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肿瘤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 讨论临床路径在头颈部肿瘤者放射疗法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68例头颈部肿瘤行放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将以上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34例患者/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基础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接受临床路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组的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护理组满意率为94.11%明显优于常规组的79.41%。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加速患者的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临床路径;头颈部肿瘤;放疗;应用分析
在常规的治疗的过程中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然而常规护理仅仅只是针对于比较常见的疾病,如果患者出现一系列特殊情况,常规护理干预可能会涉及不到,进而影响患者治疗效果[1]。所以针对于这种情况,临床中出现了临床路径这种护理方式,该方式主要是针对患者的病情来制定出一系列的护理方式,从入院到出院,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这样不仅可以规范护理操作,还能提高护理质量,加快患者恢复[2],因此为了研究临床路径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护理中所起到的作用,特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68例头颈部肿瘤的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68例头颈部肿瘤行放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为39例,女性患者为29例,年龄24至71岁,平均年龄为(43.1±2.1)岁,根据护理方式将以上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34例患者/组,其中常规组患者中男22例,女12 例,最低年龄21 岁,最高年龄75 岁,平均年龄(37.1±1.7)岁,病程时长1 年-8 年,平均病程时长为(3.0±1.7)年;临床路径组患者男20 例,女14例,最低年龄23 岁,最高年龄70 岁,平均年龄(37.5±4.1)岁,病程时长1 年-9 年,平均病程时长为(3.3±1.9)年。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1)所有患者均符合头颈部肿瘤的临床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均同意本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3)排除患有心、肝、肾功能障碍以及精神障碍的患者。(4)所有患者均进行放射疗法,并使用相应的抗肿瘤药物进行治疗。
1.3方法
1.3.1常规组,本组采用常规的放射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包括药物、环境、治疗措施方面。
1.3.2护理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入临床护理路径,具体操作如下:(1)患者入院第一天,相关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和家属介绍医院的环境,询问患者的病情状况,为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为患者做相应的体检,待患者熟悉后,由主治医师进行查房,并进行术前评估,规划放疗方案,制定放疗时间。(2)患者入院第二天,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受到疾病的折磨,会出现焦虑、不安、恐惧等不良情绪,所以护理人员应及时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与患者讲解治疗的好处,讲解治疗成功的案例,耐心的解答患者所提出的问题,满足患者所提出的合理请求,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其树立良好的治疗心态,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3]。(3)患者入院第三天,进行放疗准备,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讲解治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能出现的一系列反应,并且告诉患者这些为正常现象,让其放松,缓解其压力。并且在治疗前还要对患者进行各项检查,确认无误后进行治疗。在放疗时严密的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情况,如患者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应及时的与主治医生取得联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4)放疗后,医护人员应及时的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加强护理干预,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告知患者治疗效果,使其放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并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和恢复计划[4]。(5)出院指导,患者在出院的前一天,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其出院后的注意事项,按时服药,并且为患者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加速患者的恢复,叮嘱其定期进行复查,记录好患者的联系方式,并且告诉患者及家属,如果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一定要及时来医院进行复查。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对上述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s)表示,应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护理组的患者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4±1.5)d、8.82%;常规组的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5±2.1)d、20.58%,护理组的各项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
常规组非常满意的患者为12例,满意的为15例,不满意的为7,满意率为79.41%;护理组非常满意的为21例,满意的为11例,不满意的为2例,满意率为94.11%。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头颈部肿瘤主要为颈部肿瘤、口腔面部肿瘤以及耳鼻喉肿瘤三大部分,常见的为鼻窦癌、喉癌等,并且发病率较高[5]。目前临床治疗多采用放射疗法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良好,但是放疗后并发症较多。有研究报道,头颈部肿瘤患者经放射治疗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为精神障碍,如视力较弱、精神错乱以及记忆力衰退等,这些并发症往往对患者预后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6]。有效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护理路径是一种公认的疾病治疗和护理模式,主要以病人为治疗和护理中心,对患者住院过程中提供有效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整合了科室的医疗、护理以及管理全部资源,并与患者之间建立流动良好的沟通。与传统护理服务相比,临床护理路径显著改善了传统护理中存在的不足,医护人员可以更加主动、有计划地为患者给予预见性和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此外临床护理路径还不断强化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同时激励医护人员不断学习和提高业务水平,以便能较好地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多方面护理服务。
本文研究可得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护理组的各项数据明显优于常规组,说明。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加速患者的恢复,并且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对头颈部肿瘤患者护理方面其护理效果明显,不仅可显著提高其护理满意度,还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该方法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高春霞,叶凤清,周月辉,等.临床护理路径在终末期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围术期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5,36(10):2118-2119.
[2]王桂兰.临床护理路径预防颅内多发动脉瘤围手术期并发症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8):128-129..
[3]王利,李永红,刘丹丹,等.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2):240-241.
[4]王秀梅.临床护理路径对心肌梗死30 例健康知识水平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5,24(7):153-154.
[5]钟方萍,潘旅平,黄家元.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6):164-166.
[6]马艳会,娄霄,杜平.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的营养状态变化及毒副反应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7):1021-1024.
论文作者:周,红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5
标签:患者论文; 路径论文; 肿瘤论文; 常规论文; 并发症论文; 头颈部论文; 统计学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