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论文_阿不都热依木•米吉提

浅议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论文_阿不都热依木•米吉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水利管理处恰河管理站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 845350

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农业经济所占比重较大,所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很有必要。在农业发展中,水资源短缺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建设了农田水利工程,以此来缓解农业用水紧张情况。由此可以看出,农田水利工程的应用价值是比较高的,所以做好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确保这一工程可行并能充分发挥其实用价值非常有必要。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1 体制现状

1.1改革粗放,涉及深度较浅

突出表现为农村水利建设仍然依赖于国家投资,集体和个人办水利的积极性不高,农村水利事业发展缓慢。在突破长期的水利管理机制的思想上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普遍存在怕风险、怕投资、怕变化的思想障碍,导致了改革仅限于机井等单个小型水利设施。

1.2偏于投入,疏于管理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对于水利工程建设,其中时常出现的状况是投入大量资金购买设备,却疏于设备管理,设备维修,致使很多设备本身已经出现了诸多问题,却依旧“带病上阵”,很大程度加大了资源与资金的浪费。此外,由于各种实际因素的影响,项目管护资金不到位,也是水利项目建设的一项障碍。除此之外小型农田水利面向的是基层,基层干部缺乏足够的管理经验,使得水利工程不能得到合理的管护和使用,严重影响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同时对国家资源也是一种极大程度的浪费。

1.3认识缺位,区域发展失衡

部分干部群众对这项工作的认识不清,有求稳怕乱安于现状的思想,对于原来集体所有的水利工程承包给个人,有些群众感到不能理解,从主观上阻碍了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有些地方的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已在较大范围内全面推开,而有些地方还处于举步不前的阶段。

1.4归属不清,责任不明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面向基层,由于基层干部缺乏工程实际管护经验,而且工程的产权也不十分明确,按理应属水利部门直接管辖,但由于其特殊性,所以受到多方面的辖制,并没有一个合理的、一致的界定范围,归属不清,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除此之外,由于其没有一个较为明晰的归属划分,故而责任无法明确,在项目出现问题时,往往出现的是互相推诿,而不是第一时间考虑如何解决问题。倘使能将责任明确,这对于项目的开展与后期的一些工作是极为有益的。

1.5管理薄弱 ,新问题亟待解决

农村税费改革取消统一规定的 “两工 ”后 ,村级公益事业实行 “一事一议 ”,在实际操作中施行困难 ,各级财政又没有一个稳定的投资渠道 ,致使一些小型农村水利工程无人管理,效益很难发挥。

1.6重视度低,较为守旧

有关部门对于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重视度较低,对于一些领导来说,项目的建设只是他们提升政绩的一种方式,并没有对项目建成后的管理予以重视。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使得工程的建后管理工作不能很好的展开。除此之外农民对于小型水利工程的使用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由于缺乏专人对工程的管护,农民往往在使用过程中为图方便,对工程随意破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虽然近年来各级部门加大了对水利工程的建后管理,但重建轻管的守旧观念仍然给得项目推进以及实施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进展缓慢。

2 对于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

2.1优化运行方式,力促开源融资

加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发挥农村小型水利建设效益的关键。必须解决重建设、轻管理,重骨干工程 、轻配套末级小型水利工程的积弊,在加快国有水管单位体制改革的同时,注重解决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缺位问题。在具体工作中,努力实现水利工程投资主体多元化、产权多元化 、经营方式多样化,进一步调动民间办水利的积极性;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承包、租赁、拍卖和用水者协会参与管理等形式,积极探索民建民营的多种途径,加强工程管理,落实管理责任,调动企业和广大农民参与建设、管理的积极性,降低建设管理成本,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效益最大化。

2.2确定归属,明确责任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产权归属不明,管理责任不明确给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确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归属与管理责任,可以很大程度的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速度。因此,笔者认为明确该工程的主管部门是很有必要的,确定归属,明确责任才能更好的推进该项工作的开展。在小水改工作推进中,由于小型水利工程的特殊性,水利部门在对工程进行管理时应对以往管理经验进行总结,考虑周全。笔者认为应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使得各方都能从中获取到一定的利益。采用一种“谁投入、谁管理、谁受益”的管理模式,并对各部门工作进行合理的划分,使工程产权明晰,责任明确。另外水利部门应秉承公平合理的原则大力革新,使得这一工程可以得以良好运行,确保在保护当地生态效益的同时也能提升其经济效益,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2.3注重协调发展,谋划“以水养水”

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政府部门、经营者、农民“三赢”的局面 。一是转变发展理念 。水利维修、扩改 、开发资金由过去的政府单一投入改为多元投入并以经营者为主体的状况。官办水利向民办水利转变,让市场“杠杆撬动”决定。二是推行商品化用水。管理体制改革后,水费收缴的权力的职责出让给经营者,水作为商品推向市场,增强农民自觉交纳水费的积极性,经营者充分利用资源拓展发展空间,扩大经营,创造“钱”途 ,对小型农田水利进行综合开发,部门水利向社会水利转变。三是调动参与积极性。使得农民群众参加水利建设可以领取报酬,从被动治水向主动养水转变 。

2.4加深重视,打破认知

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重视度并不十分到位,以及基层干部或基层人民对于该工程的负面以及和陈旧的认知态度给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体制改革工作的开展与推进造成了极大的阻碍。故而,加强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视程度是很有必要的。对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部门内工作人员的相关培训,充实其业务能力从而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更深入人心。对于工程的宣传工作也应落实到位,打破以往基层干部及民众对其不正确的认知,使得该工程在广大群众心中有一个较为正面积极的形象。这对工作的推进是有极大好处的。除此之外有关部门也应多多创新,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开展工程,进行改革。

结语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与广大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唯有使其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益,才能使得项目的开展和推进更为顺利。同时,要从体制改革中汲取经验,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利用,提升工作效率。此外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体制改革工作科学合理的设计规划以及合理的布局,使得该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以达到使其效益可以最大程度的得到发挥,同时也给农民带来符合其切身实际的利益,使得基层人民真正成为改制的获益者。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体制改革应切合实际敢于创新,充分拓宽工程管理的发展渠道。 

参考文献

[1]冀传杰,华维娜,董永庆.谈潍坊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J].山东水利,2016,(08):3-4.[2017-08-18].DOI:10.16114/j.cnki.sdsl.2016.08. 002.

[2]何胜冰.关于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J].四川水泥,2016,(06):135.

论文作者:阿不都热依木•米吉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

标签:;  ;  ;  ;  ;  ;  ;  ;  

浅议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论文_阿不都热依木•米吉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