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生存在的哲学意蕴和哲学塑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哲学论文,意蕴论文,人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文章从哲学与人生存在的关系角度,着重探讨了人类生存的哲学精神本性以及对于人生存在自觉进行哲学塑造的问题。论述了哲学对于建构人的精神家园,挺立精神自我,塑造理性批判能力,正确成就人生之道的重要意义。指出哲学世界的培育,是文明进步积极向上的精神内驱力。
关键词 哲学 人生 文明 精神 理性
目前,无论是社会还是校园,追求功用,推崇实效,似已成为一股潮流。在这种冲击波下,一向崇高的哲学由于远离“实用”而日益受到世人和大学生的冷淡,这使得哲学教育也陷入了某种困境。哲学所面临的困境正从深层显示着现代文明和现代人生的困境。人类的存在、人生的底蕴并非只凭外物所能充满,人类的文明也决不仅仅限于物质经济的发达,人类还有着更高的追求旨趣。因此,一个人或者一个时代,如果过分片面地坚执外在世界,一味地着眼于追求当下的实效,则不免会迷失了自身,失却了生存的内在根本,而这正是隐藏在当代人生活中的严重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必须超越,然而离开哲学之途,则难以超拔。如此,哲学的存在与教育对于当代人生有着无可替代的意义。
一、哲学的形而上追求体现着人类对精神家园的追求本性
人类的哲学追求开始于对世界的“本体”,即形而上存在者的追问,这也就是所谓哲学的“本体论追问”。面对宇宙人生万象,人们感到惊异和困惑,不禁产生了世界统一性问题——本体论问题的形而上学追问,由之溯本追源,穷究下去,于是有了哲学。哲学就是对智慧的热爱和追求,就是对“为什么”的无穷无尽的解答尝试。西方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本原”,这个命题在今天看来是如此简单,但它却向人们昭示了哲学追求的实质性意义:宇宙自然本身究竟是什么,并不象它直接呈现给我们感官的那样,其根据或决定者在于它们蕴含的那个不可见的,只能用思维把握的,然而对人来说却有真实意义的本体世界。可见,哲学本体论是以追寻世界的基础和本根为目标的,这种追寻正体现了哲学特有的“形而上本性”或“寻根意识”。中国传统哲学虽未直接提出本体概念,却也有着独特的“本体论承诺”,如中国哲学致力于确立人自身的“终极关怀”就表现了这种寻根意识。
哲学的这种寻根意识或形而上本性植根于人生存在的底层。在这个变动不居的世界上,人必须有一个安身立命之地,生活在一个和谐统一,充满意义的世界之中。在每个人的生命存在里,都蕴含着某种超越有限和暂时,趋向无限和永恒的冲动和追求。这种对统一和无限的追求正是人类对精神家园的追求,其实质则是对人生意义和人生归宿的追求,而哲学本体论的形而上追求就是这种追求的理论表达。因此,一旦人们的生活丧失了哲学追求的意谓,那么,便会产生危机感,无意义的否定感,失去归宿感。这样,人在世界上即使拥有一切,也会由于失去了精神家园,而感到无家可归,找寻不到安身立命之所。
伴随着凯歌行进的现代化过程,人类的精神家园,人生的意义和归宿问题显得日益突出。在物质发达的西方,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深切地感受到了科学和工业文明的力量。它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成就,但另一方面,这巨大的物质成就并没有给人类对于意义世界的渴望与追求带来普遍乐观的结果,相反,却造成难以遏制的异化及现代人生活中的价值失落。在机器与商品的迅猛扩展中,人自身的位置究竟何在?人的精神家园、心灵的归宿又到哪里寻找?人生的意义和尊严又在何方?作为理性主体,作为价值动物,人总是在不断地追寻着存在的意义,并企望实现自身的价值。这一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谓的人生存在问题,不仅不能通过物质和科学而解决,相反却随之变得越来越尖锐。对此,席勒曾指出,现代人置身于工业文明的中心的同时,却失去了自身的归属性。帕斯卡尔针对现代人生活的局限,也试图通过确立美好的情感与爱心,为有限的生命寻找永恒的归依。德国浪漫派诗化哲学,则主张用理想世界设定现实世界,为人生存在寻找出意义,创造出精神的家园,这都反映出对意义世界或精神家园的追求,即哲学追求乃是人类生活的本性需要,也只有蕴含着人们对世界的统一和意义的美好向往的哲学,才最能够满足这种发自内心的对世界和自身的超越性需要。
前几年大学校园里出现的“寻找精神家园”的热烈讨论也是以哲学的形而上追求为内在根据的。在变革的时代里,旧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的崩溃,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的不规范化,使人们一度陷入无所执著的“精神危机”,究其实质,正是生活世界统一性的迷失和精神家园的沉落,即人生存在的哲学形而上意义没有了,于是,人变得象游子一样无处存身。因此,在敏感的大学生中间便开始了精神家园的寻找。这种寻找在今天看来显得更加必要。这说明,在哲学似乎已不为人所需要的背后,却潜存着深深的哲学困乏。哲学的追求是人类的本性,哲学的否定将导致人生和文明的存在与发展失去精神源泉。由此可见,无论是个人还是时代的生活不能没有哲学的内涵,而今日的哲学也应该实现这种功能,也只有实现这种功能,哲学才能获得自己的生命。
二、过一种有理想、有道德、有尊严的生活体现着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就曾告诫人们,要象人一样,而不是象畜牲一样地活着。在茫茫宇宙之中,人是最为独特的存在,这种独特就在于人有一个其它任何动物都无法与之比拟的精神世界。人是两个世界的公民。一方面,人生活在物质需要的现实世界中,另一方面,人又生活在精神追求的理想世界里。应该说,追求理想的精神生活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人类生存的最高旨趣。在感性欲求的层面上,人与动物很少有本质区别。伴随物质文明而来的人的感性欲求的扩展,无非是饮食男女等原始欲求的延伸。如果仅仅停留于这些领域,那么,人只能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存在,而无内在潜能和价值可言。如果人仅仅生存于物欲的支配之下,则自身无异于工具或奴隶。孔子讲“有志于道”,“君子不器”,庄子说“沉于物,溺于德”,都是要人精神挺立,成为主体,自己支配自己,不要被工具化,不要成为种种贪欲,如金钱欲、私欲、物欲的奴隶。康德提出“人是目的”,也有此意。只有这样,人才能实现自身的尊严,才能成为主人和目的,才能有高尚的德性和健全的生活。
在科学和文明高度发展,物质财富得到极大充实和提高的今天,人的精神追求、理想和价值问题就更加凸现出来。目前物质享受高于一切,金钱和财富是人生价值的衡量尺度,道德淡漠,理想沉沦,物欲膨胀,已成为许多人的观念和生活态度,由此导致物质感官世界的强化和精神道德世界的弱化,不免使人生文明陷于困境。大学课堂上,学生们也普遍对能够带来实效和功用、物质和金钱的课程兴趣浓厚,而对专注于塑造人的精神世界、思维世界、道德世界的课程相对淡漠,这也从一定方面反映出当代人生活的追求取向。卢梭曾面对西方社会一方面是巨大的物质成就和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是精神的空虚和道德的堕落,尖锐指出,如果丰富的物质伴随着人性的丧失,如果人的世界充满了财物,而唯独人的心灵、人的德性、人的情操失落了,那么,这不是人类的幸福,而是人类的悲哀和没落。德国浪漫派由此也提出,要用诗意的、超验的、理想的感觉,而不是功利的,世俗的感觉把握世界。他们都反对人的生活世界的轻狂和功利态度,疾呼道德纯洁、心灵高尚和情感升华。马克思也曾尖锐批判资本主义世界人的生活的片面化和异化,把自由自觉和全面发展看做人的美好目标。这都说明,人生存在决不只是一个物质肉体的存在和满足问题,更是一个精神道德的存在和实现问题。后者不解决,人即使坐在豪华的轿车和富丽的宫殿之内,也与动物的生活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作为有精神、有灵性的人,只有在属人的生活中,即有理想、有道德、有尊严的生活中,才能实现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人类的文明只有不仅是物质的,而且是精神的,也才是健全的。
哲学的世界展现着人之为人的本性,哲学的追求是人类精神追求的结晶,也是活在文明中的灵魂。因此,必须对人的世界进行哲学的塑造,它可以洗炼人的精神品格,升华人的精神境界,使人的物欲得到理性的控制,使人在声色货利的骚动中“有志于道”,建立理想的内在根据,坚持高洁的人生取向,拒斥世俗同化,不断超越自我,净化和提升内在的世界,实现一种富有意义的理想人生,这也是人类生存的最高旨趣。
三、以哲学超越常识,以理性指导行动,使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
完成一种理想的人生,需要精神世界的挺立。精神世界不仅是一个包含着情感、理想、德性等等的心灵世界,而且是一个充满着分析精神和批判精神的理性思维世界。没有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判断,只凭直觉和美好的情感而行动,这对于健全理想的人生完成是不够的。苏格拉底早就告诫人们,一种未经思考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一个人如果只是浑浑噩噩的活着,便迷失了自己。一个只知按照给定的程序和指令生活的人,也不是清醒着的人。作为有理性的人,应该不断地从日常生活中超拔出来,反思生活,反思自己,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如此的根据和意义,从而成为自己的主人。哲学正是这种理性的化身。哲学家们构造一种新的思想体系,就是在尝试着一种新的价值尺度,体验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进行着一次新的自我意识,因此,哲学就是理性对常识生活的不断突破。
但是,在实际中人们大多都是按照常识来生活的,用一些习以为常的信条充当确定无移的行动指南。如果加以反思的话,就知道,常识不一定是可靠的,有的甚至建立在一些完全错误的假设之上。比如,中世纪的禁欲说是人们的普遍熟知的常识,并据此而行动。然而这一常识却是建立在错误的假设——原罪说之上的。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违背上帝禁令,偷吃了智慧果,被驱出了伊甸园,这就是人类的“原罪”,其后世子孙永远背负着这一原罪。要赎罪,须禁欲。因此中世纪的欧洲人便过着禁欲主义的生活。但是,作为常识的禁欲说这一生活的指南,其根据恰恰是不可靠的。然而,在普通人的精神生活中,常识往往成为思维的盲区。当常识渐渐占据人们的心灵,并内化为人们心中不可动摇的精神权威后,它就获得了不受思维审视的豁免权。这时,常识不再是人们思考的对象,而成了人们思考的支点。[(1)]问题是,健康的常识能指引人们走向光明,而谬见则窒息人们的思想,诱导人们陷入黑暗。由于常识大多是人们熟知的,而熟知的东西更加潜伏着危险,因为人们过分信赖它。黑格尔说得好,“熟知并非真知”。历史一再启示我们,人类思想的任何进步都是在突破常识中实现的,如哥白尼的“日心说”相对于托勒密的“地心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首要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相对于“阶级斗争为纲”等等。那么,怎样才能在常识生活中获得一种超越的精神和能力呢?唯有哲学一途。黑格尔说过:“每一个哲学家都是超过健全常识的;因为所谓健全的常识并不是哲学——常常是很不健全的。”[(2)]在常识的范围内,人们的思维方式往往是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的,哲学高于常识的地方就在于,它用怀疑和批判的目光,洞穿了常识中的壁障,使一切流动起来,变得亦此亦彼。因此,确立哲学的理性精神和辩证的思维方式,将使人敏思锐目,不断摆脱蒙昧无知,走向精神自觉。既不墨守成规,也不随波逐流,而是要在精神上独立不倚的站立起来,运用理性精神或批判精神思考和审视生活和自身,决不精神瘫痪。在目前改革的时代,面对五光十色的现实生活,万花筒般的思想观念,如果没有哲学的批判精神和超越精神,是很难驾驭和挺立自身的。因此,只有按照哲学理性的指引,才能免于沉沦,自觉行动,自己主宰自己;才能越出常识生活的局限,完成健全理想的人生。
由此可知,学习哲学最重要的在于锤炼一种冷静的理性品格,培养一种超卓的思想力量,确立一种批判精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思维能力。所以马克思说:“哲学并不要求信仰它的结论,而只要求检验疑团”。[(2)]
四、“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哲学智慧昭示着人生之道的成就历程
哲学被公认为智慧之学。希腊人一开始就把哲学叫做“爱智慧”,中国词“哲学”也是指一门使人聪明或智慧的学问。智慧是一种洞察世界与人生的眼光,对待和应付世界与人生的态度和能力,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力量。赫拉克利特说:“博学并不能使人智慧”,表达了智慧不能简单等同于知识的思想。哲学作为对智慧的追求,本性不在于收获几个固定的答案,而在于对世界的不懈追问,对人生的不断塑造,由此洗炼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因而,毋宁说,爱智慧的哲学本身实际上也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对于成就或实践人生之道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在这方面,中国传统哲学的意义尤为突出。它注重追求人生智慧,致力于如何成人成德成就人生之道的探究。《中庸》一书将人生智慧概括为“极高明而道中庸”。人生不应该沉沦于世俗生活,应该追求高远的理想,即“有志于道”。然而,对道或理想的追求又不能离开现实,而要在日用常行中展开。就是说,人生和人生之道的实现,应该表现为一个在日常世界中超越日常世界的过程,这是一种不同于宗教和科学的哲学智慧。宗教虽然也为人生提供理想世界,但是,由于它把人的现实基础抽去了,把彼岸的上帝之城作为理想归宿,从而也就导致了人生的虚无和寂灭。反过来,由于否定了我们生存的整个基础,因此理想也就变为无以实现的幻想。人的存在历史告诉我们,人是不能离开大地和自然去过天使般的生活的,这等于否定了自身的存在。因此,宗教从根本上说,不可能成就人生之道。科学虽然追求自然基础,但人是既属自然,又超越自然的存在,他不满足于机械的、动物式的生活,而要求过人的有意义的生活,因此,科学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昭示人生之道。只有哲学,才为人生开辟了一块真实的天地。它既是客观的、物质的、必然的,又是主观的、精神的、自由的。在此理想和现实结为一体。因此,按照哲学智慧的启示,人生既要超越世俗,追求理想,又要排斥脱离现实生活的企图。成就人生之道的真谛在于:只要执着于追求高远的理想,那么,在一切平凡的践履中,都可以实现人生的净化和超越。一旦进入这种境界,日用常行便获得了新的意义,即已经成为自我卓然挺立,安身立命的方式。[(4)]
现实中,有的人沉沦于物质享受,胸中理想荡然无存;有的人虽有远志鹄的,却不能脚踏实地,缺乏责任和意志,这都不可能完成健康的人生。当代青年应该在哲学智慧的启迪下实践人生之道,做一个理想的现实主义者或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不负时代重任和历史使命。
五、矗立科学高峰的民族离不开理论思维的发达,哲学的批判与革命诱导着社会的变革与前进
从自我人生外展到民族、社会,哲学的意义就显得更加严峻和辉煌。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但理论思维仅仅是一种天赋的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而为了进行这种锻炼,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手段。”[(5)]科学不满足于常识,而是要突破常识,这种突破有赖于高于经验的理论思维或抽象思维。一个理论思维不发达的民族,其科学是不会发达的。那么,如何培养一个民族的理论思维能力呢?学习哲学是最有效的途径。哲学是一种高度抽象的理论思维,哲学的历史有一个重要特点,即它主要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智慧和方法的积累。就是说,哲学史收获的主要不是思维的结果——知识,而是思维本身。就此而言,哲学史就是思维训练的历史。因此,哲学的塑造和学习对于一个试图站在科学高峰的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纵观科学的历史,第一流的科学家,如牛顿、爱因斯坦等,无不具有高超的理论思维和卓越的哲学头脑,而拥有科学大家的民族或国度,其哲学水平也都是很高的。这表明,哲学的发展与一个民族的科学文明密切相关。今日中国注重经济生产和科学技术,决不能忽视哲学和理论思维,否则,势必危及科学的纵深发展和长远发展。
不仅如此,哲学的变革与批判还是社会变革与前进的先导。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灵魂,触摸着时代脉膊的深层跳动和文明的敏感中枢,因而哲学的批判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声。18世纪法国启蒙哲学成为法国大革命的先导,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成为德国政治革命的前奏。1978年哲学界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引发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一场社会革命。所以,德国诗人海涅曾告诫人们,千万不要忽视哲学家,他可以产生出雷霆万钧的力量。
这种力量虽然是间接的,却又是影响深远的。假如没有近代启蒙哲学使神学家的上帝威望扫地,罗伯斯庇尔就不会砍掉国王的脑袋。历史已经证明,哲学思维发达的民族往往具备超越现实,直目未来的眼光和魄力,拥有自我批判,自我更新的精神动力。忽视哲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轻薄哲学的社会是缺乏生命力的,冷漠哲学的文明是不健全的。因此,一个民族或国家要想具有勃勃生机,就必须拥有真正自由的哲学创造,就必须尊重哲学,追求哲学。
由以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启示性的结论:今日中国哲学的困境正是中国当代人生活的困境,在人们主观上看来淡漠哲学的现象背后,却潜藏着客观上深深的哲学饥渴。必须也只有突破这种困境,健康的自我人生和社会文明才能获得积极向上的内驱力。
注释:
(1)参见俞吾金:《思考与超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0页。
(2)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3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23页。
(4)参见杨国荣:《现代文明与健全人生》,《探索与争鸣》,1992年第4期。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65、4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