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平 甘肃省榆中县连搭中学 730100
古诗文是中国文化的精粹、人类文明的积淀,经过岁月河流的淘洗依然光彩夺目,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约定俗成的教科书,如何带领学生诵读好经典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最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经典诵读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课后总结了几点经验供大家一起探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特别是对经典诗文的感悟和诵读能力。孩子都有一种向师性,教师对于经典如果能够信手拈来,并能充满感情地读之吟之,孩子定会向你投来羡慕和钦佩的目光,接下来的模仿肯定会有声有色。教师只有身体力行地去实践了,才能让学生耳濡目染。语文教师自己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指引出一条河。
其次,要更改以往一味地让学生背来背去的做法,创造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创造性体验。许多古诗文都有非常形象的意境描写,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诗眼和关键词,并开启他们的视觉和听觉等多个感官通道,选择合适的音乐和画面同时作用于学生,激发学生的丰富情感,让学生徜徉在诗的海洋里乐此不疲。学生的诵读兴趣被激发了,他们就会给经典的古诗配上节奏,即兴来一段精彩的说唱,或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深情吟唱,享受阅读的审美境界。
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美妙的情境,学生便会如痴如醉地体验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美妙意境;用饱满的激情吟诵“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等诗词,学生体验到的是诗中闪烁的爱国主义思想;创设和谐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大胆想象诗的意境,“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中梅花的多与少、“莲动下鱼舟”中“下”的不同意思、“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天上是否真的有人的思考,都能让课堂上出现激烈的思想的交锋、智慧的碰撞。
另外,帮助学生树立诵读古诗文的自信心也是提高经典诵读水平的关键。古人作诗必要吟诗,吟诗的好处在于能把心中的情感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但这种摇头晃脑、抑扬顿挫的吟诗方式大部分学生是不敢当众尝试的,他们怕读出来会被同学笑话。因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读诗观是很重要的。要让学生彻底消除这种胆怯心理,在班级营造诵读古诗文的良好氛围。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在一个宽松的语言环境中接受经典诗文的熏陶感染,并充满自信和激情地去诵读。
古诗文的阅读,不仅仅要用眼睛去感知,更要用情感、心灵,用生命全身心地感悟。因而,我提倡快乐阅读,变革原有读书方式,不能以背诵为宗旨。
教师要充分利用古人留下来的精神财富,不断挖掘经典诗文的人文内涵,调动学生的诵读主动性,提高经典诵读的效率,从而更好地利用积淀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经”、“典”熏染学生的心灵,从而唤醒他们的智慧灵气,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论文作者:刘海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4月总第15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9
标签:学生论文; 经典论文; 他们的论文; 教师论文; 古诗文论文; 诗文论文; 都有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5年4月总第15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