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阅读是人获得知识的一种最基本的、最重要的途径,但目前乡村学校学生阅读能力差,已经成为语文能力差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仅单独的依靠学生,依靠大量的阅读,更加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
关键词:阅读能力 检索能力 理解分析能力 阅读兴趣
阅读可以增加知识积累,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想象力,改善我们的思维品质,提升我们的创造能力;阅读可以开启我们的心灵之窗,塑造我们的灵魂,引导我们积极向上,涵养我们的精神;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使我们更富于人性,更懂得求真、为善和审美;阅读可以改变人的心境,增加人的生活情趣,使人生活得更加充实,更有意义。而语文的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构成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一直以来,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目前学生阅读能力差,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检索能力差
在阅读时,几乎没有学生会拿字典,即使拿了,也不会随手查字典,遇到不认识的字,一般情况会跳过,或者是“识不识字,先识半个字”,这样导致最为直接的后果是曲解字义,以至于曲解句意,甚至文意,更有甚者,不会快速的查字典,在查字方面会占用大量的时间。
二、学生懒得读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缺乏对现代文阅读兴趣,不喜欢读名著,总是以“没时间,没意思,没用,读不懂”为借口,但是却对粗制滥造的网络小说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就是有的学生读了,也是走马观花,浮皮潦草的泛泛而读,根本谈不上用心深入体验,感受、思辨和感悟,这样的话,浪费了时间,浪费了精力,但却没有什么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理解分析能力差
这就归咎于老师的引导能力,就我而言,当遇到一篇现代文课文时,不清楚为什么教,要教什么,不明白这篇课文教完,要取得什么样的效果,认为现代文是日常应用语,人们天天用的,不学也能懂,可以让学生自己看,随意学,误以为只要蜻蜓点水就已经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优秀的现代文作品中饱含着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体现着作者的文学修养和美学感悟,作者讲究独特的表达技巧,又哪里是所有学生“不学也能懂的”;要么就是太过于注重文本的人文性,耳提面命地灌输人文性,过多的向学生介绍大的人生道理,使得自己的教学走向了歧途。
上述种种原因的叠加,长此以往,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越来越差,分析问题的能力也越来越差,学生面对现代文阅读时总是无从下手,恐惧感加重。那么如何去改善这种情况,就我而言,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必须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每人必须要一本字典,随时看,随时查,可以找一个生字本,把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生字(包括它的意思)做一记录,这样的话,随着自己的积累,不仅对文章有正确而全面的理解,同时也可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在学生自己做文章时有非常大的帮助。
其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种方式、手段,通过图片、音像等教学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对阅读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动力,才能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我爱读”。学生有了阅读兴趣,自然就会努力寻求阅读机会,从中获得阅读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前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关于读书的方法,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抄写《汉书》的例子,大学问家朱熹“未得乎前,则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则不敢致于彼”的名言,以及一边读书一边摘抄的方法等都给予我们很多启示。教师可以让学生让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记录下阅读过程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写上自己的心得,让学生自觉做到耳到、口到、眼到、心到;教师还可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我认为,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知识广博爱读书的人,读书时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的妙语连珠旁征博引常常感染学生,向老师学习,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最后, 就教师而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己就必须要有深入阅读的耐心和过硬的解读本领。即使是略读文章,教师也必须要有耐心反复精读,从三千弱水中挑选最清凉最恰当的一瓢,让学生去体会;在教学之前一定要确立恰当的教学目标,这个目标应该是整个学段教学目标中的有机一环,同时也应该切合所教课文的特点,他应该是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深入解读才能达到的,只有这样,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才会重视课文文本的阅读,才有可能改变浅尝辄止的阅读现象。
当然, 在选择课外阅读时,单凭学生自己的爱好去读,或者是遇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不加选择,没有计划和系统性,那么这样的阅读效率不会高的,甚至还是有害的。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推荐一些课外阅读的书籍,让学生有计划,有步骤的去读书,长期坚持下去,学生会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奠定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同时也是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从语文教学的目标来看,现代文阅读在高考中已经占有的大量的分数,阅读水平的高低不仅是学生语文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仅单独的依靠学生,依靠大量的阅读,更加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
论文作者:高莉彬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11月总第2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9
标签: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语文论文; 教师论文; 课文论文; 兴趣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11月总第22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