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编撰综述#183;地图集_文化论文

清史编撰综述#183;地图集_文化论文

《清史#183;图录》编纂概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清史论文,图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清史·图录》是《清史》纂修工程总主持人戴逸先生在此次《清史》修纂中的一个思路创新。2004年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图录组成立后,随即展开全面的清史文物图像资料的调研、搜集、整理及《清史·图录》三级项目立项的各种准备工作。2007年10月,《清史·图录》三级项目立项,一年来,各项目主持人按部就班地依照项目合同书规定的研究内容、编纂任务及进度规划进行编纂。为了进一步推进下一阶段工作,兹特对《清史·图录》的编纂思路、框架设计和指导思想予以简要介绍,就清史图像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清史·图录》的编纂情况作一回顾与总结,敬请关心《清史·图录》纂修工作的学界高明批评指正。

一、以图纪事是人类的精神本能

设立图录是新修《清史》的创新。众所周知,作为中国传统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皆未收录图像内容。对此,戴逸先生曾经说过:“传统史书没有图,是由于印刷条件落后,也可能古代没有适宜的、好的图录可以放入历史书。”① 历史的事实正如戴先生所论,在造纸术发明之前,中国的图书镌刻在狭长的木简之上,结简成卷;而幅面较大、内容丰富的图像无法在木简这样狭小的介质上存在。此后,造纸术和刻版印刷术发明,但同样由于印刷技术的局限,中国传统图书中难以大量用图,而传统正史中,更未专设图录。

不过,尽管二十四史未曾收图入史,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并未忽略图形图像的传递信息、传承文化的价值与作用。大而言之,绘影成形,利用图像的形式展现人类认识客观世界、体现人类自身精神生活,几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精神本能。当人类通过用手劳动,站立起身躯,进化了大脑,产生了精神意识之际,人类便开始认识到自身作为自然界最具特色的存在,在其进行物质生产生活的同时,智力水平日益提高,精神生活由简单走向复杂。于是,他们在从事原始采集、狩猎的同时,开始逐步认识自己赖以存在的客观世界,并由此逐渐走向对自己精神世界的认识。为了体现这种认识,传承所积累的知识,原始先民们往往会利用天然的、简单的颜料,在岩壁之上、器物之表,或绘或凿,刻画出各种人物、动物图案,反映自己的狩猎、采集等现实生活或生殖崇拜等意识观念,如广泛分布在中国西南、东北、西北等地的岩画,黄河流域仰韶文化遗存中画在陶器上的人面、鱼身图案等,都向后世人们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这一点。

相对于抽象的文字,图像更能生动、形象地用来反映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表现日常生产生活,展示人类精神生活。因此,即便在文字发明之后,图像的这种价值并未削弱。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称:“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类属传说,但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抽象的文字的发生,实源自于形象的鸟兽之迹,亦即从形象生动的图案图形中演变进化而来。而在纯粹以文字记载的中国古史中,关于以图纪事、以图载史的内容不绝如缕。如《吴越春秋》称“功可象于图画”。《世本》则曰“史皇作图。苍颉作书。”《吕氏春秋·勿躬篇》亦称“史皇作图。”《说郛·卷四二》则载:“夫画者,肇自伏牺画卦。至黄帝时,史皇、仓颉生焉。史皇状鱼龙之迹,仓颉因而为字,盖画先而书次之。”《拾遗记》卷一《颛顼》亦云“颛顼生,手有文如龙,亦有玉图之象。”《吕氏春秋·先识览》记桀将亡,“太史令终古执其图书而奔于商。”“殷内史向挚见纣之愈乱迷惑也,于是载其图法,出亡之周。”“晋太史屠黍见……晋公之骄而无德义也,以其图法归周。”《周易·系辞上》更有名言而代代相传:“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今本竹书纪年》:“黄帝轩辕五十年秋七月,龙图出河,龟书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轩辕。”《汉书》则记刘邦攻下秦国都城,萧何“收历令图书”。至于后世史家,更是图、书并重,正如戴逸先生所论:“郑樵是主张有图的,章学诚是力主有图的,他们认为正史应该有图。章学诚在《和州志》里批评司马迁,他说司马迁‘始创十表,后世相承,志表愈繁,图经渐失’,他认为司马迁没有搞图,所以以后的人跟着他的传统都不搞图了。”② 自古以来,中国即把书籍径称作“图书”,彰显了中国古代图、书并重的传统,以至于后来人们往往把出自于《新唐书·杨绾传》的本义用以形容一个人嗜书好学、藏书丰富的“左图右史”一词,引申为中国古代治史、治学的传统。

此外,于文字书籍之外独立存在的图像,又与文字并行流传,成为人们再现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内在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与形式。文字之所创制,由形象的图形图案中抽象演化而来,自不待言。而流传数千年以至今日能为人们所见的,如商周彝鼎之纹、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帛画等物,皆为当时人们的对现实生产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展现,也是今世认识特定历史内容的重要的形象、生动而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晋唐以降,迄于明清,文明益昌,不同流派的绘画作品汗牛充栋,所反映的内容,更遍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纯粹的反映人们衣食住行、重大政治军事活动的纪实作品,如疆域舆图、天文天象、工具制作、生产流程、军事战争、仪典节庆等等,也有纯以反映画者内心感受、传达画者精神情感的艺术性绘画,如不同流派的文人画作、山水花鸟鱼虫之类,还有印制在人们生产活动的产物上的装饰性图案等,如各类建筑物的雕梁画栋、官民窑瓷上的印花图形、官民服装上的花团锦簇等等。及至近代摄影技术的发明与传入中国,以迄于今天现代数码成像技术的广泛普及,照相机成为人们认识、反映外部世界的“第三只眼睛”,它能把人类的眼睛所能看到的一切东西精确、细致地摄制下来,流传至久远,准确地再现,从而为人类更加精确地反映客观世界现象、物体,乃至凝固稍纵即逝的人类活动瞬间以成永恒画面,提供了强大的、无可匹敌的武器。近代保留下来的无以数计的照片,也同样构成我们这里所说的图像的种类之一,成为人们研究历史的最为珍贵的资料。

因此,在新修《清史》中,创设图录,即是对中国古代以图载史、图书并重传统的继承与弘扬,更是在现代科技发达为收图入史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的前提下,对中国古代治史者的期望与理想的完美实现,也是顺应人类文明发展潮流将正史带入“图像时代”的创新。

二、收图入史,清史体例的重要创新

在国家《清史》纂修工程启动之初,李岚清同志即指出,“我们必须统一思想,努力把编纂清史的工作做好。”“编纂的清史质量要高,必须是精品,要注重科学性和可读性,确保编纂出一部能够反映当代中国学术水平的高质量、高标准的清史巨著,使之成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传世之作。”③

国家对《清史》纂修这一重大文化工程提出了很高的期望。为了不负国家重托,以戴逸先生为首的老一辈清史学家,为新修《清史》的体裁体例、部件构成、纂修思想、立项实施等,早在工程启动之前,便已倾注了无穷心血。而在新修《清史》中创设图录,在戴逸先生的设计中,也有一个审慎思考、逐渐明晰的过程。2001年初,戴先生在发表《纂修清史,此其时也》一文时,对大型清史的构成设想是,“大型清史可以分为六个部分(当然全书体例可以讨论):第一部分是清史的编年,这是郭影秋提出来的。清史编年就相当于纪传体史书‘本纪’这一部分,当然编年对本纪改造了很多了。第二部分是清代人物传,纪传体史书主体是人物传,占了最大的篇幅……第三部分是清史的专史,比如清代政治史、清代经济史、清代军事史、清代文化史,可以考虑编成30本专史,相当于纪传体史书的‘志’。第四部分是各种表,官制表、年表,还有皇族世系表……第五部分,要写出10卷至15卷的通史……第六部分是书目,清代有什么书,沿用以前的经籍志,单独组成一部分。”④ 可以看出,此时图录尚未作为清史的主要部件纳入戴先生的设计预想。

时隔未久,戴逸、李文海二位先生联名发表《一代盛事 旷世巨典——关于大型清史的编纂》一文,在文中提出:“清史的编纂既然是继承和发扬我国修史的传统,应该和已有的二十六史相衔接,吸收已有史书的优点。但清代后期已从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中跨进,历史内容和单纯的封建社会很不相同,修史的体例、体裁、方法应该超越前史,有所创新。”在这里,两位先生明确提出了清史修纂的指导思想,即是既要与中国修史传统相衔接,又要有所超越,有所创新。体现在他们关于清史构成部件的设想中,即是考虑清史设置编年、传记、通史、专史、表、图、纪、清史著述书目八个部分。其中第六部分是“图”,收录“地图与其他图籍。”⑤ 清史纂修工程启动后,收图入史,在清史中创设图录的思路在戴先生的设计中愈加明晰。2002年12月12日,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成立。戴先生在清史编纂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要参考和借鉴传统的体例,但我们修的清史不能照搬旧的体例,要创造新体例。”并且提出,传统史书可能是由于技术原因等没有收图入史,但“现在的情况不同了,一是印刷技术发达,图像印刷非常准确、精美,包括风俗民情的图、战争地图、疆域地图等,像康熙朝的《皇舆全览图》等都是世界著名的地图。能够把大量的图放入历史书中,可以更生动形象地表现历史。”⑥ 收图入史思路不仅逐渐明确,而且,戴先生已经开始思考图录所应涉及的内容范围了。2003年初,戴先生进一步阐释了收图入史、创设图录的设想。他在清史编纂体裁体例学术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在讲到创新清史体裁体例时,系统地阐述了在新修《清史》中创设图录的设想,他指出:“清代有很多非常精彩的、精美的图。我觉得我们对图没有研究,因为以往史书里没有图,研究史学史的人也不研究图。图有几种类型呢?我现在能说出来的一类是地图,清宫里地图是大量的,可能有上万幅,包插各种地图,像疆域图、作战地图、山脉河流图、城市地图;第二类是人物图,清朝的人物图也是非常多,很多学者都有图像,都是当时画的图像,是不是他的原貌那另外说,但时间是当时画的;第三类是风俗图,像南巡图、盛世滋生图等都属于风俗图;第四类是生产活动图,像耕织图、制造瓷器图、制造井盐图等;还有少数民族图像,像职贡图等。清末还有照片,19世纪60年代以后就有照片了,拍了很多照片。以前历史人物长什么样是根本不知道的,以后有了照片就清楚了,这些照片更加能够反映人物的形象。但是这么多图,怎么挑选、分类、使用,我觉得还缺乏研究。如果我们要图录的话,我们就要大力收集这些图,研究这些图,哪些是典型地反映清代生活的?因为那么多图,我们不可能全部把它印出来,增加图录可以说是在体例上的创新,能够更生动、更形象地反映历史真实。而且今天的印刷条件使我们可以保证印得好,不像从前用木版刻,印刷容易失真。”⑦

清史纂修工程启动后,戴逸先生不仅为清史编纂体裁体例等召集各界清史专家学者进行热烈讨论,集思广益,并且开始着手拟订《清史目录》。2003年6月4日,他在《通纪:贯穿清史的一条主线——关于清史目录(九十卷)的第一次讲话》中,介绍了《清史目录》的构成:“这个目录一共分成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通纪,共8卷。通纪也就是通史,或者叫总叙……第二部分是编年,或者叫纪年,共3卷。第三部分是典志,相当于纪传体中的志,一共39卷,这一部分最大,占全书三分之一多。第四部分是传记,共18卷。第五部分是史表,共7卷。第六部分是图录,共15卷。”在这里,图录已被纳入清史目录,成为戴先生设计的清史总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后在有关清史纂修的多次学术会议上和不同的场合,他在谈到清史体裁体例设计和创新以及清史构成时,都会专门谈到图录的创设问题。如2003年7月3日他在《问题与疑难:在北京龙泉山庄会议上关于清史体裁体例的讲话》和同年8月25日《在两岸清史纂修研讨会上的讲话》中,都把图录作为清史的重要部件之一进行介绍。

戴先生手订的《清史目录》后经多次研讨修订,甚至后来还取消了编年,但被广大清史研究专家一致认定为新修清史体例创新的图录,始终构成新修《清史》的主要部件。至《清史目录》修订至第六稿时,戴先生对清史的总体设计已基本定型,清晰明了,系统完整。其中通纪八卷,典志三十九卷,传记二十二卷,史表十三卷,图录十卷。《清史目录》第六稿也即基本确立了清史纂修工程的工作格局与新修清史的体例体裁与内容布局。

在戴先生手订的《清史目录》第六稿中,列图录十卷,即:

第八十三卷 舆地(疆域、山川、京师、直省等)

第八十四卷 生产(耕织、井盐、瓷器、农事、棉花、制茶、放牧、水利、治河、晚清工业)

第八十五卷 商贸、外贸

第八十六卷 典仪(与政治制度礼制相关的画图,如祭孔、祭农、祭天、籍田、大婚、巡幸、木兰秋称、万寿等)

第八十七卷 军事(作战、布防、军器、操练等)

第八十八卷 民俗(行业、民族节令等)

第八十九卷 建筑(宫殿、园林、陵寝、城镇、王府、民居、名胜等)

第九十卷 艺术(书画碑刻、服饰器皿、工艺品、戏曲等)

第九十一卷 宗教

第九十二卷 肖像(画像、照片)⑧

从2001年年初开始考虑在清史中设“图”以收录“地图与其他图籍”,至《清史目录》修订至第六稿基本定型列图录十卷止,戴逸先生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对创设图录进行了认真的思索,对《清史·图录》进行了仔细的设计,并对收图入史、创新清史体例以及图像在反映历史的功能作用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日后《清史·图录》纂修工作的展开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奠立了宝贵的学术基础。

三、图录组对《清史·图录》的设计

为了保证《清史·图录》纂修工作的顺利进展,2004年国家清史编委会图录组成立,主要任务就是围绕戴逸先生关于《清史·图录》的设计,搜集、整理清史文物图像资料,细化《清史目录》中图录部分各卷的框架设计,确立清史图录编纂的一般性原则与工作方法,物色适宜的清史研究专家作为各卷图录项目的主持人选,作好《清史·图录》各卷的立项准备工作,负责立项后的项目实施等。

图录组成立后,对图的界定、图录的定位、图录的体例、图片的收录原则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讨,并在《清史目录》中图录设计的基础上,细化各卷框架,通过设立清史文物图像征集专项课题的形式,在全国各地各级清史文物典藏机关立项,搜集清史图像资料,建立清史图像数据库,为《清史·图录》纂修工作做好准备工作。

关于图的界定。图录组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后认为,《清史·图录》所收录的图,应该是图像资料,即能够形象、准确反映清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宗教、建筑、人物等各方面社会生活的图形资料,它不仅仅包括舆图、传世老照片两大类别,还应该包括清人制作留传至今的清史相关历史文物图片,诸如绘画、书刊插图等,同时,经图像化处理后可以图像形式存在的清代形象资料,如法书、碑刻、古籍、文书、档案、立体文物、建筑遗址等等也应包括其中。图片形式则以清史文物的传世形态来划分,进而确立清史图片的收录范围。这种认识,使搜集与利用的清史图像范围得到了很大的拓展,把在传统意义上可能被排斥在图像范围之外许多清史文物纳入其中。例如,一块碑碣、一卷法书、一份档案、一本古籍,皆非以图的形态作为其原初的存在与传世,但经过照相,即可将其转变成可供择用的清史图像资料。再如,宫殿寺宇、雕塑牌匾、生产器物等,皆以立体文物的形态传世,而经照相后,同样可以转化为清史图像资料。也正是基于这种对图的认识,图录组确立了按清史文物的传世形态进行搜集、整理清史图像资料的原则,并将图像的搜集范围划分为器物、书画、原件老照片、初版书中的老照片、书刊插图、契约文书、古籍善本、舆图、现存基本完整建筑、残存清代遗址十大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相应的图片搜集、整理原则与方法,成为建立清史图像数据库的基本依据之一。

关于《清史·图录》的定位。《清史·图录》是新修《清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收图入史是体例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图录组自成立伊始,即深刻地认识到,图像史料,是印证史实的直观证据,可以形象地展示社会风貌,对于史书编纂有文字史料不能替代的作用,可以对文字记载的不足予以形象的补充,使某些从文字上难于清晰理解的叙述和描写得到图解,从而增加史实叙述的可信度和可读性,也使史书更好地起到镜鉴和教育作用。据此,图录组认为,《清史·图录》应编成反映清代疆域、政治、经济、军事、生产、文化、外交、社会、民族、宗教、建筑等专门事物和人物活动的多卷本的权威性历史图片集。

同时,要编好《图录》各卷,其前提则是确定图录在《清史》中的定位。《清史》中通纪、典志、传记、史表等部分,均以文字为载体,对清史进行系统的表述。图录组通过对多年的清史图像资料搜集工作进行总结,认为由于清代图像历史遗存的局限性,决定了《图录》不可能独立、完整、系统地表述清史。因此,《清史·图录》部分,不应编成为“图说清史”一类的著作。《清史·图录》所收录的图像的史学功能,应被确立为以下三个方面:(1)以图证史,用文献以外的图像史料表述历史事实,印证其存在的真实性;(2)以图补史,通过形象的图片补充文献史料的缺漏或表述不全面之处,丰富对历史事实的描述;(3)以图明史,利用生动、形象的图片,明晰文字表述模糊或今人难以理解的历史细节,增强对历史事实深度探求。进而,《图录》在新修《清史》中的定位应该是:利用历史图片,构建新编《清史》重要组成部件;发挥以图证史、以图补史、以图明史的作用,增强《清史》的说服力,增加《清史》的可读性。

关于《清史·图录》的框架设计与图片入选原则。图录组自成立之初,即开始着手根据戴老师拟订之《清史目录》第六稿目次,设计《清史·图录》各卷框架,细化篇目,先后十易其稿。早在2004年3月初,图录组即拟出《关于图录编纂的讨论意见稿》,初步提出《清史·图录》中图的定议、图像资料的史学功能定位、《清史·图录》在《清史》的定位的意见,同时就《图录》的体裁体例、内容结构、收录范围、文字著述等召集清史相关专家进行研讨,并在戴逸先生《清史目录》第六稿关于图录部分内容设计的基础上,对各卷篇目实施细化,提出了十二卷《图录》的框架设计建议稿。当时的设计,是将《图录》分作自然类(舆地一卷)、政治军事类(政务、典制、军事三卷)、经济类(生产、商贸二卷)、文化类(文化、艺术、建筑三卷)、社会类(民俗、宗教二卷)。并对各卷篇目内容进行细化设计。很明显,这一设计,与戴老师的《清史目录》中关于清史图录的设计有所出入,对此,图录组在《对细化纲目的说明》中认为,《清史目录》第六稿中“图录”十卷的篇目,“是基于现存清图(包括绘画与照片)而设计的,它覆盖并区分出清代重要典制和社会生活诸类别。”但有若干内容需要商讨,“其一是有的重要方面未得覆盖。如经济、文化、军事诸项均有丰富的内容,但政治方面仅有典仪一项,而与国家相关的一些大政务又无类可属;其二是肖像一卷的划分标准似与其他类别不同;其三是卷目后所列内容应不仅限于舆图、绘画、照片三类。”因此,当时图录组建议做出适当的调整,即:一、增设“政务”卷,期使反映清代一些重大政务如皇权政权变更、民族交流、对外往来等的丰富的图像资料不致缺失,有所归属;建议将原第九十卷“艺术”,分设为第九十卷“文化”和第九十一卷“艺术”两卷,以使反映清代文学、科技成就的丰富图像资料得有类从;撤消“肖像”卷,因为“现存清人肖像纷杂不全,无名氏者不少,难以确定收录标淮。且肖像卷所收人物,相当部分会在其他各卷反映。将人物肖像放在与其相关事迹中,也许更利于史实印证。”

随着图录组经过与相关清史研究专家研究探讨,对图像的界定、图像资料史学功能的定位、图录在《清史》中的定位逐渐形成共识,同时,清史图像征集项目及数据库的建设的展开,也促进了图录组对《图录》的设计。2005年初,图录组正式提出了《清史图录各卷框架设计(初稿)》,计列舆图、生产、财贸、仪典、政事、军事、文化(拟分上下册)、民俗、建筑、宗教、肖像共十一卷12册。在这里,将2004年设计建议稿中的舆地改作舆图,商贸改作财贸,典制改作仪典,政务改作政事,复将文化、艺术并为文化一卷,分作两册,并且接受戴先生的意见,将肖像卷重新列入。

从2005年开始,根据清史编委会的统一部署,图录组在以往图像征集、学术研讨的基础上,着手修订《清史图录则例》,对《清史图录》纂修的基本思路、指导原则加以规范,并将前期经过审慎思考、广泛征求听取清史专家意见而形成的关于图的界定、图像的史学功能、图录的定位写入其中,明确提出了《清史图录》体例为“依题编排,以史统图”,依主题分卷,卷下设篇,篇下设目,目下列图。具体而言,即是:1.《清史·图录》按主题分为舆图、生产、财贸、政事、军事、文教、文艺、社会、建筑、宗教、肖像等11卷,用历史图片以及相关文物遗存的图像,形象展示清代各专门事物;2.各卷内部,根据史实,以专题划分出“篇”;3.各篇内部,以小专题划分出“目”;4.目下列图,以时为经,以事为纬,用图片展示本目相关清代事物。同时详细规定了图片的遴选与认证原则以及各卷的文字结构层次及撰述要点。此外,图录组在总结清史图像资料征集工作、认真分析清史图像存世状况及学术价值的基础上,确立了清史图像在《清史·图录》的入选原则,简而言之,有以下几个方面:1.优先选录具有典型性的、代表性的经典清史文物图片。这些图像资料构成编纂《清史·图录》最为重要的基础性资料,如《南巡图》、《万树园赐宴图》、《秋狝图》等清代纪实性绘画,其产生的本身,即是为了以图纪事、以图纪史,以图像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清代许多重大政治、军事活动的场景。2.民间纪实性绘画应作适当收录。如晚清时期出现的各种纪实性绘画,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尽管当时照相术已经发明并传入中国,形成了大量的历史照片流传至今,但由于当时照相技术的不普及,加上摄影者关心领域的狭窄,造成传世照片对清代社会风貌反映的局限。而这种局限恰可通过当时遍及中国南北的上千种之多的纪实性画报中所载的绘画加以弥补。3.对一些清代重大政治、军事、生产活动,宜适当选录作为这些重要活动产物的历史文物的照片,如反映清代中央对西藏地区行使管辖的金奔巴瓶,反映生产商贸的合同、档案、票据、产品等。

《清史图录则例》的修订和清史图像征集项目的顺利进展,为图录组设计《清史图录》框架结构起到了促进作用,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与坚实的资料基础。2006年图录组进一步广泛征求清史编委会、清史研究专家的意见,对《清史图录框加设计稿》经过多次修订,最终于12月形成了《清史图录11卷框架设计》建议稿,列舆图、生产、财贸、政事、军事、科教、文艺、社会、建筑、宗教、肖像11卷。相对于戴逸先生手订之《清史目录》第六稿,图录组这一设计稿的调整思路是:

1.《清史目录》第六稿第八十五卷原题“商贸外贸”,现拟改为“财贸”。根据本组同人理解,商贸、外贸,虽可分内外,但皆是商业贸易,缺少财政、金融方面的内容。故建议将本卷扩展为“财贸”卷,列赋税、金融、商业、外贸各篇,期收全面之效。

2.《清史目录》第六稿第八十六卷原题“仪典”,现拟扩展为“政事”。政事者,政治也。原《目录》中不列政治卷,使有清一代政治制度、政治事件、民族边疆、对外关系等等相关内容无所归属。故建议将“仪典”扩展为“政事”,下首列“仪礼篇”,与政务、民族事务、对外关系等并列成篇,期藉文物图片对清代政治有一系统反映。

3.《清史目录》第六稿第九十卷原题“艺术”,现建议扩展为“科教”与“文艺”两卷。缘有清一代,文化活动,不仅仅拘于艺术一门。思想学术、科学技术、文学戏曲、教育选举等重要内容无所归属,则难以全面反映清代文化生活。故建议扩张本卷为两卷,以扩大其包容性。

4.《清史目录》第六稿第八十八卷原题“民俗”。经图录组组织相关专家研讨论证,建议扩展“民俗”卷为“社会”卷。原《清史目录》止列“民俗”卷不列“社会”卷,包容面稍显狭窄,会使反映清代社会方面的若干内容无所归属,如宗族、社团、会党、教门等社会组织以及灾害、赈济等。故专家们较为一致的意见是,扩“民俗”卷为“社会”卷。

此稿框架设计,在经过相关清史研究专家研讨论证,并征得清史编委会批准后,成为清史纂修工程图录项目立项的蓝本与依据。2007年7月,在清史编委会项目中心的主持下,清史编委会对11卷《清史·图录》项目申报书进行了专家评审工作。7月10日,清史编委会就《清史·图录》三级项目立项工作做出了一项重要指示,即在图录组原来设计11卷图录的基础上,增加《民族》卷,至此,《清史·图录》最终被定型为12卷。

四、创新方法,建设清史图像数据库

戴逸先生在不同场合就清史纂修的体裁体例发表讲话,强调创新体例时也一再强调,在修史方法上要超越前史、有所创新;针对《清史·图例》的编纂,他也多次指出,在广泛地搜集清史图像资料同时,也要对这些图像进行认真地研究。

从2004年开始,图录组根据编委会的规划,以专项课题的形式,在全国各地各级清史文物图像资源单位设立了23个清史图片征集专项课题,收集清史文物图像,为编纂《清史·图录》各卷服务。图录组根据戴逸先生关于创新修史方法的论述,经过广泛细致的调研,认为现代高度发达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以及日益成熟、普及的数码照相技术,为清史图像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利用提供了全新的模式,为编纂《清史·图录》在方法上创新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基础。因此,与以往所不同的是,清史图像的搜集、整理,从一开始即抛弃了传统的纸质媒介与手工操作,转而全部采用电子图像和电子文档形式,由计算机和数据库手段进行管理。

图片征集专项课题项目单位按照图录组设计的工作模式和统一的技术规格,分别提交一定数量的清史文物的电子图像资料及相应的电子著录文档,最终收录进入清史图像数据库,供清史图录三级项目立项后主持人查阅、利用。同时,项目合同书中关于各个专题项目成果的著作权的规定是,各个项目以电子图像的形式提交清史图像资料,只是将清史文物图像的浏览权转移给清史编委会,也就是说,这些清史图像资料虽然被提交至清史编委会,并经图录组统一管理,但编委会在进一步与项目单位或清史图像文物典藏单位就知识产权进行协议达成共识之前,清史编委会和三级项目主持人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查阅、浏览和利用图像。而作为成果知识产权主要构成的发表权、著名权、获得报酬权等项,依旧归项目单位或文物原典藏机关所有。

为了科学地管理搜集到的清史图像资料,图录组在设立图片征集专项课题的同时,亦经清史编委会的批准,设立了清史图像数据库专项课题,由安徽大学计算机学院承担软件研发,以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与数据库管理手段,系统管理经由各图片征集专项课题及图录组搜集制作的清史图像资料,建成清史图像数据库,以备清史图录三级项目立项后,各卷主持人检索、查阅、利用,进行清史图录各卷的编纂工作。为了使各个图片征集专项课题单位提交的清史文物图像资料规范统一,便于利用计算机和数据库手段进行管理,图录组于2005年5月,拟定了《清史图录图像数据库图片电子文件命名原则、技术规格及表格填写说明》及图片说明文字的《著录电子表格模版》,对图像的制作原则、图像的命名原则、图像的技术规格、著录电子表格的填写等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向各项目单位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图录组要求,各项目单位根据各自项目的立项目标和各自覆盖的清史文物图像资源,按照清史文物的传世形态进行搜集、整理清史图像资料,提交项目成果图片,同时对每一幅图片,按照图录组设计的著录模版,统一填造图片的名称、出处、年代、大小、作者、收藏者、图片说明等信息。

清史图像征集专题项目单位均按项目合同书规定的内容完成项目实施,至2008年全部项目完成结项,加以图录组搜集制作的清史图像,累计共搜集清史图像资料20万张左右,并相应电子著录文档约2000万字。这些项目单位搜集提交的图像资料,内容丰富,涉及到清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且各具特色。如北京大学图书馆西文图书和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项目,主要搜集留存在1911年以前西文图书中的反映清代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书刊插图、历史照片等,图像制作质量精良,利用价值非常高;中国国家图书馆分馆、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古文献、天津图书馆等项目,则对中国传统古籍中所附与清史相关的图像资料网罗殆尽,与西文书中的插图照片相得益彰;四川档案馆、天津档案馆、广东省档案馆等项目,以图片的形式提供了大批珍贵的清代档案、文书,且地域特色十分显著;苏州大学博物馆项目成果,主要是清代人物肖像和碑刻;甘肃博物馆则对该省境内清代石窟造像进行了系统的照相搜集;此外,旅顺博物馆的历史原照、内蒙古博物馆的民族风情图卷、陕西博物馆的碑帖牌匾、中山图书馆的纪实性画报、北京联合大学项目的北京周边清代文物遗存等等,都是研究清史、编纂图录可资利用的宝贵的图像资料。

2007年8月,安徽大学承担的清史图像数据库软件项目顺利结项,项目成果被评为优秀。结项之际,该项目组所研发的数据库管理平台软件已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和多次的升级,运行稳定,实用性与针对性强。该项目的顺利完成与结项,不仅为图录组科学、系统地管理由各个清史图片征集专题项目提交的清史图像资料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工作平台,从而把数以万计的清史图片及相关的文字资料的管理,纳入现代化的数据库之中,更为关键的是,该项目的完成,也为立项启动后的清史图录各三级项目主持人高效地、充分地、有目的地利用清史图像数据库,检索、查阅、调用各个清史图片征集项目提交的图像成果,进行各卷《清史·图录》的编纂工作,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前提与保障,同时也对清史编委会创新修史方法的意图予以了充分的体现。

上述清史图像的搜集、管理工作模式决定了《清史·图录》编纂工作所表现出的另一项修史方法的创新,即三级项目主持人为能充分利用数据库中的清史图像资料,则需要利用图录组为其搭建的工作平台,从库内查阅、浏览、利用清史图像资料,进行图录编纂。2007年9月,图录组为保证三级项目更方便、高效地利用数据库检索清史图片资料,编纂各卷清史图录,又向清史编委会提出了由原安徽大学数据库支持平台软件开发项目组研发《清史图录编纂业务平台》项目的建议,并准立项。该项目将会为各卷项目主持人提供一个全新的、与数据库无缝链接的清史图录编纂业务平台,为各卷主持人提供查阅、浏览、调用、纲目编辑、概述和图片说明撰写、收录图片定位排序、本卷图片查重剔重、十二卷项目图片查重剔重、图片分布统计、图文合一成果纸质媒介导出等功能。目前,该软件已基本开发完毕,重要功能模块皆已具备,成为各卷图录项目主持人编纂业务的主要工作平台,对清史图录项目的顺利实施起到很大促进作用。同时,这一全新的图录纂修工作模式,也同样体现了修史方法的创新。

2007年9月底,图录组召开了《清史图录》三级项目立项启动会议。会上,戴逸主任指出:“图录是我们新编清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们清史工程五项主体工程的一个……传统史书只有纪传表志,图录是我们新加的,二十四史没有,所以它很重要。”他还强调指出:“编纂清史图录是一项创新,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参照借鉴,因此要靠我们自己摸索、探索。这就是一门学问,涉及到整体设计、科学分类、真伪鉴别、严格保管、严谨编纂、贴切的文字说明等一系列的问题。既有技术攻关,也有理论性的规范。具体到编纂思想,我认为:清史图录中的图片不像从前附属于文字,不是像插图那样是附属的,不成系统的,而是要自为主体,白成体系。当然,图录部分也不是完全独立的,应该是五个主体工程之一,因此文字说明应该简明扼要,字数不宜过多,避免与其他主体部分出现不一致的地方。”《清史·图录》三级项目顺利立项,编纂工作正式启动,标志着国家清史纂修工程五大主体工程93卷项目立项全部完成,从而为清史纂修工作的顺利进展与最终全面完成提供了保障。

《清史》纂修是国家重大的文化建设工程,《图录》12卷作为新修《清史》的重要组成部件,是相对于传统正史的全新创制,体现了修史体裁体例的重要创新;而从图像资料的搜集、整理,到分卷项目的实施,其编纂方法也同样超越了前人修史的传统方法,引入了高效、科学、系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数据库管理技术,这也正体现了现代科技发展成果在纂修正史这一传统学术领域内的应用,并为人们进一步探讨修史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我们坚信,经过纂修者坚持不懈的努力,合格的《清史·图录》12卷必将顺利编纂完成,融入新修《清史》之中。

注释:

① 戴逸:《在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2年12月12日)》,《清史编纂体裁体例讨论集》(上册),第14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② 戴逸:《在清史编纂体裁体例学术座谈会上的讲话》,《清史编纂体裁体例讨论集》(上册),第46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③ 李岚清:《统一思想团结协作努力把清史编纂工作做好》,《清史编纂体裁体例讨论集》(上册),第3—4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④ 戴逸:《纂修清史,此其时也》,原载《暸望新闻周刊》,2001(8),见《清史编纂体裁体例讨论集》(上册),第9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⑤ 戴逸、李文海:《一代盛事旷世巨典——关于大型清史的编纂》,原载《人民日报》,2001-04-14,见《清史编纂体裁体例讨论集》(上册),第14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⑥ 戴逸:《在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2年12月12日)》,《清史编纂体裁体例讨论集》(上册),第34—3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⑦ 戴逸:《在清史编纂体裁体例学术座谈会上的讲话》,《清史编纂体裁体例讨论集》(上册),第46—47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⑧ 《清史目录》(第六稿)。

标签:;  ;  ;  ;  ;  ;  

清史编撰综述#183;地图集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