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的效果研究论文_沈勇华

岳阳市华容县人民医院 妇科 414200

摘要:目的:研究米非司酮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2015年1月到2017年10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纳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以孕三烯酮完成治疗,试验组以米非司酮完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米非司酮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并且患者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米非司酮;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效果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mifepristone in the treatment of endometriosis. Methods:100 patients with endometrios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October 2017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includ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50 cases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gestational three enenone,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ifepriston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but the data was P > 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ata were compared P < 0.05. Conclusion:the clinical effect of mifepristone in the treatment of endometriosis is better,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 is low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and it has high clinical value.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是指有活性的内膜细胞种植在子宫内膜意外的位置所导致的疾病,其在育龄期妇女中较为常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较多,其中子宫内膜种植、免疫防御功能缺陷、遗传与体质因素和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均可导致患者发病。由于育龄期女性的卵巢功能较为活跃,因此其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几率相对较高。本研究对米非司酮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1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0例,随机纳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患者年龄21~45岁,平均(29.614.72)岁,患者病程1~8年,平均(3.250.64)年,其中已婚患者32例,未婚患者18例。试验组年龄22~43岁,平均(29.474.85)岁,患者病程1~7年,平均(3.190.71)年,其中已婚患者30例,未婚患者20例。患者基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以孕三烯酮完成治疗,让患者按照2.5㎎/次,2次/d周的标准于经期开始后在空腹状态下服用孕三烯酮(北京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80020)连续治疗30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结束。

试验组患者入院后以米非司酮完成治疗,让患者按照10㎎/次1次/d的标准于经期开始后在空腹状态下服用米非司酮(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50202),连续治疗30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结束。

1.3评价指标

评价患者疗效,统计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疗效判定标准为:治疗后患者痛经、性交痛和月经异常等症状基本消失,治疗后未出现复发的情况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盆腔检查病灶范围明显缩小,或患者症状完全消失但出现复发情况,判定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设置加重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统计学软件完成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的表现形式为百分率(%),以X2完成差异检验,计量资料的表现形式为(),以t完成差异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以P<0.05为标准。

2.结果

2.1患者疗效

通过表1数据的分析,试验组92.00%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86.00%,但数据组间对比P>0.05。

表1 患者疗效(例/%)

3.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患者在发病后的临床症状主要以痛经、月经异常、不孕和性交痛等较为常见,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根据临床研究,内膜细胞本应生长于子宫腔内,但由于子宫腔通过输卵管与盆腔相同,因此内膜细胞可经由输卵管进入盆腔后异位生长[2]。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异位内膜周期性出血及其周围组织纤维化,形成异位结节并导致患者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患者发病后病变可波及盆腔的器官和组织,其中卵巢、子宫直肠陷凹、宫骶韧带等部位最常见,四肢、腹腔和胸腔等也有发病[3]。

临床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主要是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方式,其中药物治疗主要是采用假孕疗法和假绝经疗法完成,手术治疗则是直接对患者的异位内膜进行切除。孕三烯酮[4]是一种合成的类固醇激素,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中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较多,容易导致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受到影响,因此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限制。米非司酮[5]是一种孕激素受体结合剂,其与孕激素受体的亲和力较强,能直接作用于下丘脑至垂体并最终到达卵巢,有效抑制患者黄体酮的分泌。同时,米非司酮还能阻断子宫内膜对孕激素的反应,从而让内膜细胞的生长被抑制,促使患者临床症状改善。

本研究对米非司酮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综上,米非司酮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蔡莹莹,洛若愚.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口服米非司酮临床疗效及卵巢储备功能影响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S3):9-12.

[2]于雷.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3):50-51.

[3]陈媛媛,卢占斌,李维玲,张西艺.米非司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妊娠情况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23):3417-3419.

[4]袁迎九,后建丽,丁文清.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综合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4):92-94.

[5]刘素梅,邱玉琴.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35):4941-4942.

论文作者:沈勇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9

标签:;  ;  ;  ;  ;  ;  ;  ;  

米非司酮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的效果研究论文_沈勇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