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炳添 2012-2017年百米大赛技术特征研究
安 琼,李成俊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二次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苏炳添2012-2017年百米大赛技术特征及相关参数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1)苏炳添这几年比赛的平均成绩刚好超过国际健将等级标准成绩,他的最佳竞技状态并没有出现在奥运会上,说明苏炳添的四年周期训练安排存在着问题;(2)苏炳添这几年比赛的平均反应时属于一般水平,并不是很突出;(3)苏炳添的近几次比赛的平均步数、步长处于一个低值,还有待提高,平均步频是处于提高过程;(4)苏炳添的近几次比赛的各膝角度数变化大,技术动作还在调整中,他在跑的过程中有积极着地,但是着地时腿抬得较低,没有达到非常快速的伸髋动作。他的速度变化曲线模型近几年一直都是“双峰型”,他一直在速度的分配上并不是很平均、也不平稳。
关键词: 苏炳添;百米技术特征;100米跑
1 前言
苏炳添是我国近年来涌现出来的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曾经在2015年创造我国9.99s的百米记录。优秀运动员是一个成长过程,探讨优秀运动员成长过程中的规律,无疑对增加多年训练规律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已有多人对苏炳添百米大赛技术特征进行了研究,有研究得出苏炳添为双峰型速度曲线模型,起跑反应速度来看,苏炳添已具备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水平。也有研究说明苏炳添的起跑与加速跑能力较强,步频快是苏炳添短跑技术的一大特点,同时步幅较短是他的技术弱点。还有研究了苏炳添在百米跑中步频快,但步长能力有待提高。有研究表明从起跑后加速跑技术中分析,苏炳添并无过于明显突出的技术优势。有的研究表示苏炳添他们应在步频不大幅降低的前提下,以加大步长作为提高运动成绩的突破口。以上都是对苏炳添一次比赛成绩所做的分析,较难看出苏炳添成绩变化的特点,因此也就很难看到苏炳添多年训练的规律。本文采用二次分析方法,将先前研究中的数据,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加以统计分析,试图揭示苏炳添竞技水平发展中的规律,为进一步认识短跑运动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2012-2017年苏炳添百米大赛技术特征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足月妊娠指的是妊娠满37足周至42周。宝宝只要足月了,从妈妈肚子里出来基本都可以健康成长。达到或超过42周就属于过期妊娠,容易发生胎盘功能减退、羊水减少、胎粪污染、胎儿成熟障碍、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胎粪吸入综合征等。宝宝有情况需要结束分娩(如胎儿宫内窘迫、羊水过少、过期妊娠),准妈妈们就应该听从产科医生的建议尽快引产或剖宫产,把宝宝从不好的环境里解救出来。有一些人存在“瓜熟蒂落”的思想,认为催生不好,盲目排斥终止妊娠,会造成新生儿窒息,甚至胎死宫内、死产等严重后果。
2.2.3 逻辑分析法
3.2 反应时特点
通过知网筛选文章,找出苏炳添参加百米大赛技术特征研究的文献,并对其中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合并、整理与二次分析数据,获取供研究所需要资料。
利用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的书籍查阅一些关于百米技术相关领域的藏书和报刊出版物等,并登录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国知网以“苏炳添、百米技术特征”等为关键词查找文献、期刊以及收集整理相关文献且有针对性的阅读、参考许多关于苏炳添百米技术的论文资料,仔细查阅和研究并文献回顾整理归类,借鉴整理归类出来的专家的优秀成果与自己的观点相融合,对研究者没有研究到的内容总结出自己的研究想法,为本论文的撰写提供有力价值与基础。
随着他的运动成绩的提高,他的起跑反应时也在提高,目前他的起跑反应时虽然优于一般运动员,但和世界优秀运动员比起来也并不是最快的。从苏炳添的个体特征来看,他个子比一般的运动员矮小,但肌肉比例大,灵活,这在起跑有一定的优势,许多运动员在起跑器的安装时太靠前,起跑后身体向上而不是迅速向前,起跑的第一步要步长短:男子60cm-70cm、女子在50cm-60cm;落地快,小腿不能折叠,结合这些起跑技术加上一个优秀的起跑反应时才能跑好在整个起跑阶段;苏炳添的反应时在近年来的比赛中处于提高过程,这可能和平常训练与参与重大类型比赛次数有关。
3 结果与分析
由此可见,概念分析法可帮助译者准确理解法律术语原语的含义,而比较法则可用于检验目标语译文含义是否与源语含义一致。若采用贴近适用者的法律术语翻译策略,译者应特别注意在翻译时除遵循内涵对等的原则外,更应注意外延含义的对等。
选矿工艺生产用水量较大,精矿及尾矿中含有大量水,因此需考虑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生产回水管道系统,包括生产回水加压管道系统和生产回水供水管道系统。考虑到生产回水供水系统稳定性,设高位生产回水水池,水池按储存4~6h生产回水量容积设计,生产回水水池设置于高于选厂场地标高约50m左右的山坡上。
“渐悟”思维形式,不仅是人类原始祖先们在千百万年持续不断的生存劳动活动模式的熔冶中,形成的普遍的思维形式之一,即便是在现代社会中,它依然是现代人类普遍的思维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人类原始祖先们的“渐悟”思维形式,是前逻辑的、前概念的思维,人类原始祖先们所借助的是直观、猜测、暗示、情感、隐喻、移情、联想、想象、理想、观照等甚至幻想的思维方式,来完成“渐悟”思维形式的过程,其内容可能是荒唐幼稚的,思维的过程可能是粗糙的;而近现代人的“渐悟”思维形式,是借助于概念和逻辑,思维的内容是比较科学的,思维的过程可能是精确的。
3.1 成绩特点
苏炳添在2012-2017这几年的比赛的平均成绩是10.129±0.202秒(表1),刚好超过国际健将运动员成绩标准(10.25s),从平均成绩来看,苏炳添这几年比赛的成绩并不是很好。
从优秀运动员四年周期成绩的情况来看,在2012年奥运会年成绩仅为10.28s,在2016年奥运年成绩为10.08s,如果以奥运会为目标来分析,可以看出苏炳添最佳竞技状态并没有出现在奥运会上。说明苏炳添的四年周期训练安排存在着问题。
苏炳添近几年比赛的平均步数是48.24±0.26步、平均步长2.08±0.016m、平均步频4.79±0.043m/s,平均步频指数和平均步长指数分别是8.246±0.076、1.206±0.010(表3),近几年比赛中苏炳添的成绩处于提高过程,但他的步数却没有改变,基于苏炳添1.72m的身高,他的步数在48步左右,是他的一个短板。
表 1苏炳添 2012-2017年重大比赛成绩情况
2.2.2 二次分析
苏炳添这几年比赛平均反应时是0.169±0.008s(表2),这个反应时属于一般水平,并不是很突出。
以下是从2012年伦敦奥运会、2014年仁川亚运会、2015年北京田径世锦赛、2015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2016年里约奥运会、2017年全运会等近年来苏炳添参加百米大赛的文献资料进行了各项数据统计和分析。
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已有的研究进行符合逻辑的、客观的比较、归纳和总结,得出本研究的结论和有利于本研究的资料。
表 2苏炳添 2012-2017年重大比赛反应时情况
3.3 步数、步频与步长特点
图4中#Need,118.789 2,30.675 4,a#为预先与主机设定的通讯协议,格式为#Need,<1>,<2>,<3>#。其中#Need为起始标志位,<1>,<2>分别代表农机手当前所在位置的经纬度坐标,<3>代表需求信息的具体内容,a代表加油站,b代表旅馆,c代表配修站,语句最后的#为结束标志位。
苏炳添的步频指数波动幅度大于步长指数,他的步频能力有明显的提升,但是步长能力提升并不是很大;目前,苏炳添的步频优于世界优秀运动员,步长却低于世界优秀运动员,所以他步长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大发展空间。
表 3苏炳添 2012-2017年重大比赛步长、步频等相关参数情况
3.4 膝角特点
苏炳添近几年参加比赛的着地瞬间支撑腿膝角、着地瞬间摆动腿膝角、着地瞬间踝关节踝角平均数分别为149.725±2.613°、40.800±1.910°、113.367±6.953°,垂直阶段支撑腿膝角、垂直阶段摆动腿膝角、垂直阶段踝关节踝角平均数分别为139.850±1.831°、 37.500±2.454°、 89.333±15.355°,离地瞬间支撑腿膝角、离地瞬间摆动腿膝角、离地瞬间踝关节踝角平均数分别为143.900±6.251°、74.233±10.045°、131.750±10.850 °(表4),从表中的标准差分析得出苏炳添的着地瞬间的踝关节角、垂直阶段踝关节踝角波动、离地瞬间支撑腿膝角波动、离地瞬间摆动腿膝角、离地瞬间踝关节踝角这几个的波动都较大,说明苏炳添的这几个技术动作变化较大;在短跑途中跑过程中,支撑腿膝关节变化幅度直接会影响整个后蹬阶段支撑腿肌肉工作能力,摆动腿膝角变化越大,摆动腿以自身质心为悬点所做的大小腿充分折叠以减小动力距,这样便能提高单步所用的时间,也就是运动员的步频,但是苏炳添只有离地瞬间摆动腿膝角变化较大,垂直阶段和着地瞬间的变化并不大,所以伸髋还不够快速。他的动作还可以再继续优化,从而提升步频指数。
踝关节的角度也能够从侧面反映出运动员小腿向前倾斜的角度。运动员可以通过后蹬角度的降低来提高运动员在后蹬时水平速度的分作用力,而近几年的的比赛中苏炳添的各动作的踝关节角度变化都非常大,从2012年的比赛后开始减小踝关节的角度,从而调整小腿倾斜的角度,让腿在积极着地时抬得更高,更主动、迅速的着地。
表 4苏炳添 2012-2017年重大比赛途中跑膝角情况
3.5 速度变化曲线模型特点
“一带一路”为中国沿线的一些国家带来了发展机遇,也为国内的一些企业创造了向外投资的机会。在发展的过程中,税收是不可避免的一个话题。做好税收的服务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大意义,很大程度上鼓励了周边国家的积极性,消除由国别不同而带来的税收产生的矛盾,促进贸易投资更加自由与便利。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收税环境,对于“一带一路”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苏炳添近几年参加比赛的全程速度变化曲线类型都是“双峰型”(波浪型)速度曲线模型的特点(表5),他的速度变化曲线模型近几年一直未变过,说明他一直在速度的分配上并不是很平均,不平稳,他的最大速度出现得较早,保持最大速度的能力较弱,降速也较早。
正确的用人导向是对干部最大的激励;是对遇到难事绕道走,碰到问题不敢抓,面对风险不敢闯,“得罪人”的活不干,“讨人嫌”的话不说的干部最有力鞭策。对大事要事难事中挺身而出、勇于担当,不讲条件、不计付出的干部;对攻坚克难、拼搏奋进,遇到矛盾不回避、面对困难不退缩的干部;对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收兵,持之以恒、勤奋敬业的干部;对个性鲜明、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不怕得罪人的干部;对平日埋头苦干、聚精会神抓发展,履职尽责、尽心尽力的干部,要大力肯定,大胆提拔或放到重要、关键岗位上发挥作用。
4 结论
4.1 苏炳添这几年比赛的平均成绩刚好超过国际健将等级标准成绩,他的最佳竞技状态并没有出现在奥运会上,说明苏炳添的四年周期训练安排存在着问题。
再后来,就是漫山遍野的马樱丹。我的小学时代,几乎都是在长满了这些小朵的粉紫嫩黄的矮树丛里度过的,它的小花其实很漂亮,颜色配得奇妙极了。
表 5苏炳添 2012-2017年重大比赛速度变化曲线模型情况
4.2 苏炳添这几年比赛的平均反应时属于一般水平,并不是很突出。
4.3 苏炳添近几次比赛的平均步数、步长处于一个低值,还有待提高,平均步频是处于提高过程。
4.4 苏炳添的近几次比赛的各膝角度数变化大,技术动作还在调整中,他在跑的过程中有积极着地,但是着地时腿抬得较低,没有达到非常快速的伸髋动作。他的速度变化曲线模型近几年一直都是“双峰型”,他一直在速度的分配上并不是很平均、也不平稳。
综上所述,苏炳添近几年在参加百米大赛中成绩并不是很优秀,他在100米跑全程的各阶段的技术动作等都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还有待改进。虽然,目前有很多研究者都对苏炳添各赛次的百米技术特征进行了研究,但都是对苏炳添一次比赛成绩所做的分析,并没有研究者对苏炳添近几年参加百米大赛的研究数据进行整理合并后做二次分析研究,所以本文对2012-2017年苏炳添百米大赛技术特征的研究有划时代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东州.从2015年北京田径世锦赛中对苏炳添短跑技术特征分析[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7.
[2] 王华威.苏炳添与博尔特的100米跑技术对比分析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7.
[3] 马杰,王泽峰,代强.我国男子百米运动员苏炳添起跑加速技术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7,33(02):92-97.
[4] 刘美华,黄兴裕,张缘,阳超.苏炳添2015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100m技术动作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6,6(35):224-225.
[5] 王珽珽.优秀百米运动员苏炳添途中跑技术特征研究——以201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为例[J].体育科学研究,2016,20(04):73-77.
[6] 易文娟,詹晓梅,王双,朱小桢.苏炳添、张培萌与博尔特百米技术差异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15,37(02):63-65.
[7] 尹朝玉,张振东,牛成龙,袁瑞,袁玉玲.第15届田径世锦赛百米决赛苏炳添、博尔特与加特林百米技术比较研究[J].运动,2016(13):12-13+84.
[8] 王岚.博尔特与苏炳添100米全程速度变化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
[9] 姜自立,苑廷刚,王国杰,李庆.2017年全运会男子100m决赛运动员关键技术特征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8,54(06):109-117.
A study on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2012-2017Su Bingtian 100-meter Race
An Qiong,Li Chengjun
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data analysis and logic analysis,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ed parameters of Su Bingtian's 100-meter race during 2012-2017 are analyzed and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Su Bingtian's average results in the last few years have just exceeded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His best performance did not appear in the Olympic Games, indicating that his four-year cycle training arrangements were problematic; 2. His average reaction time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was average and not very prominent. The average number of steps in recent competitions is at a low level, yet to be improved, with an average step. Frequency is in the process of improvement; 4. His knee angles have changed greatly in recent races, and his technical movements are still being adjusted. He made a positive landing in the course of running, but his legs were lower when he landed on the ground, and he did not reach very fast hip extension. His velocity curve model has been "bimodal" in recent years, he has been in the distribution of speed is neither average, nor uneven.
Key words: Su Bingtian; 100m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100m race
中图分类号: G8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256( 2019) 08-0055-3
doi: 10.19379/ j.cnki.issn.1005-0256.2019.08.026
第一作者简介: 安琼(1996-),女,贵州黄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学。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6, Guangxi, China.
标签:苏炳添论文; 百米技术特征论文; 100米跑论文; 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