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一病区,湖北,十堰,442000
【摘要】目的:分析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实施舒适化护理的效果。方法:按照临床所实施护理方法将我院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及舒适化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舒适化护理组护理后的MPQ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实施舒适化护理,可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深入分析。
【关键词】晚期恶性肿瘤;舒适化护理;效果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通常无法彻底痊愈,再加上受疾病及临床治疗影响,极其容易产生疼痛、恶心呕吐、心情苦闷等状况,严重降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由此,临床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痛苦,是当前肿瘤科医护人员重点关注的内容[1]。本文作者对50例实施舒适化护理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出如下报道,以期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部分参考数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临床所实施护理方法将我院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及舒适化护理组。常规护理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41-83岁,平均(63.92±2.75)岁。舒适化护理组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42-84岁,平均(64.26±2.83)岁。组间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作比较,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常规护理组主要给予患者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等等护理。
舒适化护理基于常规护理前提下增加实施舒适护理,详细可见:第一,环境舒适护理。护士需要给患者安排一个单独病房,并且病房内配备空调、电视以及卫生间等。护士还需要打开病房门窗通风流气,保持室内合适的湿温度,定期更换床单,维持房间干净整洁。另外,护士还应该允许患者根据个人喜好将生活物品摆放在病房内,令患者身心均处于舒适状态中。第二,心理舒适护理。护士需要对患者保持热情、耐心,甚至将患者当成亲人,给患者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提高患者的临床依从性[2]。与此同时,护士还需要详细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鼓励患者亲人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创造美好的回忆,帮助患者克服消极情绪,使其采取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疾病。第三,疼痛舒适护理。护士应该安全询问患者的身心状况,分析是否存在不适处,并及时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再制定对应解决措施。此外,护士可以使用播放音乐、谈心等方法将患者的注意力转移来减轻疼痛;若患者疼痛状况过于严重,护士可以根据医生嘱托给予患者使用镇痛药物,按摩疼痛部位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3]。第四,生活舒适护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医院需要给患者提供美味可口、容易消化以及高营养价值的食物,同时嘱托患者坚持少食多餐原则,多进食蔬菜、水果,多喝水,禁止食用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若患者存在口腔炎,护士应该在患者进食前完全口腔护理;若患者存在恶心呕吐状况,则护士应该使用静脉补充营养药物方法或者给予患者服用止吐剂,使患者的生命得到延长[4]。
1.3观察指标
护理结束后,使用简式麦吉尔疼痛问卷(MPQ)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疼痛状况越严重;同时使用SF-36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对患者活力功能、生理功能、健康状态、社会职能、心理健康以及感情职能这五个方面进行评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l9.0软件对两组患者的全部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MPQ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为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方式进行表示,并且进行t检验,P>0.05时,说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状况分析
舒适化护理组患者护理后的MPQ评分分别为:感觉类(7.04±2.06)分、感性类(1.24±0.37)分、总分(9.48±1.83)分;常规护理组患者护理后的MPQ评分分别为:感觉类(9.12±2.32)分、感性类(3.24±0.68)分、总分(12.16±2.27)分;组间MPQ评分比较,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分析
舒适化护理组患者护理后的活力功能评分为(72.74±21.83)分、生理功能评分为(74.19±21.73)分、健康状态评分为(73.36±21.15)分、社会职能评分为(84.56±10.29)分、心理健康评分为(81.84±16.75)分、感情职能评分为(87.83±9.63)分;常规护理组患者护理后的活力功能评分为(51.63±20.29)分、生理功能评分为(49.81±22.54)分、健康状态评分为(52.72±21.64)分、社会职能评分为(67.74±10.13)分、心理健康评分为(60.62±16.83)分、感情职能评分为(72.26±9.85)分;组间生活质量评分比较,p<0.05。
3.讨论
晚期肿瘤患者不仅需要承受来自放化疗等治疗不良反应,同时还需要面对身体不适、疼痛以及消极情绪的困扰,由此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出现降低趋势。舒适护理是当前临床应用范围较广的护理模式之一,该方法通过从环境、心理、疼痛以及饮食四个方面给患者提供舒适护理,帮助患者克服消极情绪,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使其身心均处于舒适的状态中,从而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疼痛状况[5]。本研究结果中,舒适化护理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及疼痛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充分说明了舒适化护理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实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侯伟.舒适护理联合自制丁夏止吐脐贴在减轻肺癌患者胃肠道化疗反应中的效果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5,12(19):79-81.
[2]朱倍红,沈伟晔.舒适护理模式在晚期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8(10):46-47.
[3]张岳静.舒适护理在卵巢癌患者术后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28(23):35-36.
[4]陈媛霞.舒适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满意度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7(05):211-213.
[5]王红芹,孙召美.舒适护理在食管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11(19):40-41.
论文作者:张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患者论文; 舒适论文; 评分论文; 晚期论文; 恶性肿瘤论文; 疼痛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