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厚街测绘队 523000
摘要:笔者主要从事地籍测绘测量工作,本文主要从地籍测量的内容及意义、地籍测量方法、地籍测量需要注意的细节这几方面介绍了题目,本文旨在与同行探讨学习,共同进步。
关键词:地籍测量;内容及意义;测量方法;注意细节
一、地籍测量的内容及意义
1.1内容
地籍测量是一项以地籍内容为重点的工程测绘,包括地籍控制测量、地籍图测量、宗地测量及其他与地籍有关的测绘活动。地籍测量的重点在地籍要素的测绘,但现代地籍测绘已经与常规的地形测绘密切联系在一起,表现为在不减少地籍要素内容的情况下,测绘的内容更加丰富、精度要求更高,地图的分层更加细致。地籍控制测量和常规的地形控制测量一样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解决的是进行细部测量前“起算点”问题。平面控制点(起算点)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由国家统一施测及管理的高等级国家控制点,另一种是针对工程项目独立施测的工程控制点。两种控制点均由国家权威部门对其施测的等级、点位埋设、观测计算方法做出了严格规定。地籍测量一般属于小范围高精度工程测量,为了保证长度变形符合工程施工及大比例尺测图的需要,地籍测量的平面控制一般按照工程坐标系的要求进行施测。由于地籍测量的重点在于宗地的平面位置确定,对高程的要求不太高,因此,《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及《广东省地籍调查实施细则》未对地籍调查的高程控制测量做出明确规定。一般要求高程控制测量的施测等级及施测办法参考《城市测量规范》。
另外,还要强调的就是其他测量与地籍测量工作存有一定的差异,地籍测量需按照由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首先,调查清楚土地权属,再次通过有效利用宗地和调查表的图纸,测量地籍平面,包括地籍面积记录、控制量、测量结果的质量检查、地籍细节部分测量等。
1.2地籍测量的意义
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中的基础管理,而地籍测量又是地籍管理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技术工作,是地籍管理的中心内容,它要保证土地信息的可靠性与精确性。如界址点的位置与精度,土地面积的大小与精度,土地位置与四周关系,没有地籍测绘的地籍管理是不存在的,更谈不上科学管理,所以地籍测量是以一定的精度测量土地境界,土地权属的位置、土地面积,并反映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状况以及质量等级为主要目的的测量工作,无疑它是直接服务于地籍管理与其它土地管理工作。
通过地籍测量方法来对集体土地(主要是农村建设用地)实施测量,确定其权属范围并且予以登记,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以及不动产登记执行提供基础的数据资料。伴着技术商品化和改革开放的发展,测绘技术将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继续施展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地籍测量方法
2.1航空摄影测量法
航空摄影测量法主要使用在大面积的地籍测量,比如全国土地调查就是采取航空摄影图为基础调查土地权属。其基本原理便是通过高分辨率的相对机在高空中对被观测物观测,得到两张重叠的影像,之后通过计算机摄影测量软件对两张影像实行影像匹配,得到被观测物的三维坐标,对于重要不明显的地物应该在航测前布设明显标志。伴着成本与技术的下降,航空摄影测量的方法和遥感技术会愈来愈被广泛使用。
2.2RTK法
测量和地籍中使用RTK技术测定每一宗土地的测绘地籍图以及权属界址点,RTK测量无需与控制点通视,只是要求移动站与基准站信号可以联通,为此跟传统的方法相比受场地自然条件因素的限制和影响极小,且RTK能实时动态的测定一些地物点及有关界址点的位置并且可以达到厘米级精度。另外,RTK操作简单,其自动化程度高,简单的人员培训便能够工作。把GPS取得的数据处理过后直接录入GPS系统,通过地籍成图软件能够实时精确地取得地籍图。可在影响GPS卫星信号接收的遮蔽地带,应该运用经纬仪、测距仪、全站仪等传统的测量工具,采取图解法或解析法实行细部测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摄影测量方法
摄影测量法也被称航空摄影测量法,它的原理是依照航空拍摄的照片以及其测制底图来实行目标位置定位的。这种方法主要使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的方法来实行界址点点位坐标求解。在界址点数量比较多的时候,加之地面通视情况比较差,这种方法是最好的选择,这不仅仅可以节省勘测经济成本,还能够提升勘测精准度另外,我们还能够依照实质测量要求,采取其他方法来实行界址点坐标施测,再通过航测方式来实行地籍图的绘制,这也是目前城镇地籍测量中使用的一个主要方法,具备着较高的实用价值。
2.4控制测量法
地籍控制测量一般是依照不同土地的精度要求来实行的,在整个测量过程之中,有关测量人员需严格遵从地籍测量的工作原则与要求,并且利用GPS定位系统实行科学选点和埋石以及野外观察,提升测量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度 2.5常规地面测量方法
常规地面测量方法主要包括两种;(1)极坐标法(2)白纸成图法。
极坐标法测量流程为:设控制点为A,B,测量目标为P,在A处架设仪器,以控制点B定向,P与B之间的角度设为β,P与A之间的距离设为S,垂直角为C,最终便能够测定目标点位置。这种方法利用全站仪能得到精准的测量数据,直接在外业掌上电脑或电子手簿上记录下每个碎部点的斜距、水平角和高度角,便能够实行界址点三维坐标的解算,具有易操作、方便快捷的特征。白纸成图法是种图解成图法,其主要利用经纬仪、白板、小平板仪、大平板仪等设备,通过运用数学中的图解成图法实行计算与测量,并且把土地的最初模型成图在白板上。这方法的弊端在于平板仪的测量精度比较低,没能够为测量提供最好的野外实测坐标,因此这方法下的测量数据通常是进行一些常数的图解,此为传统测量方法,随着技术进步逐渐被淘汰。
三、地籍测量需要注意的细节
3.1地籍测量前准备细节
地籍测量前准备细节主要包括两点,如下:
(1)进行准确的权属调查。
(2)做好调查底图准备。地籍测量的基础工作及关键环节就是进行界址调查,准确的土地调查研究能够尽可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土地权属纠纷,通过对土地测量数据结果进行反复讨论与验证,能够最大程度确保测量结果的精准度与严密性,避免因为重复修改造成的资源浪费。因此,进行准确的权属调查是地籍测量前准备工作首先需完成的任务,调查中充分准备材料,增强对土地权属来源的了解,减少纠纷和麻烦。另外,还需留意在实行土地权属划分之前,先记录好不同土地的界地址点号、预编宗地号码,避免调查的遗漏情况或重复开展,界址点号应该依次编写,若有重复或遗漏要重新编制,界地址点从1号开始根据从北至南,从西至东的原则编号。
3.2地籍测量过程中的细节
地籍测量过程中的细节,我们主要总结了四点如下:
(1)选取恰当的比例尺,比例尺应该伴着地形的崎岖与平坦情况做出合适的调整,地形地势的不同,比例尺的大小也必然会有所差异。
(2)测量时标尺需保持水平,不能够产生晃动,若无法克服特殊条件下的标尺晃动情况,需选取刻度最小的读数作为测量结果,尽最大可能减小测量误差。
(3)利用经纬仪进行关键角度测量过程中,能够通过双丝夹住目标的方法解决目标宽度较大的问题,通过目标与单线的重合方法来解决目标较小不方便测量的问题。
(4)最后测量数据的读取要认真、细心,应该融合有关理论知识对数据结果做出粗略的判断,之后果断的读出数据,尽可能减少数据误差,能够多次实行数据读取,通过取平均值的方法来保证更高的准确性。
结束语:
地籍测量数据是政府进行土地资源管理的主要根据,地籍测量方法的改进与提升不仅可以真实反映我国土地使用情况以及存有的问题,还利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提升土地利用率。
参考文献:
[1]黄晓君.城镇地籍测量及精度分析[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2]谢现科.地籍测量的技术与方法[J].科技传播,2012(3):11+10.
[3]冯先果.地籍测量[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19881
[4]孔祥元.大地测绘学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
论文作者:胡崇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8
标签:测量论文; 界址论文; 土地论文; 权属论文; 精度论文; 地籍图论文; 细节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