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西部产业结构比较研究_国内宏观论文

我国东西部产业结构比较研究_国内宏观论文

我国东西部产业结构之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论文,东西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93(2000)01—0085—06

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由来已久,在20年改革开放中虽时有缩小,但近年来又出现反弹,且呈现出不断拉大之势。为改变此种局面,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把加快西部地区发展作为经济战略的重中之重,在世纪之交,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宏大构想。西部大开发究竟该从何处突破,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呢?我们认为,应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切入,采取整体推进的战略,方能取得成效。这不仅因为西部产业结构长期滞后于东部,更因为低层次的产业结构一直阻碍着西部经济的发展。因此,西部只有在与东部产业结构的横向比较中寻找差距,求其成因,采取应对措施,才能为大开发插上翅膀。

一、西部与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反差

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从现实考察,我国西部与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东部地区在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中加快了结构重组的步伐,使原本落后的西部产业结构更趋落后,降低了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既表现在产业结构的整体层次较低,又表现在各次产业发育的程度不高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反差

东部沿海地区平原辽阔,耕地平坦,江河湖泊密集,农业大省居多,历来就是中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加上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实施的一系列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对沿海地区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是通过发展小城镇,转移农业劳动力,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使一部分地区的传统农业开始向现代农业迈进。同时由于小城镇的蓬勃发展,改善了乡镇企业的布局,使其逐步向城镇聚集,进行连片开发、规模经营,加速了农村工业化的进程。西部地区自古以来尽管也是以农为主的地区,但平原少,山脉、丘陵、高原居多,气候干旱,水资源相对匮乏,农业生产条件差,加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起步较迟,因而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水平低,农业比较效益不高,很难与本区经济中其他产业形成良性的依存和发展的关系,以致于与东部的农业现代化进程相去甚远。

2.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反差

90年代,随着沿海发达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层次、消费水平的提高,东部工业经济内部结构得到同步调整,进入到以长期消费目标为主的重化工业阶段,工业产值中重工业产值所占的比重显著上升。以上海市为例,从1995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在全部工业部门中,重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53%;不仅如此,占上海工业总产值45%的六大支柱产业中,钢铁、化工都位居前列。而广大的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速度缓慢,至今仍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需求与供给的层次均无法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所以,工业化的发展仍显示出“轻型化”的特征,只是在资源开采类工业,如煤炭、石油等重工业部门和个别加工工业领域中具有一些优势,主要仍以轻工、纺织、食品业等为主。这种“趋重”与“趋轻”的倾向,明显反映出西部与东部地区的工业化所处阶段的不同。

3.第三产业发展程度的反差

我国沿海开放城市是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排头兵”,因而在结构调整中产业发展模式呈现出与西方国家类似的趋势。尽管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低于第一、二产业,但毕竟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从城市功能的转变来看,相当一部分城市,如上海、广州、北京、大连等,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房地产开发等功能大大增强,而作为生产中心,尤其是传统工业生产中心的地位明显下降。其中上海的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已从90年代初的30%上升到目前的40%以上, 而且贸易业已成为第三产业的主导。与此相反,虽然西部地区发展第三产业的资源潜力和空间很大,却尚未充分发挥出来,不仅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太小,而且其中的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仓储业,以及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数量少、质量低,直接制约着第一、二产业的发展。从陕西来看,从业人员的58.8%仍集中于第一产业之中,远超过第二和第三产业,造成城乡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近几年虽通过加大投资使西部地区第三产业有了较快发展,但要使其成为西部经济发展的先导,还有相当长的距离,因而经济发展缺少生机与活力。

4.产业升级速度的反差

东部地区以其优越的区位优势、经济优势、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在90年代生产资料涨价、能源紧张、劳动力价格上涨、土地价格攀升、市场相对饱和,一些高耗能、费原料、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受到高生产成本严重困绕的情况下,开始重点发展外向型经济,利用国外资源和技术,扶持发展技术含量高、创汇高、附加值大、能源原材料消耗低的资金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从而使产业升级加快。早在80年代后期我国转入重化工业阶段以来,沿海地带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与器材制造、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等代表着高资本投入、高技术聚集和标志着高加工度方向、以耐用消费品为主要产品的产业发展上捷足先登,很快便形成产业优势。西部地区虽然地大物博,能源充足,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且有众多的科研院所,但长期以来经济技术及文化水平相对落后,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很慢,所以到目前为止,仍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工业与资源开采及初加工存在着更多的联系,资本有机构成低,导致经济运行的成本高,经济效益下滑,产业升级的速度迟缓,区域经济发展仍处于慢车道。

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的成因

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造成西部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的成因,是由诸多因素交互作用所致,既有自然条件、发展基础、政策环境等外在因素,又有思想认识、运作体制、经济决策等内在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滞后,市场经济意识淡漠

西部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构成了先天性的地理、文化屏障,防碍了与外界的信息沟通,因而西部人的小生产意识一直很浓厚,市场经济及开放观念比较淡漠,缺乏沿海人那种竞争、创新和敢为人先的精神。一是受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思想所支配,轻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安于现状、小富即安、不求进取的心理比较普遍;二是缺乏社会化大生产意识,胸襟狭小,固步自封,轻视分工和协作,一味追求自身产业体系的完整,或是固守传统的产业和产品,忽视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新产业的培育,结果形成了区内产业的不协调;三是习惯于严格按照国家计划、运用行政手段组织一切经济活动,单纯追求实物管理,轻视价值、利润等经济杠杆的运用,致使一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生命力也颇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因调节手段的行政化而发展乏力;四是领导者在执行国家政策上缺乏创新精神,虽然也强调用足用活政策,而在实践中却往往做不到这一点。这些观念和偏见,成为西部地区一部分人的思维定势,很长时期内它似一只“隐形巨手”,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西部产业结构的变革。

2.经济基础薄弱,结构调整支撑力不强

从世界范围考察,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有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就我国来看,东西部地区间的差距也一直存在着,即使在改革开放前实行的均衡发展战略时期也不例外。资料表明,新中国建立以来,东部沿海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正是这种强大的经济支撑力以及国家政策上的倾斜,增加了东部产业结构调整的回旋余地,使一些“朝阳产业”得以迅速崛起。而西部地区经济基础一直比较薄弱,其现代经济不是从自身基础上自己成长起来的,而主要是靠国家从外部投资发展起来的,因而形成了一种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1](P17)在先进与落后存在较大反差以及旧体制没有完全革除的情况下,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中央与地方、国有与民营、军工与民用互相隔离、分割封锁,中间缺乏联系纽带,从而使先进产业的发展难以带动落后产业的发展,落后产业也不能与先进产业形成配套的有机联系,甚至阻碍着新产业的迅速成长,结果导致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结构效益愈来愈低,难以使西部经济实现全面振兴。

3.政策扶持偏少,资金投入不足

80年代初以来,我国实行先沿海、后内陆,先沿边、后内地腹地,先交通便利地区、后交通闭塞地区的梯度发展战略。在此战略思想支配下,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对东部地区采取了倾斜式的政策扶持。[2](P11)比如,在产业发展方面,根据东部沿海地区的资源优势、已有基础和兴地富民的要求,选择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和部门,给予投资和政策双倾斜,使之率先起飞,成为我国高新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迅速跃上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其中机电工业代表了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然而,不发达的西部地区获得国家各种优惠政策较迟。仅从投资政策上看,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在“六五”和“七五”期间,东部沿海地区12个省市区全民所有制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份额从42%上升到52%,净增达10个百分点,而西部地区则从16.3%下降到15.9%,净减0.4 个百分点。再如,1982年至1992年,国家基本建设投资中东部占46%,约为西部所占比例的两倍;1992年我国投资增量中约有62%是在东部地区完成的。这种过多考虑东部的倾斜政策,使西部的产业投入严重不足,造成工业总产值锐减,邮电通讯、交通运输业长期落后,一些瞄准了的新产业因投入不到位也只好搁浅。

4.经济运行机制落后,计划体制根深蒂固

改革开放伊始,东部地区在思想大解放中率先探索和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同时,传统的所有制结构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调整,非国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并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价格基本上由市场机制调节,进而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了加工工业的迅速发展;政府职能也及时得到转换,形成了“小政府大社会”的新型管理体制,政府将主要精力放在宏观调控,包括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上。而西部地区改革迟缓,在很长时间内仍保留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色彩,国有经济在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据主体地位,并且国有企业不是真正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去运作,在一些该控制的行业和领域效率很低,在一些该退出的行业和领域也没有及时退出,效率更低,阻碍了非公有制经济在一些产业中的发展,影响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导致农业因产品价格太低而发展缓慢,进而使加工工业处于滞后状态,第三产业也比较萧条。此外,过强过多的政府干预束缚了农户和企业的手脚,各种经济运行主体只好在原有的产业构架内徘徊,很难有所新的突破和作为。

三、调整和优化西部产业结构的思路

通过上述比较分析,西部与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反差及成因显而易见。如果说从历史角度诠释可以理解的话,那么在西部大开发的新机遇面前,西部地区将没有任何理由再去复制已被实践证明是落后的产业结构。目前,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良好环境正在形成,关键在于西部地区自身加快改革和发展。我们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西部地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快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进程。

1.彻底消除思想壁垒,强化市场经济意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在于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只有通过市场机制的优胜劣汰功能,才能促进产业结构逐步走向合理化、高级化。因此,西部地区首先要从根本上破除残存的自然经济观念和小生产意识,克服固步自封和地方保护主义,增强市场经济的开放、竞争、创新观念;要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和妄自菲薄、无所作为的惰性,以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根据自身在能源、工业原材料生产、农牧业生产和科技开发等方面的优势,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对于一些“夕阳产业”敢于忍痛割爱;要树立社会化大生产的分工协作思想,敢于并善于与东部地区开展广泛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在招商引资、招聘人才、接受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及组建企业集团、搞跨地区跨部门联合中,不要总怕“肥水流入外人田”,而应在联合协作中谋求结构调整与发展。这些观念的转变与形成,将会在西部产业结构调整中释放出巨大的精神能量,为结构调整形成强大的推力。

2.依托资源优势,确定产业发展格局

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自然条件,包括各种自然资源;二是经济技术条件,包括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水平、人口多寡和社会经济结构等。虽然经济技术条件与自然条件相比,对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更加重要,但就西部地区的现实情况看,无疑应主要依托资源优势确定产业发展格局。西部地区目前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工业原料生产、农牧业生产、旅游和科技开发基地,自然应以此为依托,着重调整和发展以下产业:(1 )在不放松粮食生产,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同时,因地制宜地积极发展多种经营,采取“龙头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形式,大力发展种、养、加相结合,产、加、销相衔接,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推动农村经济产业化的进程,尽快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提高乡镇企业的素质和水平,引导乡镇企业逐步向小城镇集中,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3](P34)。(2)根据客观经济规律, 确定重点加强和发展的产业、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不仅要大力加强交通、通讯、邮电等一般性设施和电力、水利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更需要加大通讯卫星、计算机网络、视听传媒网络等信息设施建设,以利于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应把机械、电子、汽车、石油化工作为支柱产业,利用这些产业关联度高、扩张力强、市场前景广阔、带动效应大的特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一些地区在信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及生物技术等方面与全国相比有较大差距的新兴产业,可以作为先导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3)利用西部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要加大旅游资源开发的深度,挖掘其文化内涵,突出各自特色,丰富旅游项目和服务方式,扩大旅游规模;应把旅游物品的开发和生产置于重要地位,使其在强化旅游产业中发挥更大作用;要充分利用旅游产业联动能力强、乘数效应大的特点,带动餐饮、食品、商贸等服务业以及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形成三次产业的良性循环机制。(4)加快技术创新步伐,积极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同时要从实际出发,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能积极接受东部地区转移来的经济效益看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缓解庞大的城乡就业压力,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3.加大改革力度,强化市场机制

实践证明,落后的产业结构与计划经济体制有着不解之缘。落后地区总期望用计划机制提升产业结构,但往往适得其反,使原本落后的产业结构更加扭曲。相反,在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发育的程度比较高,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产业结构转化的速度也比较快。因此,西部地区仍需加大改革力度,用市场经济体制“催化”产业结构升级。一是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国有经济的比重过高且布局不合理,不仅降低了结构效益,而且受旧体制的束缚,企业产品老化,缺乏市场竞争力,使技术更新改造和产业结构升级步入困境。因而,今后除涉及国家安全的公益性、基础性以及国民经济长远和总体发展的一些关键领域外,在大多数一般竞争性领域,应不再由国有经济独立承担发展的主角,而应以多种形式与其他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一起共同推动经济的发展。具体来讲,国有经济应主要进军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而退出夕阳产业、初加工领域和低科技含量的产品市场,让位于非公有制经济去发展。二是改革传统的国有企业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加大企业改革、改造和改组的力度,通过规范的公司制改造以及联合、兼并、参股控股、收购、拍卖、破产等形式,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实现国有资产从分散的中小企业向大型和特大型的企业集团、从低效企业向高效企业、从劣势产业向优势产业的流动和集中。三是完善宏观管理体制,健全宏观间接调控体系。在当前的产业结构调整中,由于核心、重点、主体等发生了位移,调整的基本动力也就必须由传统的行政命令转向市场机制。为此,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功能在于健全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管理,制定产业规划和政策,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垄断,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至于对产业结构的宏观调控方式,应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促进社会资源不断流向适应市场需求、物耗能耗低、效益好的企业,从而使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

4.争取倾斜政策,优化外部环境

“政策是一种潜在资本,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4] 也是促进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因此,西部在搞好自身调整的同时,向中央争取一些倾斜政策也是非常必要的。事实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国家的区域产业政策没有必要继续再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而应着眼于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促进区域产业的协调发展。因而在西部大开发中,国家投资应优先在西部地区安排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调整加工工业的地区布局,引导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国家在实行扩张或收缩的货币政策时,不要搞一刀切,而应适度向西部倾斜,同时在贷款额度、利率、价格调整政策方面,也应对西部地区予以优惠;国家在所有制结构调整上,应根据西部经济发展的状况,在坚持国有经济主导地位的同时,应允许西部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比东南沿海占更大的比重,也应允许其进入的领域更宽,发展的产业空间更大。国家政策的到位和陆续出台,将会为西部产业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使其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速度加快,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在大开发中迅速崛起。

[收稿日期]1999—12—16

标签:;  ;  ;  ;  ;  ;  

我国东西部产业结构比较研究_国内宏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