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市场结构寡头垄断化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寡头论文,发达国家论文,启示论文,趋势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4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353(2006)03-0102-05
一、发达国家市场结构寡头垄断化发展趋势
寡头垄断是市场结构的具体形态之一,它是指少数几家企业垄断了某一产业的市场及相应产品的大部分市场份额,从而对这一产业的市场供给起着决定性作用。从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西方国家产业发展的现实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业市场上寡头垄断的程度呈现上升趋势,寡头垄断的产业范围也不断扩大,寡头垄断逐步成为发达国家产业市场的一种普遍的结构形态。
1.寡头垄断的程度呈现上升趋势
出于资料的可得性和指标的直观性,产业组织理论通常用市场集中度指标来衡量市场结构的形态。按照美国经济学家贝恩(Bain,1959)的划分,某产业四厂商集中度(CR[,4])在30%以上、八厂商集中度(CR[,8])在40%以上就属于寡头垄断型的市场结构。根据这种标准,早在19世纪末期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形态就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中形成,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主要产业市场集中度呈现出波浪式上升的趋势。表1是美国在1963—1997年4位数制造业市场集中度的变化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以1982年为界,美国制造业CR[,4]和CR[,8]在此之前呈现下降趋势,在此之后呈现上升趋势,但就整个时期看,无论CR[,4]还是CR[,8]都有明显的上升趋势:1997年CR[,4]为42%,比1963年的40.1%上升了1.9个百分点,1997年CR[,8]为53.7%比1963年的52.6%上升了1.1个百分点。
表1美国在1963—1997年4位数制造业市场集中的变化
1963 1972 1982 1992 1997
4厂商集中度 40.1 39.7 37.7 39.9 42.0
8厂商集中度 52.6 52.1 50.1 51.8 53.7
资料来源:F.L.Pryor( 2001) :New Trends in U.S.Industrial Concentration,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18,pp309。
2.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产业范围不断扩大
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往往存在于规模要求比较高的技术或资本密集的产业,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和资本的不断集中,即使是规模经济要求不高、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其实际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产品的技术含量也会大大增强,因此也会表现出追求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强烈动向。结果使得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所存在的产业范围扩大,成为一种更为普遍的产业市场结构。以美国制造业为例(见表2),在1947—1992年期间,随着制造业产业数的不断增加,CR[,4]在35%—65%之间的产业数也在逐年增加,在制造业产业中所比重从31.3%上升到40.6%。
表2美国制造业CR[,4]在35%—65%之间的产业数及其比重变化
项目1947 195419581963196719721977198219871992
产业数(个)
145 157 164 278 281 358 360 360 459 458
产业(个) 42
46 58 105 100 133 143 150 169 186
所占比重(%)31.3 31.335.437.835.637.239.741.736.840.6
资料来源:魏后凯,《市场竞争、经济绩效与产业集中》,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P172。
3.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呈现出网络全球化倾向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厂商之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技术的竞争,发展知识资本、开发技术资源,已成为厂商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但开发技术资源所要求的时效性和大量研发费用的投入,促使各国厂商采用跨国并购方式,寻求在较短的时间取得自身进行竞争所需要的战略性资源,这就是全球第五次并购浪潮。出于获取战略性资源的目的,这种跨国并购行为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而且跨国并购一旦在一定的范围内开发出新的技术资源,就会形成阻止潜在厂商进入的壁垒,这种壁垒与传统壁垒的区别在于其在跨国投资相互交叉过程中而形成的网络性,由此就在发达国家组成的经济世界里,使得传统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逐步演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网络型寡头垄断市场结构。随着全球生产一体化的进行,这种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将把更多国家的市场网络其中。这种新型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与传统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相比,其以知识为基础,涉及到对新知识生产、使用和发展进行控制和合作,是由多个跨国厂商网络构成,其市场集中度的变化呈现出松散寡头的市场结构特征,进入壁垒表现出动态性。在这种新型寡头垄断市场中,厂商之间的竞争重点由对国际、国内市场份额的争夺转变为全球范围内的不断创新,包括技术、组织结构和战略行为的创新,其竞争格局和市场力量的配置与其说取决于整个行业中的厂商的绝对数,不如说取决于厂商驾驭战略关系的能力。
二、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有效性分析
在古典经济学理论中,人们从社会福利角度分析市场结构的资源配置效率,当市场的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时,即没有任何变化使一个人的福利状态得到改善而又不损害另一个人的福利状态,资源配置也就达到了最优状态。根据这一标准,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在市场结构的四种基本类型(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中,只有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才能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但由于完全竞争市场限定的严格条件在现实世界无法达到,因此,完全竞争市场只能成为一种理论上的“理想”状态。以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为参照系,古典经济学认为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是一种次优选择。因为在这种市场中,消费者可选的产品品种较多,同时价格与产量更接近完全竞争的情况。因此,消费者损失较小。而与垄断竞争相比,寡头垄断尽管也能为消费者提供差异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要,但寡头垄断更接近于完全垄断的市场效应,价格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从而使社会福利损失增大。这种单纯从社会福利角度对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进行的评判,未免过于简单与偏颇。
上述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形态在西方国家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本身就是对新古典经济学有关寡头垄断市场结构认识的有力反驳。实际上,就现实存在的寡头垄断与垄断竞争的两种市场结构形态来看,寡头垄断结构更具效率,这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比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中,由于存在众多的厂商,任何厂商都不能占有10%以上的市场份额,厂商规模普遍较小,甚至达不到最小有效经济规模,因而产品平均生产成本高于最低平均总成本,生产设备等生产要素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从而造成整个社会资源的浪费;而在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中,由于少数寡头在市场上占有主导地位,其生产规模大于产业的最小有效经济规模,能充分体现规模经济的效应,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其次,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具有明显技术创新效应。从一般意义上讲,寡头垄断与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都有利于技术创新。因为,从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为保持其垄断地位和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为维持其产品差异上的优势,都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技术的变革。但二者在技术创新的效率上存在着较大区别。技术创新分为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技术创新是维持具有替代性产品的差别,因此,这种技术创新的幅度是很小的,属技术改良性的创新。同时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市场进入壁垒较低或几乎没有,技术创新给厂商带来的垄断利润将维持不久而很快消失,这对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是很大的打击,技术创新的效率不会很高。而在寡头垄断的市场中,寡头厂商为追求其垄断地位,更加注重技术创新,这种技术创新是带有变革性的,这种变革性技术创新具有较大的生产效率,将使寡头厂商具有垄断优势。而且,如前所述,寡头垄断市场结构较高的进入壁垒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会防止创新技术被其他厂商迅速模仿,从而保证技术创新给寡头厂商所带来的大部分利润,使得寡头垄断厂商既具有技术创新的实力又具有技术创新的动力,从而推动技术创新向着更深、更广的程度发展,技术创新的效率将会更高。技术创新的实践也证明了垄断与技术进步的这种正相关性。据统计,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几乎所有的重大技术创新都源于垄断性大厂商。
再次,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有利于一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结构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生产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经济社会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来看,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主导产业的发展,主导产业通过对其他产业的支持和带动,发挥了较强的关联效应,由此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但主导产业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提供相关的条件。因为主导产业的发育成长是一个大量吸收一定时期人类最新科研成果的过程,从另一角度也可以说主导产业需要极强的技术创新能力,而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需要大量的投资,并面临着较大的创新风险,这就决定了筹集资本和承担巨大风险的主体通常只能是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大厂商。
第四,寡头垄断市场结构还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稳定性是由其规模经济、技术创新能力而形成的产业保护壁垒的作用决定的。一方面,由于寡头垄断市场中规模经济的存在,不仅使潜在厂商进入壁垒较高而不能随意进入,而且使寡头自身退出成本巨大而又不能随时退出,因而保持了这种市场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另一方面,由于寡头垄断市场中技术创新机制的存在,其产品的技术含量较高而使其产品质量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并形成对其产品的“忠诚”,潜在厂商要转移这种偏好性需求是非常困难的;同时寡头厂商对众多专利的掌握也同样阻止潜在厂商的有效进入。这些因素的综合壁垒作用,要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一个厂商的寡头地位并非易事。另外,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中厂商数量相对较少,出于理性的考虑,厂商之间不会形成无序的恶性竞争,易于达成纳什均衡的稳定格局。
三、我国市场结构的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过程中,因此,工业市场结构的状况具有代表性。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市场结构演变的状况看,尽管工业市场集中度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从总体上讲,我国市场结构的特征仍然为低集中、分散竞争型。这一特征可以通过对制造业四位数代码小行业市场结构进行国际比较得以证实(见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1995按产业数计算的我国低集中、分散竞争型产业所占比重高达64.5%,远高于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和日本的33.7%和45.6%,在市场结构的类型中占多数份额;按产出额计算的我国低集中、分散竞争型产业所占比重为74%,与美国1972年和1992年这一比重的31.6%和29.9%相比差距更大,低集中、分散竞争型的市场结构特征更为明显。
表3中、美、日制造业市场结构比较
寡头垄断型竞争型
高寡头 一般寡头低集中
分散 产业数 寡头垄断
项目
国家垄断 垄断
竞争竞争
(个)
比例(%)
70%40%≤CR[,8]
20≤CR[,8]
CR[,8]
≥CR[,8] <70% <40% <20%
按产业
中国(1995)12.3 23.2
34.729.8521 35.5
数计算
美国(1972)27.5 38.8
26.4 7.3356 66.3
(%) 美国(1992)25.8 43.0
25.3 5.9458 68.8
日本(1966)25.6 28.8
26.619.0554 54.4
按产出
中国(1995) 3.0 23.0
26.947.1521 26.0
数计算
美国(1972)30.6 37.7
24.1 7.5356 68.3
(%) 美国(1992)24.4 45.7
21.4 8.5458 70.1
注:中国制造业产出按销售收入计算,美国按发货额计算。
资料来源:魏后凯,《市场竞争、经济绩效与产业集中》,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P160。
与西方国家相比,表3显示了我国低集中、分散竞争型产业所占的比重过高,表明我国现阶段市场结构是不合理的,其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企业规模水平低,经济效率不高
对一些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一定的生产规模是保证经济效益发挥的前提。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钢铁、汽车、石化以及金融等规模经济显著的产业中,中国大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进入世界500大的中国企业数不断增加,根据《幸福》杂志公布的数据,2000年中国有11家企业入选世界500家最大企业之列。但与国际大企业相比,我国的企业规模仍然较小,“大企业不大”,造成规模经济利用水平低。中国入选世界500家最大企业之列的11家公司人均营业额和利润额分别为4.41万美元、0.21万美元;而世界500大公司人均分别是29.8万美元、1.41万美元。我国的数字分别是世界500大公司平均水平的近1/7。从我国500家最大企业有关指标与世界500家最大企业相比,其差距之大也非常明显。以1998年资料计算,我国500家最大企业的总资产平均值、销售收入平均值、资产利润率、人均利润和人均销售收入分别仅相当于当年世界500家最大企业的0.89%、1.74%、23.36%、12.31%和9.51%。由此可见,中国的大企业在实力上与国际大企业相比差距还很大。
2.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水平低
我国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具体表现在“大而全”、“小而全”的全能型企业大量存在,使得大、中、小企业之间无法形成优势互补,造成较低的生产专业化协作水平。据机械部门统计,在机电制造业12万个企业中,约有80%左右是“全能”企业,不少主机厂除了轴承、液压件、标准电器外,其他机械零部件几乎也都是由自己生产。例如,我国机电企业自制件比例为80%,而美国还不到40%;我国自制锻件约为90%,而日本只有15%。全能企业的存在,导致零部件专业化的低水平,与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零部件专业化水平高达75—95%相比,我国机械行业主机厂的零部件专业化水平只有15—30%左右[1]。如此低的专业化水平,不仅使大、中、小企业之间无法获得丰厚的分工效益,而且还引发它们之间相互争夺原材料和市场的行为,产品销售日益困难,其结果既造成了有限资源的巨大浪费,又抑制了企业采取大规模、高效率的集约化生产方式,削弱了技术创新动力,从而影响了产业组织整体效率的提高。
3.低产业进入壁垒与高产业退出壁垒并存
我国产业进入壁垒低主要表现在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初始资本需要量少、技术壁垒低以及同类产品差异性不大等经济性壁垒方面。如在企业规模上,我国钢铁企业的平均规模为5万多吨,远远低于公认的年产钢300万—500万吨的最小经济规模标准;世界炼油企业平均生产规模为500多万吨,而我国仅为167万吨;乙烯生产装置,世界最大规模90万吨,平均规模为30万吨,而我国平均每套为21万吨;棉纺业的合理经济规模为3万—8万锭,而我国3万锭以上的企业仅占20%;在造纸业,世界平均规模为5万吨,而我国平均规模仅为3千多吨[2]。由于进入壁垒低,所以对新企业而言,其进入成本和压力就较小,从而造成大量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过度进入,加剧了市场竞争秩序的混乱,降低了市场结构配置资源的效率。另一方面,在经济性进入壁垒较低的同时,我国一些行政性垄断行业的进入壁垒却较高,如电力、邮电、金融保险等行业。
从退出壁垒看,与进入壁垒不同,我国目前存在着产业退出壁垒偏高的情况,这主要体现在企业退出的体制障碍:一是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对企业施加的压力,因为如果企业退出将会影响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就业问题,地方政府就要对企业的退出设置障碍;二是来自专业银行方面的阻力,因为退出企业通常存在大量的债务,由此导致其经营风险向银行转移而形成巨大的金融风险,作为国有银行的领导人为了自己的政绩不希望在任期内核销不良信贷,因此也会为企业的退出设置障碍;三是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健全、劳动力市场也不完善的情况下,企业退出将考虑大量失业、养老保险金等的负担问题,而难以选择退出之路。另外,市场体系的相对落后也形成企业退出的障碍,因为企业的顺利退出,需要较为发达的金融市场,但我国目前由于股票证券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的政府行政支配的非市场化经营倾向强,缺乏法律规范,造成企业退出的沉淀成本增加,从而抬高了企业退出的壁垒。
四、优化我国市场结构的对策建议
从现行我国低集中、分散竞争的市场结构状态对经济效率的损害出发,我国市场结构调整的合理化方向应该是提高市场集中度,促进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形成。为此我们应采取以下对策:
1.制定实施以提高市场集中度为导向的产业组织政策
产业组织政策是政府对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进行调整和优化的政策,其中,市场结构政策包括规模经济政策、产业进入与退出壁垒政策等,而市场行为政策主要是为维护市场有效竞争而采取的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干预政策。为提高产业市场集中度,政府的市场结构政策应以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应为导向,重点支持规模经济显著产业的企业尽快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技术创新和品牌“孵化”能力,形成必要的产业进入壁垒;对产业内规模不经济的亏损企业,政府应提供相应的市场环境,降低其产业退出壁垒,使得市场竞争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政府的市场行为政策的重点则是尽快制定出台“反垄断法”,通过法律将属于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加以界定,明确反垄断法的对象是垄断行为而不是垄断结构,在对垄断行为进行制裁的基础上,促进市场的有效竞争,从而形成适度集中的市场结构。
2.培育寡头垄断市场中的主导企业
从我国“大企业不大”的现实状况出发,培育大企业作为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中的支撑点是非常必要的。大企业快速形成的重要途径则是企业兼并,因此,推动企业间的兼并是我国目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事情。要使兼并活动有效进行,并符合完善我国市场结构、避免过度竞争的目标,在具体工作中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要明确界定产权主体,对被兼并企业的资产进行科学的评估,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二是兼并要以横向兼并为主,因为横向兼并对企业规模的形成作用更为直接;三是兼并不仅在实力相差较大的强弱企业间进行,更要鼓励有互补性资源的实力相当的强强企业间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四是兼并不局限于国内企业间的范围,跨国兼并也是扩大我国企业规模、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这种跨国兼并包括外国企业对我国企业的兼并和我国企业对外国企业的兼并。
3.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并与主导企业实现分工协作
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在强调大企业重要性的同时,并不忽视中小企业的作用,而且从企业数量上讲,中小企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分工越来越细,从而为中小企业提供了生存的广阔空间,“小而专”、“小而精”的企业成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在我国,中小企业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的。国家应消除政策中的所有制歧视,对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给予税收和资金上的政策支持,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同时,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不再是只有竞争没有合作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相互独立关系,而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靠企业之间的利益纽带,建立一种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协作关系:大企业对中小企业在生产效率、技术创新和市场有效竞争行为方面形成带动和辐射效应,中小企业在专业化基础上支持大企业的发展,并从中赢得自己的发展空间。
标签:寡头垄断论文; 进入壁垒论文; 垄断竞争市场论文; 市场垄断论文; 寡头市场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寡头竞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