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国
(南部县碧龙小学 南部 637300)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浓厚兴趣,其注意力最集中、反应最快、思维最活跃、学习效率最高。所以,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下面,我谈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一、营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可见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创建和谐的课堂很重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保证。教学活动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试想,在教学中,师生关系不融洽,甚至讨厌你这位老师,其教学结果将会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学生怎能产生学习兴趣呢?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呢?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爱心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微笑送给学生,把趣味呈现出来。教师要置身于学生之中,同学生融为一体,营造一种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在宽松、亲切的教学活动中兴趣盎然地学习,教学质量何愁不高?
二、设计精彩的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好的导入语犹如乐曲的前奏、戏剧的序幕,它会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兴趣,调节教学气氛,是切入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可以为一节课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导课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拘形式,可因时因地因人而定,如故事激趣、疑问诱趣、佳句调趣、“音画”逗趣、激情朗诵、笑话引路等,设计时要根据教材及课堂设计的需要,从“诱情、激趣、设疑”入手,从而得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桃花源记》一文时,我先由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引出作者陶渊明,再介绍他自号“五柳先生”的由来,然后讲述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从中了解到陶渊明不慕权贵,向往宁静恬淡、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的性格和情趣,也为学生理解《桃花源记》的思想内涵奠定基础。这样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创意设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根据语文课文都有特定的情境的特点,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创意设境,可以再现文本情境(就是将课文中的抽象文字变为直观的形象)。具体直观的形象对人的感知具有神奇的作用。形象越鲜明、越具体、越直观,就越能缩短感知时间,引起联想和想象,激发认知兴趣,提高认知效率。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录像、电视、投影等常规电化教学手段,可使课文中的抽象文字,变为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均能同时感知的具体形象,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在教学课外古诗《望天门山》时,如果让学生直接阅读,学生很难理解“天门”的形象、“开”和“回”是怎样与山水联系在一起等问题。我下载了这首诗的教学课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课件作者根据诗的内容设计出这样的情景:两座高山犹如巨大的石门,两山夹缝中滔滔江水急流回旋,冲破山的阻隔,一泻千里;远处,红日碧水间,一叶白帆飘荡而来……运用物象直观,由文到图,由静到动,让学生理解“门”、开”、“回”等关键词语的意义,把学生的思维带到青山碧水、红日白帆的情境中,从而使学生恰当地理解了全诗的意境。这样,既释疑窦,又启蒙昧,激发了学生们对祖国壮美河山的热爱之情。在动画的刺激下,学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四、将竞争机制引入语文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好胜心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具有竞争性的语文活动,使活动变得富有刺激性、挑战性,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如“纠错大王”活动:成语是语文学科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是约定俗成、不能随意更改的。但现实生活中有的生产厂商为了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就在成语上面“大动手脚”、“大做文章”。某制药厂的广告“‘咳’不容缓”,某服装厂的“‘衣’鸣惊人”,某热水器的“随心所 ‘浴’”……另外,还有近两年物价上涨催生的“豆你玩”、“姜你军”、“蒜你狠”等网络热词,我要求学生留心现实生活中的语文信息,搜罗汉字的误用现象,并开展评比展览,学生们踊跃参加。还可以开展“我是小小书法家”、“诗歌朗诵擂台赛”、“讲故事英雄会”等活动,也深受学生欢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根据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欲望的事实,我们教师要千方百计的让学生享受到学习成功的欢乐,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创造条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教师要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及时表扬学生的优点和进步。例如,课堂学习中,让朗读好的学生当老师给同学示范朗读;让写字漂亮的学生在黑板上板书;让阅读理解能力强的同学传授学习方法;把习作精美的作品贴出来办成学习园地等。对语文学习活动中朗读、背诵、演讲、写字、作文等方面能力强的同学不仅要大力表彰、宣扬,还要重用或者委以重任:比如,当朗读指导老师,当板报编辑,当新闻记者,当故事大王,主办板报、墙报、手抄报等,并适当提出更高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成功的快乐。这样,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总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这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老先生留给我们的至理名言。只要我们初中语文教师能够根据学科的特点,千方百计地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正确地运用它,那么,“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率”也不再是一句空话了。但是,有一点需要说明,“有趣”不是离开教材灵机一动式的随心所欲,不是插科打浑式的逗趣,它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激励手段,运用它的动机,不单只是使人兴奋,使人快乐,更主要的是启发思维,活跃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初中语文学习的效率。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追求学生的最大限度的学习效率,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佳教学效果。
论文作者:何明国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7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9
标签:学生论文; 学习兴趣论文; 激发学生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课堂论文; 兴趣论文; 师生关系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7期(上)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