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南州人民医院 贵州省黔南州都勻市 558000
【摘 要】目的:对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12月至2016年10月在本院妇产科就诊的围绝经期妇女120例,通过网络平台以及调查问卷的形式来对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情况进行调查以及统计。结果:120例被调查者对围绝经期症状认知情况较差,月经紊乱的知晓率为68.3%,神经精神症状的知晓率为60.8%,泌尿生殖系统症状的知晓率为49.2%,血管舒缩症状的知晓率为70.8%,骨质疏松的知晓率为52.5%,心血管疾病的知晓率为41.7%;知道且应用围绝经期保健措施的妇女很少,并且保健行为水平低于认知水平,并且绝大多数的妇女不了解肛提肌锻炼与激素替代疗法。结论: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意识很差,并且很少应用保健行为,因此应该注重对围绝经期妇女保健知识认知的提高工作。
【关键词】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情况;调查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妇女生命阶段中围绝经期这一阶段较为特殊,由于卵巢功能减退,因此这一时期的妇女经常会出现各种身心疾病,如果没有做好保健服务,则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以及家庭和睦。本文对2013年12月至2016年10月在本院妇产科就诊的120例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情况进行调查,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3年12月至2016年10月在本院妇产科就诊的围绝经期妇女120例,年龄最小的45岁,年龄最大的56岁,中位年龄(51.22±2.37)岁;33例月经正常,24例月经紊乱,63例绝经(其中有58例为自然绝经)。
1.2方法
通过网络平台以及调查问卷的形式来对120例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情况进行调查及统计,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般资料调查内容、围绝经期症状认知情况、围绝经期保健知识的认识及应用情况等主要内容。
1.3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被调查者对围绝经期症状认知情况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120例被调查者对围绝经期症状认知情况较差,均在75%以下,其中月经紊乱的知晓率为68.3%,神经精神症状的知晓率为60.8%,泌尿生殖系统症状的知晓率为49.2%,血管舒缩症状的知晓率为70.8%,骨质疏松的知晓率为52.5%,心血管疾病的知晓率为41.7%,见表1。
3讨论
在围绝经期阶段,女性的卵巢功能会逐渐衰退,并且体内激素水平开始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促性腺激素水平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经常会引起多器官功能失调的情况,并且会导致妇女出现程度不同的绝经综合征症状,围绝经期妇女的生存质量甚至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根据本次的调查结果能够看出,围绝经期妇女对围绝经期症状认知情况较差,均在75%以下;知道且应用围绝经期保健措施的妇女很少,并且保健行为水平低于认知水平,并且绝大多数的妇女不了解肛提肌锻炼与激素替代疗法。这种情况给女性整体健康水平的提升以及性保健工作开展的进程均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知识宣传教育迫在眉睫。就围绝经期妇女保健工作而言,其保健知识认知度都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学历、收入以及工作职业等。因此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医院妇科门诊,通过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或者发放相关资料的形式来开展绝经期妇女保健工作,使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意识的保健意识得到提高,并掌握和应用一定的保健方法。综上所述,目前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意识很差,并且很少应用保健行为,因此应该注重对围绝经期妇女保健知识认知的提高工作,使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得到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顾磊,杜莉,施红,等.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5):3962-3963.
[2]陈伟容,叶明华,龙青,等.社区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5,7(21):128-129.
[3]顾燕芳,韦玮,孙丽华,等.无锡市40~65岁妇女围绝经期症状与保健需求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4):2230-2231.
论文作者:王黎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4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5
标签:绝经期论文; 妇女论文; 症状论文; 率为论文; 情况论文; 认知论文; 工作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4月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