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航运业创新高看香港经济复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创新高论文,航运业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香港特区政府经济局于最近宣布, 香港港口 1999 年总吞吐量达1620万个标准集装箱,比上年增长11.2%,再度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集装箱港。
香港航运业人士认为,作为香港经济寒暑表的航运业货物处理量大幅攀升,显示香港经济在经历了金融风暴的阵痛之后,已经从谷底走向复苏;另一方面也表明,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在全球航运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依然保持了较强的竞争优势。
香港航运业重夺世界第一
刚刚过去的1999年,维多利亚港显得比前一年更加繁忙,集装箱吞吐量增长强劲。据香港特区政府经济局的最新公布:香港最大的集装箱码头葵涌集装箱码头取得7.7%的增长,吞吐量达1030 万个标准集装箱;中流作业的吞吐量为280万个标准集装箱,上升7.5%;内河货运取得29%的高增长率,达310万个标准集装箱。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同时发表的最新统计数字进一步显示,1999年第四季度,香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比前一年同期有明显增长。
第四季度,香港港口货物吞吐量为4440万吨,比前一年同期上升12%。其中,抵港货物增加了10%,离港货物增加了15%。海运货物比前一年第四季度上升了9%,河运货物增加了23%。 河运贸易范围是指香港邻近水域,包括珠江、大鹏湾和澳门,以及其他在广东和广西与香港邻近水域相连的内陆水域。海运货物指河运贸易范围以外的船只所运输的货物。
1999年第四季度与1998年同期比较,在海运抵港货物总吨数中,上升幅度最多的主要装货国家和地区有德国、泰国、中国内地、马来西亚、美国、中国台湾、日本及新加坡等。在海运离港货物总吨数中,上升幅度最多的主要卸货国家和地区有澳大利亚、日本、德国、中国内地、马来西亚、印尼等。
香港货运业协会主席刘少荣指出,1999年,香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全年增长,大幅超过年初的预测水平,再创历史最高水平,并重新保持世界领先地位。除全年货物吞吐量有大幅增长外,全年抵达香港的班轮超过21万班次,来往全球170个目的地。
香港航运业人士认为,香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再创新高的原因,与海外市场兴旺,市场需要增大,内地货物出口增加有密切关系。特别是香港特区政府为提高香港航运业竞争力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已初见成效。2000年香港的航运业会继续看好。
特区政府新措施已见成效
航运业人士看好2000年的香港航运业发展前景,一个重要因素是香港特区政府面对21世纪,为巩固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采取了一系列积极而有力的新措施。
香港航运业多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于1992年至1997年,连续六年保持全球最大集装箱港口的地位。受亚洲金融风暴及全球贸易量下降影响,1998年,香港航运业遭受金融危机冲击后,集装箱港口吞吐量增长幅度减至0.8%,仅为1457.9万个标准集装箱, 让出了全球最大集装箱港口的地位。为提高香港航运业的竞争力,特区政府面对挑战,采取了多项措施:
降低在香港注册船只费用。香港特区政府公布的1999至2000财政年度财政预算案中宣布,建议大幅降低船只注册收费,包括建议将船舶首次注册收费由最高10万港元降低至1.5万港元, 及每年吨位收费由最高18万港元降低至10万港元,另有21项与船舶注册有关的收费均取消或大幅降低。根据香港特区政府和香港船东会共同提供的资料显示,香港目前的船舶注册费用,已较利比里亚、巴拿马、新加坡及挪威等地便宜;
引进为香港船舶而设立的一个品质管理系统, 以提高香港注册船舶的质量及成本效益。这项安排取代了过去为香港船舶进行的首次注册检验及每五年进行的检验;
引进双重课税宽免安排。香港特区政府已经与美国、中国内地、新西兰、荷兰等订立双重课税宽免安排。香港注册的船只到这些地方都不用再纳税,而对方的船只来香港亦免课税。香港海事处预计,还可与另外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订立双重课税宽免安排。这些措施有助于吸引更多船东和船舶公司在香港注册船只和设立公司;
加强在海内外宣传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吸引力。1999年起陆续在西班牙、日本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举办香港航运业宣传活动,包括直接市场推广活动、举办国际航运会议等,推介香港在航运业方面的优势;
特区政府与职业训练局及有关大学合作,开设更多新的课程,加强有关学术研究,加速培养新一代航运业人才;
鼓励发展与航运业有关的市场,为航运业提供全面的支援性服务,发展亚洲地区的船壳保险业务及法律仲裁服务等。
特区政府的这些措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在2至3年内,使在香港注册的船只吨数由1998年底的620万吨增加到1000万吨以上。 香港特区政府经济局于3月23日最新公布, 自从特区政府推出上述新措施后,香港船舶注册总吨位有了大幅上升,目前已达到870万吨, 增长幅度超过37%。超过香港回归祖国前的水平,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香港船东会近日表示,其会员准备在2000年将更多数量的船只转到香港注册,争取在一至两年内使香港注册的船舶吨位突破1000万大关,进一步加强香港船舶注册在国际上的地位。
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香港船东会作了大量工作。如针对香港缺少足够的本地船员为香港注册船舶服务的情况,香港船东会努力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鼓励香港本地年轻人从事海员工作,另一方面与内地有关部门商讨,简化内地海员为香港船东服务的有关手续。
香港九号集装箱码头的工程将于2000年年初动工, 总投资额为100亿港元,将于2001年底至2004年间分期落成启用。当九号码头全面竣工后,可以提供260万标准集装箱的处理能力, 足可应付香港集装箱码头直至下一世纪初的货运增长预测需求,亦可巩固香港作为全球最繁忙及最高效率的集装箱港口的地位。特区政府亦预留土地,以便将来兴建十号码头。
高增值服务使香港航运业继续保持竞争优势
香港特区政府对香港航运业的前景充满信心。不久前,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的一次国际航运界会议上,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董建华向来自世界航运业的巨头们宣布,在新世纪来临之际,香港已准备向前迈进,成为一个重要的、甚至比以前更为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我们也有决心使香港成为亚洲甚至全球的首要航运中心。
香港特区政府经济局局长叶澍堃向海内外航运业人士介绍,香港作为一个国际航运中心有其独一无二的地位。在香港,经营航运或与航运有关的公司超过1000家,涉及船只和船舶管理、船只买卖、融资、保险、仲裁、法律及造船、验船等一系列服务;香港船东拥有、控制或管理全球船只总吨数达5800万吨;香港港口目前是世界上集装箱处理量最大的港口之一;除伦敦外,香港的保赔协会比其他地方多,世界上大部分主要的保赔组织均在香港设有办事处,为亚洲船东服务。船壳保险市场也于1999年成立。
叶澍堃自信地说,不论从港口业务,还是从船只拥有和管理来看,香港作为航运中心,都有独一无二的地位。亚洲是航运业的重要基地,而经营这些业务的最佳地方就是香港。
他表示,特区政府对巩固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充满信心。香港可以充分利用其地理位置的优势,发展成为一个转口港和进入祖国内地的大门。香港虽然细小,但它的自由开放的商业环境、高效率的基本建设、优良的通讯网络和世界级金融设施,加上早已在香港蓬勃经营的航运业务,使香港对世界性的船舶公司更具吸引力。香港港口以装卸迅速及效率高而驰名,平均港口装卸时间是12小时。
叶澍堃还表示,特区政府将继续与港口及航运界紧密合作,改善营商环境,吸引船东投资。特区政府的目标不仅是增加在香港注册船舶的吨位,更要吸引更多的本地、内地和海外船舶公司在香港设立办事处,管理船只和经营业务。使香港成为亚洲最重要的港口,地位就如纽约在南北美洲的地位和伦敦在欧洲的地位。
香港航运界人士的认识与特区政府是一致的,他们认为,2000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进出口需求增加,香港港口货物的吞吐量可望再创新高,对香港保持国际航运中心的角色十分有利。他们相信,未来2至3年内在香港注册的船舶总吨位可望达1000万吨,将使香港生产总值增加0.6%,并创造1.58万个新职位。
香港港口及航运局预测,2000年香港的航运业会继续看好,集装箱吞吐量将会有7%的增长。香港货运业协会主席刘少荣指出, 香港货运业80%的货源来自内地,内地、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出口继续保持强劲,使香港航运业从中受益。虽然内地有不少良港,但香港港口的若干优势是内地港口暂时不能比拟的,包括香港货轮目的地多,班密,可提供即时资讯和物流管理等多种高增值服务。提供更多的高增值服务是香港航运业今后发展方向及继续保持竞争优势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