的人化”到“人的自然化”
1.“自然的人化”
“自然的人化” 是人类实践活动与自然的历史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对自然产生“被掌握了的规律性”,人逐渐开始“欣赏表面上似乎与人抗争的感性自然形式”从而产生美感愉快。3
评价分层是对前几项分层的递进,是对教学成果的反馈,同样需要横向、纵向结合。一方面,从评价内容来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成绩不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应从学生各个方面的表现给予其全面而中肯的评价,确保评价的多样化。另一方面,从学生个体来看,每个学生的进退步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其原来的基础而言的,因此评价标准必然不同,这个标准可以参考先前的目标分层,达到了就是进步。对于一个平时上课不作声的学生,这一节课能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即使他的答案不够尽善尽美,也已经是一种进步了。
(1)神秘恐惧的神化阶段
萧夫人伸出颤抖的手,她嘴唇哆嗦却没有发出声来,因为她知道只要她出声萧飞羽就会停下离去的脚步,可是……英雄泪从萧飞羽脸上滑落。“孩儿怀念母亲十八年的惦念,也怅然母亲十八从未走出安和庄大门,所以孩儿会为母亲而战。”余音还在,身影已消失书房之外。
在此过程中,青少年价值观与道德判断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出现攻击行为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与此同时,群体观与自我人际价值感之间的关系主要呈现负相关关系。主要是指越是认为自我观重要的个体,个体存在的人际价值感愈加淡薄,相反则反之。可以说,学校方面必须加强对青少年价值观与道德判断方面的教育能力,尽量规避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出现。为了进一步提升青少年价值观与道德判断能力,教师可以适当提升关于这方面的教育能力,确保青少年规范自身行为。
于此阶段,普遍向生而恶死的人开始感知到自然相对于人而愈发突出的隽永并深受吸引,逐渐将自然作为人寄托幸福生活和长生幻想的世界。例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桃花源最贴合渔人乃至渔人所代表的广大普通百姓的现实社会生活,但同时也是“生活或人力加工过或幻想加工过的自然”,桃花源中的居民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6显然是长生幻想。对比世外的朝代更替、白云苍狗,桃花源中长久的安和宁静更显其难能可贵,其最终的不可复得,揭示了人对人类社会失望后本能地向凌驾于人之上的自然寻求庇护却不能实现的现象,体现了人类社会和自然对人进行双重伤害而脆弱的个体无所归一的痛苦。
控制血糖。①饮食、运动治疗。根据孕周、体重和血糖指数计算患者每日所需摄入总量,合理搭配,保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摄入,满足孕妇及胎儿发育所需。根据孕妇身体适当进行有氧运动。②血糖监测。每周对空腹血糖、三餐后2 h血糖进行监测,如血糖控制较差,需给予胰岛素治疗。③胰岛素皮下注射,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糖控制水平对胰岛素用量进行调整至血糖达理想水平。
(2)自然成为人寄托幸福生活和长生幻想的世界阶段
(3)体悟本色自然阶段
1.陆贵山,周忠厚.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序14.
(4)征服宇宙怀抱宇宙的现代阶段
随着公众社会意识的加强,大众对企业的要求不再仅是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同时,还要求企业对社会有更大程度的贡献。如中化国际对当地动植物等环保领域的关注,以及他们对民生等方面的可持续支持。这些行为属于伦理层面和慈善层面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于国际化企业获得当地社区、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大众等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和支持,对当地社会环境的保护以及社会和谐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好的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履行能够进一步加强国际化企业在当地公众心中的品牌形象,对于企业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具有深远影响。
此阶段中,人超出地球自然发现了更广袤深邃的宇宙自然,并在构建更复杂的时间观、空间观的过程中,出于对恒久生命力的渴慕,开始接受、欣赏宇宙中的新的自然美形态,并尝试将人的心胸与宇宙相勾连。例如星际电影中,人对宇宙新自然的探索历程糅杂着上述三个阶段。宇宙自然形式或具象为对立于人的绝对异化存在,与人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或表征为更完善的社会制度、更发达的科学技术、更健康舒适的生活状态等,以此作为人寄托幸福生活和长生幻想的乌托邦;或以其本色美使人欣赏,进而对生死、时间等问题的观照突破孤立的“象”的局限,“取之象外”而进入对万物之始的“道”的观照,审美观照的实质落实于“把握事物的本体和生命”。9
2.“人的自然化”
《聊斋志异·鸽异》中痴迷驯鸽的张公子因为致使良鸽遭受烹炸之祸,而被神鸽剥夺驯鸽的资格,其本人亦是心灰意懒。自然生物之钟灵毓秀者俨然是人的生活寄托而不可辜负,人与自然之间所构建的亲密情感一旦切断,甚至会对人的精神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生活因为失去审美支柱而了无意趣,以至于人心甘情愿地主动进行自我惩罚。《聊斋志异》中更有对自然形式爱之愈盛,以至使其化而为人共结良缘的事例。而这些花妖狐鬼但凡化而为人,便不仅在美的形式上胜于人,在品行情操上更是愈为风雅晶莹。
(1)自然成为人和谐居处、旅游、观赏、享受生存的环境、对象
此层次中,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平等,相互依存,人将自然作为人所“安居乐业、休养生息的美好环境”11。例如,中国园林艺术的基本美学思想中最重要的“可望”,要求建筑本身不应被孤立起来欣赏,建筑中的人更不应被隔阂于四围的自然风景,而是应用借景、分景、隔景等手段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建筑之中的人与建筑之外的自然勾连交通。园林中一切亭台楼阁、回廊轩窗的存在,皆是为了达到“望”的要求,是为了人与自然无间断、无隔阂的共处,使人在欣赏自然的过程中,“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12人作为自然生态环链中的一部分,“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达成“自然的规律与人的规律的和谐统一”。13
2.13.曾繁仁.生态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序3-4、122.
此层次中,情感本体逐渐建立,人开始以“目的从属于规律的个体”14身份与自然进行直接交往,将山水花鸟作为可欣赏的美的客体,并且在欣赏其的形貌性情的过程中,产生情感上诸如可亲可爱一类的愉悦感、认同感。
于此阶段,人对其自身和自然缺乏认识而尚未掌握其规律性,因而产生将自然神化的文学作品以对自然进行解释。此文学作品大致可分为两类:反映人对自然的盲目崇拜类和反映人对自然的绝对敌对抗争类。前者充分展示了被人所神化的自然在人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绝对控制。例如,“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4,君王是自然借由人生出的自然神子,人仅是自然统治人类社会的媒介。后者则展示了人对自然的绝对抗争意识。例如,古希腊悲剧中的俄狄浦斯王之所以得以破解象征着自然奥秘的斯芬克斯之谜,打破自然的神秘不可知性,乃是因其作为弑父娶母者“打破最神圣的自然秩序”,而自然作为异化于人的不可协和者,当人试图掌握其规律性时“必身受自然的解体”。5
旅游类专业学生注重内在素质及外在形象的统一提升,但传统礼仪教学往往只注重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忽视了学生外在形体训练及形象气质的培养,缺乏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由于教学时间安排、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影响,多数院校对实训实践课重视不够,将大部分课时安排在理论教学上,实践教学课时少,且实践课内容不具实践性或者实践课内容与礼仪理论内容完全不匹配,有些院校甚至不开设实践课。作为旅游类专业的学生仅有理论缺少实践,无法体会作为一名服务者应有的姿态,很难培养自身的职业意识,容易造成学生“高分低能”。
人曾因要求理解自然而将人暂时独立于自然之外进行观照,而今,由于“自然的人化在某些方面已走入相当片面的‘极端’”,“人的自然化”被突出。此人对自然的复归的意义在于用“审美现代性解读启蒙现代性或科学现代性”。10
(3)天人合一
此层次中,人通过学习自然,使身心节律与自然节律相和合,实现生存之长久和生活之健康,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例如,《管子》四篇认为“气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和本体”,在天地之间流变产生各种具象的生命体,“宇宙的统一性乃在于物质性”。此处虽然没有对何所谓“气”进行科学的解释,然而自然的客观实在性已然体现,自然节律与人的身心节律的可和合性由此成立。现代愈发科学完备的体育运动体系,其使人健康的形而上基础可谓与此同源相生。15
三、结论
综上所述,生态美学视域下人的解放随着历史的发展,产生了“自然的人化”下的各个不同阶段,并且随之产生“人的自然化”作为相对于“自然的人化”的、历史过程的另一面,与“自然的人化”构成类似“双螺旋结构”一般的发展模式。
注释:
于此阶段,人开始欣赏自然表面上仿佛与人相抗争的形式,甚至进一步体悟到本我与自然形式所内涵的美的相似,乃至于萌发出种种艺术作品。自然以其本色的自身“作为人们赏心悦目、寄兴移情的对象”,成为人“抒发情感和充分感知的对象”。7例如晋人发现山水美,将自然从神秘恐怖的固有象征观念中解放出来,凝视与体悟自然本色的形貌、颜色、神态,进而由实入虚,“神超形越”以本我“虚灵的胸襟、玄学的意味体会自然”。此表象中无我,然而我之心灵胸襟,超入玄境,几与大荒同,人之起伏变化、姿态万千的情思,只一固定的物象轮廓远远不足以如量表出,唯有蕴藏万千的自然才足以表象人的心胸中蓬勃的灵感气韵。这正是中国古代诗画家其心灵的活跃与宇宙的创造相通的本质。8
(2)人与山水花鸟建立亲密感情甚至互为生活寄托
3.7.10.11.14.李泽厚.华夏美学·美学四讲[M].北京:三联书店,2015:295、298、410、300.
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9:12.
5.弗里德里希·尼采.悲剧的诞生[M].周国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59-60.
1.1.1 常年在外,新房建而不住。大量流入城镇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往往会将赚到的钱用于老家建新房。由于他们常年在外打拼,实际上能够居住在新房的时间短暂。在家中无老人和小孩留守的情况下,新房一年会空置10个月以上,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
6.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226.
8.1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252、7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抉择,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一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有什么新特色,这既是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重要的实践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理论体系的完善,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9.15.叶郎.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27-28、97-99.
作者简介: 徐紫薇(1995- ),女,汉族,江苏南京人,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广播电视研究生,研究广播电视学与美学的学科交叉。
标签:自然的人化论文; 人的自然化论文; 生态美学论文; 人的解放论文;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