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论文_闫铎译

浅谈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论文_闫铎译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辽阳供电公司 辽宁省 辽阳市 111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电力,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地提高我国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准确性、高效性,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和人们服务,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就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力配电;自动化;配电管理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方面的不断发展,电力的配电模式也逐渐的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那么,为了能够应对当前比较严峻的市场挑战形式,自动化的配电模式也开始在各个电力公司进行广泛的应用,而随着现在自动化系统的不断推行,电力的配电管理所涉及到的方法也应随之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这样才能够适应这些新环境之下的电力配电模式。

1 电力配电自动化以及配电管理的分析

1.1 电力自动化系统分析

为满足国内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需求,电力行业就应实现配电自动化,以便缓解当前电力系统供电紧张方面的问题。电力自动化系统主要是使用全新的技术来转变以往人为进行控制配电的方式及管理模式,使用机器来进行自动化配电,该种配电方式对电量的消耗量非常低,可以满足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电量的需求。电力行业想要达到配电自动化及管理的目标,就必须要建立健全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这属于比较基础的环节但也是十分关键的部分。简单地说,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统一的电网,使各地区、各城市间能互相传达与共享数据信息,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人为对配电管理的干涉,应用高科技的技术减少电量的消耗,进而提升电力系统的供电效率。因此,使用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能提升供电的质量,给人们带来很多便利,同时也可满足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要。

1.2 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系统

简要来说,电力系统的组成部分主要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以及用电五个部分,主要包括配电SCADA主站系统;配电故障诊断恢复和配网应用软件子系统DAS;配电AM/FM/GIS应用子系统DMS这几个基本的系统,其中SCADA主站系统包括一台主机和几台前置服务器,当一台机器出现故障的时候,前置机器里面的一台就会自动成为主机,从而保证电力配置的正常进行,实现配电系统的有效管理和正常进行。

2 我国电力配电自动化及电力管理的发展现状

2.1 总体发展状况不完善,存在较大的困难

电力配电的自动化的建设及后期的电力管理需要专业的工作人员、技术的支持,这些归根到底都需要资金及政策的支持。但是,面对现今电力管理具有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尚不稳定、技术的实际应用状况存在欠缺。而且,在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均匀的情况下,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的总体发展状况不太完善,整体建设存在较大的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及电力管理系统之间的协调性较差

电力行业的建设及后期的发展就本文的主题而言,大致包括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即通过高科技技术的运用实现电力行业的高配置、低消耗以及电力管理的系统即对电力的运输进行有效的管理,以保证电力配置的正常运行。以上两方面必须做好功能的协调,管理职能的衔接,以节省人力、资金,提高整体运作的效率。

2.3 技术水平不高

改革开放后,我国才慢慢研究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其使用的实践经验较少,因此,其与国外的配电系统自动化技术相比较,还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并且电力企业内部的技术人员对核心技术使用也不成熟,很多重要的机械设备都必须要从国外购买,尽管国外的机械设备较为先进,但还需和国内的配电设计配合使用,这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管理有很重要的影响,再加上国内的配电网技术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就阻碍了当前电力配电网系统的发展。

3 实现电力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的措施

3.1 进行整体规划并且做好准备工作

实现电力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的首要前提便是对这项复杂而又浩大的工作进行整体的规划,做好准备工作,应该明确的电力配电自动化所需要的信息科学技术以及实现的方式和方法,然后最值得一提的便是首要的准备工作,这主要集中在资金的筹备和全国电网的全面连接上,要运用GPS、GIS等技术实现配电终端的通信连接,保证地区定位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实时性,然后再相应的增加信息技术的运用,在保证国家转型资金及时到位的基础上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好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要尽量将居民的花费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其次,我们要保证有专门的技术团队来实现全国电网的互相连接,实现电网的全覆盖,保证资金和技术的到位。

3.2 要积极开发高新技术,提高电力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的水平

在资金和技术都到位以后,接下来最重要的工作便是技术的改进和研发了,在电网基本覆盖各个城市和地区之后,我们应该保证有足够的技术动力来保证这项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设置一个专业的技术研发团队来进行高新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不断的开发出新的技术促进管理系统的更新和进步,做到用电管理效率的最大化,其次,要保证用电居民在电力自动化中的主动地位,使得他们在遇到问题时能够进行及时的反馈,要根据地区发展的不同状况做好分析预算,才有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3.3 电力系统中运行计划管理

对于一些老旧的线路和设备必须要进行长期的跟踪巡查和监测,其结果就要作为这些线路维护方案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数据,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比如说可以季度或者是年作为一个周期,并根据这个周期内的线路和设备的具体运行情况,来分析下一个年度有可能会产生问题的一些环节,然后就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出需要进行检修的各个项目的具体计划了。

3.4 电力系统中运行检修管理

各个电力系统的设备一般都是一些比较大型的设备,对其进行回收的成本往往是较高的,所以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就应该尽量的提高它们的运行效率,以最大限度的来延长它们的使用年限,并减少故障的爆发率。对所有的线路和电力设备都要进行认真的检修,制定严格的检修制度,加强设备运行的管理,并严格的来控制每一个检修和操作的全过程。对于每一条线路和每一个设备的实际检修操作来说,必须要坚持“以检为主,以修为辅,事前预防,事后处理”的总体指导方针,在运行和维护的整个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降低各条线路和各个设备的大修次数,这样就可以保证供电的稳定性了。

3.5 重视配电装置的完备、检验以及更新工作

除了成本和技术,最关键的方面就是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中应用到的装置,需实时更新装置构件,科研工作者在实现装置开发后需和各个厂家实现联合协作以及跨领域的异构协作,确保配电装置的适用能力。并需针对配电装置采取实时的检验与更新工作,保证配电装置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需实时革新具备先进技术的配电装置,保证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的持续提高与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总之,电力配电自动化符合电力企业发展要求,也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力企业要重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作用,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科学、合理地分配电力能源,并且为了充分发挥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效能,还应建立与之相适合的管理体系,最大程度地提高配电系统的利用率,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剖析电力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J]. 罗东.通讯世界.2015(20)

[2]浅谈电力系统中配电自动化及管理[J]. 顾宝春.科技创业家,2014.15(8)

[3]提升配电自动化实用化管理的措施与建议[J]. 罗兴,周冬旭.电力安全技术,2015.26(8)

[4]浅谈电力企业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状况与控制措施[J]. 臧先刚,吕青青.电子制作,2014.14(22)

论文作者:闫铎译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4

标签:;  ;  ;  ;  ;  ;  ;  ;  

浅谈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论文_闫铎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