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摘要:在水利工程和水电施工行业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有着较高的应用广泛性。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方案的研究,能够充分优化水利工程的建设效率和质量。并在长期的水利施工技术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此,基于现阶段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领域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用对策,以进一步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合理性。希望以此为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混凝土;水利工程;水电施工;施工技术
引言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可利用水资源长期处于短缺状态,为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预防干旱、洪涝等灾害,水利水电工程迎来了发展机遇,工程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由于大部分施工处于水下作业,防渗要求较高。水利水电工程的防渗处理不到位很容易发生渗水问题,在浪费水资源的同时,还会降低水利水电工程的稳定性。防渗墙技术由于其突出的稳定性优势,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堤坝、闸坝等施工中。
1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的分类
混凝土防渗墙防渗效果好,工艺简单,施工成本低,已经成为水利水电工程防渗处理的最佳选择,按照结构形状可以划分为桩柱式、槽板式、板桩灌注式和泥浆槽式几种类型。
1.1桩柱式混凝土防渗墙
桩柱式混凝土防渗墙是水利水电工程中一种常见的防渗墙类型,通过大型的冲击型钻头或其他方式钻出直径较大的钻孔,使用水泥浆或者套管进行护壁处理,然后将混凝土回填,由单桩逐个连接形成连续的防渗墙。由于桩孔分布的影响,桩柱式混凝土防渗墙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工艺不容易出现塌孔现象,易成墙,但是工程进度相对较慢,由于接缝较多其整体性能略差。水利水电工程为土石坝地基时,为了使防渗墙取得更好的防渗效果,可以采用连锁或者搭接方式来提高墙体厚度,从而提高防护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施工方式难度系数较高,需要严格控制工程质量。
1.2槽板式混凝土防渗墙
在桩柱式防渗墙的基础上衍生出了槽板式防渗墙,根据单元槽连接方式,也可以分为搭接型和连锁型两种连接方式。通过槽板将桩孔连接形成墙体,有效减少封缝数量,使墙体的整体性得到了提升。在一些情况比较特殊的水利水电工程中,槽板式混凝土防渗墙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区别于桩柱式混凝土防渗墙的是槽板混凝土防渗墙采用了大型的冲击钻头,联合抓斗进行开槽挖孔,然后向孔内关注泥浆,当泥浆强度满足要求后在回填混凝土,制成连续的防渗墙。通常,槽板式混凝土防渗墙的槽孔长度控制在5米至9米之间,如果工程却有特殊要求,可以适当延长槽孔长度,减少防渗墙接头数量,提高墙体的防渗效果。
1.3板桩灌注混凝土防渗墙
板桩灌注混凝土防渗墙主要通过振冲法将钢板桩固定到地基上,管底设置活门,钢板桩边远焊接小管,当桩体达到预计深度后,通过液压拔桩器将钢板缓慢取出。同时防渗材料通过桩体焊接的小管填充到孔内,形成连续的防渗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板桩灌注混凝土防渗墙是一种新型防渗施工技术,由于其换换相扣的优势,大大提升了防渗墙的可靠性,在许多水利水电工程防渗处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混凝土施工管理具有技术性及综合性等特点,需有关人员对此提高重视程度,诸如混凝土接缝及温度控制,也涉及浇筑混凝土后的养护管理。经控制工程施工以保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若缺乏正确有效地管理,使有关人员即便采用较为先进的技术,也使施工质量难以有效提升。
3混凝土施工技术
3.1裂缝防治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对施工环境有着较高要求,同时利用其加强结构强度的作用,还能对建设对象进行有效的结构加固。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设中,浇筑完成的混凝土经常因各种原因产生裂缝。受到施工环境、拌和材料以及施工工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施工时预防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是相对困难的。为了从施工方式和材料的准备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尽量避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应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流程和工艺入手,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不断摸索,并努力尝试创新技术和施工方案,提升混凝土施工的应用效果。对于项目中大体积的混凝土应用,理论上应从低处向高处依次完成浇筑。浇筑时还需要注意浇筑的次序,一般由长边一侧向另一边依次进行。为了避免凝固时间的差异造成裂缝,混凝土浇筑最好一次完成。并在预留施工缝时,提前采取混凝土初凝后的加固措施。选取膨胀式混凝土完成填充后的浇带工作。这里需要注意,膨胀式混凝土的强度要高于原始混凝土,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裂缝的产生,提升浇筑体的整体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3.2混凝土浇筑技术
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最终应用环节是混凝土的浇筑。浇筑的施工技术和浇筑过程的合理性会最大程度影响水利水电施工的效果。在浇筑进行之前,需要对模板进行彻底清洗,避免其表面或内部残留有油污和其它杂物。还要提前将模板的所有缝隙与空洞严密封度,防止浇筑过程中的混凝土渗出。在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阶段,需要用大量清水使木模板充分湿润,以保证混凝土的浇筑效果和浇筑过程的顺利进行。除了以上对模板的处理之外,还要对模板的尺寸、种类、型号以及标高进行核定,确保浇筑过程涉及的钢筋安装与绑扎能够有序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为核心关键步骤,实施前期需要进行的工作也相对复杂。除了以上几方面内容外,还包含对钢筋的数量、型号等应用类型的确定。并根据其保护层的设置厚度不同而进行浇筑方案的个性化匹配。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应由低位置向高位置依次浇筑,并保证各层之间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基本一致。对其间涉及到的配筋设计与振捣要求要充分考虑并予以落实,在浇筑过程中,对这些方面的施工要求有倾向性的采取相应措施。浇筑过程要对提前预留的施工缝进行定位。待浇筑工作结束后,确认施工缝周围的混凝土分布均匀和密集程度,以及施工缝是否能起到预期的结构稳固作用。
3.3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
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由于其极限应变大、弹性模量低、对土石坝形变适应性强、和易性好、抗压能力强、节约水泥用量、施工成本低、墙体连续且厚度均匀、整体性好、耐久性强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防渗墙主要使用的是含有膨胀土和黏土的新型材料,有效提升了墙体抗渗效果,弥补了传统防渗墙的很多不足之处。为了优选出合适的泥浆循环工艺,确定槽段长度等技术参数,需要在施工前仔细勘察现场地质、土质、地层以及水文条件,摸清墙体位置是否存在障碍物,准备工作就绪后,开挖导向槽,槽的宽度应大于防渗墙的宽度,根据上部土层的实际情况确定深度,导向槽应与防渗墙的中心线保持一致,采用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的造孔方式,防止因造孔环节质量失控而影响防渗墙的质量,孔槽应严格按照预定部位设置,尽可能减少墙段间的接头数量,最后将泥浆浇筑到孔槽壁进行保护并注入混凝土。为了确保防渗墙满足工程需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进行试验研究,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提高防渗墙的防渗性能。
结语
目前在水利水电项目施工中,施工管理在施工工程中十分重要,通过较详细地分析混凝土施工管理,并对混凝土技术管理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经研究总结后,可有效保障水电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及顺利施工。
参考文献
[1]徐谷云,吴舜.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管理要素分析[J].科技资讯,2016(10).
[2]孙阳.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管理要素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5).
论文作者:赵雯,李振华,李孟园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9
标签:防渗墙论文; 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防渗论文; 墙体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