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的扫盲教育_教育论文

发展中国家的扫盲教育_教育论文

发展中国家的扫盲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中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后,教育上的首要繁重任务便是开展扫盲教育。经过数十年来的努力,发展中国家在扫盲教育方面形成了以下一些经验和特点。

一、各国政府均以极大的热情致力于扫盲教育

自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以来,各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均强烈地感到:在整个非殖民化过程中,扫盲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许多发展中国家颁布扫盲教育法律,动员社会有关力量积极参与和开展全民性的扫盲教育。

例如,早在1979年尼加拉瓜人民革命胜利后,政府就十分重视扫盲教育,颁布了《扫盲教育法案》。该法案明确指出:“扫盲教育是为了实现社会民主化。扫盲教育可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以期弘扬民族文化、推动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为了加强扫盲教育的组织和领导,尼加拉瓜政府成立了各级扫盲协调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5万个扫盲工作队。全国扫盲协调委员会由政府的行政、教育、文化、军事、宗教和群众团体等部门所组成,负责制定全民扫盲教育的具体政策,领导全国扫盲教育工作。为进一步开展全民扫盲教育工作,尼加拉瓜政府规定1980年即革命胜利后的第一年为“扫盲年”,参加扫盲的群众极为广泛,不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到处可见识字学习的人们。

1990年,印度政府根据几十年来扫盲工作的经验,重新制定了一项庞大的扫盲教育计划,计划规定到2001年把文盲率降至5%以下。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印度政府已拨出55亿卢比的扫盲教育专款,并充分利用大众宣传媒介,宣传和交流民众参与扫盲教育的意义,促进非政府机构投入扫盲教育,从而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全民性扫盲运动。目前,印度为确保此扫盲计划的实施,成立了国家级扫盲教育委员会,已在15个邦建立起地方政府的扫盲教育机构,同时还任命国家和地方各级扫盲督学工作人员;建立了95000个成人识字中心,组织了近50万个扫盲工作组在全国各地从事扫盲教育。

二、创造适合本国国情的扫盲教育办法

许多发展中国家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注重结合本国国情,在扫盲教育实践中创造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收到了积极的效果。诸如:哥伦比亚普及农村小学教育的“新学校计划”;厄瓜多尔规定具有学士学位以上的学生用6个月时间参加全国扫盲教育的实践;巴基斯坦在清真寺为妇女和女童进行扫盲;沙特阿拉伯对游牧民族开设“流动学校”;一些非洲国家以提供食品来提高学生的入学率等方法,业已引起国际教育界的关注。

值得特别提及的是泰国和坦桑尼亚两国颇具民族特色的扫盲教育办法。泰国在全民性扫盲运动中,重视将扫盲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各项具体目标密切结合起来。

进入90年代以来,泰国在全国乡村开展了名为“绿色革命”的社会发展运动,扫盲教育被列为包括农业生产和经济在内的农村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扫盲教育便与各地农民学脱贫技术相结合,在组织农民学文化的同时,学些实用技术,这是启发农民学习兴趣,调动文盲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近些年来,坦桑尼亚教育部发起了一系列像“识字的人都来教,不识字的人都来学”、“先富脑袋后富口袋”、“知识即财富”等具有主题意义的扫盲活动,进而强化了全民的扫盲意识,吸引了广大成人参加社区扫盲识字活动。目前,成人识字班已在坦桑尼亚迅速普及,除识字外其讲课主要内容有:公民常识、耕作技术、兽医知识、工艺制作、妇幼保健等。力求把识字和成人的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结合,使扫盲教育更具情趣、更加生活化。由于坦桑尼亚的扫盲教育办法得当,坦桑尼亚成为今天非洲地区文盲率最低的国家。

三、重视培养扫盲师资力量

发展中国家在开展大规模的扫盲教育中均十分重视对扫盲师资的培训。例如,巴基斯坦政府组织动员了工会、妇女和青年组织中的有文化的大批成员,对他们进行短期培训之后,便派到基层去从事扫盲工作。此外,巴基斯坦各级各类学校的师生在扫盲教育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巴基斯坦培训扫盲教师的另一途径是:受训者(各级各类学校的师生)以80人为单位,教师占三分之一,学生占三分之二,接受为期20天的课程、教法集训。然后由这80人去训练640人,再由640人去训练5120人。照些类推近些年来用这种方法巴基斯坦共培训了50余万名扫盲的师资力量。为保证扫盲教育质量,政府还给教师提供进修与提高的机会,如组织他们参加有丰富经验教师的专题报告会和研讨会,不定期地进行现场观摩教学,国家广播电视中设有定期的扫盲教育节目等,这些都有效地提高了教师水平。

缅甸、泰国、埃及、利比亚、巴西、哥伦比亚等一些国家都是充分利用大中院校的教师和学生作为扫盲教育的师资,对他们进行短期的培训,进而解决了扫盲教育所必需的庞大的师资力量问题。

标签:;  

发展中国家的扫盲教育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