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中的一个新问题--论按生产要素分配_收入分配论文

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中的一个新问题--论按生产要素分配_收入分配论文

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一个新问题——论按生产要素分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问题论文,收入分配论文,生产要素论文,分配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分配问题历来在经济理论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分配在经济理论中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揭示一定社会制度下各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更主要的是它反映出这种利益关系背后的各种决定因素。

社会主义传统的分配方式是在按劳分配理论指导下,不论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把按劳分配作为主要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来加以认识,并与公有制、计划经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调控社会经济生活诸方面的运行。正是在这种所谓的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三位一体公式”的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传统思维定势下,从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完成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基本上是否定按劳分配以外其它分配关系存在的合法性。同时在按劳分配这种分配实践中,可以说仅是名义上的按劳分配,实际上执行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实践中的按劳分配变成了“大锅饭”的代名词。由此产生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最能体现公平的应是“按劳分配”,最不能体现公平的也是“按劳分配”的困惑现象。从分配对生产的反作用上,严重束缚了生产者积极性发挥和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其表现是多方面的,教训是深刻的。

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我们在对以往的分配问题重新审视和反思中。在思想理论上逐步清算了教条主义,重扬实事求是的旗帜,依据现实的基本国情对收入分配政策作了根本性的调整。突出地表现为:一方面,由压抑消费政策转变为富民政策,通过多种手段和措施完善社会分配机制,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例如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企业分配制度改革,强化工资分配约束机制,调节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通过调整农副产品价格等项改革,调节城市和乡村之间、工人和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通过强化对个人收入的税收征管,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等。另一方面在分配制度的改革完善上,从过去只讲按劳分配到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政策,再到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又将其完善为“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党的十五大又进一步重申在坚持这种分配制度的同时,提出了如何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观点。应该承认我国在分配制度与分配方式认识上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有理论界的同志坚持不懈探讨研究的作用,但更为重要的是改革实践的发展为新的理论观点产生提供了坚实的实践渊源。事实上,在理论界还在传统的按劳分配理论框框中争来争去时候,实践却早已突破了与改革开放实际需要不相适应的教条主义理论观点束缚,既大胆地创新按劳分配理论,又积极地探索新的多种分配方式。党的十五大之所以提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观点,就是对实践中产生,并得到检验的一种理论上的升华。

二、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按生产要素分配

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由于收入分配与经济体制的内在联系,必然构成不同收入分配机制和表现出不同的要求及特征。

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研究探讨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问题的重点在于:一是收入分配的社会主义性质,即如何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格局及相互关系,侧重于市场经济下如何真正体现按劳分配的基本要求。二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收入分配实现的途径和运作机制,着重研究收入分配与各生产要素投入之间的关系,收入分配量的标准确定。三是从我国基本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在收入分配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收入差别的社会现象,侧重解决收入分配不均有其客观必然性,又不能放任收入差距的不合理扩大,而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不必要震荡和负面影响。十五大报告根据市场经济现实发展实际状况,提出了在收入分配上要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正是体现了解决现阶段的收入分配中上述三个基本问题的实事求是精神实质。

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确立,既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客观要求,也是市场经济体制内存在的一种分配方式。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明显的区别在于,它是通过市场竞争性的价格机制来实现资源配置的。所依存的最基本前提是一切产品,特别是参与产品生产过程的各种生产要素都必须是商品,并以存在的这些要素所有权为前提。否则也就不存在相应的比较完善市场和市场机制。生产要素作为商品的事实,要求对他们的使用从所有权的角度,必须向其所有者支付相应费用。生产要素这种参与分配经济行为的发生,就是取决于资源主要由市场配置这种特定的经济运行方式。在这样的市场机制下,资源的分配和配置要求收入分配必须与其相统一。

在由市场机制决定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下,可以较明确地对市场主体利益分配关系进行相应的调节。因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一切生产要素及其产权都将成为商品,并表现在市场经济体系之中。在这样的经济关系下,首先,产权关系是物质利益分配关系基础,明确的产权关系就决定了物质利益以何种形式分配给谁。其次,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市场权益主体都要在平等和公平竞争下来维护自身权益并谋求其利益最大化。但由于市场机制的综合作用结果。所有包含各生产要素在内形成的商品价格,并不由任何一个单个市场主体决定。市场供求和竞争机制决定的商品市场价格,也就是各权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比例,各生产要素提供者按照各自产权及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贡献率。获取各自应得到的收入(如利息率、工资率、利润率、地租等)。这显然是市场按效率分配原则的体现。再次,当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商品价格发生变动并进而明显影响到市场各权益主体利益时,各权益主体必然主动调整自己生产要素的投入流向。在生产要素重新配置过程中,进而调节收入分配利益比例关系。

这种以生产要素的贡献为基础参与收入分配,正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体现,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分配方式,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有力杠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既是无法否认的事实,也是我们当前研究收入分配的一个新课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坚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着重研究按生产要素分配这种分配方式,并不是要以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取代按劳分配。按劳分配为主意味着单一按劳分配方式的改变,从我国现实的收入分配状况来讲,多种分配方式中所通用的分配原则,基本上可以用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加以概括。因为从理论上讲,按劳分配应该是最能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的一种分配方式,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坚持的体现社会制度性质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承认人们之间劳动能力差别,按能力和贡献大小进行分配,承认由此形成收入差别是公正平等的,这也是市场经济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的客观要求。而按生产要素分配所体现的实质内容。应该说与按劳分配原则并不相悖。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共同体现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分配制度内涵。

三、按生产要素分配在实践中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实践的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实践运动。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观点确立及在实践中的发展,从分配如何促进生产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上,必然将产生积极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关键是要发展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各种生产要素市场,这就不可避免地要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没有按生产要素分配就不会有真正的市场机制。

应当看到并承认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中,生产要素的各种市场发育与消费品市场相比,在发展中存在相当的距离。其中影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否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不能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

第二,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与完善。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影响生产。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必然会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与分配方式的多元化。在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和所有制实现形式中,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的推行并在实践中的发展,其关键就在于,它是一种所有制产权投资主体多元组合和多种分配方式相结合的市场经济实体。特别是在产权清晰界定的前提下,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会进一步从分配角度促进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与完善,并在实践中使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的结构更加合理化、多样化。

第三,有利于促进企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在市场经济下按生产要素分配实质内容是分配关系市场化,量化标准由市场决定。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各种生产要素主要在企业中进行合理配置,其生产要素综合作用的产品成果要得到市场的认可。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产生相应的效益,以至于进行按生产要素贡献进行分配。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起作用的过程,就是诱使生产要素所有者把生产要素投到效益多,并根据市场中的要素价格实施资源的合理配置,以使各要素的边际产出与边际效益相等。由此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即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配置是否合理、优化,对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及生产要素所有者在分配的所得份额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从权益主体的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来讲,必须努力实现适应市场要求的生产要素最佳配置,为企业竞争和盈利创造有利的条件。

第四,有利于加快党的富民政策实施步伐。实现共同富裕,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作为解放思想,激发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的一大分配政策提出来的。但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前进道路中,人的禀赋不同,有的人拥有劳动能力,有的人拥有资本,有的人拥有技术,有的人拥有经营管理的才能。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和实践,恰恰给了不同禀赋的人提供了各种合法致富的机会与途径。在市场经济下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既可以取得按劳分配的收入,也可以通过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取得其他各种收入。分配方式和收入来源日益呈现出的多样化趋势,无疑会在某种程度上加快共同富裕实现进程。

当然,还应认识到不容忽视的另一个方面问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中,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每个人生产要素占有上的不公平和表现出不同差异的事实,会在按生产要素分配上带来各种分配上新的不公平现象,也可能因按生产要素分配会更加突出地加剧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这是如何通过有力的综合配置措施加以调节和控制的问题,而不能因为这种按生产要素分配可能或已经产生出的某些负面影响,而否定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积极作用。

标签:;  ;  ;  ;  ;  

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中的一个新问题--论按生产要素分配_收入分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