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资本论》研究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本论论文,几个问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4)02-0023-08
一、关于《资本论》研究侧重点的“八个转变”
1.从过去读《资本论》只强调《资本论》中贯穿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发展和向更高级社会过渡的主线,向既注重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变化规律的主线,又注重研究《资本论》中贯穿的劳动者自由全面发展的主线转变
《资本论》自始至终贯穿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向更高级社会过渡的这样一条主线,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马克思的研究视野又不仅仅停留在这一主线上。马克思在论述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时指出:劳动者能支配自己的劳动力,“工人是自由人”,“它本身显然是已往历史发展的结果,是许多次经济变革的产物,是一系列陈旧的社会生产形态灭亡的产物。”(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92页。)在论述机器大工业决定了劳动的变换和工人全面流动性时指出:“承认劳动的变换,从而承认工人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是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34页。)“用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35页。)在论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暂时的必然性时指出:“他狂热地追求价值的增殖,肆无忌惮地迫使人类去为生产而生产,从而去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而只有这样的条件,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创造现实基础。”(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49页。)在论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过渡时指出,在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但是,这个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采。工作日的缩短是根本条件。由以上论述可知,在《资本论》中还贯穿着劳动者从奴隶、农奴的人身依附的不自由劳动,到资本主义的具有人身自由的自由劳动;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到劳动者能力的多方面的发展,以至向更高的、以每个劳动者自由全面的发展方向过渡,从必然王国过渡到自由王国的主线。劳动者自由全面发展的主线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发展和向更高社会过渡的主线是平行的,而且前者更具体地阐明了后者实现的重要条件。
2.从过去读《资本论》只强调活劳动创造价值、转移价值的作用,向既重视研究活劳动创造价值的作用,又重视研究物化劳动(生产资料)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转变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除强调活劳动创造价值的作用外,也重视物化劳动(生产资料)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
首先,生产资料是价值形成和增殖的前提条件。没有生产资料(物化劳动),活劳动就不可能创造价值。“人的活动借助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5页。),劳动者“动”的形式表现为产品“静”的存在形式,活劳动转化为物化劳动。“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注: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4页。)
其次,生产资料的节约,可以获得超额利润。一般没有深入研究《资本论》的人,认为不变资本(生产资料亦即物化劳动)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价值量是不变的,只能等价转移到商品中去。其实,马克思是在假定平均消耗的条件下,不变资本的价值量是不变的,只能是等价转移。马克思在分析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时,一开始就假定指出:“但是这里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棉花和纱锭必须实际上用来生产使用价值。在我们所举的例子中,就是必须从棉花和纱锭生产出棉纱。对于价值说来,它由什么样的使用价值来承担都是一样的,但是它必须由一种使用价值来承担。第二,要假定所用的劳动时间只是一定社会生产条件下的必要劳动时间。如果纺1磅纱只需要1磅棉花,那末,纺1磅纱就只应当消耗1磅棉花,纱锭也是这样。如果资本家异想天开,要用金锭代替铁锭,那末在棉纱的价值中仍然只计算社会必要劳动,即生产铁锭所必要的劳动时间。”(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13页。)如有一个精明的资本家,既不用金锭,也不用铁锭,而是用低于铁锭社会必要劳动的塑料锭,它仍然按铁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转到棉纱中,那么,这个资本家就可获得超额利润。换句话说,物化劳动(生产资料的价值)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价值的转移,也可以是等价值转移,也可是不等价值转移,甚至可以增殖。其条件在于工人的熟练程度、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艺的改进以及科技人员的发明创造在生产中的应用。这就表明,物化劳动的增殖,需要活劳动的有效结合。马克思在论述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时,辟有专章(第三卷第五章),详细论述了不变资本的节约是资本家提高利润的途径。“这种由生产资料的集中及其大规模应用而产生的全部节约,是以工人的聚集和共同工作,即劳动的社会结合这一重要条件为前提的。”(注: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4页。)生产排泄物的利用“也是大规模社会劳动的结果”(注: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5页。),还有产业的向前发展所造成的不变资本节约,“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来源于社会内部的分工,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注: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7页。)再次,资本不是一个固定的量,“即使执行职能的资本的量已定,资本所合并的劳动力、科学和土地(经济学上所说的土地是指未经人的协助而自然存在的一切劳动对象),也会成为资本的有伸缩性的能力,这种能力在一定的限度内使资本具有一个不依赖于它本身的量的作用范围。”(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68-669页。)预付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后,“包含着生产的潜力,这些潜力的界限,不是由这个预付资本的价值界限规定的,这些潜力能够在一定的活动范围之内,在外延方面或内含方面按不同程度发挥作用。”(注: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95页。)加强对劳动力的剥削、加强对自然物质的利用、提高固定资本的利用效率、不费分文地将自然并入生产过程、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的社会结合、单个劳动者经验的积累和熟练程度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由于资本的集中形成更大的生产规模、资本周转的加速等八个方面,都能发挥出资本的巨大潜力。
3.从过去读《资本论》只强调研究个体生产者的直接劳动,没有充分认识到生产劳动范围的扩大,向既注重研究个体生产者的直接劳动,又注重研究间接劳动、总体工人的结合劳动转变
马克思在总结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时指出:“产品从个体生产者的直接产品转化为社会产品,转化为总体工人即结合劳动人员的共同产品。总体工人的各个成员较直接地或较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因此,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56页。)这就是说,从事生产劳动的劳动者,既包括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的工人,也包括间接作用劳动对象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人员、管理人员,甚至包括一切科学工作者的发现、发明的劳动,他们都成为了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执行某种职能。马克思在论述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时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来源于社会分工,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注: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7页。)而且,马克思还将发现、发明的劳动,即人类精神劳动称为一般劳动,进而论述了一般劳动与共同劳动的关系,“应当把一般劳动和共同劳动区别开来。二者都在生产过程中起作用,并互相转化,但它们也有区别。一般劳动是一切科学工作,一切发现,一切发明。这种劳动部分地以今人的协作为条件,部分地又以对前人劳动的利用为条件。共同劳动以个人之间的直接协作为前提。”(注: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20页。)资本家”从人类精神的一般劳动的一切新发展中,以及这种新发展通过结合劳动所取得的社会应用中获得最大利润。至于关于监督劳动和指挥劳动,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论述了这种劳动的产生及其特性,在第三卷中进一步补充论述,“凡是直接生产过程具有社会结合过程的形态,而不是表现为独立生产者的孤立劳动的地方,都必然会产生监督劳动和指挥劳动”。强调“就象一个乐队要有一个指挥一样。这是一种生产劳动,是每一种结合的生产方式中必须进行的劳动。”(注: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31页。)
4.从过去读《资本论》只重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阶级内部各集团的分析,没有注意到对工人阶级内部的分析,向既注重对资本主义剥削阶级内部各集团的分析,又注重对工人阶级内部各阶层的分析转变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着重地分析了剥削阶级内部各集团,它们既有瓜分剩余价值的矛盾,又有一致剥削工人阶级的剩余价值的共同性。同时,马克思也分析了工人阶级内部各阶层的情况与发展变化,主要是分析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分析了特殊的雇佣工人——人数众多的产业经理和商业经理的形成。马克思在论述资本所有权同使用权分离后,资本家曾从事过的监督指挥的劳动,“现在他把直接和经常监督单个工人和工人小组的职能交给了特种的雇佣工人。”(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69页。)交给了产业经理,“这种劳动也是直接地和不可分离地同由一切结合的社会劳动交给单个人作为特殊劳动去完成的生产职能,结合在一起的。”他们的工资,“只要企业达到相当大的规模,足以为这样一个经理(manager)支付报酬,就会完全同利润分离而采取熟练劳动的工资的形式。”(注: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34页。)“这种监督工资象所有其他工资一样,会随着一个人数众多的产业经理和商业经理阶级的形成,越来越具有确定的水平和确定的市场价格。”(注: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37页。)另一个方面,分析了在流通中从事商业活动的雇佣工人。他们最初是为了产业资本的流通而从事价格计算、簿记、出纳、通讯的,并在产业资本家的事务所中工作的雇佣工人。随着生产规模扩大,产业资本的商业活动的增加,现实商品价值所需劳动和流通费用的增加,使“使用商业雇佣工人就成为必要了”(注: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34页。)。最后,产业资本的流通中的职能逐渐转由商人资本来承担,商业资本家雇佣商业雇佣工人。商业工人,同产业工人一样,是雇佣工人。“真正的商业工人是属于报酬比较优厚的那一类雇佣工人,他们的劳动是熟练劳动,高于平均劳动。”(注: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35页。)同时,“同商人一起执行职能的,还有产业资本家的直接商业代理人,如采购员、推销员、跑街,他们的收入同商人一样多,或者比商人还多,收入的形式或者是工资,或者是对每次出销所获得的利润的分红(佣金,分成)。”(注: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23-324页。)“但是,尽管流通代理人自己的收入可能表现为纯粹的工资,即他所完成的劳动的报酬,尽管在这种收入不是以这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地方,他的利润量可能只相当于报酬比较优厚的工人的工资。”(注: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24页。)
5.从过去读《资本论》只强调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排斥工人的一面,而没有注意到机器还有吸收工人的另一面,向注重研究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具有既排斥工人又吸纳工人的两方面转变
马克思指出:“虽然机器在应用它的劳动部门必然排挤工人,但是它能引起其他劳动部门就业的增加。”(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84页。)又进一步指出:“在现代工业的中心——工厂、制造厂、冶金厂、矿山等等,工人时而被排斥,时而在更大的规模上再被吸引,因此总的说来,就业人数是增加的,虽然增加的比率同生产规模相比不断缩小。”(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03页。)马克思关于机器吸收工人方面,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机器生产消耗大量原料、材料、生产资料,引起生产原料、材料、生产资料部门生产的扩大,从而使这些部门就业人数增加;机器应用于生产中,引起产前、产后部门的发展,从而使这些部门的就业人数增加;机器应用,将扩大社会分工,出现新的生产部门,从而这些部门将提供新的就业岗位;机器的应用,进行大规模生产,生产出大量的产品,而产品数量和品种的增加,又极大地刺激需求,引起新的需求,新的需求产生新的就业门路;机器应用,大规模生产,大量产品数量和品种增加,引起市场的扩大,新的市场带来新的就业机会;机器的应用,加速资本的积累,使原来投资时间长、较慢、所需资金巨大而无力投资的部门,现在有能力投资了,这些新的部门提供了新的就业;机器的应用,大工业的发展,将会引起服务业的发展,“使工人阶级中越来越大的部分有可能被用于非生产劳动”(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88页。)。在此,尽管马克思没有提出第三产业,实质上已论及到这个领域。
6.从过去读《资本论》只强调资本家剥削剩余劳动贪欲的一方面,没有注意到资本家不同于奴隶主、地主,还有将剥削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投入到生产的一面,向注重研究资主义剥削兼有贪欲与节制的两面性特征转变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比较了资本家与奴隶主、地主对剩余劳动的贪欲:由于奴隶主、地主追求的是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有限量的,因此,奴隶主、地主剥削的剩余劳动的贪欲是有限的,而资本家剥削的剩余劳动采取剩余价值的形式,追求的是价值,价值是没有限量的,因此资本家对剩余劳动的贪欲是无限的。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还大量论述了资本家将剥削来的剩余价值不能全部用于消费,必须将剩余的一部分转化资本,投入到生产,进行扩大再生产。“他的目的也不是取得一次利润,而只是谋取利润的无休止的运动。这种绝对的致富欲,这种价值追逐狂,是资本家和货币贮藏者所共有的,不过货币贮藏者是发狂的资本家,资本家是理智的货币贮藏者。货币贮藏者竭力把货币从流通中拯救出采,以谋求价值的无休止的增殖,而精明的资本家不断地把货币重新投入流通,却达到了这一目的。”(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74-175页。)“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使投入工业企业的资本有不断增长的必要,而竞争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作为外在的强制规律支配着每一个资本家。竞争迫使资本家不断扩大自己的资本来维持自己的资本,而他扩大资本只能靠累进的积累。”(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49-650页。)
7.从过去读《资本论》只强调工人生活条件恶化的一方面,没有注意到在资本主义经济繁荣时工人生活改善的一方面,向注重研究资本主义积累造成了工人生活条件的恶化但在繁荣时期又有改善的两种趋势转变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大量论述了资本积累造成了工人生活条件恶化、贫困的方面。但是,马克思还论述了在经济繁荣时,工人的生活也会进一步地改善。马克思指出:“在工人自己所生产的日益增加的并且越来越多地转化为追加资本的剩余产品中,会有较大的份额以支付手段的形式流回到工人手中,使他们能够扩大自己的享受范围,有较多的衣服、家具等消费基金,并且积蓄一小笔货币准备金。但是,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特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77-678页。)“在繁荣时期……不仅是必要生活资料的消费增加了;工人阶级(他们的全部后备军现在都积极参加进来)也暂时参加了他们通常买不起的各种奢侈品的消费”(注: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56页。)。“在繁荣时期,在再生产过程大大扩张、加速并且加紧进行的时期,工人会充分就业。在大多数情况下,工资也会提高,这在某种程度上会使商业周期的其他时期工资下降到平均水平以下的情形得到些补偿。”(注: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05页。)
8.从过去读《资本论》只强调认识资本的野蛮的一方面,而没有认识到资本文明的一方面,向注重研究资本兼有野蛮和文明的两重性转变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既充分地揭霹了资本残酷野蛮的一面;同时也非常肯定地论述了资本文明的一面。马克思关于资本文明面的论述,可归纳为:一是破除了历史上一切陈旧的社会关系。资本主义以商品货币关系、契约关系瓦解了封建特权、等级制、世袭制、裙带关系和人身依附关系以超经济的强制;消灭了农民小生产者的落后的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关系。二是创新了新制度。资本主义创新和建立了一系列新的制度,包括自由劳动雇佣制、工厂制度、股份制、商业制度、簿记制度、信用制度、银行制度、证券交易制度、农场经营制度等。三是极大地发展了社会劳动生产力。四是创造了向更高社会形态过渡的物质基础。马克思说:“资本的文明面之一是,它榨取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同以前的奴隶制、农奴制等形式相比,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注: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5-926页。)
二、关于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剥削与阶级的论述
1.劳动价值理论
目前学术界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看法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一个字也不能动,这种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的理解。第二种观点认为,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已经过时。这一派主要是学西方经济学出身的人,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没有做太多的研究,他们想用西方的价格理论、边际效用理论、供求论、均衡论等理论来代替劳动价值理论。西方的价格理论、边际效用理论、均衡论等理论有可取之处,对于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参考价值;但不能代替劳动价值理论。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已经过时的观点,主要是他们对劳动价值理论存在几种误解:一是认为劳动创造价值的劳动仅指体力劳动。其实,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既包括体力劳动,又包括脑力劳动,两种劳动均创造价值。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是分不开的,任何简单的体力劳动都靠大脑指挥,体力劳动要消耗脑力劳动;任何高级的脑力劳动也都要靠体力劳动支撑。二是认为马克思只重视活劳动不重视物化劳动。其实,马克思对生产资料(物化劳动)也很重视,认为活劳动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是创造价值的前提。马克思讲,纺纱资本家使用纱锭的材料不同,如用铁、用金、或用塑料,成本是不同的。但用塑料的资本家在社会平均消耗之下,他就会得到超额利润。因而,马克思所讲的资本存量是一个变量,而不是一个定量,资本的潜力在《资本论》的第一、第二卷中得到了充分论述。所以,马克思认为,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惟一源泉,创造财富的前提必须有生产资料。第三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内核是正确的,但在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理论时,并没有看到第三产业、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因此,我们应继承与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我持第三种观点,对劳动价值理论既要继承又要发展,而且只有对劳动价值理论做非常认真的研究,才有可能发展它。对马克思的理论以及对西方经济学理论,均要做认真研究,才有可能发展马克思的理论,这也是马克思的研究方法。马克思正是继承了从亚里士多德以来的人类二千多年有关价值的优秀理论成果,以及同时代人的优秀理论成果,才形成他的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的。
2.剩余价值理论
第一,剩余价值理论是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剩余价值,劳动创造资本。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与以往的理论不同,在于它是建立在商品等价交换的基础之上的,资本家与工人的交换是等价交换,但资本家在支付劳动力的价值之后仍有剩余价值,这就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这就是说,即便是等价交换,你还有剩余,何况你经常还不等价交换。
第二,劳动力是商品,劳动不是商品。工人出卖的若是劳动,就不会有剩余价值;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商品,劳动力商品有价值与使用价值,劳动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只有劳动创造的价值比自身的价值大,资本家才能够剥削到剩余价值。
第三,资本主义剥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初期的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另一种是后来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第四,生产资料是价值形成、增殖的前提条件,并且在平均消耗之下,可获得超额利润。劳动只有同生产资料结合,才能创造价值,劳动必须凝结在一个商品体内,才能形成价值。所以,价值的形成,有一个自然的物质基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同意配第的看法: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3.《资本论》中有关剥削与阶级的论述
(1)关于剥削的论述。
所谓剥削是指某些人通过外部的强制,无偿地占有他人剩余劳动的现象。那么,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剥削呢?马克思认为:
第一,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基础和起点,是已有的劳动生产率,不是自然的恩惠,而是几十万年历史的恩惠。古典经济学从来不考虑剩余价值的起源,他们把剩余价值看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是“社会的自然形式”,也就是认为自古以来就有的。相反,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剥削关系,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它的起点是人类已有的劳动生产率,当人类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到一定程度以后,才产生的。在很长的原始时期,人类社会是没有剥削的。只有到了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发展到出现剩余劳动的时候,才出现了剥削的可能性。所以说,它是几十万年历史的恩惠。
第二,从劳动的“小业主”到成为剥削的资本家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马克思说,不是任何一个货币额或价值额都可转化为资本的,要转化为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只有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才有可能成为剥削他人的工具。资本家剥削必须有购买劳动力商品的可变资本的最低限额,还必须有购买工人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的最低限额。总之,有一个最低的资本限额,也就是说必须具有相当数量的货币,或积累到一定数量的货币,这个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才能转化为带剩余价值的价值,转化为剥削他人的工具。在《资本论》第一卷第341页的第三段中,马克思假定工作日为12小时,必要劳动时间为8小时,剩余劳动4小时,m′=50%,积累率=50%,要使资本家生活比工人好一倍,需总的剩余劳动时间32小时,资本家消费16小时,资本积累16小时。这样,就必须雇佣8个工人。所以,资本家必须有购买8个工人的可变资本和供8个工人生产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这个最低限额就是“小业主”转化为资本家的经济数量界限。
我们必须注意的是,在这个假设中有三个变量,只要有一个变量发生变化,“小业主”转化为资本家的经济数量界限就会有变化。所以,我们必须明白马克思的假设,它只为我们提供划清劳动与剥削的理论和方法,而并不是论证绝对的经济数量界限。正如马克思在第一卷第342页所说,在这里,也像在自然科学上一样,证明了黑格尔在他的《逻辑学》中所发现的下列规律的正确性:即单纯量的变化到一定点时就转化为质的区别。
第三,资本家从指挥、监督、管理劳动到完全脱离生产,到不劳动,再到与劳动无关有一个过程。
马克思论述了资本家的监督管理劳动,认为资本主义管理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社会劳动过程的特殊职能,同时另一方面又是剥削社会劳动过程的职能。起初,资本家是摆脱了体力劳动,但还从事指挥监督管理的脑力劳动;后来逐渐把监督管理劳动交给特种雇佣工人。
马克思认为,凡是直接生产过程具有社会结合的形态,而不是表现为独立生产者的孤立劳动的地方,都必然会产生监督劳动、指挥劳动。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的这种指挥监督劳动,当企业达到相当规模,足以支付其经理(特殊雇佣工人)的工资(熟练劳动者的工资),资本所有权同资本使用权产生分离时,就无须资本家亲自担任了,像一个乐队指挥完全不必就是乐队的乐器所有者一样,“留下来的只有管理人员,资本家则作为多余的人从生产过程中消失了。”(注: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36页。)
第四,资本主义的剥削具有五个特点:一是资本主义剥削,剥削的是剩余价值,是价值,不是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有质的区别的,在一定时期是有限的;但价值之间无质的区别,只有数量上的不同。而资本最终目的是追求价值无限增殖的过程。它不是取得一次利润,而是谋取利润的无休止的运动。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将资本家与货币贮藏者相比较得出:他们都是价值追逐狂,但货币贮藏者是发狂的资本家,资本家是理智的货币贮藏者。二是资本主义剥削采取商品买卖的形式、自愿的形式、有偿的形式,是在等价外衣掩盖下的剥削。马克思指出:“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则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29页。)与封建的徭役劳动、奴隶的强制性劳动相比,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更富于欺骗性,但工人是自由劳动者。三是,资本家把剥削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要不断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的不断积累、不断投入,使得原始资本成为近乎消失的量,数学上的无穷小量。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规律通过外在强制规律对每个资本家起作用,因为“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79页。)。四是资本主义两种剥削方法,逐渐由以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为主的剥削转向以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为主的剥削。相对剩余价值的剥削方法,这是一种文明的、精巧的剥削手段。“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使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发生根本性的革命”,它带来下列后果:把科学技术并入生产过程,把先进管理应用于生产过程,导致劳动的变换、职能的变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从而承认工人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是社会的普遍规律。随着劳动者素质的不断提高,旧的分工将会逐渐消失,工人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的改善。由此,马克思指出,现代工业从不把某一生产过程现存形式当作最后的形式,因此,现代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而所有以往的生产技术基础的本质是保守的。五是资本主义剥削是资本家全体对全体工人阶级的剥削,并且决定其剥削程度。当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后,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我们在这里得到一个象数学一样精确的证明:为什么资本家在他们的竞争中表现出彼此都是虚伪的兄弟,但面对着整个工人阶级却结成真正的共济会团体。”(注: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21页。)
第五,资本主义剥削存在的历史价值及存在的暂时必然性。资本的文明面之一是:它榨取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同以往的奴隶制、农奴制等形式相比,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新的社会的萌芽和物质基础从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产生。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资本的历史任务和存在的理由。
第六,资本主义剥削的消亡。剥削的消亡,是“自由王国”的开始。“事实上,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注: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6页。)所以,“工作日的缩短是根本条件”,只有劳动生产率极大地提高以后,才能实现这个根本条件。
(2)关于阶级的论述。
《资本论》第三卷第五十二章题为阶级,这是《资本论》最后一章,这一章中马克思对阶级有专门的论述。但是,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篇幅很少,只有两页;二是手稿中断,没有写完。尽管两页又没有写完,然而很重要,主要讲了四点:第一点,资本主义现代社会有三大阶级:雇佣工人、资本家、土地所有者。第二点,英国最典型,但不纯粹,也有许多中间过渡的阶级使其界限模糊。第三点,从一般趋势的发展来看,劳动转化为雇佣劳动,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土地所有权同劳动分离,土地所有权转化为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第四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是如何形成的?工资、利润、地租三种收入不是形成三大阶级的原因。因为不能由同一的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形成三个不同的阶级,所以,阶级不是由三种收入形成的,是什么形成的?马克思在此没有论述。
但我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其他篇章里对三大阶级的形成是作了充分论述的。第一卷第二十四章,原始积累是使封建剥削转变成为资本主义剥削的历史,而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使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使小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的历史过程。第二卷第一章,关于生产资料与劳动者分离与结合的论述,指出实行结合的特殊方式与方法,使社会结构分为各个不同经济时期。第三卷第二十章,商人资本的历史考察,指出了商人资本过渡的两条途径:一条将生产者变成商人和资本家,另一条是商人直接支配生产。前者为革命的道路,后者为保守的道路。第三卷第三十六章,资本主义以前的状态,讲高利贷资本一是起着对旧的所有制形式的革命作用,二是将劳动条件集中为资本。第三卷第四十七章,货币地租造成了小生产者分化、租佃地农场主的出现、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总的说,是由于小生产者同生产资料的分离,货币和生产资料集中在资本家手中,封建土地所有权转变为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形成了三大阶级。而其中的关键是生产资料的重新分配和经济关系的演变。
(3)关于阶级斗争的论述。
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方面是《资本论》第八章中所指出的,资本家是人格化的资本,他的灵魂就是资本。资本家以商品交换规律为依据,从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中取得尽量多的利益。不可避免地,就会突然传来了在疾风怒涛般的生产中一直沉默的工人的声音:我出卖的是一天的使用价值,不能三天都不能恢复!因而早期的阶级斗争具有单纯的经济性质。这就是马克思所指出的,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历史上,工作日正常的过程,是资产阶级和全体工人即工人阶级之间的斗争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幼稚的、自发的斗争,即工人和机器之间的斗争。马克思讲工人要区分机器与机器的使用之间的差别是要时间和经验的。
马克思以上关于剥削和阶级的论述对我们的启示:
第一点,剥削是一个历史现象,它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来决定的,也即是由客观条件,而不是主观意愿决定的,所以不能抽象地谈论剥削是好是坏。我们必须结合生产力标准加以判断,当它能推动生产力发展时,剥削不但会存在,而且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利。我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不发达,剥削长期存在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对经济社会发展是有益的,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第二点,私营企业主的收入是劳动所得还是剥削收入,要进行具体分析。它们之中有的靠管理,有的靠专门技艺,有的靠专利发明,这些都是劳动所得,只有当私营企业雇佣工人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就会产生剥削,但只要是合法的剥削,应允许存在,应引导和鼓励。
第三点,对私营企业主的政治表现和个人品德也应作具体分析。一个人在社会中有不同的角色,作为经济人可能有剥削行为,但作为其他角色时,他可能表现为其他进步的行为。马克思在分析资本家作为资本的人格化时指出:“我决不用玫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不过这里涉及到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同其他任何观点比起来,我的观点是更不能要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的。”(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2页。)但他在金钱上可能不讲情面,“在商言商”,这并不妨碍他“可能是一个模范公民,也许还是禁止虐待动物协会的会员,甚至还负有德高望重的名声”(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62页。)。
第四点,私营企业中,在我国已不存在阶级、阶级斗争的条件下,劳资矛盾将会长期存在。因此,我们要用法律处理好劳资矛盾,要处理好如工资待遇、劳动保护、医疗保险、劳动时间长短等方面的问题。
第五点,我国发展的私营企业是一种可控制的资本主义,它们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例如,可变成合作制和股份制。这种看法我也同意,但从政策上考虑,我认为,不要轻易提“可塑性”,弄得不好,又会重犯刮共产风的错误。
三、关于流通领域的价值创造、劳动力商品属性以及资本和剩余价值概念适用范围问题
我认为,深化劳动价值理论必须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不能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价值理论同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价值理论对立起来,把革命的劳动价值理论同建设的劳动价值理论对立起来。我们深化就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因此,我们要很好地研究马克思的有关论述,尤其是我们还要进一步挖掘《资本论》中许多过去被人们忽略的论述。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发展,才能深化。
1.流通领域中的商品价值创造问题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流通领域的劳动价值创造有许多比较集中的论述,我们试图概括以下几个方面:(1)流通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2)价值的增殖离不开流通;(3)发生流通费用追加的劳动既可能创造价值,也可能不创造价值。发生的生产性流通费用所追加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发生的纯粹性流通费用所追加的劳动不创造价值,它是燃烧所需的劳动,但不产生热量;同使用价值有关的劳动,创造价值;同价值实现有关的劳动,不创造价值;交通(包括消息、书信、电报等的传递)产业、包装、分类、运送、运输、保管等是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的继续,并且是为了流通过程而继续。上述这些流通领域中的产业、部门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而实现商品价值的劳动不创造价值。(4)商业劳动(发生的纯粹流通费用)不直接创造价值,但它能间接地增加价值:一是由于它有利于市场的扩大,并对资本之间的分工起中介作用,因而它有助于资本按更大规模来经营,从而就会提高产业资本的生产效率和促进产业资本的积累;二是由于它会缩短流通时间,因而会提高剩余价值与预付资本的比率,从而提高利润率;三是由于它可以节约资本,将一个较小部分的资本作为货币资本束缚在流通领域中,它就会扩大直接用于生产的那部分资本,增加产业资本的投入。
根据马克思上述的论述,并结合实践的发展,我认为,流通领域创造价值的劳动范围应加以扩大。流通领域创造价值的劳动,不仅包括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所继续追加的劳动,而且还应包括在流通中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服务性劳动,甚至包括表现为纯粹流通费用所追加的劳动,也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这是因为:
第一,马克思讲了随着协作发展,生产劳动的范围是扩大的,随着生产的社会化、随着劳动过程协作性质的发展,随着产品从个体生产者的直接产品转化为社会产品,生产劳动、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自然会扩大。从事生产劳动曲劳动者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作为总体工人、结合劳动,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作用劳动对象,都是生产劳动。
当然,马克思在讲生产劳动概念扩大时,还没有看到包括商业劳动在内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当时,还没有第三产业的概念。但现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的60-70%,第三产业服务性劳动已成为一种主要的劳动形式了,因此,我们必须把主要劳动形式的第三产业扩大为创造价值的劳动。
第二,马克思讲流通领域创造价值的劳动,同商品使用价值有关。凡是对使用价值有作用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如分选、清洗、运输、贮藏等,它们都是生产过程的继续。而同商品价值有关的劳动,同实现价值有关,它不创造价值,是燃烧花费的劳动,它本身不产生热量,不创造价值。马克思这个分析,在理论上是可以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两因素是不可分离的。就价值实现的劳动来说,它既是实现价值,同时也是实现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的实现是在价值实现之后才能实现的。所以,创造价值的劳动应包括实现价值的劳动。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也确实难把流通中创造价值的劳动和不创造价值的劳动区别开来。比如店员卖商品,他既有实现商品的价值的劳动,又有分选、包装、配送和搬运的劳动。我们说店员这同一次卖商品的劳动,里面既有不创造价值的劳动,又有创造价值的劳动。那么,这怎么分得开呢?
第三,现代生产的社会化已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生产全球化,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分工范围已扩展为世界体系的分工,一国的生产扩大到全球范围,流通领域随生产领域扩大而扩大,生产与流通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生产更需要流通加以联接、传输和组装;生产不仅需要流通为其产前、产后服务,而且还需要产中的服务;生产不仅在流通领域继续,而且流通又反过来向生产领域渗透;生产领域的内部流通变为外部流通,流通领域的职能变为生产职能;流通领域的销售活动包含了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贮运和售后服务全程式的活动。总之,生产和流通的关系更加错综复杂,更加密不可分,更加依存,互相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以说,“生产就是流通,流通就是生产,生产伴随着流通,流通伴随着生产”。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也确实难把流通中创造价值的劳动和不创造价值的劳动区别开来。
第四,流通可加速资本周转,可提高剩余价值率,可增大剩余价值量,可发挥资本潜能,从而也增大年总价值量,因此,也应该将流通领域中的劳动包括在生产劳动的范畴内。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商品属性问题
马克思关于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理论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的概念创造。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就是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重要标志,当然也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范畴。
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未来社会)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1)商品货币不存在;(2)剥削不存在;(3)生产资料公有制;(4)生产要素如劳动力、生产资料等是有计划的配置。当然,这时劳动力不是商品,雇佣劳动不存在了,劳动者的劳动成为了自由人联合的劳动。但目前的现实情况还远未达到马克思的设想。
从目前的现实情况看,我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承认劳动力商品的属性,有其积极的作用。
第一,劳动力成为商品是社会发展历史性的进步,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未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马克思讲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有两个,可归纳为“两个自由”,一个是劳动者有人身自由,另一个是自由得一无所有。很长时期,对这“两个自由”的理解有片面性,认为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嘲笑。不重视马克思关于“劳动者是劳动力的所有者”、“劳动者有人身自由”、“自由劳动者”、“工人是自由人”等等的论述。同时,也忽略了马克思对于劳动力成为商品这个条件的实现的进步意义的论述,“它本身显然是已往历史发展的结果,是许多次经济变革的产物,是二系列陈旧的社会生产形态灭亡的产物”(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92页。)。这是由于我们的文化背景不同造成了对马克思上述论述的不重视的原因。我国存在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统治的人身依附关系,劳动者没有人身自由。新中国成立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城市,劳动力归国家所有、单位所有;在农村,劳动力归合作社、人民公社所有。劳动者无权支配自己的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所以,劳动力的劳动并未实现“自由劳动”。现在,我们承认劳动力的商品属性,承认劳动者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力,能按市场需要进行自由流动和配置,是具有历史性进步意义的。
第二,我们承认劳动力具有商品的属性,是对过去劳动力国家所有、部门所有、单位所有和计划配置弊端的彻底否定和改革。过去很长时间,实行的劳动力归国家、集体所有和计划配置,不承认劳动力归劳动者本人所有,不能自由流动,实践证明,这种体制和劳动人事制度,有许多严重弊端和消极作用:一是阻碍劳动力按市场需求有效配置;二是由于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和自由择业,往往造成有事无人干或有人无事干的状况并存,不利于人尽其才,各尽所能;三是由于劳动者不属于自己,而国家、集体所有又往往具体为单位所有,具体为由单位主要领导人负责支配,如果菜单位领导人水平不高、作风不民主,就很容易造成“人身依附关系”,不利于发扬民主,不利于反对官僚主义。
第三,我们承认劳动力的商品属性,让劳动力商品在市场上交换,市场就能给予每个劳动力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可以使每个人知道自己的劳动力价值,通过市场估算出成本价格,知道每一个人投入了多少,同时也知道会得到多少回报。素质高的劳动力,在市场上有较高的市场价格。这就会激励人们去实现自己更高的价值,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智力水平,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这样,就会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经济、科学和文化的发展。
第四,在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后,农村就实现了劳动力归农民自己所有,农民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力,可以自由劳动和自由流动,实际上承认了农民劳动力的商品属性;在城市,目前人事制度的改革,也正是实施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也就是向承认劳动力商品属性的方向改革。例如,我们目前正在大力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通过市场招聘、应聘各类人才,实行双向选择、合同制等,老板可以炒雇员,雇员也可以炒老板,逐渐地形成了劳动力的流动机制,向市场有效配制劳动力的方向迈进,最终将会实现劳动力的商品属性,实现劳动者的自由劳动、合同聘用制度。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否能用资本和剩余价值这两个概论的问题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认为资本和剩余价值这两个概念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范畴,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和货币,不存在剥削,自然也就不存在资本和剩余价值。但是从现在看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货币将长期存在,还要继续实行市场经济,而且多种所有制将长期存在。所以,提出了资本和剩余价值这两个概念是否可以用的问题。现在,在理论界和实际经济部门对于资本这个概念已取得共识,认为是可以用的。事实上,在报刊上,甚至在政府文件中,已经普遍使用资本这个概念。然而,对剩余价值这个概念是否能用,争议很大。我认为,不仅资本这个概念可以用,而且剩余价值这个概念同样可以用。不然的话,我们在理论上、逻辑上都站不住脚。这是因为:
第一,资本的概念同剩余价值的概念是属于同一类的概念,而且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概念。我们知道马克思给“资本”下的定义是,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有人说,“资本”可定义为不断增殖的价值。但是,我们要问,这个增殖额是什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定义“剩余价值”时,正是称这个“增加额”、这个“增量”(ΔG)就是剩余价值,“我把这个增殖额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叫做剩余价值。”(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72页。)所以,既然能用资本这个概念,那么,剩余价值这个概念也可以用。
第二,马克思讲,资本家没有发明剩余劳动,剩余劳动是一切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所以,我们现在必然存在剩余劳动,需要用剩余劳动、剩余产品这两个概念。然而,我们知道,在存在商品经济,存在商品、货币的条件下,剩余劳动不仅有它的物质形态,即剩余产品,而且还必然有它的价值形态,剩余劳动的价值形态就是剩余价值。既然可以用剩余劳动、剩余产品这两个概念,那么,就可以用剩余价值这个概念。否则,就会存在逻辑上的矛盾。
第三,现在作为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的所有概念都在用,如利润、平均利润、超额利润、利息、股息、地租等概念都可以用,惟独作为决定这些转化形式的本质的剩余价值这一科学概念反而不能用,这只能说明我们在理论上从马克思退回到了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第四,现在我们发展市场经济,多种所有制长期并存,更有必要统一使用经济概念。不能说在私营经济领域使用剩余价值的概念,而在公有经济领域使用剩余劳动、剩余产品的概念,这样,就会没有统一的概念,将会引起没有必要出现的混乱。
第五,我们知道,一切经济概念,都是反映不同的经济关系,但是,有的经济概念,例如商品价值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反映的生产关系是不同的,既可以反映简单商品生产关系,也可以反映发达商品生产关系。既然如此,那么,剩余价值既可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无偿占有他人剩余劳动的关系,也可以反映社会主义社会扣除剩余劳动的关系。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所指出的:“如果我们把工资和剩余价值,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独特的资本主义性质去掉,那末,剩下的就不再是这几种形式,而只是它们的为一切社会生产方式所共有的基础。”(注: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0页。)也就是说,我们去掉工资、剩余价值,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独特的资本主义性质,重新界定它们的内涵,这些概念我们仍然可以继续使用。
标签:资本论论文; 价值理论论文; 剩余价值理论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剩余价值规律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经济论文; 商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