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与李云迪的形象营销_形象包装论文

郎朗与李云迪的形象营销_形象包装论文

从郎朗、李云迪看形象营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形象论文,郎朗论文,李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郎朗和李云迪都是我国著名的“80后”钢琴家,两人的钢琴技艺都已经炉火纯青,仅用短短的几年就红遍了整个中国乃至亚洲。但是就普通大众而言,提到他们两人的时候,郎朗的人气会相对高一点,这也是两人的区别所在。而透过这一现象,可以看到在市场营销中形象包装的重要性。

一、关于郎朗和李云迪

郎朗,辽宁沈阳人,出生于1982年,早在20岁的时候就在德国汉堡举办的“伯恩斯坦艺术成就大奖”中成为第一位且是唯一一名大奖得主。自此成为国际著名的钢琴音乐家,曾经到白宫进行演出,也是世界顶级乐团聘用的第一位中国钢琴家。李云迪,同样是出生在1982年,并且其成名的时间比郎朗更早。早在2000年,李云迪就在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了冠军,这也是这项大赛历史上最年轻,并且是第一位来自中国的冠军。

对普通听众而言,既无法评论两个人所获得的荣誉和奖项谁更有分量,也无法说出谁的钢琴技艺更胜一筹。但就知名度而言,郎朗确实更胜一筹。

郎朗在人气方面更胜一筹并不是偶然。由于在“形象包装”方面跟李云迪的不同处理,郎朗可以灵活利用自身的名气来进行外在形象的包装和塑造。比如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郎朗代言的奶粉广告,在这里他是以“钢琴天才”作为与广告的切合点,同时广告也有了此奶粉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天才的潜台词。甚至更早以前,他就已经成功代言了奥迪和劳力士等世界名牌。

反观李云迪,行事一向低调,在商业上更是没有什么让人记得住的表现,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知名度方面不如前者广泛的缘故。也许是小时候所受的教育以及成长环境等有所不同,两人的价值观不一样,但是不得不承认,形象包装的营销手段确实起到了作用。

二、形象营销的分类

(一)企业为主体时的形象营销

1.注重产品外形包装。企业单纯注重自己生产的商品外在设计包装,希望借助华美的外在包装以及装饰来吸引顾客眼球,从而激发起顾客内在的购买欲望。如早在1915年,巴拿马举行了“万国博览会”(也就是现在的世博会),中国的茅台酒作为酒魁去参展,由于在包装上没有下功夫,看上去十分粗俗和简陋,不及同处酒柜的其他包装精美的洋酒,致使茅台无人问津,就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参展代表没有了解到产品外形包装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看出,早在一百年前西方人就已经有了形象营销意识。

2.注重产品概念包装。指企业在营销、设计以及创意等抽象方面进行概念性革新,从而吸引顾客的注意力。这是基于产品本身“好不好看”之后,企业对于“如何卖出去”进行了思考。对于保险公司以及许多销售小产品的企业来说,派推销员上门进行推销是较常见的方式,这就对推销员本身的素质和口才有了一定要求。而在超市、商场等固定地点销售的商品,相关企业则是利用改变其外包装的形态,以新奇和独特来吸引人。

3.注重企业品牌包装。指对自身的品牌进行包装,业界通常称之为“企业形象识别战略”(简称CI战略),通过对企业品牌的理念、企业行为和品牌商标等进行精心准备以及传播,使自身在顾客群里成功树立起独特的形象,增强自身的识别度。如来自美国的快餐品牌“肯德基”和“麦当劳”,已经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成功树立起品牌连锁思维,即“快餐——肯德基/麦当劳——KFC/M”的条件反射。

(二)公众为主体时的形象营销

1.注重服务和利益。企业意识到光在产品本身的外观以及内部质量上下功夫不够,要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增加商品的附加利益和价值,加入一定的服务成本来使自身形象得到提升,严格履行服务规范和要求来不断吸引回头客。中国的海尔电器本着消费者至上的原则,一直严格要求质量以及服务态度,因此,当国内的消费者提到海尔的时候,脑海里会浮现海尔品牌的服务质量。这就是针对服务和利益方向的形象营销手段。

2.注重顾客满意度。企业重视顾客的心理满足感,并且通过对顾客价值的提升,来降低顾客所占用的企业成本,提高顾客对于企业和品牌的满意度,以此使顾客产生对该品牌和企业的信任度。

3.注重企业整体形象。企业在竞争和生存时必须考虑到自身内部和外界环境、顾客主观因素和对外的公共关系等方面的因素,因此,企业能不能很好地生存下来并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依靠其营销手段获得一席之地,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其整体形象,以及在公众中的口碑。

(三)积极与消极的包装

1.积极包装。所谓“积极包装”,顾名思义,就是指在保证商品质量不变的情况下,用积极手段进行外部的包装和美化,提高其在顾客中所具有的好感度,拉动其潜在的市场消费份额。这是最常见的包装手段,可以说生活中随处可见。比起具体商品的包装,还有对于人或者抽象概念的包装。比如现在娱乐圈的明星想要保持公众以及舆论的关注度,就必须时刻进行自身的包装,来获得相应的社会效应。另外,明星可以利用相应的事件来进行自身包装,比如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许多明星纷纷慷慨解囊捐出了自己的善款。先不论动机如何,在实际上就产生了形象塑造和包装的效果。

2.消极包装。“消极包装”通常出现在以人为个体的自我包装中。随着网络越来越普及和开放,涌现了许多网络红人,诸如“芙蓉姐姐”、“凤姐”、“干露露”等,她们依靠消极手段对自身进行包装,主要通过发表雷人的言论、做出大胆夸张的行为等来达到自身的包装目的。

3.中性包装。所谓“中性包装”是指介于积极包装和消极包装两者之间的第三种包装形式,通常没有明显的对自身的商品价值进行说明和宣传,而是绕开原本的重点,转而采取其他方式使自身的知名度上升。比如许多汽车公司都会选择在著名导演拍摄电影时对其进行投资,除了现金支持之外,主要给影片里的特技镜头或者角色提供汽车支持。从表面上看,电影本身并不是以车为看点,甚至可以说跟汽车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由于影片自身在票房或者观众心目中的良好表现,会产生一系列市场经济效应,这就是所谓的“中性包装”。

三、形象营销的注意事项

(一)了解形象营销的目的和作用

企业必须清楚形象营销的目的是什么,以及形象营销会给自身和自身所生产的商品带来什么样的作用和效果。从目的来看,形象营销在狭义和微观上是提高商品的销量,使商品卖得好,从而赚取较大的利润;在广义和宏观上是利用一切手段对自身进行挖掘、说明以及宣传,提高自身的知名度,主体可以是商品,也可以是企业,甚至可以是人。

而作用和效果既有正面和积极的影响,也有负面和消极的影响。一方面,正面宣传会给自身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和口碑,而负面宣传则相反。另一方面,当正面的宣传出现得不是时候或者夸张、过度等,就会产生负面影响,弄巧成拙。因此,企业要根据不同的商品来决定不同的形象营销策略。

(二)判断商品是否有必要进行包装

企业要慎重考虑商品是否有包装的必要,这个问题十分重要。包装本身也具有一定风险的,企业耗费了更多的成本来进行包装是为了更大的利润。如果没有卖出一定的数量,那么这个利润就不存在,甚至会直接导致亏损。因此,企业对商品是否进行包装应该从包装所耗费成本、包装后的商品外观效果以及包装后的销量变化等方面来进行考虑。

(三)形象营销的“雷区”

商品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销售,由于其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差异,企业进行任何包装时都应该事先做好详细的市场调查。要了解在当地市场进行形象包装和销售时有哪些不可靠近的“雷区”。比如印度教将牛奉为神明,因此,在印度绝对不要有开牛排店的想法,甚至在对其他商品进行包装时也不要随便拿牛开玩笑,因为一旦踩入了“雷区”,很容易引发社会问题。

郎朗和李云迪都是“80后”钢琴家,技艺不分伯仲,但二者知名度明显不同,究其原因就是对于形象营销的把握不同。在市场营销中知名度直接影响到产品销量、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应熟练运用相应的形象营销手段并进行灵活应变,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标签:;  ;  ;  ;  

郎朗与李云迪的形象营销_形象包装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