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五苓散加味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作用分析论文_张艳伟

张艳伟

(黑龙江省建三江人民医院 黑龙江富锦 156300)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中药五苓散加味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80例黄斑水肿患者,随机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球周注射TA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中药五苓散加味用药治疗,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不同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可知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指标数值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对比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中药五苓散加味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不显著,但其产生的并发症和毒副作用小,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药;五苓散加味;黄斑水肿;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6-0060-02

黄斑水肿也称视网膜病变,是西方国家四大致盲原因之一[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显现,黄斑水肿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对患者的视觉功能以及生存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是致使患者视力损伤常见原因[2]。本研究将对黄斑水肿的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80例(73只眼)黄斑水肿患者,随机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40例(36只眼),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为(61.3±1.1)岁,病程1~17年,平均(7.2±0.7);对照组患者40例(37只眼),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为(62.1±1.4)岁,病程0.5~16年,平均(6.8±1.3)。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球周注射TA治疗方法。使患者保持仰卧姿势,利用碘伏溶液(5g/L)对患者患眼的下眼睑进行消毒,贴近患者眼眶的眶底,在眼眶边缘下方的三分之一处开始缝针,如果没有血则注射TA(0.5ml/20mg),取针后压迫注射部位>3min,小心出针。一个月后对其进行复查。

实验组:采用中药五苓散加味用药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桂枝6g,猪苓9g,白术9g,生地15g,泽泄15g,茯苓15g,生黄芪20g,炒薏仁30g制药。一日一剂,每剂分两次服用,一个月后对其进行复查。

1.3 治疗效果的判定标准[3]

根据国际标准视力表对患者的视力进行测定,增加2行视为患者视力提高,增减1行视为患者视力稳定,减少2行视为患者视力降低;在患者治疗前后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测量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并对其眼压进行测量。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量数据应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数据使用χ2检验,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不同方法的治疗,治疗效果的比较见表1,由表1可知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指标数值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对比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目前,球周注射TA治疗在黄斑水疾病的治疗上应用广泛,且较为有效[4]。但是随着球周注射TA治疗广泛应用,此治疗方法的并发症等不良反应也逐渐凸显出来。根据相关报道表明,球周注射TA治疗能够引发患者眼内炎、视网膜脱落以及白内障等疾病,对患者产生毒副作用[5]。五苓散加味治疗属于中药疗法,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医治,且利用五苓散中的桂枝,猪苓、白术、生地、泽泄、茯苓、生黄芪、炒薏仁等中药成分,可以促进黄斑水肿吸收和出血的吸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视网膜微循环,进而加快水肿吸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

本研究通过不同的方法对黄斑水肿患者进行治疗,可知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指标数值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对比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中药五苓散加味方法与球周注射TA方法的治疗效果差异不明显,但是因球周注射TA治疗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致使患者并发其他疾病,因此在对黄斑水肿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谨慎选择治疗方法,全方面综合性的对其进行考虑。

综上所述,中药五苓散加味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对黄斑水肿患者的治疗效果无统计学意义,但相对于球周注射TA治疗方法,中药五苓散加味对患者产生的并发症和毒副作用小,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郝美玲.五苓散加味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

[2] 张林平.中药五苓散加味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4,34(7):5-6.

[3] 王敏玲.五苓散加减联合激素治疗葡萄膜炎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3.

[4] 刘婷婷,毕宏生,王兴荣等.复方血栓通联合五苓散加减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围光凝期的应用观察[A].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会议暨第五届海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

[5] 张权.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药治疗[J].吉林中医药,2011,31(1):26-27.

论文作者:张艳伟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5

标签:;  ;  ;  ;  ;  ;  ;  ;  

中药五苓散加味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作用分析论文_张艳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