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生改革的辩证思考_高考论文

高校招生改革的辩证思考_高考论文

关于高校招生改革的辩证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校招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G522【文献标示码】 A【文章编号】 1673-1654(2007)03-0015-11

高等学校招生改革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有两个,一是要大幅度地减轻中学生的学习负担,二是要促进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的选拔和培养。本文将围绕这两个基本问题探讨高校招生改革的总体思路。自主招生应作为当前高校招生改革的重点,有关问题当另行撰文,不属于本文讨论的范围。

一、高考由各省市命题好,还是由高校命题好

招生改革几乎达成的一个共识是招生的多元化。另一个议论较多的旨在降低学生压力的方案是增加每年高考的次数。最近,广东、山东、海南、宁夏等四省出台了各具特点的2007年的高考新方案[1] [2],总的来说,立意都是积极进取的。但是由全国统一命题过渡到各省市自己命题,却不见得是实现招生多元化目标的理想的归宿。

可以设想招生的多元化最终过渡到以几所高校为轴心来命题的轨道。谈及我国近代大学史的时候,许多人怀念从前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的局面,但那是发生在一个我国教育很不发达的年代,学生少,大学也少。现在我国有两千余所高校,事实上根本不可能“恢复”那种每所高校各自出一套试卷的状况。但是可以考虑由少数几所高校来承担全国高考命题的任务。教育部曾考虑让北大和清华单独出题考试和招生[3],如果仅仅锁定这两所大学自身的招生,他们当然承受不起那么大的招生成本和工作量。但如果由教育部授权少数几所高校来牵头全国高校招生的命题,由这几所高校组织班子,而教育部为它们配备必要的条件,则未必不是可行的方案。

所谓高校命题中心,主要是指它是受某一高校主管的,而命题班子的成员当然可以是其他高校以及中学的教师。不同的命题中心唯有在受各自高校主管的情况下,才有可能维持其考试的特色。

设想将来全国可以由五所左右的大学为轴心各自命题,而且每一套考试从科目到命题思路,形成各自的特色,而不是像现在各省市的考卷那样,贯彻的不过是大同小异的思路。由这五套左右的试题来覆盖全国高校的招生。如果使各校的考试时间错开,则每位考生不但获得了不止一次的高考机会,而且有可能根据自身的素质特点,选择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某一套考试。非命题高校则可以承认其中某一套或几套试卷的成绩。由于这五套左右的试题各自都是覆盖全国的,这就比现在同一所大学在十几个省市招生,需要面对十几套不同试卷的局面反而来得简单。

作为起步,可以在现行的全国卷和部分省市卷高考继续运行的同时,先建立一个高校命题中心,招生单位覆盖五十所左右的高校,考生覆盖包括一个边远省份在内的3个省市。有关考生可以自主选择愿意参加的某一种或两种考试。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到全国三分之一的高校和一半左右的省市,然后再考虑建立第二个高校命题中心。

至于考试机会多了会不会反而增加学生的负担,造成许多学生每套考试都要参加的困境,这就取决于那几套考试是同一种格式的,还是各具特色的。只要每一个高校命题中心能体现各自的特色,那么这种担心就是没有根据的。

二、高考与其他选拔要素是“并联”好,还是“串联”好

高校选拔考生以高考成绩为主要依据的招生模式是否继续可行,至今仍有争议。按照现行模式,高考承载了太沉重的使命。对于能否通过高考来测评考生的素质及创新能力,近年来不断地在进行探索。事实证明对于考生的素质特别是考生的特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能通过一张数百万人一面的试卷来测评的。考生解难题的能力和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远不是一回事。从彻底的意义上说,任何有标准答案的试题都不是鼓励创新的。所以许多人提出了降低高考成绩在录取环节中的权重,以及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等一系列问题。

但是把各种选拔要素量化后简单相加,即以一定的百分比“计入高考总分”,却是一种过于粗糙的处理。不但考生中的等级运动员究竟应该加多少分,是一件难以量化的事情,甚至语文卷上的5分与物理卷上的5分是不是有可比性,也存在很大的疑问。所以按总分值来划分分数线,本来就很难说具有多少合理性。现在有些省份提出的方案中把会考的成绩也以一定的百分比纳入了总分,虽然其初衷是应该肯定的,但是其具体操作办法却有简单化之嫌。降低高考成绩在录取环节中的权重,固然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但是仍然需要体现高考成绩的纯粹性。如果高考之外的加分值太高,使高考成绩反而淹没在多项相加的总分之中(假设高考成绩占总分的30%),成为一个不可捉摸的组分,这同样是不可取的。而如果高考之外的加分值太低(假设高考成绩占总分的80%),则与现行的招生办法相比,就没有太大的优越性,又徒然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

会考与高考是不同性质的考试,这一点是首先必须明确的。前者是达标考试,后者是选拔考试,其间差异,不仅是一个难度的高低而已。中小学教学要抓两个层面,一个是基本层面,就是绝大多数学生都应该达到的层面,另一个是提高层面,那就是鼓励创新思维,鼓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可以酌情提高会考达标的门槛,但不应该增加会考的难度。因为会考是把守基本层面的,而高考主要是考查提高层面的。现在的中学教学在基本层面上的成效,其实未可乐观。不要看现在的学生做过了那么多偏怪难题,就误以为他们的基础知识一定是掌握得很好的了。丘成桐批评浙江大学的高分考生没有搞清楚许多数学基本概念[4],正是揭示了这一点。我们应该通过招生改革树立一种导向,敦促中学教学花大力气把基本层面抓好。相对于提高层面,基本层面的学习无疑是更加重要的。

在高校录取的过程中考虑考生在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成绩和其他方面的表现,其解决办法,建议设置“准入门槛”,或者说用“串联”而不是“并联”的办法。即通过会考取得高考资格,但是其成绩不与高考成绩以任何方式相加。如果某一门课程的会考没有达标,就没有参加高考的资格;如果会考分数低,不能用高考的分数来填补,反之亦然。假设会考10门课程,每门60分为及格,但总分可考虑达到700分才能取得高考资格。也就是说,可考虑高考的资格分数线高于高中毕业的分数线。

会考作为“准入门槛”必须体现足够的淘汰率,但是会考必须定位于达标考试,定位于考基础知识,切不可因为其含有淘汰功能,而滋生出类似现行高考中的那种偏怪难题来,蜕变为另一场高考。会考是不应该出难题的,但是似乎没有理由产生因为试题太简单而失去了淘汰功能的担忧。而且,会考的分数线应该考前设定,而不是像高考那样,批完了试卷然后才来确定分数线。

但是不宜多搞统一考试。例如某些改革方案设想,为了高校选拔时估计考生平时成绩的方便,建议把每学期的期末考试都设为统考,这是断然不可取的[5]。统考的优点是能取得在大范围内的可比性,缺点是会使学生和教师的创新思维都受到抑制。如果两者不可兼得,那么鼓励教学创新无疑是更加根本的,宁可在可比性方面有所缺损也要把教学创新推向前进。多搞统一考试,无疑是南辕北辙,建立一种变本加厉的应试教育,导致比现行的高考压力更重的教学秩序。足见当前讨论招生改革,究竟应该贯彻怎样的总体思路,认识还很混乱。

三、实行“普招”和“特招”并行的招生格局

综观近年高校的招生改革,自主招生是其中的最亮点。在这里必须明确的是,自主招生是面向少数特质考生的,它是一种“特招”,招生改革的目标绝不是用“特招”来代替面向大多数考生的“普招”。但是自主招生必然会对“普招”发生影响。为什么现在的高考题目趋难?其一据说是题目不难就无法将考生的分数拉开,其二据说那些难题目是用来测评考生的创新能力的。本文不拟对这些理由提出反驳,但至少说由于“特招”的推行而导致的考生的分流,以及高考在招生环节中权重的降低,就使得在高考笔试考场上的激烈竞争得以缓解,使得高考不必继续承受“测评素质”和“测评创新能力”等沉重使命的困扰,使得大幅度地降低考试难度成为可能。

“特招”的评判要素应该多一点,但“普招”仍可考虑以高考成绩为主要的选拔依据。尤其是因为“特招”设置了口试环节,就比较容易考查诸如学生的课外阅读、参加社会服务等许多方面。而如果要求“普招”考查的方面太多,不但工作量浩大,而且似乎没有必要。由于自主招生对考生实行了分流,又有一批学生被挡在了“准入门槛”以外,所以即使现行的高考不作大的调整,“普招”也必将出现与现在显著不同的气象。

作为高校招生改革的起步阶段,可考虑以建立和完善自主招生办法为重点,而作为“普招”核心环节的高考则可以大体上继续沿用现行的办法,仅作若干局部调整。这样做有利于高中阶段教学秩序的稳定,消除中学教师和学生家长的不安。

至2006年,我国有权自主招生的高校已逾五十所。但是“特招”既然是面向特质学生的,就不见得需要逐年增加自主招生院校的数量。即使从长远来看,也不见得需要在大多数高校都实行部分的自主招生。当务之急是把试点搞好,把有限的几所有实力的高校的自主招生做好做强,积极开展一些有力度的探索,如在自主招生中怎样健全社会诚信机制的问题。

四、应该增加还是减少高考科目

高考科目究竟以多为好,还是以少为好?高考科目太多会增加学生复习的负担,而科目太少则会诱导中学生偏科。上海多年来理工科考生考了物理的就不考化学,反之亦然,以至于许多选考化学进了大学的学生,物理课的基础还不到初中毕业生的水平。偏科若此,当然就极不正常了。进而言之,在高中阶段就实行文理分科,也是非常不妥的。

但是如果设置了会考这一“准入门槛”,任何一门课程会考不达标,都将失去高考资格,那么在高考环节就不见得有必要设置很多科目才能扭转学生偏科的倾向,尤其是不一定需要在现在的基础上再增加考试科目。通过考试来对考生实行全面检测的想法只是一种幻想,特别是对学生的素质方面。如果在“准入门槛”上体现了足够的淘汰率,自然地就缓解了门槛以内竞争的激烈程度。由于一部分学生已经被“准入门槛”挡在了外面,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已经通过自主招生的渠道得以分流,在高考中或许就没有必要采用如目前那么难的考题。大幅度降低高考难度的可能性,要等那些配套措施实行数年之后,再作深入探讨。那时候,削减某些高考科目也许是可以讨论的,不但理工科考生只考物理不考化学不见得再是一种缺陷,甚至如果文理科考生都只考语数外,也不见得是不可行的方案。

关于高考设综合科目,如果旨在考查考生的课外知识面则可取,如果为了克服学生的偏科倾向,而以此使高考实际上囊括了所有的中学课程,则不可取,也没有必要。中学生在高考前的负担已经够沉重了,我们切不可再加重他们的负担!而且如果会考成绩介入了选拔程序,那就更找不到理由还要用高考的指挥棒来扭转中学教学的偏科倾向。如果会考又能坚持按基本层面的要求命题,那么也足以缓解中学教学重偏怪难题而忽视基础知识的倾向。

总之,如果我们能够承认高考只有义务从某些角度来测评考生的水平,而绝无可能对考生进行全面的检阅,那么就不难把握高考的恰当的定位。当前高考的一个大问题,是它承担着实际上根本无法完成的使命,所以考试科目就不能不多,考题也不能不难,结果必然是把沉重的压力转加到广大考生身上。而且任凭对考生施加再大的压力,离高考所设定的目标仍然相去遥远。

五、关于提高作文在选拔中的地位

江苏省的改革方案设想用增加语文卷总分和降低外文卷总分的办法,来唤起基础教育对语文教学更多的重视。这似乎也属于一种好的初衷,但却不是好的设计。苏步青担任复旦大学校长时说过:“如果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我的意见是第一堂先考语文,考完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以下的功课就不考了。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6]”他的想法是把语文也设定为高考的“准入门槛”。与苏步青的设想略有不同,笔者建议考虑对高二和高三的学生实行每年不少于两次的作文统考,以“不通过”和“通过”二级判卷;作文通不过的不得参加高考,但是作文成绩不计入高考总分。当然,一次通不过的学生还可以再考,如果某一次通过了,就没有必要再考下一次。这就是说,将作文也设为高考的“准入门槛”。至于高考是否还需要考语文基础知识,当容进一步探讨。

六、关于招生改革的紧迫性和稳妥性

教育界有许多人指出应试教育的现状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改变,但是这不等于说形势就允许我们再过很多年才来搞招生改革。目前的形势决定了高校招生改革既是刻不容缓,但又需要稳扎稳打,循序渐进,而不能操之过急。当然有理由强调改革的稳妥性,但是这种稳妥性不应该体现于让改革长期局限于应试教育的框架内而没有勇气突破。所谓稳妥性只能是说改革要通过试点,一是试验的规模不能太大,二是推进的速度不能太快,要通过充分实践取得经验,不应该指望在二三年内就把现行的招生办法彻底推倒。

高校招生改革宜未雨绸缪,毋临渴掘井。应试教育在中小学愈演愈烈是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7],我们不能等待某种假想的“时机成熟”到来时才去实施改革,实际上这种时机是需要通过我们的努力实践去催熟的。诚然,恢复高考三十年来,招生办法的改革事实上没有停止过。但是这些改革的许多部分,是在应试教育的框架内进行的。过度地强调慎重起步,结果必然是推延了时间,使原有的矛盾更加激化,一直推到不能再推的时候,只得措手不及地把讨论了多少年却议而不决的方案仓促地付诸实施,这才真的会造成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混乱局面。教育不同于建筑,不是画好了图纸,照着施工就行了;也不像演戏,不是写好了剧本,照着排练出来就可上演了。教育改革需要充分的试点,我们为什么不应该早一点开始行动,而把事情做得更好一点呢?

目前的招生采取高考成绩为主,特殊情况加分的办法,以总分来划定录取线。其好处是最大限度地排除了操作人员的因素,这也就是人们现在所称道的高考最少腐败的原因。但是这种办法导致了选拔的格式化,堵塞了创新型人才崭露头角的机会。反之,如果在高考成绩之外更多地考虑中学生的平时表现,而又使各种选拔因素互相独立,则势必导入招考人员个人的操作因素。所以这种模式如要大范围推行,当然会带来公正性问题。这一点也正是社会各界对于招生改革可行性的最大的疑虑。但是,格式化绝不是遏制腐败的唯一办法[8]。可以设想对“普招”来说,以设置“准入门槛”为主要的改革形式,而考生一旦迈入了“准入门槛”,选拔仍然以高考成绩为主。对于考生实行更多方面的考查,是自主招生(也即“特招”)当前所面对的问题;而如果把自主招生局限在少数高校中实行,就没有理由担心有大的失控发生。

在“普招”方面,建立一个与现行高考相独立的全国性的但是覆盖面不大的招生考试命题中心,应该是一个可行的方案。先从一个高校命题中心开始,而且只在一小部分高校和个别省市的招生中试行。一个高校命题中心运行若干年后,得到了社会较普遍的认可,然后再考虑建立第二、第三个招生考试命题中心。可以设想,当第三个高校命题中心建立起来的时候,现行模式的高考也许已经退缩到了一个微不足道的范围之中,到那时候再来讨论结束现行模式的高考,就将会是水到渠成的事了。一开始“准入门槛”不要设得太多。上述关于作文从高考中分离的设想,如果条件不成熟,也可推后试行,或者先在某个高校命题中心中试行。

许多学校和家长担心招生办法一下子变动太大,或变动频率太高,会让师生无所适从,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设计一个全新的招生方案来一下子取代现行的高考,操作起来比较困难。这里牵涉到从彻底的意义上结束应试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有多大。要看到我国应试教育的问题之所以突出,在于当前的局面是应试教育的一统天下。如果应试教育收缩到了仅仅作为一种局部而存在的时候,它也许就转化为一个可以容忍的东西了。当前我们的招生改革的目标,是要使应试教育退出主流地位,而不是彻底废止应试教育,“逐步收缩”也许是一种可行的办法。所以,当前最重要的并不在于对现行的高考模式作大刀阔斧的改动,而在于缩小高考在招生环节中的权重,以及努力探索和健全其他可与之并驾齐驱的招生模式,诸如自主招生。现行的高考模式可以在较长的时段内继续运行,如果我们把高校招生办法多元化这件事做好了,就不妨允许属于应试教育范畴的现行高考模式作为多元办法中的一元而存在下去。必须强调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但是也必须承认,要求把大多数中学生都造就为创新型人才,却是一个永远不可企及的幻想。如果有些中学对于新的办法有疑虑,应该允许他们沿应试教育的路子继续行走一程。这种情况,在改革的初期会是比较普遍的。重要的是新的招生模式已经启动了,特别是如果自主招生形成了气候,又逐步建立起了若干个高校命题中心,何况选择哪种招生模式是学生的自由,就不用担心应试教育不肯收缩。而且,只要上述的任何一项改革措施付诸实施,现行的高考模式就将注定受到冲击,要想完全维持现状是不可能的。例如一旦设置了“准入门槛”,造成了高考前的淘汰率,就会相应地降低高考阶段的淘汰率,缓解高考考场中的竞争,同时也将敦促中学真正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改变现行的一味把目光盯着高考的教学模式。

必须扫除招生改革举步维艰的悲观观点。有人说:“目前我们还找不到比当前高考制度更好的方式方法来为中国广大考生提供更加公平公正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9] 其真实意义仅仅是说在欧美日本找不到一种现成的拿来就可以用的适合于我国的招生办法。这种思想方法无疑是非常有害的。他们不懂得适合于外国的办法也是外国人依据他们的国情,通过他们的实践探索出来的。办法是只能由我们自己动手来找的。只要我们勇于实践,勤于总结,就一定能找到高校招生改革的出路,尽管最终所找到的办法也许与本文中的设想会有很大的不同。

标签:;  ;  ;  ;  ;  ;  ;  ;  

高校招生改革的辩证思考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