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要从光伏电站着手,深入探究光伏电站的主要施工工序,围绕安装支架、以及支架基础施工等部分对相应的施工工艺进行有效分析,并对光伏电站整体施工质量控制点进行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施工 质量 工序
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上升人们对于电能的需求也随之加大,而水利、火力主要是产生电力能源的两大途径,尤其主要构成部分是火力发电的发电厂,其所消耗能源数量较大,且可不再生,因此就需要改进和强化。从新型能源项目着手减少生产成本出现不必要的浪费,有效改进和完善电力系统,实现对火力发电厂运行效率的有效提升。
一.针对支架基础施工具体工艺有效探究
在建设施工光伏电站的过程中较为重要的施工环节就是基础结构,尤其是施工建设支架基础这一环节,该环节对于整个光伏电站运行来说可以直接对其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可以在后面的工作中对于损坏外界环境以及较大麻烦这类问题进行有效避免。现阶段施工处理支架基础在不同区域不同地理环境的情况下需要采用的类型也大不相同,想要使混凝土预制管桩施工质量得到极大程度的提高,就需要从多方面多渠道着手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
1.有效控制施工材料
在使用混凝土预制管桩施工处理支架基础的过程中,第一步是对各类施工材料的质量及可靠性进行检验,从而保障施工材料的合格达标,这一环节对于整个施工过程来说尤为重要,也是施工顺利完成的基础和前提。有效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在混凝土预制管桩的施工过程中主要是对混凝土及其钢件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1.1针对钢件质量
混凝土预制管桩在进行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基本原材料就是钢件,这类钢件质量控制工作需要从外观着手,对其进行细致检测分析,明确钢件外表平整的具体情况,确保对任何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进行有效控制,有效处理钢件材料外观存在的裂纹,对其在后面施工环节如绑扎应用及焊接施工中的质量标准给予满足;除此之外还需要重点、深入探究部分施工环节所使用的预应力钢筋,对预应力钢筋性能指标参数相关检测效果进行有效提升,对其在后面施工环节中具体应用的承受效果给予保障;最后是着重加强对混凝土预制管桩中桩头钢套箍材料的控制力度,严格处理具有凹陷情况的施工材料,避免这类材料流入到施工环节中,通常情况下施工材料的凹陷控制参数需要确保不会超过10毫米。
1.2针对混凝土质量
在支架基础施工中较为重要的原材料就是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控制也十分有必要。针对配制和应用混凝土材料环节,第一步需要严格控制并检验配制各类混凝土会使用到的原材料,从而对骨料、水泥、添加剂等原材料的质量给予保障;第二步严格控制配制混凝土原材料具体比例,进而使支架基础施工后续施工环节中对混凝土配制比例的合理性、有效性给予满足,尤其需要加强对水泥材料添加数量环节的重视程度;最后一步则是严格检验混凝土这一施工材料的质量,对混凝土原材料各项性能指标的达标与否进行有效分析,不仅需要对混凝土施工材料外观上明显的麻面以及蜂窝等问题进行检查,还需要严格试验检测混凝土施工材料的稳定性及收缩属性,确保混凝土的实际价值能在支架基础施工中得到充分有效发挥。
2.有效控制关桩体质量
在施工处理混凝土预制管桩过程中,也需要加强控制各个参数指标的力度,例如联系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有效控制管桩长度,避免误差加大。通常情况下需要确保管桩长度标准在0.4%左右;同样的也需要加强控制壁厚,壁厚的要求通常情况下是对其尽量高于某标准厚度值进行保障,厚度范围尽量不超过5毫米;想要加强预制管桩的应用效果,其桩体弯曲度需要与相关施工标准规范要求保持一致,避免预制管桩的弯曲现象加剧。控制这类参数需要控制有关预制管桩的质量,有效勘查施工线,从而明确掌握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从多方面着手确保施工环节能顺利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有效规范支架工艺
3.1针对施工流程
在光伏电站支架基础施工方面对施工质量以及操作水平进行有效提升,首先必须要熟练掌握相关施工工序和基本流程,结合相关施工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施工,这样才能确保该环节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提升。通常情况下支架工艺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桩机调试和具体部位的实用性及可靠性进行有效明确,之后需要吊装预制管桩,提高吊装的精准程度,在沉桩环节使用锤击方法进行锤击,确认锤击位置没有问题之后就可以处理下一根桩的具体施工操作。
3.2掌握施工细节
针对支架基础环节的施工操作流程需要严格控制该环节的细节问题,从而实现对支架基础环节施工质量的有效提升,因此在具体的施工处理细节时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施工操作过程中加强对施工对象具体表现的关注和监督,桩体施打环节尤其需要注意加强重视,及时有效处理出现的回弹或者倾斜等问题,避免该现象对后面施工处理的成效造成严重影响;第二需要详细记录各项施工操作环节的具体情况,并对其整理归档,确保能够从归档记录文件中查询到各个施工环节的操作数据;之后需要加强控制施工环节出了有关参数的重视程度,确保相应桩体的具体位置能够与施工标准规范要求以及施工设计方案、施工主要目标要求保持一致,避免任何施工环节存在质量问题;最后需要密切关注施工环节具体的环境情况,尽量对施工现场环境的影响有效降低,确保施工流程不会受到阻碍。
二.针对支架安装施工工艺的几点思路与分析
1.针对支柱立柱
安装支柱立柱对整个支架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从处理效果和标准化方面对支架立柱的安装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基础结构连接的关键部位尤其需要着重关注,使用螺栓或者其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紧固两者之间的连接,避免出现倾斜等不稳定问题。除此之外设计支架立柱数量也比较重要,需要协调处理该环节和基础结构内的预埋件,避免存在冲突问题。安装支架立柱的质量需要从垂直度和水平度着手,通常情况下垂直度的误差需要控制在1毫米以内,水平度在误差则在2毫米以内,这样才能对其安装质量进行有效保障。
2.针对次梁和横梁
次梁与横梁在安装时需要从主梁的施工操作着手进行控制和管理,在连接处理环节尤其需要密切关注,确保能合理有效运用光伏组件。在对这两者控制其安装环节时,需要严格确保平行度和水平度满足施工标准规范要求,其安装结构也要与支架安装标准规范要求保持一致,避免误差增大。
3.针对主梁
主梁结构的牢固性和准确性在安装支架操作中尤为重要,需要严格控制主梁的螺栓固定方式,确保具体效果满足施工标准规范中有关固定效果的具体需求,而主梁安装密切关联着后续的施工工序,这就需要加强质量控制,规范具体的施工操作流程。在安装支架主梁的过程中可以对其上下位置使用支柱螺栓长孔进行有效调整,进而对主梁自身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进行有效提升,加强支架的整体稳定性。依据参数控制确保支架主梁的参数控制误差不超出2毫米。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施工建设光伏电站时需要从支架基础的施工工艺以及安装工艺着手,对其严格控制,并做好该环节的质量控制分析,从而实现对最终施工处理效果的增强,对其整体施工质量给予良好保障,使光伏电站的实用性在之后的应用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李 强. 光伏电站主要工序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浅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1):53-54
[2] 姚一波,买发军,白荣丽.光伏电站主要工序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浅析[J].太阳能.2016(05):437-438
[3]孙星,郭峰,张鹏,于俊峰.光伏电站支架基础基桩检测试验分析[J].内蒙古电力技术.2018(03):61-63
[4] 刘勇敢,田兵,李江峰.地面光伏电站支架基础承载力检测[J].建筑技术开发.2017(22):75-76
论文作者:蒋春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38卷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支架论文; 环节论文; 混凝土论文; 对其论文; 基础论文; 电站论文; 光伏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38卷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