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合结构设计施工的办法论文_冯磊

探究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合结构设计施工的办法论文_冯磊

上海经纬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淄博分公司 山东淄博 255000

摘要:在建筑过程中,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合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合结构设计施工为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质量提供基础保障,同时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合结构对整个建筑施工过程起到直接影响作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合结构设计,不断优化设计方法,以提高建筑工程水平。本文将详细阐述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

关键词:工业;民用建筑;混合结构

引言

建筑施工按照实际使用用途可以分为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工程主要是为了满足及辅助工业生产需要,而民用建筑则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由于两种建筑的使用用途存在差异,所以设计和施工方面的侧重点不同。但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都有着各自的优劣点,因此,人们开始尝试结合两者的优势,以提高整体建筑工程质量[1]。

1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合结构总体布置

混合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经济和施工两方面,通常情况下,主要采用较为简单的施工构造形状,如矩形等对称图形,保证其中存在对称的线和中心点。混合结构的侧向刚度和力承载强度呈竖向分布且变化均匀,尽量保持横截面承重力数值稳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因材料的变更和空间的变化,应确保足够的空间,建设一个过渡层,然后变更横截面的承载数值。该过度层既要符合横截面突变的要求,同时保证墙体构造的基本稳定。设置钢框架部分的支撑时,尽量采用耗能和偏心支撑,布置位置包括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连接处宜采用相交形式,地下部分的支撑框架应延伸至基础。

2混合结构设计要点

2.1抗震设计时保证混凝土筒体的延性和承载力

针对混合结构体系的多层建筑,若抗震设防为7~9度且房屋高度高于130m时,必须在钢筋混凝土筒体四角以及型钢混凝土梁和钢筋混凝土筒体交接处设置型钢柱;通过采取以下措施,保证钢筋混凝土筒体的延性:(1)确保筒体角部的完整,并增强角部配筋;(2)提高墙体厚度,以便对筒体剪力墙的剪应力水平进行控制;(3)在剪力墙端部位置设置型钢柱,在四角布置钢筋和箍筋,形成暗柱;(4)筒体剪力墙采用多层钢筋,甚至可在楼层标高处布置钢筋混凝土暗梁;(5)采用带缝或型钢混凝土剪力墙;(6)采用对称均匀分布形式,在剪力墙上开双数洞口;(7)洞口间的链接以水平形式或交叉设计模式为主[2]。

2.2外伸桁架加强层的设置

外伸桁架加强层主要作用是可以将筒体剪力墙的弯曲变形转化为框架柱的轴向变形,从而降低因水平荷载作用而发生的侧移,所以外伸桁架应伸入抗侧力墙体,并在周边设置桁架,使各柱均匀受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调整钢框架柱地震剪力

所有建筑物都需要设计抗震方案,尤其是地震地区,抗震设计显得更为重要。由于抗震强度和参数不同,因此实际参考数据的确定需要根据国家的基本建筑文件,按照规定的参考,调整合适的地震剪力数值。

3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的混合结构设计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设计应采取双向抗侧力体系。在设计抗震方案时,应在结构两主轴方向设置剪力墙。在空间相对完整的内部,结构的设计主要围绕简单和对称的主题,同时应尽可能避免将电梯室设置在拐角处和受力系数高的位置,以提高用户使用的安全系数,此外,设计过程中,应少采用外延性设计,保证其对称性,从而消除各部位间的错位现象。在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过程中,其设计构造上可设置多道防线。节点的刚度和承载力应符合构件的刚度和承载力,在构造上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因反复荷载作用导致刚度退化。在构造的设计过程中,应采用合适的措施,避免脆性破坏,从而保证构件的延性充足。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存在剪力墙和框架协同工作不善的问题。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中的剪力墙应在建筑物的周边位置采用均匀对称的分布方式,剪力墙在电梯间、楼梯间、平面形状变化以及恒载较大部位的布置,需要保持合适的间距;针对平面形状凹凸较大的位置,应将剪力墙布置在凸出部分的端部附近;纵向及横向剪力墙相交成T形、L形等;保证框架梁、柱和剪力墙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重合[3]。

4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楼面结构

在多层的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确保其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基本的稳定数值,同时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楼板的质量数据进行控制,这样可以适当地降低建筑的难度,提高建筑的质量。当前,多层建筑主要采用组合楼盖的楼层建构模式,这种模式具有保证工期、提高施工效率等优势。而组合楼盖又有三种主要形式:(1)压型钢板组合楼盖。这种形式在施工完成后,需要吊顶处理不平整的部位,以维持建筑外表的美感,但会增加建筑成本;(2)现浇整体组合楼盖。它具有整体效果好、受重能力强的特点,但在保证建筑整体性的同时,也相应地增加施工工程量,减低施工速度,延误施工工期;(3)钢筋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楼盖。目前该形式的使用效果较为良好,即能实现建筑成本节约,同时也能保证建筑的整体性,因此,该形式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随着层数逐渐增加,墙体内可布置垂直支撑,以降低水平地震作用,避免层间错移,同时灵活采用K型、M型、V型、X型、W型、人型、单斜杆型等支撑形式,以便门窗开洞。偏心支撑在地震作用中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耗能性能。按照材料和结构的形式,剪力墙可分为钢筋混凝土带缝剪力墙、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钢板剪力墙等。其中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具有较大的刚度,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受到力的影响,从而导致墙体倾斜或崩塌。而带缝剪力墙具有较高的抗震能力,能有效地减少安全隐患,为人们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当然,根据不同建筑工程的抗震要求,需要考虑的因素还有许多,如建筑施工工艺、建筑施工材料以及建筑施工实际条件等。

结语

科学的建筑结构设计既可以满足建筑施工的要求,也能降低施工的强度,节省建筑成本。现阶段较为流行的混合结构办法在理论和实践的检验下,确定其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因此,笔者建议建筑行业应在施工过程中大力推广和应用,以实现建筑施工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郭志娟,尚高峰.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施工办法漫谈[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9:130-131.

[2]杨高明.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办法[J]. 现代物业(上旬刊),2012,11:50-51.

[3]王东云. 浅析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办法[J]. 科技创业家,2012,22:66.

论文作者:冯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5

标签:;  ;  ;  ;  ;  ;  ;  ;  

探究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合结构设计施工的办法论文_冯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